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之战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昆阳之战
日期23年(地皇四年,更始元年)
地点
结果 绿林军决定性胜利
参战方
新朝 绿林军
指挥官与领导者
王邑
王寻
成国上公王凤
廷尉大将军王常
偏将军刘秀
兵力
《汉书》42万、《东汉观记》5、6万、《论衡》3万 ~17000
伤亡与损失
王邑与数千人逃回洛阳,死者数万人。 2000人

昆阳之战,是中国新朝于公元23年(地皇四年,更始元年)时发生的一场内战战役。以绿林军为主体的刘秀军,在昆阳县(今河南省叶县)大破新朝王莽主力部队。昆阳之战的结果不仅仅直接导致新莽王朝的覆灭,更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事之一。

经过

新莽天凤四年(17年)(9年-23年),各地起义遍及黄河南北和江汉平原地区,其中以绿林赤眉声势最大。绿林军王莽军主力向东攻击赤眉军之机,在沘水(今河南泌阳境)击灭王莽由甄阜梁丘赐所部的荆州兵,又在淯阳(今河南新野东北)击败严尤陈茂的军队,势力发展到十余万人。二月间,推举汉朝王室后裔刘玄为帝,恢复汉制,年号更始。以绿林军为主体的刘玄政权为阻止王莽军南下,保障主力夺取战略要地宛城(今河南南阳),并开进到滍川一带,派上公王凤、大将王常、偏将刘秀等,率约二万人攻下昆阳县定陵县(今河南郾城西)、郾县(今河南郾城南),与围攻宛城的主力形成犄角之势。三月间,王莽大司空王邑急赴洛阳,与大司徒王寻调集各州郡兵40余万南进,号称百万军[1],企图一举扑灭汉军。

五月间,王邑王寻率军西出洛阳,南下颍川(今河南禹县),与严尤陈茂两部会合,迫使刘秀的部队从阳关(今河南禹县西北)撤回昆阳。昆阳汉军仅九千人,众恐不敌,欲弃城退守荆州故地。刘秀以“合兵尚能取胜、分散势难保全”为由,说服诸将固守昆阳。此时王莽军已逼近城北,刘秀同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乘夜出城,赴定陵县郾县调集援兵,后有步兵、骑兵一万七千精兵赴援昆阳。

王邑等人自恃兵力强大,扬言:“百万之师,所过当灭,今屠此城,蹀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耶!”王邑军向昆阳城发起进攻,并挖掘地道,制造云车。昆阳守军别无退路,坚守危城。此时王莽军久战疲惫,锐气大减。刘秀于六月一日率领步骑万余人驰援昆阳。刘秀亲率千余精锐为前锋,反复猛冲,斩杀王莽军千余人,汉军士气大振。随后又以勇士三千人,迂回到敌军的侧后,偷渡昆水(今河南叶县辉河),向王邑大本营发起猛烈的攻击。王邑依旧轻敌,下令各营勒卒自持,不得擅自出兵,自行和王寻率及万人迎战,王邑兵马陷入困境,王寻战死,诸将未敢出援。昆阳守军见城外汉军取胜,乘势出击。王莽军大乱,纷纷夺路逃命,互相践踏,积尸遍野。此时突然大风飞瓦,暴雨如注,滍水暴涨,王莽军万余人涉水被淹死,滍水为之不流。

刘秀以昆阳守军钳制强敌,再以精干三千援军捣敌要害,大破王邑主力。昆阳大捷后,更始帝王匡洛阳申屠建李松急攻武关三辅震动,各地豪强纷纷诛杀新朝,用汉年号,服从更始政令。不久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2]

新军

最早纪载新军总数42万为《汉书》"定会者四十二万人"[3],而《资治通鉴》中纪载"定会者四十三万人,号百万"[4],资治通鉴也提及新军为40余万,但重点是其与《后汉书》同一口径“时莽军到城下者且十万”[5][6]

《资治通鉴》为北宋时期出品,《后汉书》则为南朝时期出品,但两者观点较为统一。

《东观汉纪》纪载为5.6万[7],《论衡》纪载为3万人。

《汉书》《东观汉记》《论衡》则皆是东汉时期出品,《汉书》纪载为42万可信度较低,因当时刘秀等人三月份拿下昆阳等地,消息传回长安,王莽大怒,五月时王邑的大军就已经出颍川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动员如此大规模的军队。

故东汉时期史书纪载约为3~5万左右,南北朝、两宋时期则是10万,数量有如此大出入可能为东汉时期仅记载一线战斗人员,两宋时期将后勤、民夫也统计进去,死伤方面《资治通鉴》记载仅王邑与数千人逃回洛阳,[8]《后汉书》则纪载新军死者数万[9]

参考文献

  1. 王充《论衡》卷十九<恢国>则称“汉伐亡新,光武将五千人,王莽遣二公将三万人战于昆阳,雷雨晦冥,前后不相见。”
  2. 后汉书》卷100 志第十 天文上 王莽三 光武十二
  3. 汉书》卷九十九下 王莽传 第六十九下 “邑至雒阳,州郡各选精兵,牧守自将,定会者四十二万人,余在道不绝,车甲士马之盛,自古出师未尝有也。”
  4. 资治通鉴》 卷三十九 汉纪三十一 “定会者四十三万人,号百万”
  5. 《资治通鉴》 卷三十九 汉纪三十一 “时莽兵到城下者且十万,秀等几不得出。”
  6. 《后汉书》纪 光武帝纪上 “时莽军到城下者且十万,光武几不得出”
  7. 东观汉记》卷一 纪一 世祖光武皇帝“二公兵已五六万到,遂环昆阳城作营”
  8. 《资治通鉴》 卷三十九 汉纪三十一 “王邑独与所将长安勇敢数千人还洛阳,关中闻之震恐”
  9. 《后汉书》纪 光武帝纪上 “士卒争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