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肅(三國)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王肅(195年—256年),字子雍東海郡ㄊㄢˊ(今山東郯城西南)人,三國時期經學大師,曹魏重臣王朗之子,也是西晉奠基人之一司馬昭的岳父,西晉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的外公。王肅註釋的儒家六經曾經是從三國一直到南北朝的官方儒學教材,直至唐朝孔穎達重新編撰確立了儒家六經的註釋。著有《孔子家語》、《孔從子》、《尚書傳》、《論語注》、《孝經注》等五部書籍。[1]

生平

漢獻帝興平二年(195年)出生於會稽郡[2],十八歲時(212年)向宋忠學習《太玄》,融合今古文經學兩家學說以為已用[3],並註解《尚書》、《詩經[4]。王肅推崇賈逵馬融,不好鄭玄之學,曾針對《月令》是否以十月為歲首的問題提出論難;又如「曰若稽古」一辭,鄭玄解釋「稽古同天,言堯同於天」,王肅解釋為「順考古道而行之」。王肅日後自立門戶,當時稱「王學」[5]

王肅於黃初年間擔任散騎黃門侍郎,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王肅嗣蘭陵侯。太和三年拜散騎常侍,此後又兼任秘書監、祟文觀祭酒。正始元年(240年),出任廣平太守,後因公事召回朝廷,拜議郎,很快又任侍中,再遷太常。曹爽執政時,由於牽連上宗廟事宜而被免職,不過此後又擔任河南尹

嘉平六年(254年),魏帝曹芳被廢,王肅持兼任太常,去元城迎接曹髦來繼帝位。正元二年(255年),毌丘儉文欽叛亂,王肅建議司馬師立刻前往征討,破敵之後被封為中領軍,加散騎常侍。

甘露元年(256年),王肅去世,諡景侯。子王ㄩㄣˋ嗣爵,但無子而亡,封國絕嗣而除。直到景元四年(263年),王肅的另一個兒子王恂又重新被封為蘭陵侯。咸熙元年(264年),開建五等諸侯時,王恂因為王肅的功勞被封為第四等的氶子。

軼事

明帝曹叡時期,散騎常侍王肅著作經傳解說和議定朝儀,都改易鄭玄的版本,作為鄭玄再傳弟子的王基因而與王肅抗衡,堅持要跟從鄭玄的原意。

神算朱建平曾幫他看面相,說其可活到七十多歲,位至三公。但王肅於六十二歲就得病了,那些醫師都說治不好了。王肅之妻問其遺言,王肅還對其妻說:「建平說我可活七十多歲,官位可達三公,現在我還未到七十歲,有什麼好擔憂的!(建平相我逾七十,位至三公,今皆未也,將何慮乎!)」不久,想不到王肅就這樣病逝了。

家庭

父族

妻妾

  • 羊氏,王元姬母,晉武帝追贈平陽靖君。
  • 夏侯氏,王元姬繼母,晉武帝時追贈為滎陽鄉君。

子嗣

女兒

  • 王康,字士文,王虔子,歷任右衛將軍、南中郎將。
  • 王隆,王虔子,晉後將軍

曾孫

玄孫

八世孫

註釋

參考文獻

引用

  1. 皮, 錫瑞. 经学历史. 北京: 中華書局. 2008: 155. ISBN 9787101005349. 
  2. 肅父朗與許靖書云:肅生於會稽。
  3. 皮錫瑞《經學通論》:「雜糅今古與鄭君同,而立意與鄭君為難。鄭注書從今文,則以古文駁之;鄭從古文,則又以今文駁之」
  4. 《隋書·經籍志》有「《揚子太玄經》七卷,王肅注。」《華陽國志·蜀郡士女·揚雄·贊》云:「其玄源淵懿,後世大儒張衡、崔子玉、宋仲子、王子雍皆為註解。」子雍是王肅的字。
  5. 盧弼《三國志集解·魏書·王朗傳》注引張惠言所言:「肅著書,務排鄭氏。馬鄭不同者則從馬;馬與鄭同則並背馬。然其訓詁,大義出於馬鄭者十七,疑出於馬鄭者其父朗之學也;掊擊馬、鄭者,肅之學也。」
  6. 《晉書·卷三十一》:「鄭、劉二從母,先後至愛。」

來源

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