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內閣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北京故宮文淵閣。明朝文淵閣為內閣主要辦公場所之一,然當時文淵閣的位置並不在今天的文華殿後方,而是在午門之東,清代內閣大庫附近。

明朝內閣,為明成祖首先確立。乃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永曆十六年(1662年)的皇帝咨政機構,此後權力逐漸增大,後形成為明朝行政中樞。內閣輔臣的人數為一人至七人不等,輔臣奉使出外辦事,多自稱閣部

明太祖廢除宰相。起初,內閣大學士只具有顧問身份,皇帝為最終決定的權力,而大學士很少有參決的機會[1]。到明仁宗明宣宗時期,大學士均因有太子經師的恩情(帝師),而得以累加至太子三孤身份,地位日益受尊崇。宣宗時期,朝廷事無大小,宣宗均悉數諮詢大學士楊士奇的看法而決定。雖然吏部尚書蹇義戶部尚書夏原吉召見時得以參與各部事宜,然而其還遠不如楊士奇等內閣成員得以親自接見[2]。自此,內閣的權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葉,夏言嚴嵩等人執掌內閣,地位赫然為真正的宰相,亦可壓制六部[3]。然而,雖然首席內閣大學士(或稱內閣首輔)有票擬的權力,但卻不得不依賴於內部太監送達批紅[4]。首輔大學士的職權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須與宦官合作,才能執掌大政,如張居正結合馮保。明朝內閣由始至終都不是明朝中樞的一級行政機構,所謂內閣只是文淵閣的別稱[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黃宗羲對明朝內閣作出如此評價:「或謂後之入閣辦事,無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實也。曰:不然。入閣辦事者,職在批答,猶開府之書記也。其事既輕,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內授之而後擬之,可謂有其實乎!」

歷史沿革

明朝最初沿襲元朝制度,設立中書省,置左、右丞相。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國,其中李善長為右相國,徐達為左相國。吳元年,改右相國為左相國,左相國為右相國。洪武元年,改為左、右丞相[6]。由中書省統六部,但不設置中書令[7]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後,明太祖朱元璋罷中書省,分中書省之權歸於六部[8]。原中書省官屬盡革,惟存中書舍人[9]

同年九月,朱元璋設置四輔官,以儒士王本等為之。洪武十五年,再次撤銷,而仿照宋朝制度,設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大學士,其中禮部尚書邵質檢討吳伯宗翰林學士宋訥典籍吳沉分別為四處大學士。之後,又置文華殿大學士,征耆儒鮑恂余詮張長年等人擔任,以輔導太子,品秩為正五品[10],其主要權力只是顧問[11]

建文年間,改大學士為學士,悉數罷免大學士,各設學士一人。此後改謹身殿正心殿,設正心殿學士[12]

明成祖靖難奪位後,召解縉胡廣楊榮等人直入文淵閣,參與機務,內閣制度至此建立。然而,當時進入內閣的成員均來自翰林院編修檢討侍讀等官職,並不兼任六部職位,也不得專制九卿。而九卿等官員上奏,亦不得向內閣通知[13]

洪熙年間,明仁宗因楊士奇、楊榮等為東宮舊臣,升楊士奇為禮部侍郎華蓋殿大學士,楊榮為太常卿謹身殿大學士,於是從明仁宗起,內閣逐漸受到重視。之後楊士奇、楊榮等人均兼有尚書職位,雖然身居內閣,其頭銜均以尚書為尊[14]景泰年間,王文左都御史吏部尚書後進入內閣,自後後,誥敕房、制敕房俱設中書舍人,六部承奉意旨,內閣權力更大[15]嘉靖以後,朝位班次均列六部之上[16]

內閣列表

明成祖

黃淮臨時內閣 解縉內閣 胡廣內閣 楊榮內閣

明仁宗

楊士奇內閣

明宣宗

楊士奇內閣

明英宗

楊士奇內閣 楊溥內閣 曹鼐內閣

明代宗

陳循內閣

明英宗

高穀臨時內閣 徐有貞內閣 許彬內閣 第一次李賢內閣

明憲宗

第一次李賢內閣 第一次陳文內閣 第二次李賢內閣 第二次陳文內閣 彭時內閣 商輅內閣 萬安內閣

明孝宗

劉吉內閣 徐溥內閣 劉健內閣

明武宗

劉健內閣 李東陽內閣 第一次楊廷和內閣 梁儲內閣 第二次楊廷和內閣

明世宗

第二次楊廷和內閣 蔣冕內閣 毛紀內閣 第一次費宏內閣 第一次楊一清內閣 第二次費宏內閣 第二次楊一清內閣 第一次張孚敬內閣 第一次翟鑾內閣 第二次張孚敬內閣 方獻夫內閣 第三次張孚敬內閣 李時內閣 第一次夏言內閣 顧鼎臣臨時內閣 第二次夏言內閣 第二次翟鑾內閣 第三次夏言內閣 第三次翟鑾內閣 第一次嚴嵩內閣 第四次夏言內閣 第二次嚴嵩內閣 徐階內閣

明穆宗

徐階內閣 李春芳內閣 高拱內閣

明神宗

張居正內閣 張四維內閣 申時行內閣 王家屏內閣 第一次趙志皋內閣 王錫爵內閣 第二次趙志皋內閣 沈一貫內閣 朱賡內閣 李廷機內閣 第一次葉向高內閣 方從哲內閣

明光宗

方從哲內閣

明熹宗

方從哲內閣 劉一燝內閣 第二次葉向高內閣 第一次韓爌內閣 朱國禎內閣 顧秉謙內閣 黃立極內閣

明思宗

黃立極內閣 施鳳來內閣 李國𣚴內閣 來宗道內閣 周道登內閣 第二次韓爌內閣 李標內閣 成基命內閣 第一次周延儒內閣 溫體仁內閣 張至發內閣 孔貞運內閣 劉宇亮內閣 薛國觀內閣 范復粹內閣 張四知臨時內閣 第二次周延儒內閣 陳演內閣 蔣德璟臨時內閣 魏藻德內閣

明悼帝

李建泰臨時內閣

參考文獻

  1. 明史》(卷72):「而殿閣大學士只備顧問,帝方自操威柄,學士鮮所參決。」
  2. 明史》(卷72):「迨仁、宣朝,大學士以太子經師恩,累加至三孤,望益尊。而宣宗內柄無大小,悉下大學士楊士奇等參可否。雖吏部蹇義、戶部夏原吉時召見,得預各部事,然希闊不敵士奇等親。」
  3. 明史》(卷72):「自是內閣權日重,即有一二吏、兵之長與執持是非,輒以敗。至世宗中葉,夏言、嚴嵩迭用事,遂赫然為真宰相,壓制六卿矣。」
  4. 明史》(卷72):「然內閣之擬票,不得不決於內監之批紅,而相權轉歸之寺人。於是朝廷之紀綱,賢士大夫之進退,悉顛倒於其手。伴食者承意指之不暇,間有賢輔,卒蒿目而不能救。」
  5. 王其榘《明代內閣制度史》,中華書局,1989年,第339頁
  6. 明史》(卷72):「先是,太祖承前制,設中書省,置左、右丞相,正一品.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國,以李善長為右相國,徐達為左相國.吳元年命百官禮儀俱尚左,改右相國為左相國,左相國為右相國.洪武元年改為左、右丞相。」
  7. 明史》(卷109):「中書令時中書及都督府議倣元制,設中書令,太子為之。太祖曰:「吾子年未長,學未充,更事未多。所宜尊禮師傅,講習經傳,博通古今,識達機宜。他日軍國重務,皆令啟聞,何必作中書令乎?」遂不設。」
  8. 明史》(卷109):「明太祖初壹海內,仍元制,設中書省,綜理機務.其官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參政,而吏、戶、禮、兵、刑、工六尚書為曹官.行之一紀,革中書省,歸其政於六部,遂設四輔官。」
  9. 明史》(卷72):「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誅丞相胡惟庸,遂罷中書省。其官屬盡革,惟存中書舍人。」
  10. 明史》(卷72):「九月,置四輔官,以儒士王本等為之。置四輔官,告太廟,以王本、杜佑、襲斅為春官,杜斅、趙民望、吳源為夏官,兼太子賓客。秋、冬官缺,以本等攝之。一月內分司上中下三旬。位列公、侯、都督之次。尋亦罷。十五年,仿宋制,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禮部尚書邵質為華蓋,檢討吳伯宗為武英,翰林學士宋訥為文淵,典籍吳沉為東閣。又置文華殿大學士,征耆儒鮑恂、余詮、張長年等為之,以輔導太子。秩皆正五品。」
  11. 明史》(卷72):「二十八年敕諭群臣:「國家罷丞相,設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務,立法至為詳善。以後嗣君,其毋得議置丞相。臣下有奏請設立者,論以極刑。」當是時,以翰林、春坊詳看諸司奏啟,兼司平駁。大學士特侍左右,備顧問而已。」
  12. 明史》(卷72):「建文中,改大學士為學士。悉罷諸大學士,各設學士一人。又改謹身殿為正心殿,設正心殿學士。」
  13. 明史》(卷72):「成祖即位,特簡解縉、胡廣、楊榮等直文淵閣,參預機務。閣臣之預務自此始。然其時,入內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諸司奏事,亦不得相關白。」
  14. 明史》(卷72):「仁宗以楊士奇、楊榮東宮舊臣,升士奇為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榮為太常卿兼謹身殿大學士,謹身殿大學士,仁宗始置,閣職漸崇。其後士奇、榮等皆遷尚書職,雖居內閣,官必以尚書為尊。」
  15. 明史》(卷72):「景泰中,王文始以左都御史進吏部尚書,入內閣。自後,誥敕房、制敕房俱設中書舍人,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領,而閣權益重。」
  16. 明史》(卷72):「世宗時,三殿成,改華蓋為中極,謹身為建極,閣銜因之。嘉靖以後,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