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晋高祖
统治936年11月28日[1]-942年7月28日
出生唐昭宗景福元年三月三十日
892年3月30日
逝世后晋高祖天福七年七月二十八日
942年7月28日(942岁-07-28)(50岁)
安葬
全名
石敬瑭
年号
天福:936年十一月-942年六月
谥号
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庙号
高祖
政权后晋

晋高祖石敬瑭(892年3月30日—942年7月28日[1][2]),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晋开国皇帝(在位:936年11月28日-942年7月28日)。庙号高祖谥号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他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中原地区丧失了北方屏障,并向辽太宗自称儿皇帝

早期

新五代史》指石敬瑭的祖先出身西夷,为沙陀人,移居太原。近代发挖出土的石重贵墓志铭则指他是后赵石勒之后裔[3]

石绍雍,母何氏。石绍雍从李克用父子征战,官至洺州刺史

石敬瑭自少便弓马,寡言笑,喜读兵书,作战时身先士卒,勇猛异常,深得李嗣源(日后的唐明宗)赏识,为其亲兵将领,被招为女婿。后唐庄宗同光四年(926年),邺都之变,石敬瑭力劝李嗣源入汴京,转攻洛阳。李嗣源即位后,石敬瑭历任保义宣武天雄河阳河东诸镇节度使

934年,闵帝李从厚徙石敬瑭为成德节度使。闵帝讨伐潞王李从珂失败,逃到卫州向石敬瑭求援,可是石敬瑭的部下把闵帝随从杀尽,石敬瑭把闵帝安置在卫州,最后闵帝被李从珂派人杀死。

建国

末帝李从珂继位后,任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后来开始对石敬瑭起疑,石敬瑭也暗中谋自保。石敬瑭以多病为理由,上表请求朝廷调他往其它藩镇,借此试探朝廷对他的态度。末帝在清泰三年(936年)五月改授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并降旨催促赴任。石敬瑭怀疑末帝对他起疑心,便举兵叛变。后唐派兵讨伐,石敬瑭被围,向契丹求援。九月契丹军南下,击败唐军。

石敬瑭的岳父是唐明宗李嗣源。李嗣源的义父是李克用。李克用曾和辽太宗耶律阿保机结为兄弟,故石敬瑭按辈份称比他小10岁的耶律阿保机的儿子耶律德光亚父,并在国书中称自己为“儿皇帝”,耶律德光为“父皇帝”。

石敬瑭在十一月受契丹册封为大晋皇帝,然后向洛阳进军,后唐末帝在闰十一月(937年1月)自焚,后唐遂亡。

石敬瑭灭后唐后,按约定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其结果使中原地区丧失了北方屏障。另外晋国向辽国每岁奉绢三十万匹。

后期

石敬瑭在位期间,各地将领魏博节度使范延光、西京留守张从宾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等引发的叛变事件不断,他的儿子石重信石重乂亦遭叛军杀害。后因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及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先后接受吐谷浑部族投降,石敬瑭屡遭契丹责问,乃忧愤而死。

后世评价

石敬瑭为了向辽朝借兵,不惜割让燕云十六州,甚至向契丹人称“儿”,直接导致后代所有汉人王朝(宋朝以及明朝[注 1])都受制于失去这种北方屏障严重影响国家发展,因此后世多以负评为主:

  • 旧五代史》称赞石敬瑭的谦虚、节俭;“旰食宵衣,礼贤从谏”、“以絁为衣,以麻为履”,后又责怪他向契丹乞兵,反而使得百姓陷入连年战火;“强邻来援,契丹自兹而孔炽,黔黎由是以罹殃。”“兵连祸结、举族为俘”,这无疑是决鲸海以救焚,结果自己溺死了、饮鸩浆而止渴,结果毒死自己。《旧五代史》最后为他惋惜,如果他是靠自己的力量取得帝位,以他的节俭、谦卑、公正的态度,即使功德不超过前人,亦可谓仁慈恭俭之主。
  • 李从珂:“石郎于朕至亲,无可疑者;但流言不息,万一失欢,何以解之? ”
  • 刘知远:“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许以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
  • 耶律德光:“吾三千里赴难,必有成功。观汝气貌识量,真中原之主也。吾欲立汝为天子。”
  • 薛居正:“决鲸海以救焚,何逃没溺;饮鸩浆而止渴,终取丧亡。”、“旰食宵衣,礼贤从谏。”、“以絁为衣,以麻为履。”
  • 沙守荣:“公明宗爱婿,富贵相与共之,忧患亦宜相恤。今天子播越,委计于公,冀图兴复,乃以此四者为辞,是直欲附贼卖天子耳!”
  • 郝经:“称臣呼父古所无,石郎至今有遗臭。”
  • 蔡东藩:“惟石敬瑭乞怜外族,恬不知羞,同一称臣,何如不反,既已为帝,奈何受封,虽为唐廷所迫,不能不倒行逆施,然名节攸关,岂宜轻隳!”

家室

皇后

子女

  1. 剡王石重胤(据《御定历代纪事年表》作其弟)
  2. 虢王石重英
  3. 楚王石重信,母李皇后
  4. 寿王石重乂
  5. 夔王石重进
  6. 陈王石重杲
  7. 石重睿
  8. 石曦(据《御定历代纪事年表》)

参考文献

引用

  1. 1.0 1.1 旧五代史》卷七十五.
  2.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三
  3. 〈大契丹国晋王墓志铭并序〉:“王,姓石氏,讳重贵,赵王勒之裔,晋高祖之嗣也。”

来源

注释

  1. 虽然明朝在明太祖领导下于洪武元年(1368年)彻底收复燕云十六州,但自从明成祖永乐迁都之后,国家首都直接部署在这种战略险地之上,甚至还出现土木之变等严重事件,导致整个明朝一生都受制于瓦剌鞑靼蒙古族侵扰,最终也因燕云十六州此等战略险地而不敌满族入主中原


前任:
-
中国后晋皇帝
936年—942年
继任:
后晋出帝石重贵
官衔
前任:
康延孝
陕州保义军节度使
926-927年
继任:
刘仲殷
前任:
朱守殷
汴州宣武军节度使
927-928年
继任:
李从厚
前任:
赵敬怡
邺都天雄军节度使
928-931年
继任:
李从厚
前任:
卢质
孟州河阳节度使
931-932年
继任:
康义诚
前任:
李从温
北京河东节度使
932-934年
继任:
李从珂(未任)
前任:
范延光
镇州成德军节度使
934年
继任:
李重美
前任:
李德珫
北京河东节度使
934-936年
继任:
宋审虔(未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