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論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本體論(英語:Ontology),又譯存在論存有論,是研究諸如生存存在成為現實之類的概念的哲學分支。它包括以下問題:如何將實體分為基本類別,以及哪些實體存在於最基本的層次上。本體論有時被稱為存在論,並且屬於被稱為形而上學的哲學的主要分支。

本體論者經常試圖確定類別或最高種類是什麼,以及它們如何形成一個類別系統,該類別系統提供了所有實體的涵蓋性分類。通常建議的類別包括物質屬性關係狀態事件。這些類別的特徵在於基本的本體論概念,例如特殊性和普遍性,抽象性和具體性或可能性和必要性。特別令人關注的是本體依賴的概念,它確定類別的實體是否存在於最基本的層次上。本體中的分歧通常是關於是否存在屬於某個類別的實體,如果存在,則它們如何與其他實體相關。

本體論理論可以根據其理論承諾分為多種類型。單類別本體論認為只有一種基本類別,多類別本體論則認為存在不同類別。分層本體論斷言某些實體存在於更基本的層次上,而其他實體則依賴於它們。

字源

本體論(英語:Ontology)源自希臘語單詞ον存有)和λόγος邏各斯,言說、研究、理論)的組合。 拉丁語ontologia一詞最早出現在雅各布·洛哈德(Lorhardus)編撰的Ogdoas Scholastica(1606年)。

英語ontology一詞第一次出現在牛津英語詞典(1664年)。

十七世紀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開始廣泛使用本體論一詞。

1870年代,日本學者西周將它漢譯為理體學。此後又出現了實體學,本體論,本根論,實有論,存有論等中文譯名。

概述

本體論與亞里士多德關於「存在之為存在」這個問題緊密相關:即所有實體在最廣泛的意義上的共同特性。對這個問題有兩種基本回答:其一是巴門尼德的,他認為能夠被思想,被說出來的就是存在的。另一個是柏克萊的,他認為「存在即被感知」。

範疇問題與「存在之為存在」密切相關但又不盡相同。通常將範疇視為最高的種類或屬。範疇系統提供排他且詳盡的實體分類:每個實體都完全屬於一個範疇。亞里士多德提出了此類分類,它們通常包括物質,屬性,關係,事務或事件的狀態等。範疇之間區分的核心是各種基本的本體論概念,例如,特殊性和普遍性,抽象性和具體性,本體論依賴性,同一性和模態等。這些概念有時被視為範疇本身,用於解釋範疇之間的差異,或在描述不同的本體論方面發揮其核心作用。在本體中,關於如何定義不同的範疇缺乏普遍共識。不同的本體論者經常就某個範疇是否完全具有任何成員或某個範疇是否是基本的問題意見不一。

本體論歷史

本體論最早可推朔到古希臘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曾經定義存在論為「研究物體的存在的科學」。具體地說是研究物體的分類,也就是說:在什麽情況下,一個物體可以被定義為「存在」。比如包括「普遍」的問題和「具體」的問題。

笛卡爾在《第一哲學沉思集》一書正文後附錄的「筆者對第二組反駁的答覆」最後一部分中對「本體」的定義是:

觀念,物體,聯繫

關於存有可以提出許多問題:「存在是什麼?」「什麼於存在?」「我是什麽?」等,對於本體論來說,最基本的是找出物體是什麼、觀念是什麼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啟蒙時代笛卡兒提出的「我思故我在」開啟了本體論基本問題的先例,但笛卡兒並沒有深入研究,也認為沒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後來的神學家們也認為:「究竟是誰可以將這句話普遍應用到一切事物中?當然只有上帝。」

但到了20世紀,當數理哲學、科學哲學和基本粒子物理學的新發現,將以前許多物質的所謂界限都打破了,人們不再滿足於神學的說法。

實體和環境

在20世紀各個不同時期存在着形而上學的主觀主義學派、客觀主義學派、相對論學派等不同流派,後現代主義的實體哲學家們力圖通過在不同環境下的哲學行動來重新定義上述的各個問題,主要依賴於生物學生態學和認知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動物自然和人工提供的環境中的認知情況。

命題相對於不同環境的變化,使得存在更難定義。如果人們說:「A是B」,「A必定是B」或「A曾經是B」究竟有什麽含義?有的哲學家主張去掉英語中的「是」一詞,改用以免造成容易混淆的抽象含義;另一些哲學家力圖了解詞彙中的深層含義和使用方式;馬丁·海德格爾想區分開「存在」和「物體」的意義。

存在

存在主義者認為「存在」或稱「此在dasein」是最基本的概念

通俗地講,「存在」即是事物固有的屬性集合,人們可能用不同的詞彙、不同的語句、甚至是不同的語言來描述同一事物,但該事物不會因為人們的不同描述而改變。資訊工程中,經常研究詞彙之間的相關性,就是要找出人們對同一事物的不同描述,或者從含有相關詞彙的語句中,找出他們共同描述的事物。

參考條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