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袁隆平
院士
性別
出生(1929-08-13)1929年8月13日[注 1]
中國北平市協和醫學院
逝世2021年5月22日(2021歲-05-22)(91歲)
 中國湖南省長沙市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死因多重器官衰竭
國籍 中國
籍貫江西德安
職業農學
知名於雜交水稻育種
研究領域雜交水稻
政黨無黨派人士
配偶鄧則(1964年結婚;2021年結束
兒女
  • 長子:袁定安
  • 次子:袁定江
  • 三子:袁定陽
父母
  • 父親:袁興烈
  • 母親:華靜
榮譽共和國勳章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南省委員會
副主席
任期
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
任期
1988年1月-2016年1月
主席劉正 劉夫生 王克英 胡彪 陳求發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
常務委員
任期
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
任期
1983年6月17日-2018年3月14日
主席鄧穎超 李先念 → 李瑞環 → 賈慶林 俞正聲

袁隆平(1929年8月13日—2021年5月22日)[注 1][5],男,漢族[6]江西德安人,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於1960年代至1970年代對雜交水稻品種的研究,令中國大陸和世界各地的糧產增加,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7][8]

1953年袁隆平畢業於西南農學院,分發到湖南安江農業學校。袁隆平決意研究產源於他目睹1959年湖南在三年大飢荒期間的慘狀;[9]1966年2月他在中國科學院科學通報》於「文革」休刊前最後一期趕及發表他第一篇論文,受國家科委注目,國家科委因而責成安江農業學校在湖南文革」期間保護並支持袁隆平研究。[10][11][12]國家科委的支持下,袁隆平的水稻研究在1970-2000年代屢有突破,使他獲聯合國多個獎項和獲封澳門科技大學榮譽博士,於2019年更獲頒共和國勳章

生平

家世

袁隆平的祖先大約在明朝定居江西德安縣南部的青竹畈務農。清雍正年間,袁家確定了「大茂昌繁盛,興隆定有期,敬承先賢業,常遇聖明時」二十字排輩。[13]袁隆平曾祖父袁繁仁與繁禮、繁智兄弟一代人棄農務商,在1889年離開青竹畈,移居德安縣城。19世紀初年,袁家人口繁盛,分為五房。袁隆平的祖父袁盛鑒(1873年-1933年[14])為二房,他在德安縣北門新建宅院,稱為頤園。[15]:2-3頤園建築大多毀於抗日戰爭,戰後僅存的私塾約在1986年拆除。袁盛鑒第一次參加鄉試就考中舉人,後來畢業於江西地方自治研究所。[14]1912年,九江五縣同鄉會推舉袁盛鑒為知事記室。二次革命期間,袁盛鑒被任命為中國國民黨南九支部部長,後來擔任過江西省議會議員。之後,袁盛鑒回到德安,出任縣高等小學校長、縣農會會長。國民革命軍北伐開始後,袁盛鑒赴海南島任職,曾擔任廣東瓊崖行政委員公署秘書、文昌縣縣長。由於聽不懂海南閩語,難以工作,他辭官回鄉,曾出任江西平民醫院院長。[14]

袁隆平的父親袁興烈(1905年-1975年1月15日)[14][15]:136畢業於國立東南大學中文系(即後來的國立中央大學[16]:2,畢業後曾任縣立高等小學校長、督學[14]。母親華靜(1902年-1989年9月15日)[14][15]:2江蘇鎮江人,本名華國林[14],自幼在英國教會學校讀書[16]:2,高中畢業後在安徽蕪湖教小學[14][15]:2。據袁隆平自述,華靜在教書期間結識了尚在國立東南大學讀書的袁興烈,兩人後來結了婚[14]。有傳記稱,華靜與袁興烈相戀、結婚時兩人分別是同一所小學的教師和校長。生下長子袁隆津後,華靜辭職,專注家務。[16]:2袁隆平出生時,袁興烈的職務是平漢鐵路局秘書。[15]:4

1953年,袁隆平(後排左三)讀大學期間擬招為空軍飛行員,同學歡送時合影
1962年的袁隆平

求學

當時華靜妹妹華秀林剛畢業到協和醫院當護士,袁隆平在協和醫學院出生。據協和醫院檔案,他的出生日期為1929年8月13日。後來的檔案資料、袁隆平的傳記等記載的出生日期與之不同[注 1][17][18]孩子是「隆」字輩,加上出生於北平,於是家人起名為袁隆平,當時他是由中國著名婦產科醫生林巧稚負責接生的。[19]

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期間國民政府遷至漢口和重慶,袁隆平也跟隨多次轉校,其中逗留最久的是在重慶求學11年,因而學會湘語西南官話等漢語,成為他日後在湖南和四川工作時與研究團隊的共同語。[20][21][22][23]小學,1936年8月~1938年7月讀漢口扶輪小學,1938年8月~1939年1月讀湖南澧縣的弘毅小學,1939年8月~1942年7月讀重慶龍門浩中心小學。[24]中學,1942年8月~1943年1月讀重慶復興初級中學,1943年2月~1944年1月讀重慶贛江中學,1944年2月~1946年5月讀重慶博學中學。[24]高中,1946年8月~1948年1月在漢口博學中學(現武漢第四中學)學習。1947年,袁隆平參加湖北省體育運動會游泳比賽,獲得漢口自由泳100米第一名和400米第一名。接下來,又奪得了湖北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25]。1948年2月~1949年4月袁隆平轉入國立中央大學附中(現南師附中)。[24]大學,1949年8月,考入了重慶相輝學院農學系,主修遺傳育種學[9],1950年10月因中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併入重慶新建的西南學院學系。[24]1952年,袁隆平報名參加並通過空軍飛行員選拔,但因韓戰已結束,並未入伍;同年,他代表川東區參加西南聯省游泳錦標賽,獲得第四名,因未列名前三甲而未能加入國家游泳隊[26]

早年科研

1953年,袁隆平自西南農學院(現西南大學)畢業,分配到湘西黔陽縣安江農業學校任教。1957年反右運動時,由於袁隆平父親曾在馮玉祥的第二軍團擔任上校秘書,袁隆平於是被劃為「中右」[27]:280三年困難時期大飢荒,1960年袁隆平在校門外看到兩具餓殍,深受刺激,決意研究糧產[9]

1960年7月,他在農校試驗田中意外發現一株特殊性狀的水稻。他利用該株水稻試種,發現其子代有不同性質。因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會出現性狀分離,所以他推論該為天然雜交水稻[9]。隨後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個品種的花粉,嘗試產生雜交品種。1964年7月5日,他在試驗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經人工授粉,結出了數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種子。1965年7月,他又在14000多個稻穗中逐穗檢查到6株不育株,並在此後兩年播種中,共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其研究徹底推翻由傳統經典理論米丘林李森科的「無性雜交」學說,並推論水稻亦有雜交優勢。通過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復系的三系法途徑來培育雜交水稻,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產量[11]

研究推廣

1966年,三系雜交水稻[28]的發現以《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1966年2月中國科學院科學通報》發表,是他的第一篇重要論文,趕及在《科學通報》於「文革」前最後一期發表[10][11]。袁隆平的科研突破主要在19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間,然而由於袁隆平曾經對八字憲法有所質疑,在湖南文革時期被紅衛兵和群眾批判,實驗稻田育種甚至被人惡意拔除。幸運的是,袁隆平的論文發表得恰逢其時:如果晚至1967年袁隆平就發不了論文,因為《科學通報》和全國所有科學刊物被停刊[注 2][10]國家科委讀到他在《科學通報》的論文,由國家科委九局趙石英發公函責成湖南省科委把袁隆平列為「保護對象」[注 3][12],他讓湖南省科委將已被下放到煤礦的袁隆平召回,配備助手繼續進行水稻研究[29]

1967年6月,以袁隆平為首的「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組」成立[27]:282-283。為了增加試驗效果,每年冬天,袁隆平與助手去海南島三亞育種,甚至在路上把種子綁在身上,利用體溫育種催芽。然而研究遇到瓶頸,逾三千次試驗都未成功。1971年11月23日,其助手李必湖馮克珊在海南試驗田發現一株難得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此後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成立雜交稻研究協作組,由袁隆平掛帥。1972年,雜交稻被列為中國重點科研項目,全國協作攻關開始:三十餘科研單位參與、上千個品種與該株野生水稻進行了上萬次測交和回交轉育試驗。在此基礎上,袁隆平選育不育系二九南1號成功,此為中國第一個應用於生產的不育系水稻[9]

1973年,在「不育系」、「保持系」的基礎上,利用長江流域、華南、東南亞、非洲、美洲、歐洲等地的千多個品種,進行測交篩選,找到了百餘具有恢復能力的水稻。至此,袁隆平及其團隊首次育成三系雜交水稻,水稻產量也從畝產300公斤提高到畝產500公斤以上。當年10月,袁隆平發表《利用「野稗」選育三系的進展》論文,正式宣告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74年,他成功選育了第一個在生產上大面積應用的強優高產雜交水稻組合——南優2號[9],比普通水稻增產20%以上[8]

1974年,袁隆平團隊配製種子成功,並組織了優勢鑑定。1975年,又獲大面積制種成功,為次年大面積推廣作好了種子準備,使該項研究成果進入大面積推廣階段。1975年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作出了迅速擴大試種和大量推廣雜交水稻的決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一年三代地進行繁殖制種,以最快的速度推廣。1976年,定點示範208萬畝,在全國範圍開始應用於生產,到1988年全國雜交稻面積1.94億畝,占水稻面積的39.6%[30]。1979年,作為中國大陸首個科研技術,三系雜交水稻技術被介紹到美國[31]。1981年,袁隆平因成功育種中國秈型雜交三系水稻,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1982年,袁隆平被湖南農學院聘為兼職教授;1985年,又被西南農業大學聘為兼職教授。1986年6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選舉產生第三屆全國委員會。6月28日,第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推舉其擔任常務委員[32][33][34]。1995年,他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35]

二系雜交水稻

1987年,他提出「雜交水稻的發展戰略」,即三系法為主的器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兩系法為主的秈粳亞種雜種優勢利用;一系法為主的遠緣雜種優勢利用。1987年7月16日,袁隆平學生李必湖鄧華風,在安江農校秈稻三系育種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歷經兩年三代異地繁殖和觀察,該材料農藝性狀整齊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達到了100%,並且育性轉換明顯和同步。這一新成果,為雜交水稻從「三系法」過渡到「兩系法」開拓了新局面。1995年,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成功,普遍比同熟期的三系雜交稻每畝增產5%-10%[11]

超級雜交水稻

2020年11月2日,第三代雜交水稻晚稻畝產911.7公斤,周年畝產超1500公斤

1997年,袁隆平再次發起研究超級雜交稻。2000年,超級雜交稻實現百畝示範片畝產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標。2004年,超級雜交稻實現百畝示範片畝產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標[9]。除了增產外,袁隆平表示新型的超級雜交稻將更重視水稻營養,其研究團隊已經致力於試驗新品種中增加維生素A蛋白質澱粉及其他營養含量,以期減少貧血和視覺疾患[8]

2003年中國大陸一半以上的水稻都為袁隆平的雜交品種;在世界範圍,20%的水稻採用袁隆平的雜交技術。2007年,中國大陸的水稻產量為5億噸[8]。其雜交水稻技術已經在中亞、東南亞、北美、南美[36]試驗試種,雜交稻已引起世界範圍的運用[24],繼續為解決世界糧食安全及短缺做出卓絕貢獻[37]

2011年9月19日,農業部公佈袁隆平指導的「Y兩優2號」百畝超級雜交稻試驗田平均畝產926.6公斤,創中國大陸大面積水稻畝產最高紀錄[38]。2013年9月29日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證實,經農業部測產驗收,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科研團隊攻關的國家第四期超級稻百畝示範片「Y兩優900」中稻平均畝產達988.1公斤,創世界紀錄。2016年10月10日,袁隆平指導的超級雜交稻「百千萬」工程百畝片攻關基地收割。該基地的水稻實驗品種為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選育的「超優1000」,經以謝華安為組長的專家組驗收,實測畝產達到1013.8公斤,創造了新的雜交水稻高緯度畝產世界紀錄。2017年10月16日,袁隆平團隊超級雜交稻畝產1149.02公斤再次創下世界紀錄[39]

2020年11月2日,湖南雙季晚稻試驗示範基地內,第三代雜交水稻「叄優一號」晚稻測產結果出爐,平均畝產達到911.7公斤。加上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曾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意味着第三代雜交水稻早晚雙季稻平均畝產突破1500公斤,達到1530.76公斤,再次刷新原有的世界紀錄[40]。在觀看驗收直播的袁隆平也高呼「More than excited![41][42]

2021年5月9日,袁隆平團隊對位於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海南省三亞市海棠灣基地的超優千號進行驗收,測得平均畝產達1004.83公斤[43]

沙漠種植雜交水稻

2020年6月24日,袁隆平團隊內蒙古杭錦旗試種「海水稻」,廢地變寶地

2014年10月18日,國家雜交水稻中心副主任馬國輝受袁隆平委派,到湛江海水稻發源地考察陳日勝的工作,並申請海水稻項目國家立項[44]。2017年5月7日,由青島市人民政府、青島市李滄區人民政府和袁隆平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建的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揭牌,袁隆平任中心主任,該中心總部位於青島市李滄區國際院士港,海水稻研發實驗基地位於李滄區白泥地公園[45]。袁隆平在2017東亞海洋合作平台黃島論壇上發表《海洋科技與糧食安全》主題演講,稱將在3至5年內選育出在鹽分濃度3-8‰海水灌溉種植條件下,產量300公斤/畝以上的耐鹽鹼水稻新品種,他還表示全球有鹽鹼地9.5億公頃,其中亞洲3.2億公頃佔全球的1/3以上,中國大陸有鹽鹼地1億公頃,其中2.8億畝可開發利用,其中2億畝具備種植水稻潛力,如果試種和推廣成功以後,按每畝產值200至300公斤計,可增產500億公斤糧食,多養活約2億人。

2017年9月28日,由袁隆平掛帥的「海水稻」項目在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的試驗基地以及金口鎮海水稻稻作改良國家示範基地進行實地測產[46][47]。2018年,海南南繁基地從上千份海水稻材料中選出176份優良品種,全國大範圍試種[48]。同年,袁隆平帶領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團隊對在杜拜熱帶沙漠實驗種植的雜交水稻進行測產,最高畝產超過500公斤。[49]

基因改造水稻

2000年以後,袁隆平成立了基因改造應用研究室、分子育種研究室,從全國招聘了數十名高級專業人才。同時把他的兒子袁定陽送到香港中文大學專攻轉基因。2003年,袁隆平指導博士生開展遠緣物種基因組DNA導入水稻的研究,將一批外源基因轉入水稻。

2005年,袁隆平對記者說「經過30年的發展,常規育種的渾身解數已經用完,要進一步挖掘水稻產量的潛力,必須在生物基因技術上取得新的突破。」並指導團隊研究人員通過穗莖注射法,將外緣基因組導入了雜交水稻親本品系。2007年,袁隆平在《雜交水稻》上發表文章,態度鮮明地表達了對政府支持轉基因水稻商業化的期盼。「只要國家放開轉基因水稻的限制,具有抗除草劑性能的轉基因水稻將大有發展前途。」2008年,袁隆平承擔了「高產轉基因水稻新品種培育」的國家重大專項。[50]

2014年1月2日,中國大陸官媒報道袁隆平透露自己正在進行轉基因水稻相關研究的一則消息引發關注。早在2008年國家啟動轉基因科技重大專項時袁隆平已承擔「高產轉基因水稻新品種培育」項目,「子承父業」的兒子袁定陽也發表過多篇轉基因技術的研究論文[51][52]

2021年1月10日,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代表袁隆平入駐抖音短視頻平台,暱稱「袁隆平中華拓荒人」。該賬號未發表任何視頻,卻在一天之內吸引1600萬人關注[53]

逝世

袁隆平逝世後的悼念活動
袁隆平逝世後,民眾到湘雅醫院門前獻的花,還有三束水稻。
2021年5月23日,人們來到長沙明陽山殯儀館悼念袁隆平。

2021年3月10日,袁隆平在三亞雜交稻研究基地跌倒。4月7日,轉院至湖南長沙治療[54]。5月22日13時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逝世長沙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享年91歲[5][55][56]

悼念

2021年5月24日上午10點,長沙市明陽山殯儀館銘德廳舉行袁隆平同志遺體送別儀式[57]。雖然袁隆平本人生前曾希望喪禮從簡,殯儀館不接待群眾入內悼念[58],但由於他本人極高的聲望,長沙市仍然有大量的群眾在湘雅醫院、明陽山殯儀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本部進行自發性悼念[59]。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位於海南三亞的研究基地、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西南大學袁隆平塑像等地也有眾多群眾前往悼念[60][61][62]。此外,中國警方通報有7名網友因為侮辱袁隆平而被逮捕[63]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64]及多名中華人民共和國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發來唁電或送花圈表示悼念[65],泰王國公主瑪哈扎克里・詩琳通,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馬達加斯加共和國農業、畜牧業和漁業部長拉納里韋盧[66],東帝汶民主共和國農業漁業部長佩德羅・多斯雷斯等送花圈或表示悼念。[65]

家庭

袁隆平的父母有五個兒子:老大隆津、老二隆平、老三隆贛、老四隆德[67]、老五隆湘[15]:6。五個兒子都以出生地命名,分別是天津、北平、江西、德安、湖南[68]。排行第三的袁隆贛小時候就被過繼給了袁隆平的伯父。[67]此外,袁隆平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妹妹袁惠芳(1930年-)。抗日戰爭時期,袁惠芳也同袁隆平兄弟幾人住在重慶南灣。抗戰勝利後,袁惠芳與生母返回德安縣,之後同袁隆平失去了聯繫。袁惠芳畢業於南昌師範學校,之後曾在德安縣的幼兒園[69]、德安縣博物館工作[14]。1970年代,她從報紙上看到華國鋒為袁隆平頒獎的報道之後給新聞里袁隆平的工作單位寫信,兄妹二人才恢復聯繫[69]

夫人鄧則,1964年結婚。「文化大革命」期間1971年林彪墜機,中國大陸開始批判「林賊」。由於湘語「則」與「賊」同音,袁隆平擔心妻子的名字不安全,將她的名字改為鄧哲,鄧則後來恢復了原名[70][71]

袁隆平和妻子鄧哲育有3個兒子:長子袁定安、次子袁定江、三子袁定陽。袁定安(1966年5月1日-),生於湖南省黔陽縣安江鎮[15]:133,為安徽袁氏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72]袁定江(1968年2月18日-)[15]:134,1991年湖南財經學院金融系金融專業畢業,後來獲得武漢大學EMBA,曾擔任珠海市農漁委主辦會計、珠海市財政局世界銀行貸款項目業務主辦、珠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秘書,2002年起擔任深交所上市公司隆平高科副董事長,年薪148萬元人民幣[73][74]袁定陽(1970年3月14日-)[15]:134[75],1994年畢業於廣西農業大學,200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系博士學位[76],後被湖南大學聘為博士生導師,任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72][75]

榮譽

隆平路(深圳龍崗區坂田街道),為紀念袁隆平而命名。

袁隆平先後獲得過:

時間 獎勵名稱 授獎部門
1981年6月 國家特等發明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
1985年10月 創造與發明金質獎章(傑出發明家)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1987年11月 科學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1988年3月 農學與營養獎 英國讓克基金會
1991年11月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
1993年4月 拯救世界飢餓(研究)榮譽獎 美國費因斯特基金會
1994年12月 何梁何利基金獎科學與技術進步獎[77] 何梁何利基金會
1995年10月 糧食安全保障榮譽獎 聯合國糧農組織
1996年5月 日經亞洲獎 日本經濟新聞社
1996年12月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
1997年8月 雜種優勢利用傑出先驅科學家稱號 墨西哥作物遺傳與雜種優勢利用國際討論會
1998年11月 越光國際水稻獎 日本越光國際水稻獎事務局
2001年2月 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001年8月 拉蒙·麥格塞塞獎 菲律賓拉蒙·麥格賽賽基金會
2004年5月 沃爾夫農業獎[78] 沃爾夫基金會
2004年10月 世界糧食獎 世界糧食獎基金會
2005年2月 感動中國2004年度人物[79]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2010年3月 法國農業成就勳章 法國農業部
2016年 呂志和獎 - 持續發展獎[80] 呂志和獎有限公司
2019年 共和國勳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此外:

評價

順口溜:「吃飯靠兩平,一靠鄧小平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二靠袁隆平(雜交水稻)」,袁隆平本人謝絕此稱讚[82]。2006年部分網友推薦袁隆平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83],2014年入圍預選名單(共278人)[84]。在中國網絡,「還是讓你們吃的太飽了」等網絡段子和表情包也層出不窮[85][86]。袁隆平感嘆年輕人沒經歷過1959年三年大飢荒,對此回應:「你們年輕人不知道,沒飯吃真難受啊,餓死人啊!」[87]曾有媒體估算他身價上千億人民幣,袁隆平指他生活平淡,「自己每月工資6000多元,還有股份分紅、稿費、諮詢費等額外收入,每年總共有30多萬元收入」[88]。新華社記者曲志紅將袁隆平的事跡撰寫成《永遠執着的美麗》一文,此文被收入上海市二期課改教材七年級九年義務教育課本範文[89]

2005年,袁隆平獲選感動中國2004年度人物。頒獎詞為:[79]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薄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但也有批評指出,新聞媒體將雜交水稻的貢獻過度聚焦在袁隆平身上,而對同樣為中國大陸雜交水稻作出重大貢獻的謝華安顏龍安李必湖農學家,媒體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90]

註釋

  1. 1.0 1.1 1.2 生日存在多種不同的說法。北平協和醫院出生檔案顯示為1929年8月13日(七月初九)[1],辛業芸整理的《袁隆平口述自傳》中為1930年9月1日(七月初九),中國工程院網站資料顯示為1930年9月7日(七月十五)[2],西南大學校史館公開的袁隆平學籍表顯示為1929年7月[3],1948年南京戶口表中記錄的出生日期為民國18年(1929年)7月9日[4]
  2. 《科學通報》休刊至1973年。
  3. 這區別於由國務院總理開列的一份應予保護的幹部名單

參考文獻

  1. 这份75年前的手写病历火了!书写者曾亲手接生袁隆平. 央視新聞. [2021-05-27]. 
  2. 袁隆平. 中國工程院. [2021-05-27]. 
  3. 袁老走好 袁隆平在重庆从小学读到大学,大学期间成绩单曾公开.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微萬州. [2021-05-27]. 
  4. 南师附中校友回忆袁隆平往事,院士当年的学籍卡长这样. 揚子晚報. 2021-05-22 [2021-05-28]. 
  5. 5.0 5.1 袁隆平逝世. 新華網. 新華社. 2021-05-22 [2021-05-22]. 
  6.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袁隆平
  7. 杂交水稻之父. CCTV (簡體中文). 
  8. 8.0 8.1 8.2 8.3 World Food Prize. A World-Brand Name: Yuan Longping, The Father of Hybrid Rice. World Food Prize (英語). 
  9. 9.0 9.1 9.2 9.3 9.4 9.5 9.6 朱繼東. 大功至伟袁隆平:我是人民农学家. 新華網. 2007-05-22 [2009-12-22] (簡體中文). 
  10. 10.0 10.1 10.2 55年前,袁隆平发表论文的意义. 新浪科技綜合. 2021-05-22 [2021-05-24]. 
  11. 11.0 11.1 11.2 11.3 朱玉、丁文杰. 地阔几许 心宽几许--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新華網. 2007-05-22 [2009-12-22]. 
  12. 12.0 12.1 劉源隆. 赵石英:袁隆平背后的“男人”. 中國小康網. 2016-11-30 [2021-05-24]. 
  13. 杂交水稻之外的袁隆平. 解放日報. 2010-11-14 [2021-05-22] –透過中國文明網. 
  14.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德安出了一个袁隆平》书摘.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6-07-21 [2021-05-22]. 
  15.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謝長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传. 南寧: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0-12. ISBN 7805653860. 
  16. 16.0 16.1 16.2 祁淑英. 袁隆平传. 鄭州: 河南文藝出版社. 2008-01. ISBN 9787806237984. 
  17. 袁隆平的出生证 - 光影·知识分子. 知識分子. [2021-05-23] (中文). 
  18. 袁隆平是她接生的!终身未婚的林巧稚接生了5万多婴儿,75年前手写病历曝光. 上觀新聞. [2021-05-22] (中文). 
  19. 郭久麟. 袁隆平传. 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6.04: 1–2. ISBN 9787562178873. 
  20. 朱玉、丁文杰. 地阔几许 心宽几许——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新華社. 2007-05-23 [2021-05-24] –透過中央政府入門網站. 
  21. 武汉,袁隆平梦开始的地方. 長江日報. 2021-05-23 [2021-05-24]. 
  22. 李仲勛,王曉映. 《新华日报》记录袁隆平在江苏, “房子里面有什么看头?下田!”. 新華日報. 2021-05-22 [2021-05-24]. 
  23. 趙一. 您就是人民的英雄:成都市民深切缅怀袁隆平院士、吴孟超院士. 成都日報. 2021-05-24 [2021-05-24]. 
  24. 24.0 24.1 24.2 24.3 24.4 袁隆平院士活动与大事年表. 人民網. 2007-05-28 [2021-05-24] –透過中國經濟網. 
  25. 長江日報. 袁隆平上学时曾获湖北自由泳第二名 同桌也是院士. 2015-06-29 [2021-09-14]. 
  26. 李玲. 袁隆平:即将“90后”仍为稻粱谋. 南方都市報 (科學網). 2017-04-17 [2021-05-23]. 
  27. 27.0 27.1 共和国科技脊梁 (PDF). 武漢出版社. : 280–283 [2021-05-22]. 
  28. 什么是三系杂交水稻. 中國科學院. [2012-04-29] (簡體中文). 
  29. 朱英國. 杂交水稻研究50年 61 (35). 科學通報: 3740–3747. 2016. 
  30. 杂交水稻之父. 廣西大學黨委統戰部. [2009-12-21] (簡體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31. Deborah Brautigam. The Dragon's Gift: The Real Story of China in Afric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年: 246頁. ISBN 9780199550227 (英語). 
  32. 中國科協研究室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中國科協研究室. : 94–96. 
  33. 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檔案館.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 附卷4 中华人民共和国群众团体组织 1949.10-1997.9.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0: 408. ISBN 7-80136-318-3. 
  34. 陳建新等主編. 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 武漢: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10: 609. ISBN 7-5351-1355-9. 
  35. 國家統計局社會科技和文化產業統計司,科學技術部創新發展司編.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016. 北京: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6.11: 24–26. ISBN 978-7-5037-8032-5. 
  36. 張世輝. 张世辉:我在巴西研究推广杂交水稻深感自豪. 新華網. 2007-05-29 [2009-12-21] (簡體中文). 
  37.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04 World Food Prize Lanreate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04年 (英語). 
  38. 袁隆平超级稻试验田收割创纪录 平均亩产926.6公斤. 中新網. 2011-09-19 [2011-09-19]. [永久失效連結]
  39. 1149.02公斤!超级杂交稻亩产创世界新纪录. 新華網. [2019-03-30] (簡體中文). 
  40. 挑战双季稻均亩产3000斤 袁隆平团队成功了!. 科技日報數字報. [2020-11-03]. 
  41. 亩产超3000斤,袁隆平又破纪录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03]. 
  42. 双季稻亩产3000斤实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 中新網. [2020-11-03]. 
  43. 袁隆平超级杂交稻“超优千号”高产攻关传喜讯 平均亩产1004.83公. 
  44. 荒滩变良田!海水稻多养活2亿人!. 搜狐. 2016-10-20. 
  45. 青岛建立海水稻研发中心. 多彩貴州網. 2017-05-10. 
  46. 46.0 46.1 72 New Members Chosen By Academy. The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2020-09-04] (英語). 
  47. 袁隆平“海水稻”今日测产,未来在中国2.8亿亩盐碱地推广可多养活2亿人. 觀察者網. 2017-09-28. 
  48. 我国今年首次大范围试种海水稻 数亿亩盐碱地有望成粮仓. 新華社. 2018-04-08 [2018-04-08]. 
  49. 沙漠种植水稻初获成功 粮食安全再添“中国贡献”. 新華網. [2018-09-21]. 
  50. 袁隆平:对转基因食品不能一概而论. 新浪網. [2020-09-04]. 
  51. 袁隆平正在研究把玉米基因转到水稻中. 人民網. [2020-09-04]. 
  52. 袁隆平早已承担转基因重大专项. 京華網. 
  53. 一天涨粉1000万!袁隆平入驻抖音是真是假?回应来了. 湖南在線. 2021-01-11 [2021-05-22]. 
  54. 袁隆平保健医生:袁老系在研究基地摔了一跤,正在医院治疗. 湖南紅網. [2021-05-22]. 
  55. 隆平高科深切哀悼名誉董事长袁隆平院士:致敬隆平精神!官方网站变黑白默哀. 瀟湘晨報. 2021-05-22 [2021-05-22] –透過ZAKER. 
  56. 深切哀悼袁隆平院士!. 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5-22 [2021-05-22]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57. 央視新聞客戶端. 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24日举行. 央廣網. [2021-05-25]. 
  58. 袁隆平追悼会将于24日举行 家属:尊重丧事从简意愿,今天不安排接待群众悼念!. 新浪財經. 2021-05-23 [2021-05-24]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59. 特写:送别袁隆平. 新華網. 新華社. 2021-05-24 [2021-05-24]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60. 新華社. 数百名群众前往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实验基地悼念袁隆平. 光明網. [2021-05-25]. 
  61. 【图集】各地民众送别袁隆平:“袁爷爷,一路走好!”. 界面新聞. [2021-05-25]. 
  62. 海南日報. 我省群众自发到三亚悼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新華網. [2021-05-25]. 
  63. 又一网民侮辱袁隆平等院士被拘!2天已有7地警方通报. [2021-05-30]. 
  64. 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委托 许达哲看望袁隆平同志家属 并转达亲切问候. 新華網. [2021-05-28]. 
  65. 65.0 65.1 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举行. 湖南省人民政府入門網站. [2021-05-28]. 
  66. 马达加斯加农业部长发文悼念袁隆平院士.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05-28]. 
  67. 67.0 67.1 袁隆平的世界. 武漢晚報. 2017-04-16 [2021-05-23] –透過中國青年網. 
  68. 袁隆平:稻田中,等候禾下乘凉. 中國經營網. 2021-05-22 [2021-05-29]. 
  69. 69.0 69.1 左一兵. 袁隆平院士寻根记. 中國發明與專利. 2006, (10): 19-23. 
  70. 袁隆平的“师生恋”:对妻子的爱感动上苍. 網易. [2008] (簡體中文). 
  71. 袁隆平40年前与妻子闪婚 认为做老百姓最幸福. 中國週刊. [2010] –透過新浪. 
  72. 72.0 72.1 袁隆平的神坛与江湖 送儿子去港专攻转基因. 網易. [2014] (簡體中文). 袁隆平的大兒子袁定安是「安徽袁氏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二兒子袁定江是隆平高科的副董事長、常務副總裁,他也正是隆平高科股票和房地產投資的操盤者。翻開隆平高科歷年業績報告發現,對於公司淨利潤貢獻最多的就是房地產方面的權益性投資收益。2009年時,曾有媒體質疑隆平高科大股東涉嫌利益輸送。 
  73. 隆平高科发文哀悼!袁隆平持股只为研究杂交稻 实控17家企业都与土壤改良、农作物种植相关. 21世紀經濟報道. 2021-05-23 [2021-05-23] –透過東方財富. 
  74. 隆平高科(000998)公司高管. 新浪財經. [2021-05-23]. 
  75. 75.0 75.1 走进中心:中心领导.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 [2021-05-23]. 
  76. 初心璀璨:不沾光 要争光 - 三湘万象. 華聲在線. 2016-11-08 [2021-05-23]. 
  77. 陳啟文. 袁隆平的世界. 安徽文藝出版社. 2019-01-01: 279–. ISBN 978-7-5396-6627-3. 
  78. WOLF PRIZE RECIPIENTS IN AGRICULTURE. [2009-06-22]. 
  79. 79.0 79.1 [回顾]感动中国历年人物颁奖辞、颁奖典礼. 央視網. 2008-11-11 [2021-05-29]. 
  80. 獲奖者 - LUI Che Woo Prize. [2017-10-16]. 
  81. 袁隆平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新華網. 
  82. 曉蔚. 袁隆平谢绝“中国人吃饭靠‘两平’”的提法. 人民網. 2007-07-20 [2013-06-17]. 
  83. “消除贫穷与饥饿才是最好的和平!”. 湖南紅網 (紅網). 2006-11-25: 1 [2006-11-25]. 
  84.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環球時報. 2014-03-27 [2021-05-24]. 
  85. 袁隆平,半世纪的盛名与争议. [2019-09-09]. 
  86. 神化外衣下,真实的袁隆平做过哪些贡献?. [2019-09-09]. 
  87. 袁隆平回应吃的太饱表情包:饥荒时代没饭吃真的难受!. 騰訊新聞 (騰訊網). 2020-07-06 [2021-05-23]. 
  88. 李艷梅. 袁隆平回应“身价千亿”:用财富衡量太低级. 網易(轉自長江日報). 2009-10-07 [2009-12-21] (簡體中文). 
  89. Lorna Kalaw-Tirol. Biography of Yuan Longping (PDF). the Ramon Magsaysay Award Foundation. 2001 (英語). [永久失效連結]
  90. 网文“暂时遗忘袁隆平”引发热议 《科技日报》撰文回应多个具体技术问题. 新華網. [2020-09-0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