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字(修辭)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不转换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疊語,又稱疊字疊詞重言,為複詞的一種,是利用類疊的修辭技巧。疊字由兩個或以上,字形和字義都相同的漢字,重疊在一起使用所組成的詞語。大多數的象聲詞都是由疊字組成。在書面文或口語都可能出現。

漢語

中國早在詩經時代就有運用疊字的例子,如「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小雅.伐木)。

分類

  • 名詞疊字
    例:雪花片片
  • 動詞疊字
    例:寫寫書法、畫畫圖、休息休息
  • 形容詞疊字
    例:濕漉漉、紅彤彤、白雪雪、略懂略懂
    • 一些方言如閩南語有三字疊字,且三字音調皆不同,有最高的強調性,如「紅紅紅」(白話字:áng-āng-ăng)。
  • 副詞疊字
    例:鬱鬱寡歡

著名疊字作品

  • 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鬱鬱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擢素手。
  • 聲聲慢(李清照):尋尋覓覓, 冷冷清清, 淒淒慘慘戚戚。

南島語系

南島語系的構詞中疊詞為其一部份,比如印尼語常以名詞之重言表示複數。有些語言,例如在平格拉普島使用的平格拉普語(Pingelapese language),還會有三重疊詞,以表示很遠時期發生的事件。

英語

英語在疊字時,有時只疊一部份的音節例如walkie-talkie、hurdy-gurdy,或者原本相同的音節在重複後發生音變,例如chit-chat、hip-hop、ding-dong。但也有一些詞保持原樣重複,例如no no、bye-bye。其中一種用法是重複一個詞來表示真的、原始的字面意義,例如如下對話:"Is that soy milk?"(那是豆奶嗎?)"No, this is milk-milk."(不,這是『奶』奶)。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