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关语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双关语,又称一语双关(英语:Double entendre),是一种修辞方法,存在于各种自然语言中,是把词语真正的含义模糊化。双关语在一句话中会有很多种意思,使同一个句子可以理解成两种或多种截然不同的意思。

谐音双关

利用相近字词的谐音构成多种含义。

示例

  • 汉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末句),“晴”字和“情”字谐音,字面意思是天气反复无常,借指感情让人无法捉摸。
  • 英语:A bicycle can't stand on its own because it is “two tired”. 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自行车自己不能直立放置,因为它只有两个轮胎(two-tired)。而这句话的另外一个意思是,这辆自行车用了很长时间,它现在太累了(too tired),两者发音同音。

谐义双关

利用同一个词的多种意思造成一个歧义句。比如“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可以算是双关语。有时这类双关语被看做一种比喻

  • 古例: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 “心”原指“烛芯”,双关“人心”。“泪”原指“烛泪”,双关“人泪”。
  • 今例:我在四川独居无聊,一斤花生,一罐茅台,当作晚饭,朋友们笑我吃“花酒”!(梁实秋《想我的母亲》)
    • 花酒原指有酒女陪伴的酒席,双关“花生配酒”。

句义双关

属于“谐义双关”的一种,一句话或一段文字双关到两三种事物。

  • 例句:道士一见惨然,敛棋子曰:“此‘局’全输矣!于此失却‘局’,奇哉!”(杜光庭虬髯客传》)
    • “局”,表面上讲“棋局”,事实上讲“天下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