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
File: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rmy.svg
国民革命军军旗

存在时期1937年-1949年
国家或地区中国
效忠于中国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部门陆军
种类军级/师级
规模3个师:第51师、第57师、58师
参与战役中国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指挥官
著名指挥官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
余程万李天霞张灵甫
邱维达冯圣法劳冠英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1946年3月整编为第七十四师)为抗日战争时组建之陆军军级单位,成立后几乎参与了抗日战争华中地区的所有重要战役,以其顽强的战斗意志与战果被誉为“抗日铁军”,因部队由五十一师、五十七师和五十八师组成又被日军称为“三五部队”。抗战结束后第七十四军改编为整编第七十四师,作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参与解放战争。历经两次被灭、三次重建。

蒋介石曾说:“自先总理手创黄埔以来,革命军队迭经内外战争,成就了许多能征善战的英雄之师,这其中新一军、新六军、第十八军、第七十四军作风顽强功勋卓著,最为国人钦佩,而第七十四军又是其中最突出之代表。”

组建与对日作战

1937年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1日在浙江省,由王耀武第51师(辖151旅,旅长周志道、153旅,旅长李天霞)和俞济时第58师(辖172旅,旅长何凌霄、174旅、旅长吴济光)合编而成第七十四军,俞济时任军长,全军为标准的2师、4旅、8团制步兵师,总和部队规模约2.1万人。其中第五十八师炮兵营有6门75mm榴弹炮

第七十四军的成立基本上是因应抗日战争战火扩大之下的扩军方案,虽然军长俞济时因一二八上海会战在国军内享有军誉,但是成立时的旗下部队多半与精锐无缘。

51师原本为滇系军阀使用的编制,最后一位滇系师长为范石生,范石生离职后,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初师长由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由范石生保鉴入学柏天民接任,但随即师内干部军官反制,柏天民无力驾驭该部队因此离职,南京政府虽一度由原本副师长李靖难代理,在民国二十五年4月又派遣陈又新任职,但结果仍无力驾驭部队,南京政府决定将51师解编,番号撤销。在民国二十五(1936)年8月26日,国民革命军补充第1旅(旅长王耀武)在增募1团兵力后将编号改为新编第11师,随后新编第11师撤销编号,启用51师番号,原订将使用调整师制度的三团制步兵师,但开战前未能完成作业。51师虽然在人事上属中央军系,但除未具有战名,亦未完成调整师训练,师属炮兵营仍是缺编状态,军力状态可说为嫡系中的杂牌。

第58师在来源上则更复杂,58师是北洋军系中由张宗昌所率领的直鲁联军在溃灭后被南京政府收编的部队,原称新编第26师,由陈耀汉担任师长,但是在民国二十四(1935)年4月在江西省中国工农红军红2、6军团交战时遭到重创,172旅旅长李延龄遭到击毙,整师战死超过2,000人,该役后被解放军称为“陈家河大捷”。补充部队缺额时南京政府先是在6月15日将浙江保安第3团团长何凌霄调为172旅旅长,随后浙江保安团第3、5、7团兵力作为补充战力编给了58师,陈耀汉也因追究战败责任而撤职,在6月24日由俞济时接任师长,下辖172旅、174旅,为4团制部队,虽然58师在这时是广义上的“中央化”部队,但部队内军官构成仍大量留用直鲁联军时代的军官,在国军的派系归类中顶多算是杂牌军中的中央系,这种嫡杂兼具的色彩与其它被称五大主力的中央军系单位相比非常平凡,从平凡中窜升成国军主力更添增了第七十四军而后的传奇性。

七十四军成军不久随即参与1937年8月13日爆发之淞沪会战,51师在罗店、58师在蕰藻浜战场,随后因损失过重于11月9日撤出淞沪战场休整,在此期作战中折损的最高级别指挥官为58师174旅旅长吴继光,休整期间余济时将58师师长一职交由国民革命军第88师副师长冯圣法升任。而急转直下的战局,让第七十四军随后立即投入于同年12月1日爆发之南京保卫战。担任南京周边湖熟镇荡山镇淳化镇等地的守备任务。然而兵力与训练皆不足的部队强行迎战日军后损失惨重,51师301团团长程智、副团长以下700余官兵阵亡,301团代理团长纪鸿儒、305团团长张灵甫、306团团长邱维达等3,758人负伤。58师174旅副旅长刘国用战死,在兵力不足下第七十四军逐步退往南京城下之下关集结渡江。

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守军各自突围,因缺少渡江船只而引发大规模混乱,第七十四军因军长俞济时事前通过与同族、时任交通部长俞飞鹏的关系,提前预备下两艘小火轮,才得以渡过江北,51师撤至浦口时仅余4,000人。稍事收容后该师调往开封整补,旋即开赴沙市

1938年

1938年初七十四军在湖北省荆州沙市休整,由国民革命军第140师补充旅补入58师172旅344团、174旅348团,使58师恢复战力。同年4月七十四军北调河南省东部投入徐州会战,58师于5月13日在河南韩道口镇与日军混编部队接战,击退攻势。5月14日至17日58师174旅驻守徐州丰县,掩护第五战区部队撤退。

1938年5月19日除58师之外174旅外的七十四军投入兰封会战,在此役虽表现良好,但是因桂永清部的无能导致战役失败,51师302团团长纪鸿儒在此役战死。战役结束后调往武汉休整为随后的武汉会战进行准备。休整期间税警总团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第40师曾一度编入七十四军序列,但是在8月份调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同时俞济时吸收了88师264旅旅长廖龄奇担任58师172旅旅长,替换与冯圣法关系不佳的邱维达,廖龄奇随后升任该师副师长。

1938年8月起,第七十四军调往长江南岸进行当地日军的阻击任务,最初因阻击不力遭到武汉行营斥责,但是在8月20日至10月13日参与德安战役,围歼日军第106师团大部,战役后调往湖南省休整。11月7日,58师战防炮连士官安德成、士兵张纶林因炮击日军军舰有功获勋青天白日勋章

1938年8月,俞济时升任兼第三十六军团军团长,1939年改任第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虽然身兼高职但仍兼任七十四军军长职位。

1939年

4月,七十四军投入南昌会战,在反攻南昌城期间在高安市与日军进行激战,虽然南昌城最后失守,但因确保高安市之战功七十四军51师获得嘉奖。

1939年6月俞济时升任第十九集团军副司令兼第八十六军军长,军长空缺由第51师师长王耀武升任,第57师编入第七十四军作战序列,从此之后日军经常提及的三五部队成型。此时第七十四军下辖第51师(师长李天霞)、57师(师长施中诚)、58师(师长陈式正)。同时七十四军纳入军事委员会第二期直辖整训部队序列,获得军械补充,在各步兵师下成立迫击炮营。8月,58师炮兵营遭抽编,转为军直辖炮兵营。9月,57师师长施中诚升职,兼任副军长。

10月,七十四军投入第一次长沙会战。12月,投入第九战区冬季攻势

1939年国民革命军会议的决议中,对当时国民革命军实战单位进行调整,并从全国150支正规军级单位中选出4个军(长江南北各两个军)变更为攻击军编制,享有苏械、优先补给以及优质兵源补充之优势,其中包含第七十四军(其余部队为长江以北的第一军、第二军,长江以南的机械化部队第五军)。

高层授意加上军长王耀武本身经商生财有道并且识人有术,第七十四军享有当时国民革命军中数一数二的后勤优势与抚恤,加上王耀武不断拔擢如张灵甫等一批实战表现优秀的军官,因此第七十四军从军官到兵员凝聚力强,战斗意志高昂,故第七十四军虽经常在各大会战中以惨重代价挫败日军,但仍能不断重建回复优秀战力。

1940年

58师师长陈式正在2月调职,由58师副师长廖龄奇扶正。由于枣宜会战第五战区遭到重创,因此七十四军被命令攻击南昌城,牵制日军在湖北省一带的攻势。

57师师长在9月由余程万接任。

1941年

1941年3月14日爆发上高会战,4月8日和4月9日又克安义外围的长端口宋端口平洲弓尖各要点。日军受到重大伤亡后撤回原驻地。双方恢复战前态势,会战结束。 此役第七十四军被19集团军司令罗卓英评价为“战斗力量坚强”。第七十四军在战役中“拼死力拒,虽血肉横飞、伤亡惨重,仍不稍退,是日一日间敌我伤亡均在四千以上”,战功显赫,荣获国民政府第一号武功状和最高荣誉“飞虎旗”,被誉为抗日铁军。第七十四军长王耀武和第一五三旅长张灵甫表现优异,受到表彰。

上高会战后,第七十四军在分宜新余整训换装攻击军所增发的苏制军械,得到115mm榴弹炮18门,76mm野战炮8门,37mm1930年型(1-K)37毫米战防炮7门,马克沁M1910重机枪37挺,DP机枪70挺。除了三个步兵师外,军级直辖部队此时有炮兵团、工兵团、锱重团、补充第一团、补充第二团、搜索营、高炮营、战防炮营、通信营、特务营。此编装具有完整的步兵、炮兵、工兵、锱重、通信等装备,补充团则确保旗下步兵师遭遇作战损失时可以即刻获得完成训练的兵源恢复战力,战力与一般军级单位相比更显完整,使七十四军可以作为华中四大战区的总预备军。

在整训完毕后,第七十四军又参加了两次长沙会战。然而在1941年9月6日日军发动第二次长沙会战时因第九战区指挥部布署不当,遭到日军在南北夹击下伤亡惨重,粮弹俱缺下被迫于10月1日向北突围撤退。日军于10月5日渡过汨罗江,10月8日渡过新墙河,此后凭藉坚固工事顽抗,双方形成对峙,恢复了战前态势,战役结束。此役57师、58师伤亡过半,57师步兵指挥官李翰卿战死。58师师长廖龄奇因自行调动收整部队,会战后遭到第九战区扣押审讯,后以“临阵脱逃”罪名遭到枪决,58师师长则由副师长张灵甫接任。

1942年

1942年4月,七十四军参加浙赣战役。11月副军长施中诚转任国民革命军第一百军军长。12月,李天霞升任副军长兼师管区司令,51师师长由周志道接任。

1943年

民国二十二(1943)3月,李天霞转入一百军担任军长,副军长悬缺至同年9月,由57师师长余程万接任。

5月,57师之外的七十四军部队投入鄂西会战,在公安县一带与日军交战。战役结束后调往桃源县整训,并纳编抗日战争第六战区指挥。

1943年11月2日爆发常德会战。第七十四军第57师8000人坚守常德城16天,随后在友军突围下日军包围圈短暂遭到突破,在全师可用部队不足600人的惨况下,57师师长余程万率180人突围,常德失守,但日军在此役遭到重创,因此无力守城,6天后(12月20日)其余74军部队又收复常德。

1944年

1944年1月,王耀武升任第二十四集团军司令,原被外放至国民革命军第一百军之施中诚在3月回任接任军长。

同年5月,七十四军投入长衡会战。6月,张灵甫升任副军长,蔡仁杰升任58师师长,此时七十四军下第51师,师长周志道;第57师,师长李琰;第58师,师长蔡仁杰

同年8月,七十四军获得60迫击炮编装,强化基层部队火力。

1945年

民国三十四年2月,七十四军被列入美械军换装计划,拨交M1式81毫米迫击炮、M1点一一冲锋枪五五战防枪巴祖卡火箭筒等轻兵器补充基层火力。

1945年4月9日爆发湘西会战,日军以夺取芷江空军基地为目标,战役中最后一场战斗的主战场在雪峰山东麓洞口县高沙江口青岩铁山一带。6月1日,日军第47师团余部全线后撤,至此,日军各部全线退回雪峰山战役之前防线,恢复战前态势。七十四军则在休整期间继续进行美械化换装。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七十四军空运南京受降,并担任南京守备任务。

整编及解放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依据1946年1月10日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军事问题分组委员会根据青年党所提“停止军事冲突实行军队国家化案”、民主同盟所提“实现军队国家化并大量裁兵案”、国民党所提“全国军队国家化确保军政军令之统一案”,以及缪嘉铭所提“请迅速大量裁兵案”,开会商讨四次,于1月25日获得协议。国民党已定6个月内整编为90个,总人数180万,中共先行整编为20个师,总人数40万。

依据此协议于1946年3月将第七十四军改编为整编第七十四师,由原先4万5千人的攻击军缩编为3万多人的整编师,全副美械装备。中将师长张灵甫兼任南京警备司令,下辖整编第五十一旅(陈传钧)、整编第五十七旅(陈嘘云)、整编第五十八旅(卢醒)。

全师美械装备有12门105mm榴弹炮卡车牵引)、36门75mm山炮、108门M2 4.2英寸迫击炮(骡马牵引)、108门81mm迫击炮(骡马牵引)、108门37mm战防炮吉普车牵引)、486门60mm迫击炮、255具火焰喷射器、324具M1“巴祖卡”火箭筒、324挺7.62mm白朗宁M1917水冷式重机枪、1080挺M1918A2轻机枪、2400支M1汤姆森冲锋枪M1卡宾枪、4800支M1903春田步枪军官配有M1911A1手枪无线电配备到,共有机动车辆约300辆、骡马1000匹。

1946年7月至9月22日淮阴战役。在第7军配合下攻占两淮。

1946年10月4日至11月1日,一战涟水,不克,撤回淮阴。伤亡6000余人,其中整57旅170团仅余百人生还。

1946年12月3日至12月16日,二战涟水,顺利攻克。

1947年5月11日至5月16日,孟良崮战役,整编第七十四师遭到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1、4、6、8、9纵队围歼,全师覆灭,损失3万2千人(含83师19旅57团)。

第一次重建

1947年夏,国民革命军以整编第七十四师未参加孟良崮战役的3个新兵教导团[1]和1个榴弹炮营(因地形不利机动,榴弹炮营及所属12门105mm榴弹炮留置临沂,未参战)作为基础,加上该师归队的伤愈官兵以及补充兵(最大一批补充兵员是广东航空警备旅)重建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邱维达,下辖第五十一旅(旅长王梦庚)、第五十七旅(旅长程有秋)和第五十八旅(旅长罗幸理)。选择邱维达担任师长,是因为他是整编第七十四师的资深指挥官,在孟良崮战役时任台枣警备司令所以没有参与该役,原第七十四军高阶军官中他算仅存可用之将。

此时的整编第七十四师,80%是新兵,装备也是日式和美式混杂。1947年11月,解放军释放一批国军被俘的军官,其中一些老第七十四师的一些军官又被派到新第七十四师,而且多数官升一级,这些军官将老第七十四师的训练和传统沿袭下来,加上还有一些老兵,可以说还有一些第七十四师的骨干,所以新第七十四师战斗力虽然与老第七十四师还是有差距,但整体来说还是优于一般部队。

经过半年多整训,整编第七十四师于1948年1月列入徐州陆军总部序列,并于1月底开赴安徽省阜阳蒙城。从2月开始,与当地亲共产党地方武装发生过多次战斗培训部队实战经验。

1948年3月29日至4月3日,参与阜阳战役

1948年6月至7月6日参与豫东战役

1948年9月至9月22日参与济南战役,整编第五十七旅全旅覆灭。

1948年9月,国军恢复番号后,整编第七十四师改称第七十四军,下辖第五十一师和第五十八师,移驻商邱,隶属邱清泉指挥的第二兵团。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第七十四军在陈官庄遭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4、9、10纵队围歼,全军覆灭。

第二次重建

1949年2月中华民国政府浙江省第二次重建第七十四军,兵源由第九编练司令部征召的浙江籍新兵拨发,劳冠英任军长,该军下辖第五十一师、第五十七师、第五十八师、暂编第一师、暂编第二师共5个师,虽然编制庞大,但人员不足、缺乏装备、更缺乏具有经验的军官训练,战斗力相较以往第七十四军大幅下降。

4月,才组建两个月的第七十四军隶属京沪杭警备司令部,驻扎在浙江省兰溪,作为长江防线的二线部队。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后,第七十四军迅速南撤福建逃脱了被歼处境,但是撤退中因解放军追击与掉队等,到福州时隶属的五个师整并入第五十一师内。

5月,国军对福建部队进行整编,第七十四军与第八十五军合并,除了五十一师外第八十五军的第二十三师与二一六师编入第七十四军指挥,军长仍为劳冠英,全军仅1.5万人,隶属于李延年指挥的第六兵团,负责福州北部的防卫。在闽北最后的几个月内第七十四军仍积极的补充兵力缺额,在7月时劳冠英向上级呈报时称全军人数21,658人,然而所有部队都缺乏武器因此战力有限[2]

8月初,解放军发动福州战役,此时第七十四军已不堪一击了,第二十三师大部和第二一六师一部均在福州外围被歼。8月18日,劳冠英率残部退往琅岐岛,随后撤往马祖,此时第七十四军残余人数不到5千人。1949年10月,为了强化平潭岛防卫能力,剩余的第七十四军残兵全部编入第五十一师内,改隶至李天霞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三军,第七十四军在此消失。

滇系部队

1949年8月底,蒋介石为了拉拢云南地方实力派、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的卢汉,允诺给予云南保安部队2个军的番号,其中包括第七十四军这一番号。1949年10月,新编第十三军(原云南保安团扩编)就改番号为第七十四军(隶属第八兵团,实际上衹是纸上文件,该军从没有归第八兵团指挥过),军长余建勋,下辖第一八四师(瞿琢)、第二五九师(保如光)和第二六〇师(尹集生)。

1949年12月12日,卢汉在昆明向解放军投诚,第七十四军作为他的嫡系部队也随之投诚,改番号为暂编云南人民解放军第12军,军长仍为余建勋。后经过中共教育改造,补入云南军区部队。

西北军部队

1950年代,撤退来台的国军进行部队建制番号的整编,原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九师(西北军庞炳勋部)在1952年改番号为中华民国国军第五十七师,1976年改代称为军魂部队,现为陆军步兵二五七旅。尽管国军一方认定该部继承第七十四军的历史,但两支部队实质上没有直接渊源。

《七十四军军歌》

词:田汉 曲:任光

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
我们向日本强盗反攻。
他,强占我们土地,残杀妇女儿童。

我们保卫过京沪,大战过开封,
南浔线,显精忠,
张古山,血染红。

我们是74军将士,抗日的先锋!
74军将士,抗日的先锋!

我们在战斗中成长,我们在炮火里相从。
我们死守过罗店,保卫过首都,
我们驰援过徐州,大战过兰封!
南浔线,显精忠,
张古山,血染红。
我们是人民的武力,爱国的先锋!
民族的武力,爱国的先锋!

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
踏着先烈的血迹,瞄准敌人的心胸,
我们愈战愈勇,愈杀愈勇。
我们,抗日必定胜利!建国必定成功! 南浔线,显精忠,
张古山,血染红。
我们是国家的武力,民族的先锋! 抗日必定胜利!建国必定成功!

参见

参考文献

引用

  1. 蒋介石1946年《机密(甲)10080号手令》:“在每旅辖二个团的编制下,师长旅长作战中留置必要部队之后,一线兵力极为薄弱,如三旅六团制之整编师,师长旅长各控制一个团,则一线仅有二个团;如二旅制之师,前线作战兵力,仅有一个团。如此影响作战甚大。令到着即改每旅辖三团”。据此,1947年上半年,整74师在后方开始为每个旅训练一个新团,然未及完成整训加入编制,整74师即已覆没。
  2. 郑为元:〈撤台前后的陆军整编(1949—58)〉

来源

  •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
  • 孙大骆:《抗日战争历次失败战役的真相及其原因》,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7月第一版,ISBN 978780609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