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經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大般若經·第六分法性品》(卷六)

般若ㄅㄛ ㄖㄜˇ[1],全稱《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梵語महामहाभारतसूत्र Mahā-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大乘佛教經典,為宣說「諸法空相」之義的般若類經典彙編,並廣述菩薩道[2],由唐朝玄奘法師譯出,共600卷。其中第二會(《二萬五千頌般若》)﹑第四會(《八千頌般若》)和第九會(《金剛般若》)為般若經的基本思想﹐大概成書於公元前1世紀左右﹐其他各會是在以後幾個世紀中成書的[3]

般若波羅蜜多」,意譯為「智慧到彼岸或者自性到彼岸以及明度到彼岸,由於含義太多屬於翻譯師五不翻,此經主旨在闡明萬事萬物都出於「因緣和合」,故其「自性本空」[4],因而後世也稱「空經」。

傳譯

一般認為《般若經》在印度貴霜王朝時在南印度廣為流行[5]梵文本多數仍存。後來在北印度開始普及,經于闐傳入中國。

最初流傳在中國的,是由東漢支婁迦讖譯出的《道行般若經》十卷(又稱「八千頌般若經」),後來三國時期曹魏僧人朱士行在甘露五年(260年)到于闐求得《放光般若波羅蜜多經》梵文原本(又稱「兩萬五千頌般若經」),由無羅叉竺叔蘭共同翻譯。

此後,這兩種般若經又有多種異譯本。最著名的是由後秦譯師鳩摩羅什弘始六年(404年)譯出的《大品般若經》(兩萬五千頌本)和弘始十年(408年)的《小品般若經》(八千頌本),這兩部經又題名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6][7]

此外,還有其他的般若經也從印度傳譯至中國,如《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密教的《般若理趣經》等等。

唐朝玄奘顯慶五年(660年)至龍朔三年(663年)所譯出的《大般若經》共計六百卷,分成十六會,除了重譯上面所提到過的《小品》和《大品》外,還包括了佛陀王舍城鷲峰山給孤獨園他化自在天王宮和王舍城竹林精舍等四處講法時的全部般若經[2]

之後宋朝施護天息災等人除了再譯《心經》、《小品經》、《理趣經》外,又新譯出了諸多教授陀羅尼的般若經,以及具綱要性質的般若經[8]

內容

大般若經分為九部十六會二百七十五分,梵本二十萬頌,其中《初會》字數約355萬字,份量佔比最廣,《第八會》《第十會》《第十三會》《第十四會》都不及1萬字[8][9]

九部般若 四處 大般若經》中卷數 備註
上品般若 鷲峰山 初會79品(1~400卷) 十萬頌般若[10]
中品般若 第二會85品(401~478卷) 二萬五千頌般若/大品般若經
第三會31品(479~537卷) 一萬八千頌般若/略同於大品般若
下品般若 第四會29品(538~555卷) 八千頌般若/小品般若經
第五會24品(556~565卷) 四千頌般若[11]/略同於小品般若
天王般若 第六會17品(566~573卷) 勝天王般若經
文殊般若 給孤獨園 第七會(574~575卷 曼殊室利分) 七百頌般若/文殊說般若經
那伽室利般若 第八會(576卷 那伽室利分) 濡首菩薩經
金剛般若 第九會(577卷 能斷金剛分) 三百頌般若/金剛經
理趣般若 他化自在天 第十會(578卷 般若理趣分) 理趣百五十頌/理趣般若經
六分般若 給孤獨園 第十一會(579卷~583卷 布施波羅蜜多分) 一千八百頌般若/五波羅蜜多經
第十二會(584卷~588卷 淨戒波羅蜜多分)
第十三會(589卷 安忍波羅蜜多分)
第十四會(590卷 精進波羅蜜多分)
鷲峰山 第十五會(591~592卷 靜慮波羅蜜多分)
竹林精舍 第十六會(593~600卷 般若波羅蜜多分) 二千五百頌般若/善勇猛般若經
敦煌莫高窟大品般若經》卷

《大般若經》的十六會,可以分為三大類。[12][13]

前五會是第一類:前三會內容與古說的《大品》相同。四會與五會,是古說的《小品》。第一類內容都有共同的部分,是同一原本的分化。近代學者研究認為,應該是先有四、五會的《小品》,而後擴展為前三會的《大品》。

中五會為第二類:這是彼此不同的五部經,從《天王般若經》至《理趣般若經》。

後六會為第三類:這是從般若法門的立場,分別闡述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六種波羅蜜

影響

中觀派創始人龍樹曾註疏解釋《大品般若經》,而成《大智度論》,來闡釋該經所表達的性空實相的義理。藏傳佛教傳說《現觀莊嚴論》是瑜伽行唯識學派鼻祖彌勒菩薩根據般若經的義理撰成,來闡釋般若經的實踐行證之道。陳那菩薩則根據本經第四會撰成《佛母般若波羅密多圓集要義論》,總數該經的主旨[3]

漢傳佛教方面,三論宗的主要典籍《中論[14]、《百論》、《十二門論》皆繼承般若經旨意。經過多位佛經翻譯家的傳寫講述後,般若學逐漸開始流行,《大品》、《小品》、《金剛般若》、《大智度論》、《中論》、《百論》等使般若學發展到一個高峰,使之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主要論題,並影響到隋唐有關宗派[3][15]

本經第九會「金剛能斷分」的異譯本《能斷金剛般若經》,成為禪宗傳心的法本;天台宗以大品般若經為觀法,《大智度論》為指南,在其化法四教中判為「通教」[3]

參見

參考文獻

  1. 康熙字典》:「又《正字通》音缽。梵言般若,華言智慧。若,音惹。」
  2. 2.0 2.1 林崇安. 談談《大般若經》 (PDF). [2018-04-24]. 
  3. 3.0 3.1 3.2 3.3 田光烈. 大般若經. 中国大百科全書. 
  4. 正如法師. 《大般若經》是一部什麼樣的經典?. [2011-03-07]. 
  5. 止湖. 法海慈航.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 7-5325-3514-2. 
  6. 向學. 鳩摩羅什与《般若經》. 佛學研究. [2018-04-24]. 
  7. 開元釋教錄:「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十卷(題云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無小品字一帙)一百五十紙......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四十卷(亦云大品般若經僧祐錄云新大品經四帙或二十四或二十七或三十卷六百二十三紙) 姚秦三藏羅什共僧叡等譯」
  8. 8.0 8.1 張慧芳. 施護譯綱要性般若經典論析 (PDF). 靜宜中文學報. 2014, 5 [2018-04-24]. 
  9. 《開元釋教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六十帙大唐三藏玄奘於玉華宮寺譯出翻經圖)右此經。梵本都有二十萬頌。總四處十六會。唐言譯之成六百卷。」
  10. 《開元釋教錄》:「第一會王舍城鷲峯山說(四百卷)右新譯單本。梵文一十三萬二千六百頌。唐譯成四百卷七十九品。從第一卷至四百卷。」
  11. 《開元釋教錄》:「第五重會王舍城鷲峯山說(十卷)右新譯單本。梵文四千頌譯成十卷二十四品。從五百五十六卷至五百六十五卷。」
  12. 印順. 第十章 般若波羅蜜法門.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開展. : 626. 
  13. 印順. 第十章 般若波羅蜜法門.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開展. : 598. 
  14. 古印度中觀論著九中(1). 佛教導航. [永久失效連結]
  15. 惟賢法師. 《大般若經要義》. [2011-03-0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