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衛藏或譯烏思藏藏文དབུས་གཙང藏語拼音Yü-Zang威利dbus gtsang),是藏區傳統和文化上的一個地區,也是西藏文化的中心地域。今日的西藏自治區大致包含了衛藏和康區的西部地區。

傳統西藏的邊界
傳統西藏的三個地區:衛藏(紅)、安多(藍)、康區(綠)
清朝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全國行政區劃示意圖,其中比較清晰地表達前藏、後藏與阿里地區的關係

衛藏位於大藏區的中部和西部,包含了雅魯藏布江流域,向西延伸至岡仁波齊峰,向北到達羌塘,南部則以喜馬拉雅山脈為界。有時候,羌塘阿里地區也被包括在衛藏之內。

歷史

衛藏是「衛」和「藏」兩個地區的合稱。其中漢語又稱前藏,大致相當於現今的拉薩市當雄縣除外)、山南市林芝市西部(工布江達米林朗縣三縣及巴宜區);漢語又稱後藏,大致相當於現今的日喀則市(北方小部除外)。前藏與後藏是清朝的劃分,藏人並不如此稱呼。

最早,「衛」和「藏」由藏傳佛教的兩個不同教派統治:「衛」由格魯派統治,「藏」由薩迦派統治。1642年固始汗出兵統一了兩地,支持五世達賴喇嘛成立甘丹頗章政權統治衛藏。清朝統治西藏後,雍正帝試圖分出後藏交給班禪喇嘛,來達到分散達賴喇嘛權力的目的,但失敗了,班禪喇嘛僅僅控制了日喀則附近很小的領地。[1]:266-267清朝稱其為衛藏,後改稱西藏。1906年至1913年期間,以及1950年,班禪喇嘛試圖恢復其在後藏的領地,但被中國政府拒絕了。[1]:266–267,277–286

行政區劃史

元朝設置烏思藏宣慰司。此後在宣政院統轄下,烏思藏與阿里地區合併,設置烏思藏納里速古魯孫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

元末,帕木竹巴政權取代薩迦政權,統治衛藏的藏族首領絳曲堅贊被元朝封為「大司徒」,他以「」為行政單位,取代薩迦時期的「萬戶制」,在衛藏設立13個宗,各宗設有宗本,由絳曲堅贊直接任免。[2]

甘丹頗章政權統治衛藏後,延續了帕木竹巴時期建立的宗谿制度,到1793年時噶廈在衛藏共設124個谿卡[2]

中華民國設置、但未能實際統治的西藏地方,其地域大致與衛藏相當。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以原西藏噶廈政府統治的地域設置西藏自治區,該自治區包括了衛藏大部分地區以及康區的西部。

文化

衛藏是藏文化的大本營和中心地區。

語言

主要通行衛藏方言,可以分為衛、藏和阿里三個方言。羌塘則主要通行康方言西部方言。

參考文獻

  1. 1.0 1.1 Goldstein, Melvyn C. 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Volume 2: The Calm Before the Storm: 1951-195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08. ISBN 978-0-520-24941-7 (英語). 
  2. 2.0 2.1 宗谿制度 . 五洲傳播
  • 陳慶英,《西藏基本情況叢書西藏歷史》,五洲傳播出版社,2003,ISBN 7-5010-1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