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登科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3年9月9日 (六) 22:55 由 BXHS-bot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錢慧安《五子圖》

五子登科本為中國民間諺語,最初來源於民間故事,話說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有個叫竇禹鈞的人,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先後登科及第,故稱「五子登科」。竇禹鈞本人也享受八十二歲高壽,無疾而終。當朝太師馮道為他賦詩云:「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三字經》有:「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句子來歌頌他,教導兒童要好好念書,父親也要教子有方。

「五子登科」後來成為吉祥圖案,寄託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竇禹鈞五子一樣獲得科考成功。

後續演化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國民黨接收大員到收復地區接收,發生嚴重腐化,大肆貪污本應上繳國家的財產。當時坊間流傳:「盼中央,望中央,中央來了更遭殃。」[1]譏諷接收大員成為暴發戶,是「五子登科」:「位子、女子、房子、車子條子」無一不備[2]

文革」時期的亂鬥"五子登科"為:套框子、打棍子、抓辮子、扣帽子、挖根子。[來源請求]

文革後過渡時期的"五子登科"為:旗子、位子、點子、亂子、路子,即毛澤東的旗子、華國鋒的位子、陳雲的點子、「文革」的亂子和鄧小平的路子。[來源請求]

亦有「現代五子登科」為:金子妻子孩子房子車子。(無前後順序之分)[3][4]

參考文獻

引用錯誤:<references> 缺少結束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