中国历朝通俗演义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又称《历朝通俗演义》,作者为蔡东藩

成书过程与内容

蔡东藩从1916年开始,到1926年为止,以10年的时间,并阅读了正史及其他史籍等数千余卷,先后完成了前汉后汉两晋南北朝五代民国11部作品,共1040回,约600余万字,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1920年,凡2166年。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作品的特色是: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取材审慎,观点平实,内容丰富,叙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洵为通俗史著的经典。对历史真实的严格追求。他写历史演义,“语皆有本”,力求其主要情节均有历史记载作为根据。自然,作为“演义”,他也有虚构,特别是人物对话。但是,他很谨慎,力求符合特定历史环境和特定历史人物的性格,不敢任意编造。

各书简介

前汉演义

前汉演义又称“秦汉演义”,共有一百回,自秦始皇灭六国,终至王莽篡汉,经历230年。经过了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新的政治概念在中国隐隐成形,帝国成为中原大地的拥有者,取材于三皇五帝的“皇帝”称号正式统治这片中土世界。秦朝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帝国,秦始皇为帝国的创始者,二世三世却无法保有帝国。楚汉相争之后,汉帝国成为正式而长期的中原统治者。汉高祖在诸多功臣的辅佐下取得天下,却无法保证其后代为确实的帝国统治者,有懦弱的惠帝,有剽悍的吕后,终于凭着开国功臣的努力帝国重回汉家之手。文帝继起,酝酿着大汉帝国第一个高峰时期。

后汉演义

后汉演义共一百回,起自王莽篡汉,终至蜀汉亡国,经历257年。王莽接受禅让,成为继以后中国少有的禅让君主。新朝短暂的统治,一片混乱中在绿林赤眉两大集团横扫中原之时,昆阳之战决定新朝非正统地位的存亡,数位群雄竞争者之间,刘秀以其崭新的面貌中兴帝国,接续大汉帝国,开创东汉的新兴局势。

光武中兴,紧接着明章之治,带动汉帝国第二次高峰时期。自和帝至桓帝,是外戚、宦官更迭擅权的时代。自桓帝至灵帝,是宦官横行的时代。桓帝、灵帝的两次党锢之祸,崇尚气节的士风几乎摧毁殆尽。其后黄巾之乱、群雄纷争时代,将巨大的帝国拱手让给了拥权自重的割据军阀曹操。东汉之后,魏、晋承接不断,更容不下在蜀地自命正统的蜀汉政权。魏灭蜀汉以后,大汉帝国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两晋演义

两晋演义共有一百回,起自司马炎代魏,终至刘裕代晋,经历156年。经过三国时期的纷乱,帝国终于重现了,结束了将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只是和平日子过没多久,历时十六年的八王之乱,消耗国本,与汉人杂处的胡人趁机相继发难,导致了西晋的覆亡。北方陷入五胡十六国的分裂局面,不再属于帝国的管辖。而东晋则在江东重建帝国,正蓄积能量,展开艰难的北伐重任,却因内部权力争夺而损耗了实力。

统一北方的前秦苻坚,挟其庞大的85万大军,却败于淝水岸边,从而失势。之后分裂的北方,重新整合,鲜卑拓跋氏正在试图建立新的帝国。南方内部稳定,大将刘裕脱颖而出,两次北伐,收复长安,却碍于年纪徒增,匆忙回师。之后接连废黜两位皇帝,建国宋,东晋亡。

南北朝演义

南北朝演义共有一百回,起自刘裕代晋,终至王世充派人缢死皇泰帝杨侗为止,隋朝灭亡,经历近200年。

基本上,南北朝是南方与北方各自发展的一个时代。南方的南朝延续了东晋的正统政权,承继汉人政权,延续传统文化,被传统史家认可为正统。而北方在五胡的纷扰下,仍然残存着几个国家,最由鲜卑族所统一,是为北魏,开始中国历史上的北朝时代。北方北魏帝国政治清明,让南方纷乱的政局相形失色。北魏统治中国北方将近百年后,最终出现了危机,高欢实际操纵政权,迫使当任皇帝西奔长安投奔宇文泰,帝国遂一分为二。之后高欢之子高洋篡夺东魏,建立北齐西魏则奉送给宇文泰之子宇文觉,是为北周。其后北齐不敌北周,北方又统一在北周帝国的版图之下,接着杨坚轻易取得北周政权,建立了大隋帝国。南方在梁、陈两个逐渐缩小的帝国延续下,也回归隋朝的统治。及后,在隋炀帝的暴虐统治下,土崩瓦解,各地群雄并立,一统大业最终为李渊所建的唐朝完成。

唐史演义

唐史演义共有一百回,李氏先祖对北方各国的特别贡献,在隋朝末年纷乱局面中得以保存实力,一举赢得天下。太宗李世民对大唐帝国的建立更是众所皆知,在弱势的反对下顺利取得帝位,并开创了贞观之治。其后更有史无前例的女皇帝武则天,延续了帝国的盛世。唐玄宗开元盛世紧接其后,帝国在中土大地上傲视世界各个角落。

安史之乱后,唐帝国开始步入衰落。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成为唐朝政治的毒瘤。宦官掌握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命运。在中心人物纷纷不经意跳脱历史同时,为求结束战局,反对势力便就地合法化,加上不很听话的藩镇军阀,帝国恰也很识时务,得过且过。在长时间的冷静沉思中,失控的帝国也曾有过振作的遐想,却终究无法挽回。  

五代史演义

五代史演义共有六十回,起于朱全忠建立后梁,终于赵匡胤代周建立宋朝

这个时代局势纷乱,军阀轻易称帝。朱全忠建立了后梁政权,却被另一个藩镇军阀李存勗击败,后者成立了后唐政权。儿皇帝石敬瑭依靠契丹建立后晋政权,而政权却亡于契丹。后汉刘知远逐走契丹,却也被坐大了的郭威取而代之。后周也同样的下场,赵匡胤成为时代的终结者。

宋史演义

宋史演义共有一百回。

经过五代十国的漫长混乱期,赵匡胤黄袍加身称帝,杯酒释兵权但也埋下了日后削弱帝国的种子。在强干弱枝的基本国策下,文人政治确实解决了前朝武人篡夺帝位的机会,也塑造了文化层面的人文帝国。却也无法突破政治乱象,政局终日纷纷扰扰。塞北强邻外患不断,一场靖康之难而失去了半壁江山。靖康后,高宗赵构在天堂之下的苏杭重建了帝国,也失去回归中土的幻想了。

元史演义

元史演义共有六十回,自元太祖铁木真开国,迄于元惠宗,共162年,自世祖忽必烈平宋,迄于顺帝,共89年。当蒙古骑兵横越草原沙漠的同时,一部世界帝国历史隐然成形,在入主中原之前,已囊括了当时所见地图的大部分版图。其后,窝阔台蒙哥等陆续灭金,侵宋,定大理吐蕃交趾,征高丽日本。并有拔都旭烈兀西征建立西方四汗国。至忽必烈即帝位,定国号为大元,灭南宋。东西方文明借由帝国内部的催化,正式汇聚于短暂的时空。然而,盛极而衰,这个世界帝国不得由马上治天下,天怒人怨,终至瓦解。

明史演义

明史演义共有一百回,自平民皇帝朱元璋开国,终至朱由检殉国,经历276年。朱元璋应运而兴,不数年即驱逐元帝,统一华夏,好不容易将当时的外族赶出中土,却又怕不断的骚扰,只好将长城筑高筑厚。也唯有此时,出现一位七次下西洋的郑和,带着当时的最高科技,庞大船队大大宣扬明帝国的势力。朱棣以善战夺得政权,并将国都由南京迁移到北京,往后将近五百年,帝国中心始终不曾离开北京。

清史演义

清史演义共有一百回,起于清朝之源起,终于溥仪逊位,凡294年。清兵入关后,成为继蒙古人之后的第二个外来政权,中历所谓的康雍乾盛世,近代中国版图大致确定。当西方世界因工业革命下而瞬息万变之时,而处于停滞状态的清帝国终究未能逃避现实。帝国疆域中,百姓们因着种种原因,不断对着帝国挑起战争的开端,而帝国外缘则遭受西方世界不时的觊觎。

一场不名誉的鸦片战争,将中国史拉到近代史范畴之中。接着的半个世纪,清帝国处于内忧外患而不知所措。由鸦片战争而太平天国,加以捻、回之变乱,元气丧失殆尽,后虽有洋务、维新等变法改革实行,却因守旧派势力的阻挠而告终。义和团的排外运动导致八国联军的入侵,庚子赔款后清帝国己无力再振。武昌一役,不仅结束了清帝国的国脉,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   

民国演义

民国演义一书,蔡仅作一至三集,一百二十回,由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买断出版,蔡由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911)起笔,直至民国九年李纯自杀案为止(1920),民国十年(1921)出版;后由其同乡许廑父续尾四、五二集(许版序:“会文堂主人以蔡作断自民九,去今十稔,不可以无续,乃商之于余,属继撰四、五两集”);许一二一回接李纯案(1920),至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为止(1928)。总为蔡笔1-120,许笔121-200,共二百回,因此许版问世时已为新增版了。(出处可见1929年许版自序提及)

其后会文堂虽邀蔡再增新版,但蔡此时已胃病转重,且中国抗日战争爆发,遂未能成。

然蔡笔虽是演义,但考究功夫不输撰写正史,又尝对照剪报校正,可说是珍贵资料;而许笔匆匆,写完此书后便接报社主编,内文结构方面与蔡笔有所差距,但许擅长写小说,其版本娱乐性较高。

  • 台湾后续

台湾曾有一直记叙到蒋介石过世前的版本,伪托蔡东藩为作者,实是后人之作(因蔡1945年已逝世),内容多为扬蒋批共,娱乐性更高,但参考性并不足取,多藏于国军单位,供官兵阅读;1980年,远流出版社将原世界书局出版的《历史通俗演义》重新以《中国历史演义全集》再版,民国演义部分,留蔡笔一至三集,舍去许笔,并邀杜学山新增至第六集、抗战史,由李敖校订编修,故民国演义实由多名作者共同写就。(后抗战史更独立为《抗战演义》,但已与蔡笔无关,不提。)

由于蔡东藩清末民国人,故民国史演义中包含大量民国初期的官方文献,例如清室优待条件的原版及决定版、孙中山先生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辞职文及推荐袁世凯继任总统的咨文、袁世凯制定的大总统选举法。国民大会第一至三次拥戴书(拥立袁世凯称帝)。二十一条日本的原案及最后修改后的方案。云南护国军的讨袁文告。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孙中山先生宣告北伐的原文等等,同时,民国史演义中对每件史事会非常仔细的描述。使读者能详细了解民国时代。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