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战役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鲁西南战役发生于1947年6月,由刘邓大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发起,是解放战争的中共战略进攻阶段,

战局走势、双方意图

参见:山东省

1947年5月16日,华东野战军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3.3万人[1]:8355

1947年国民革命军的总兵力已由内战开始时的430万下降为370万人,其正规军从200万人下降为150万人,中共中央认为已到反攻时机,鉴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战略把重兵集中在陕北和山东,中共中央在陕北和山东中间的鲁西南开辟战场,然后相机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

中共战术部署

5月8日,中共中央军委电报提出了刘邓大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南渡黄河,进击冀鲁豫、豫皖苏,进而进击中原的战略计划,要求华东野战军在6月10日前集结全力(27个旅)寻求与创造歼敌机会,并准备于6月10日以后配合刘邓大军大举出击。

5月16日孟良崮战役歼灭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师中共中央军委于5月22日来电:“歼灭七十四师付出代价较多,但意义极大,证明在现地区作战只要不性急、不分兵,是能够用各个歼击方法,打破国民党军队进攻,取得决定胜利。而在现地区作战,是于我最为有利,于敌最为不利。现在全国各战场除山东省外,均已采取攻势,但这一攻势的意义,均是帮助主要战场山东打破国民党军队进攻,蒋管区日益扩大的人民斗争其作用也是如此,刘邓下月出击作用也是如此。而山东方面的作战方法,是集中全部主力于济南、临沂、海州之线以北地区,准备用六、七个月时间(5月起)六、七万人伤亡,各个歼灭该线之敌。该线击破之日,即是全面大胜之时,尔后一切作战均将较为顺利”。 又有所谓三步出击计划:[2]

  • 第一步:先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实行中间突破,渡过黄河开辟鲁西南战场,乘机歼敌,然后直插大别山,建立根据地。
  • 第二步:接着由陈赓等率领晋冀鲁豫的两个纵队组成太岳兵团,从晋南突过黄河挺进豫陕鄂,并由陈毅、粟裕等率领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打破国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后,出鲁西南,向南挺进豫皖苏。
  • 第三步:太岳兵团和华东野战军主力在刘邓突破黄河开辟鲁西南战场后出击中原,以保证刘邓大军首先实施战略进攻方针的行动。

通过以上设想最终形成三支大军进攻中原的局面,在长江以北发展中原战局,鲁西南战役是刘邓大军实施战略进攻的第一步重大行动,为此晋冀鲁豫野战军进行了周密的准备。

6月22日,中共中央军委华东野战军发来电报:“据悉蒋以东北危急,令杜聿明坚守两月,俟山东解决即空运东北等情。山东战事仍为全局关键。你们作战方针仍以确有胜利把握然后出击为宜。只要有胜利把握,则不论打主要国民党军队或次要国民党军队均可,否则,宁可暂时忍耐,不要打无把握之仗”。

国军防守部署

作战过程

第一阶段

1947年6月20日,刘邓二人向晋冀鲁豫野战军各部队正式下达命令,宣布实施鲁西南作战,6月30日晚、刘伯承、邓小平、李达等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六共4个纵队,13个旅、1个骑兵团及直属队共12万人的大军,一举突破了黄河防线,打开了国军中原防御体系的大缺口。当夜,刘邓大军渡过了6个步兵旅,全部主力于第二天晚上渡完,直插国民革命军后方。

7月4日,解放军围攻邪城,此时国军师长曹福林正在城里召开连以上军官会议,得讯后急忙将87团正在开会的军官遣回南关应战,但这些军官没有走到指挥位置,大半被人民解放军消灭。

7月7日晚,解放军一纵对郸城发起总攻,战斗至8日拂晓,除国军师长曹福林化装只身逃出外,国民革命军守军全军覆没,邪城被解放军攻克。此战解放军歼灭国军二个旅15000多人,同时,解放军二纵进军曹县,曹县守军均系地方杂牌,闻风丧胆,连夜弃城逃跑,二纵进入曹县。

7月10日,六纵向定陶发起总攻,战斗一夜全歼国军153旅,郸城被解放军占领。至此,鲁西南左路国军被解放军全部歼灭。

第二阶段

解放军在郸城获胜后,随即展开向国民革命军右路王敬久兵团的进攻,当时,国军方面未及时察觉解放军攻克邪城后的作战意图,认为不取菏泽,必取济宁,把三个师在巨野至金乡之间的六营集、独山集、羊山集等地,摆成一字长蛇阵。

7月11日,刘邓二人决定用突然行动、远距离奔袭,把国军分割包围,然后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并选择较弱而孤立的六营集国民革命军第70师作为第二仗的主攻目标。

7月13日,解放军军以长途奔袭的突然动作,迅速将国民革命军三个师切成三块,分割隔离。当国军发觉被分割包围时,陷入混乱状态,此时解放军抓住战机,将国民革命军第32师分割围攻,迫使32师部率一个旅退入六营集,而国民革命军139旅则被解放军包围歼灭在嘉祥以西地区。驻嘉祥的国军第93旅278团闻解放军兵至,未战而弃济宁撤退,解放军第6纵队主力迅速赶到薛扶集地区,立即紧缩对六营集的包围。

刘邓采用"网三阀一"战法,在集外布成袋形阵地,由六纵从六营集西南方向猛攻,由一纵在六营集以东狼山脚下纸坊街以西的开阔地上,张着口袋等待国军突围。

7月14日晚,对六营集总攻开始后,解放军从西南方向猛攻,国军以32师为左翼,70师为右翼,向东面突围,两个师都钻进解放军布下的口袋里。解放军迅速收拢口袋阵,将国军全歼。

六营集战役毙伤国军3000余人,俘国军师长陈颐鼎以下15000余人,获得第二阶段的胜利。

第三阶段

六营集国军被歼灭,使羊山国军守军陷入孤立,但羊山守军是国军中央嫡系部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当羊山集被围向蒋告急时,蒋介石立即严令58师和66师的199旅由金乡迅速北援,同时于19日乘飞机到开封亲自指挥解围,试图解羊山集之围。

刘邓二人针对战局发生的变化,制定"围点打援"的作战方案,先消灭金乡北援的国民革命军第199旅。于是采取以冀鲁豫7分区和冀鲁豫军区独立旅用阻击、截击的方法阻击北援的国军,然后在正面敞开一个缺口,诱使国军先头部队199旅渡过万福河,再切断199旅与58师的联系,将58师歼灭。

为此,刘邓二人决定乘国军各路援军尚在途中未到之机,集中优势兵力对羊山发动攻击。但由于羊山守敌占据各制高点,工事坚固且进行固守防御,解放军先后四次攻击均未成功。这时,刘伯承重新调整作战部署,集中兵力先取羊山制高点,然后四面八方包围,分割围歼灭国军。

7月27日晚,解放军进行第五次总攻,集中四个纵队的炮兵对准羊山制高点轰击,在炮兵掩护下解放军各部相继占领羊山的制高点,并趁势把羊山守军分割包围,激战至28日拂晓,国民革命军精锐部队58师被全部消灭。解放军方面俘获国军中将师长宋瑞坷以下23452人,击落飞机2架,缴获各种火炮142门及大批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至此鲁西南战役以解放军方面胜利告终。[3][4][5]

战役结果

刘邓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鲁西南连续作战28天,歼灭国军4个整编师师部,9个半旅,共5.6万余人,俘国军整编第六十六师师长宋瑞珂、第七十师长陈颐鼎、第三十二师副师长理明亚以下4.3万余人,占领了鲁西南解放区,从而打开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突破口。[6]

评价

鲁西南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守转入战略进攻的关键性的一战,在解放战争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解放军鲁西南战役获胜从根本上打乱了国军重点进攻的战略部署,有力地支援陕北、山东解放区,粉碎国军的重点进攻计划,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也为中共方面把战争引到国民政府心脏地区,发展中原战局奠定了有利的条件。[4]

参考文献

  1. 李新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韩信夫、姜克夫主编 (编). 《中华民国史大事记》.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2. 《刘伯承军事文选》,页数不详。摘录于千里跃进大别山( 二 ). 人民网. 2007年11月13日. 
  3. 《解放战争》第五章 破釜沉舟 战略反攻 王树增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4. 4.0 4.1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军事历史研究部 编,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ISBN 7-80137-315-4,卷“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战斗总览”
  5. 鲁西南战役. 山东省情网. [2014-02-24]. 
  6. 《刘伯承传》 第十三章 千里跃进大别山 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刘伯承传》编写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