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囊派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覺囊派藏文ཇོ་ནང་威利Jo nang)是藏傳佛教的一個分支。覺囊的名稱來自位於拉孜縣彭措林寺東,雅魯藏布江南岸的覺囊(全名覺摩囊)。覺囊派主張以「他空見」解釋時輪,是藏傳佛教史上的一個特殊教派。它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其思想雖主要來源於藏傳佛教,但長期發展與傳播,體現出幾乎完全同於漢傳佛教如來藏思想,而異於西藏其他教派的思想特徵。他空見是該派的主要教義,承認真如本性勝義有他空。覺囊派在藏傳佛教中可算是異軍突起,獨樹一幟。但17世紀時,五世達賴令覺囊派寺廟改宗格魯派,目前覺囊派信眾有限。

簡介

12世紀時,由該派始祖裕摩不動金剛「裕莫·吉米多吉」創立。到袞邦·吐吉尊追(1243~1313年)時,受到拉堆絳領主的大力支持,修建覺囊寺,覺囊派的名聲開始大振。

袞邦之後第三任法台是有名的[1](1290~1361年)。他以前繼承過薩迦派的法統,31歲時往覺囊寺,得到雲丹加措的各種灌頂教授,深生敬信,於是改變宗派學習覺囊派教法,受到雲丹加措(1260~1327年,吐吉尊追的弟子)的委託住持覺囊寺。他本人親修《六支瑜伽》,獲得證驗,對他空見更為敬信,著有《山法—了義海論》、《第四結集論》等,闡發他空要義,使覺囊派的名聲大振於衛藏各地,出現了創宗以來的第一次興盛局面。在覺囊派開山祖師究竟為誰的問題上一向有爭論,有的人以袞邦·吐吉尊追為初祖,理由是他創建了根本道場覺囊寺;但更多的人則尊篤補巴為開派祖師,理由是他系統地建立了代表覺囊派根本教義「中觀他空見」的理論體系,並傳播覺囊派中他空見思想之先河,被尊稱為法王覺囊巴

繼篤補巴之後座主的是他的心傳弟子巧勒南傑(1306~1386年),他曾在拉薩傳昭法會大講《時輪金剛》灌頂及實修要門等,從學弟子很多,為宏傳他空見著有《破迷論》等著作。他的傑出弟子聶溫·袞白後來繼承了覺囊寺的法座。宗喀巴也曾從他們師徒倆學過《時輪》等法。聶溫之後的法座繼承者是班飲·袞噶羅追,之後依次為絳央袞卻桑布、南喀卻江、羅多那跋陀羅、袞噶卓卻、隆日加措和[2]。袞噶卓卻任寺主期間,覺囊派得到有力的發展,呈現過興盛的局面。因此,後來多羅那他被覺囊派認為是袞噶卓卻的轉世。多羅那他是該派後期法台中對藏傳佛教界很有影響的一位高僧。他學識淵博,著作豐富,廣泛宣傳他空見。由於得到當時西藏統治者藏巴汗的支持,在後藏建立了覺囊派寺達丹當卻林寺,盛極一時。[3][4][5]

現存覺囊派的寺廟

現存覺囊派的主寺為四川省壤塘縣藏哇寺阿壩馬爾康以及青省的班瑪、久治、甘德等七縣,共三十多​​座。僧人約五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拉孜縣的覺囊寺被毀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覺囊寺已重建,已完成「十萬佛塔」一座。 現時,覺囊派的主要傳播區域以四川的壤塘縣為中心,並分佈於鄰近的四川、青海、甘肅3省交界地區。[6]

覺囊派的歷史與傳承

覺囊派的座主傳承如下:

  • 裕莫·木居多吉 生活於公元12世紀,82歲卒。是個瑜伽行者,出家更名迪巴傑布。
  • 達麥夏若 裕莫的兒子。
  • 南喀沃色 又名康薩巴。
  • 色莫齊瓦 是達麥夏若的兒子,名南喀堅贊。
  • 降薩·協饒沃色 自協饒以後,覺囊派的傳授由隱秘逐漸弘傳。
  • 卻古沃色
  • 袞邦·吐吉尊追(1243-1313) 尊號袞覺囊巴欽布,主持修建覺囊寺,宏傳他空教授,該派名聲大張。
  • 絳森·傑瓦耶協(1204-1283)
  • 克准·雲丹嘉措(1260-1327) 為吐吉尊追和傑瓦耶協共有之上首弟子。
  • 篤補巴(1292-1361) 本名協饒堅贊 。
  • 巧勒南傑(1306-1386) 本名晉美扎巴卻季堅贊。
  • 聶溫袞噶白(1345-1439)
  • 佐欽·袞噶羅哲
  • 絳央·袞卻桑布
  • 南喀卻龔
  • 多羅那拔陀羅譯師
  • 袞噶卓卻(1507-1569) 中興覺囊派,宏揚他空教義
  • 堪欽·隆日嘉措
  • 多羅那他(1575-1635) 是袞噶卓卻的轉世,甚有學識。在多羅那他去蒙古傳法時,格魯派政權首領五世達賴沒收覺囊派寺廟財產、屬民,封禁經籍印版,令覺囊寺廟改宗,從此衛藏地區覺囊一派幾乎絕跡。現在該派傳播有限。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篤補巴·喜饒堅贊
  2. 多羅那他(1575~1635年
  3. 《宗派源流》p212-215
  4. 《教法源流史》p37-63
  5. 《青史》p901-910
  6. 藏傳佛教覺囊派中壤塘寺調查 ,香港寶蓮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