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公博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3年11月1日 (三) 23:01 由 待春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陳公博
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
汪偽「行政院院長兼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汪偽「政府委員會代理主席」
任期
1944年11月11日-1945年8月15日
前任汪精衛
個人資料
出生(1892-10-19)1892年10月19日
中國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
逝世1946年6月3日(1946歲-06-03)(53歲)
中國江蘇省吳縣
墓地上海市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1921年-1922年)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1925年-1940年)
  中國國民黨(汪精衛)(1940年-1945年)
配偶李勵莊
兒女陳干

陳公博(1892年10月19日—1946年6月3日),祖籍福建上杭,生於廣東南海縣(今廣州市),民國時期政治人物漢奸

陳的一生十分複雜,政治傾向波動極大。他曾是中國共產黨創始黨員、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之一,後背叛共產主義信仰,投身國民黨,成為國民黨第二次全國大會中央執委。抗日戰爭開始後,他與汪精衛一同叛國,出任汪偽政權「立法院長」,是為汪偽政權第二號人物。汪精衛死後,他又出任汪偽政權「主席」兼「行政院長」,成為偽政權一號人物。日本投降後,遠遁日本,企圖逃脫人民審判。但最後被引渡回國,以通敵叛國罪判處槍決並執行,終年54歲。

生平

家世背景

陳公博生於官宦之家,原籍福建汀州上杭,後移居廣東乳源,自陳公博祖父時舉家遷居至屬於南海縣的廣州府城。[1]

早年經歷

早年的陳公博

陳公博於廣州出生,自幼弄槍習棒,曾獨自把幾個驕橫的八旗子弟打傷,6歲開始閱讀《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等小說。1907年,15歲的陳公博與父親在家鄉組建「三點會」反清,失敗被囚。

1917年,陳公博於廣州的廣東法政專門學校畢業,進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在五四運動時接受各種新思潮。1920年於北大畢業,回廣州後開始接受社會主義,創辦了宣傳新思維、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群報》。

1920年大學畢業後,由於陳獨秀受聘到廣州,陳公博與陳獨秀、譚平山等人組成中國共產黨廣州支部。1921年,中共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陳公博代表廣州出席。1922年6月,因支持陳炯明,受留黨察看處分,陳宣佈退黨。1923年2月29日到美國紐約在哥倫比亞大學留學攻讀經濟學碩士,畢業後繼續攻讀博士,結束了博士課程但未能寫完論文。

陳後來在美國留學期間所著的關於中共早期活動的碩士論文,引用了中共一大綱領。此論文在1960年代被發現,能與共產國際早期關於中共建黨的檔案相印證,從而成功復原了已散佚的中共一大綱領。

歸國服務

1925年4月,陳公博回到廣州即被廖仲愷延攬,加入國民黨,並出任國立中山大學代理校長。受汪精衛廖仲愷的重視,先後任黨部書記,國民政府廣東省工廳長。

1926年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中央執行委員,進入國民黨領導核心。北伐開始後,作為蔣介石隨員北上。寧漢分裂時支持武漢的汪精衛。寧漢合流後到廣州,聯合張發奎驅走李濟深,準備迎接汪主事。之後廣州發生暴動,陳公博等受各方責難,於1927年12月逃到香港

國民黨內改組派

1928年,陳公博到上海,出版各種書刊提出改組國民黨的各種主張,成為國民黨內改組派的宣導者。

九一八事變後,國民黨內謀求和解,蔣介石及汪精衛再度合作,汪任行政院長。1931年12月30日,國民政府任命陳公博為實業部長[2]:795。1932年1月5日,陳接任部長後,立即提出《四年實業計劃》[2]:795。陳亦任國民政府民眾訓練部等職。1935年11月,汪精衛被刺,於12月1日電請辭去行政院長本兼各職[2]:795。12月12日,陳辭去實業部長職[2]:796。1936年2月,汪辭去行政院長,陳亦辭職。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之後,汪精衛與日本暗中交涉談判,於1940年3月到南京,成立其與日本合作的偽「國民政府」。陳公博初時對汪的投日有所保留,最後卻選擇追隨,任汪偽首任「立法院長」,後兼「上海市長」。1944年汪往日本治病,陳公博任國民政府代主席。汪死後,兼任行政院長、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等職。1945年初,美國在太平洋完全取得優勢日本戰敗只是時間的問題,陳亦開始透過軍統重慶暗通款曲,故意包庇以協助軍統的行動。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次日,陳公博宣佈解散偽「國民政府」,改為所謂「臨時政務委員會」和「治安委員會」,自任兩「委員會」頭目。原本,陳還望能得到重慶接受,但最終遠渡日本。國民政府發出對陳公博的通緝令,並在南京受降後即向日本提出引渡要求,日本只能將其交出。陳被國軍傘兵押回中國,交由軍統看管。

1946年4月,陳公博在蘇州獅子口的江蘇高等法院受審,以通謀敵國罪成立判處死刑。不久後伏法。

家庭

陳公博與太太李勵莊育有一子陳干,後在美國居住。

參考文獻

  1. 石源華 《「亂世能臣」陳公博》 團結出版社
  2. 2.0 2.1 2.2 2.3 周天度、鄭則民、齊福霖、李義彬等.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 , 編. 《中华民国史》第八卷.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前任:
顧孟餘
國立中山大學校長
1925年
繼任:
褚民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