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淮保卫战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两淮战役
解放战争的一部分
日期1946年8月21日 - 9月22日
地点
结果 整编第74师成功占领两淮,使得华中野战军不得不往苏北撤退,国共双方争夺的重点,转到了苏北的重镇涟水。
参战方
整编第74师

  • 主力:PLA

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第5旅与第13旅

  • 支援:PLA
山东野战军第九纵队
指挥官与领导者
  • PLA 陈毅(山东野战军司令员)
  • PLA 粟裕(华中野战军司令员)
  • PLA 张震(第九纵队司令员兼政委)
  • PLA 王必成(第六纵队司令员兼政委)
  • PLA 成钧(第六纵队第5旅旅长)
  • 兵力
    110,000 80,000
    伤亡与损失
    14,000 数千

    两淮战役,又称两淮保卫战,为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军和中国共产党部队在解放战争初期,为争夺当时江苏省北部两座重要的县城淮阴淮安而展开的长达一月的战斗。结果国民政府获胜。

    参战序列

    • 国民革命军参战序列:
    • 新四军参战序列:
      • 山东野战军
      • 华中野战军
        • 第九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张震,该纵编制归华中野战军,但自组建之日起即归山东野战军指挥
        • 第5旅与第13旅9月20日抵达战场时发现淮阴已被整编第74师攻下,撤离淮阴转进淮安参与保卫战至22日才全数往北撤退。

    第一阶段

    1946年,国军进攻华中解放区首府淮阴,这是参与淮阴保卫战的新四军在急行军

    泗县战役后,国民政府将整编第74师和整编第26师的一个旅从淮南地区重新部署到淮北地区,到1946年8月中,国民政府已夺取包括朝阳集、庙山圩在内的地区。19日,国军在当地的军区司令员陈诚徐州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了国军下一步的战略:由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李延年率四个师向东穿过津浦铁路推进。21日,国军开始向睢宁宿迁台儿庄推进。

    26日,陈毅电报共产党指挥高层,报称麾下山东共军在苏北作战的三种选择:第一种,由山东的山野二纵、七师、八师攻打国军第28军;第二种,山东共军在泗阳大运河东岸重整,休息一个月;第三种,山东所有共军南下与粟裕指挥的共军合兵。陈毅及其部下更喜欢第二种,这样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在北、南、西作战。29日,共产党高层回电报,称:国军已向东穿越陇海铁路,威胁到淮阴、临沂,所以共军不可能持续休整一个月;共军如不积极迎敌,将陷于不利。

    陈毅指挥的山东共军应该向东到睢宁与敌军作战,再短期休息,再重复上述过程,可保持士气高昂;9月是迎敌的好时机,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和李先念率领的共军都期待与你们合作迎战和拖住国军;如果没有战事,敌军会得到更多的土地,激发士气,而我们的士气会因而受损;所以,我们必须迎敌,一次歼敌一个团或一个旅,以挫其士气并激昂自己的士气,五六次后,情况就会变得对我们更有利。

    遵照共军高层指挥指令,陈毅指挥的山东共军在睢宁以东重整,试图伏击进军中的国军。但他们的计划被老练谨慎、不给他们提供合兵机会的国军挫败。因大雨,双方都被迫中止军事行动,8月底,陈毅部山东共军撤退到泗阳重整并重新补给。9月初,国军整编69师和整编74师在宿迁和睢宁地区停止进军,第七军的两个师则在泗阳以北的洋河凌河地区停止进军。双方被迫接受大自然的安排。

    第二阶段

    这场大雨导致的中止给了共产党重审战略的机会,但不幸的是,重新形成的战略最终导致了共产党在战役中的失败。9月4日,陈毅为自己的山东共军的下一步行动提供了三种选择:第一种,移师北面的沭阳,面对即将到来的国军整编74师和整编69师,确保和鲁南的联系,但这样将只有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守淮阴,显然不够;第二种,攻洋河镇,与至少有2个师的新桂系国军作战,但这样不划算;第三种,等候,如果新桂系国军来攻,则会遇伏,如果不来,则陈毅指挥的山东共军将等候直至蒋介石军开始向东推进,他们再北上与蒋军作战。

    粟裕和政委谭震林担忧同志们的下一步计划,从5日到7日给陈毅发了四封电报,强烈建议山东共军留在淮阴和沭阳地区,这样共军可以合兵,确保胜利。7日,陈毅亲自去淮安和共产党在江苏和华中的负责人华中军区政治委员邓子恢、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商谈军情,得出如下结论:共军急需几场胜利,在淮北取胜是可能的,9月和10月,淮北共军将尝试改善战局。同日,陈毅的山东共军收到命令移师泗县、宿迁和沭阳,防御国军可能对沭阳、宿迁的进攻,或从洋河镇对淮阴的进攻。共军在8日开始重新部署。

    粟裕和谭震林强烈反对陈毅新的军队部署,8日,他们又给陈毅及其同事发了两封电报,表达担忧。第一封是请求不要攻海安,这样共军有10天休息和重整,再移师泗阳,阻止新桂系国军,稳定华中战局。尽管事实上新桂系国军并未如共产党所料参战。第二封是精确指出了陈毅被要求执行的计划其实是祸患,因为当共军部署在宿迁和沭阳时,其实是使国军容易夺取大运河沿岸和两淮地区,迫使山东共军回师。同时江苏共军失据,被国军三面包围,只能在补给耗尽时渡过长江南下。如果陈毅仍然必须遵令部署北方军队,则韦国清的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必须留在当地阻止国军南进。否则粟裕和谭震林不能对战局恶化负责。

    粟裕和谭震林的请求被陈毅驳回了,陈毅于9日回电报,称局势已改变,国军第七军已南进到包括灵壁、泗阳、宿迁和睢宁的地区,其最初的防区已由其他国军部队填补。共军需要等几天,观察国军是否东进,如东进,则共军将在包括新安县、沭阳和宿迁在内的地区伏击之,否则就向西攻入睢宁和宿迁地区,使得共军在鲁南立足,沭阳、淮阴和淮安仍是良好的选择,粟裕仍应领军直取海安。收到陈毅这份电报后,粟裕和谭震林做出最后一次改变其意图的尝试,当天即回电报,称共军在淮北的局势并不乐观,两淮都受到威胁,夺取海安并不是最优先考虑的事,他们的军队应该放弃这项任务,北向守两淮。但在他们能收到陈毅更多电报以前,急行军的国军已扭转对共作战的战局,正如粟裕和谭震林所害怕的那样。

    第三阶段

    国军的进攻以闪电战开始,完全出乎敌军意料:10日,国军整编28师和整编74师攻打洋河镇和仓集一带地区,直接威胁淮阴。陈毅被迫再次重新调整军队部署:命苏中的华中野战军第5旅、第13旅去淮阴助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沿大运河南岸建立防线,攻打海安的共军放弃原计划回到淮阴支援这座受到威胁的城市。12日,国军第七军渡过大运河,夺泗阳,逼近淮阴。13日,国军整编74师从第七军右翼发起进攻,从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手中攻取袁庄和徐庄。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副司令员饶子健亲自率第七十五团反攻,但没有成果,守军只能退守码头。

    15日,国军整编74师攻大运河东岸码头,晚上成功将由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和华中野战军第13旅组成的守军逐出据点,夺取码头和邻近的杨庄。第13旅旅长皮定均和本旅第一团到淮阴时,严重低估国军,命令本旅的三个团各出两个营反攻国军。此想法受到第二团团长钟发生的强烈反对。钟发生较先来到淮阴城,曾与国军交战,更明白于敌军的潜力。钟发生称第一团中午到淮阴城,对战局和地理更明白,而第三团刚到,故最好第一团和第二团战斗,而第三团预备,但被皮定均驳回。结果,第13旅对刚渡过大运河的整编74师共发起9次进攻,都被击退,伤亡600余人,为该旅曾受到的最大损失。整编74师和整编28师共计四个旅在空中炸弹和大炮炮击掩护下分两拨攻城,而共军从山东来的援军则被第七军成功阻止。在南边的河边地区,因大雨和缺乏船只,共军援军彻底受阻。

    共军反攻失败意味着当守军被压缩到城墙边时,失守已指日可待。19日黎明前,国军整编74师的两个连匍匐通过守军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和华中野战军第13旅的联合防区,到达城门,生擒一名下级干部后,获取了口令。在交战前,这两个国军连伪装成城外回城重新补给的共军,从南门入城。傍晚开战时,城内国军开门,攻城国军一起涌入,守军无奈弃城。21日,共军在激战后放弃淮安,次日国军宣布攻占淮安。尽管在接管该地区的过程中国军伤亡14,000余人,却只是沧海一粟,战果远更丰硕。山东共军援军听闻两淮失守,退到涟水地区,战斗结束。

    结果

    当苏中解放区的治所淮阴城被前进的国军所夺,国军的这场胜利对共军士气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一些共产党员将共军此败归于共军领导毛泽东犯了和内战后期蒋介石一样的以不现实的战略目标干涉当地指挥的错误,但这是一场延续至今的辩论点:很多参与此战的共军指挥官基于以下原因坚持毛泽东是正确的:作为工商业集中的华中经济中心的两淮的失去,意味着共军再不能得到补给。作为此战的结果,当共军失去两淮地区后,因可以作为助守屏障的洪泽湖高邮湖、大运河都落入国军之手,所有苏中和苏北的解放区都失去了,这意味着这一多产谷物能补给士兵的乡村地区再不在共产党掌控内。

    另一方面,很多共产党员也支持粟裕避免与国军交战而撤退的决定,因尽管放弃两淮地区的后果严重,农民阶级的共军在当时是不能和攻打他们的精装国军匹敌的,当然没有能力歼灭对手。如果不惜代价守住该地区,可能共军自己反被全歼。事实上,战后,国军自信到了在电台通信中不加密的地步,以致每一步调动都被共军所知,尽管共军有此便利,因觉察到当时自己还不够强大,仍选择避免直接和国军对抗。仅因这一地区是解放区的心脏和治所就誓死守卫对共产党来说将是灾难性的。这场意外的政治余波也成为几十年后“文化大革命”期间,粟裕因在此战中的作为遭到批评的理由。

    总结

    中共方面总结两淮战役失败教训指:一、未能适时地集中主力于一个方向上寻机歼灭国军,使主要方向兵力单薄,给国军以可乘之机。二、对敌情判断不准确。

    另见

    参考文献

    • 朱宗震、汪朝光《解放战争史话》,第一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ISBN 7-80149-207-2 (集装本)
    • 张平《解放战争史话》,第一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年,ISBN 7-5006-0081-X (平装本)
    • 解力夫《解放战争实录:两种命运的决战》,第一版,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ISBN 7-202-00733-9 (集装本)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解放战争》,第一版,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7年,ISBN 7-212-00007-8
    • 李作民《雄师铁马:解放战争纪实》,第一版,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ISBN 7-80199-029-3
    • 王幸生、张敬山《中国解放战争》,第一版,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年,ISBN 7-5033-1351-X (集装本)
    • 黄友岚《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第一版,北京档案出版社,1992年,ISBN 7-80019-338-1
    • 刘武生《从延安到北京:解放战争重大战役军事文献和研究文章专题选集》,第一版,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ISBN 7-5073-0074-9
    • 唐义路、毕建忠《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第一版,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 – 1997年,ISBN 7-80021-719-1 (第一卷)、7800219615 (第二卷)、7800219631 (第三卷)、7801370937 (第四卷)和7801370953 (第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