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保山市
地級市
保山市人民政府、易羅池公園
騰衝北海濕地的日落、騰衝熱海大滾鍋
保山市在雲南省的地理位置
保山市在雲南省的地理位置
國家 中國
雲南省
設立2000年12月30日
政府駐地隆陽區
下級行政區1市轄區、1縣級市、3
政府
 • 市委書記楊軍
 • 人大常委會主任張靜(女)
 • 市長洪維智
 • 政協主席董禮書
面積
 • 地級市19,062 平方公里(7,360 平方英里)
 • 市區4,851 平方公里(1,873 平方英里)
面積排名全省第13位(佔全雲南省4.97%)
最高海拔3,780 公尺(12,400 英尺)
人口(2017)
 • 地級市261.4萬人
 • 排名全省第9位(佔全雲南省5.45%)
 • 密度133.1人/平方公里(345人/平方英里)
 • 市區(2015)96.38萬人
 • 城鎮(2017)93.3萬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678000
電話區號875
車輛號牌雲M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年均溫15.9 ℃
年降水988.2毫米
行政區劃代碼530500
舊稱不韋縣永昌府
國內生產毛額(2017)¥678.95億(全省第9位,佔全雲南省4.15%)
95.91億美元匯率
人均¥26,058(全省第11位
3680.8美元(匯率)
網站http://www.baoshan.gov.cn/
本表面積、人口、經濟數據參考《雲南統計年鑑-2018》

保山市,古稱永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雲南省西部。市境北接怒江州,東北臨大理州,東南界臨滄市,西鄰德宏州,西北與南面一小段邊界與緬甸接壤。地處橫斷山脈南緣,高黎貢山怒山峽谷縱貫全境,瀾滄江怒江龍川江自北往南流經。全市總面積19,062平方公里,人口258.1萬,市人民政府駐隆陽區

歷史沿革

騰衝猴橋出土的哀牢文物,一面石寨山型銅鼓

先秦時今市境屬哀牢國,今市區一帶為哀牢國統治中心。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漢武帝派兵攻打哀牢,並置不韋縣,屬益州郡,縣治在今市區隆陽壩東金雞村。相傳漢武帝徙南越國丞相呂嘉之子孫宗族於此,以彰顯其先人之惡,故名;另一說為因遷徙秦朝呂不韋子弟宗族於此而得名。東漢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王柳貌內屬,遂析益州郡西七縣設置永昌郡,治所初在嶲唐縣(今雲龍縣舊州鎮),建初二年(77年)遷治不韋縣。東晉時郡縣漸廢。

唐朝今境屬南詔,南詔國於瀾滄江以西置永昌節度,治永昌城(今隆陽區)。大理國初期仍置永昌節度,並于越賧設軟化府(治今騰衝市)。大理國後期改永昌節度置永昌府,改軟化府為騰衝府,直至大理國被蒙古所滅。

元憲宗七年(1257年)改永昌府、騰衝府置千戶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置永昌州騰越州,屬雲南等處行中書省大理路,又置騰越縣;於故大理國廣夷州地置石甸長官司(今施甸縣)。至元十四年(1277年)又改騰越州置騰衝府,後以順江州和騰越、越甸古勇三縣省入騰衝府。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永昌州為永昌府。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罷騰衝府、騰越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大理段氏金齒併入大理路,設大理金齒宣慰司,遷治所至永昌府。

明朝永昌府城牆的磚塊

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石甸長官司為施甸長官司,屬永昌府。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改永昌府置金齒軍民指揮使司永樂元年(1403年)於故騰衝府置騰衝千戶所,又置灣甸州(治今昌寧縣西灣甸)。宣德五年(1430年)置廣邑州(治今昌寧縣西廣益)。正統元年(1436年)裁廣邑州入順寧府,改為右甸守御千戶所,遷治至今昌寧縣右甸鎮正統十年(1445年)升騰衝千戶所為騰衝軍民指揮使司嘉靖元年(1522年)復置永昌府,次年置保山縣(今隆陽區)為附郭縣,因城西太保山而得名。嘉靖三年(1524年)改騰衝軍民指揮使司為騰越州

順治十六年(1659年)灣甸州改屬永昌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於猛弄置龍陵廳,屬永昌府。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改騰越州置騰越直隸廳道光二年(1822年)改騰越廳,屬永昌府。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迤西道移駐騰越廳。

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州、廳改縣,廢灣甸州入保山縣,並改保山縣為永昌縣,改騰越廳為騰衝縣,改龍陵廳為龍陵縣,各縣屬滇西道。1914年滇西道更名騰越道,復改永昌縣為保山縣。1929年廢騰越道,設雲南第一殖邊督辦公署。1935年由保山縣、順寧縣析置昌寧縣,從原所屬永昌府、順寧府各取一字得名。1939年置騰龍邊區行政監督公署。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置雲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專署駐騰衝縣,1946年改稱第十二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1950年置保山專區,專員公署駐保山縣。1953年析置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後改稱自治州)。1956年撤銷保山專區併入德宏州。1962年析保山縣南部置施甸縣。1963年復置保山專區,轄保山、施甸、騰衝、龍陵、昌寧5縣。1970年保山專區改稱保山地區。1983年撤銷保山縣,改設縣級保山市。2000年12月,撤銷保山地區、縣級保山市,改設地級保山市;原縣級保山市改置隆陽區[1]。2015年8月,撤銷騰衝縣,設立騰衝市,由保山市代管[2]

地理

保山跨東經98°05′~100°02′,北緯24°07′~25°52′之間,距省會昆明486公里,外與緬甸山水相依,內與大理、臨滄、德宏、怒江4州市相連。

保山市氣象數據(1981年至201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22.4
(72.3)
25.4
(77.7)
28.9
(84.0)
29.9
(85.8)
32.4
(90.3)
32.2
(90.0)
31.3
(88.3)
31.4
(88.5)
30.1
(86.2)
28.8
(83.8)
25.2
(77.4)
22.4
(72.3)
32.4
(90.3)
平均高溫 °C(°F) 17.1
(62.8)
18.5
(65.3)
21.6
(70.9)
24.0
(75.2)
25.5
(77.9)
25.9
(78.6)
25.5
(77.9)
26.0
(78.8)
25.3
(77.5)
23.6
(74.5)
20.3
(68.5)
17.7
(63.9)
22.6
(72.6)
日均氣溫 °C(°F) 9.1
(48.4)
10.9
(51.6)
14.0
(57.2)
16.8
(62.2)
19.6
(67.3)
21.5
(70.7)
21.3
(70.3)
21.1
(70.0)
19.9
(67.8)
17.7
(63.9)
13.2
(55.8)
9.8
(49.6)
16.2
(61.2)
平均低溫 °C(°F) 2.5
(36.5)
4.1
(39.4)
7.1
(44.8)
10.6
(51.1)
14.7
(58.5)
18.3
(64.9)
18.5
(65.3)
18.1
(64.6)
16.5
(61.7)
13.7
(56.7)
8.2
(46.8)
3.9
(39.0)
11.4
(52.4)
歷史最低溫 °C(°F) −3.8
(25.2)
−2.6
(27.3)
−0.1
(31.8)
3.7
(38.7)
7.4
(45.3)
13.3
(55.9)
13.1
(55.6)
13.4
(56.1)
10.4
(50.7)
5.5
(41.9)
1.6
(34.9)
−2.3
(27.9)
−3.8
(25.2)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16.9
(0.67)
28.4
(1.12)
33.6
(1.32)
48.3
(1.90)
87.8
(3.46)
129.5
(5.10)
153.9
(6.06)
175.5
(6.91)
153.9
(6.06)
114.7
(4.52)
38.1
(1.50)
11.6
(0.46)
992.2
(39.08)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 3.6 6.9 8.6 12.7 12.6 18.0 21.3 21.5 16.5 12.4 6.5 3.4 144.0
平均相對濕度(%) 67 64 61 65 69 76 81 82 82 79 75 73 73
資料來源1:中國氣象數據網
資料來源2:中國天氣網(1971−2000年間的降水天數)[3]

政治

現任領導

保山市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國共產黨
保山市委員會
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保山市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保山市人民政府

市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保山市委員會
主席
姓名 楊軍[4] 張靜(女)[5] 洪維智[6] 董禮書[7]
民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籍貫 雲南省會澤縣 雲南省 湖北省宜昌
出生日期 1973年1月(51歲) 1961年3月(63歲) 1973年12月(50歲) 1963年5月(61歲)
就任日期 2021年3月 2016年4月 2021年5月 2016年4月

歷任領導

行政區劃

保山市下轄1個市轄區、3個,代管1個縣級市

保山市行政區劃圖
Template:保山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8] 區劃名稱 漢語拼音 面積[注 1][9]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注 2][10]
(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鄉級行政區劃[11]
街道
辦事處
其中:
民族鄉
530500 保山市 Bǎoshān Shì 19,062.16 2,431,211 隆陽區 678000 6 35 34 10
530502 隆陽區 Lóngyáng Qū 4,850.67 903,081 蘭城街道 678000 6 5 10 4
530521 施甸縣 Shīdiàn Xiàn 1,953.35 293,022 甸陽鎮 678200 5 8 2
530523 龍陵縣 Lónglíng Xiàn 2,793.58 272,769 龍山鎮 678300 5 5 1
530524 昌寧縣 Chāngníng Xiàn 3,768.26 319,858 田園鎮 678100 9 4 3
530581 騰衝市 Téngchōng Shì 5,696.29 642,481 騰越鎮 679100 11 7

人口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2506491人[12]。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158176人,增長6.74%,年平均增長率為0.65%。其中,男性人口為1285247人,占51.28%;女性人口為1221244人,占48.72%。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5.24。0-14歲人口為519349人,占20.72%;15-59歲人口為1673945人,占66.78%;60歲及以上人口為313197人,占12.5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218032人,占8.70%。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572053人,占22.82%;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934438人,占77.18%。

民族

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248140人,占89.69%;少數民族人口為258351人,占10.31%。

保山市民族構成(2010年11月)[13]
民族名稱 漢族 彝族 白族 傣族 傈僳族 回族 苗族 布朗族 佤族 景頗族 其他民族
人口數 2248140 81524 45890 43049 34423 12436 10580 9834 4833 4204 11578
占總人口比例(%) 89.69 3.25 1.83 1.72 1.37 0.50 0.42 0.39 0.19 0.17 0.46
占少數民族人口比例(%) --- 31.56 17.76 16.66 13.32 4.81 4.10 3.81 1.87 1.63 4.48

交通

保騰高速公路龍江大橋

名勝古蹟

國殤墓園
  • 文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特產

保山小粒咖啡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友好城市

注釋

  1. 土地面積為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數據。
  2. 常住人口為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參考文獻

  1. 国务院关于同意云南省撤销保山地区设立地级保山市的批复. [2017-05-11]. 
  2. 民政部關於同意雲南省撤銷騰衝縣設立縣級騰衝市的批覆[永久失效連結]
  3. 保山 - 气象数据. 中國天氣網.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2021-11-17]. 
  4. 杨军 简历. 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 [2017-08-06]. 
  5. 张静当选保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中國經濟網. [2017-08-06]. 
  6. 洪维智任保山市代市长(简历)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district.ce.cn. [2021-05-23]. 
  7. 保山四届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名单(主席董礼书). 中國經濟網. [2017-08-06].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5-04-09]. 
  9. 雲南省統計局. 《云南统计年鉴2015》.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5年9月. ISBN 978-7-5037-7573-4. 
  10. 保山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保山市人民政府.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12. 保山市統計局. 《保山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13. 雲南省人口普查辦公室、雲南省統計局. 《云南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2年9月. ISBN 978-7-5037-6548-3. 
  14. 宜賓市政府信息公開和電子政務辦公室. 宜宾概况-友好城市. www.yibin.gov.cn. 宜賓市人民政府. 2018-01-04 [2018-05-15]. 
  15.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友好城市统计-云南. www.cifca.org.cn. 中國國際友好城市聯合會. [2018-05-15]. [永久失效連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