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伐克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台湾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斯洛伐克共和國
Slovenská republika(斯洛伐克文)
斯洛伐克國徽
國徽
國歌:Nad Tatrou sa blýska
(《塔特拉山上電光閃閃》)
最大城市 布拉提斯拉瓦
官方語言斯洛伐克語
族群
宗教天主教
政治體制議會制
法律體系歐陸法系
成立
1969年1月1日
• 正式成立
1993年1月1日
人口
• 2020年估計
5,464,060(第119名
• 密度
111/平方公里(第88名
GDPPPP2021年估計
• 總計
1,902.77億美元第70名
• 人均
34,815美元(第41名
GDP(國際匯率)2021年估計
• 總計
1,176.64億美元(第59名
• 人均
21,529美元(第40名
貨幣歐元EUR
時區UTC+1歐洲中部時間
+2 (歐洲中部夏令時間
ISO 3166碼
中央銀行斯洛伐克國家銀行
人類發展指數0.860(第39名)-極高
吉尼係數22.8(2019年)

斯洛伐克共和國斯洛伐克語Slovenská republika[1][2]),通稱斯洛伐克斯洛伐克語Slovensko),是中歐的一個內陸國家,其前身為捷克斯洛伐克,於1993年和平分離捷克與斯洛伐克兩個國家。面積約4.9萬平方公里,居民約546萬。西北鄰捷克,北鄰波蘭,東鄰烏克蘭,南鄰匈牙利,西南鄰奧地利,首都和最大城市為布拉提斯拉瓦

斯洛伐克人系斯拉夫人的一支,該斯拉夫人部落於公元六世紀左右來到斯洛伐克定居。在公元7世紀,同其他部落共組薩摩帝國。公元9世紀斯洛伐克人建立尼特拉公國,後被摩拉維亞公國征服,成為大摩拉維亞王國的一部分。10世紀,即大摩拉維亞王國解體後,斯洛伐克併入匈牙利公國,並於1000年成為匈牙利的構成地域。[3]在1241年和1242年的蒙古西征,該地因征戰被焚毀殆盡。隨後在匈牙利王貝拉四世的領導下逐漸恢復,他同時也引入德意志日耳曼移民定居於此,這使德裔民族成為除斯洛伐克人外的主要民族,尤其在中部和東部。[4]

一戰奧匈帝國解體,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成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斯洛伐克淪為納粹德國的附庸國。在二戰結束後,捷克斯洛伐克重獲獨立。1948年發生二月政變,捷克斯洛伐克成為共產主義國家,並接受蘇聯領導,成為其東方集團成員。隨後的二十年裡,捷克斯洛伐克民族主義及反共情緒逐漸高漲,這一熱潮在布拉格之春達到頂點;在該年八月份,蘇聯武裝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平息運動。1989年,公民論壇發起的天鵝絨革命結束了捷克斯洛伐克共產主義統治。1993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施行天鵝絨分離,使斯洛伐克正式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斯洛伐克是位於中歐的議會制國家,雖然在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都被分為東歐國家。斯洛伐克的官方語言為斯洛伐克語。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從2004年5月1日起成為歐洲聯盟的一員,在2007年12月21日成為申根公約會員國。2009年1月1日起加入歐元區

國名

有證據稱,該地區首次被稱為斯洛伐克是在15世紀,而16世紀「斯洛伐克」成為常用稱呼。然而5世紀在該處定居的斯拉夫民族,從9世紀開始自稱為斯拉夫人,因此「斯洛伐克」之名有可能在15世紀前就已經被使用。斯洛伐克的名字在理論上意味著 "斯拉夫人的土地"(Slovensko在斯洛伐克語中源於較早的形式Sloven/Slovienin)。

歷史

最初在今天的斯洛伐克定居的是凱爾特人,前5世紀開始他們被屬於日耳曼人的部落排擠,從1世紀到5世紀今天的斯洛伐克是羅馬人和日耳曼人的邊界,這裡發生了多次邊界戰爭。500年左右斯拉夫人的祖先來到這裡。7世紀中斯洛伐克是當時薩莫王國的中心。8世紀時這裡出現了尼特拉公國,833年它成為大摩拉維亞的中心部分。10-11世紀斯洛伐克逐漸成為匈牙利王國的一部分。

1526年隨匈牙利歸奧地利君主管轄,成為奧地利帝國一部份,1848年斯洛伐克人發生了一場起義從匈牙利獨立,但最後被鎮壓。1867年成為奧匈帝國的一部分。16世紀和17世紀內當東南歐大部分地區被鄂圖曼帝國占領時,匈牙利王國的實際組成部分只有今天的斯洛伐克、匈奧邊境地區及達爾馬提亞北部。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瓦解,1918年斯洛伐克和捷克一起組成捷克斯洛伐克,它也包括今天匈牙利的一部分,這些地區的主要居民是匈牙利人,同時今天匈牙利境內也有部分說斯洛伐克語的地區。但由於經濟和政治上的糾紛,1920年代起,一些斯洛伐克的精英要求從捷克斯洛伐克中分離出去,最終導致了1939年親德傀儡政權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國成立,得到納粹德國的支持和保護,希特勒的第一次維也納仲裁裁決將斯洛伐克南部割讓予匈牙利王國,德國、波蘭及匈牙利瓜分捷克斯洛伐克後喀仟烏克蘭歸予匈牙利。1939年9月1日,斯洛伐克隨德國入侵波蘭二戰爆發。1940年正式加入軸心國,1941年,匈牙利空軍假裝蘇聯空軍轟炸了斯洛伐克本土以此藉口加入了蘇德戰爭,斯洛伐克政府亦自願派遣遠征軍加入德蘇戰爭。1945年4月4日,斯洛伐克被反攻德國的蘇聯軍隊攻占。德國戰敗,蘇聯占領了斯洛伐克,交由捷克共產黨控制。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國的首相約瑟夫·蒂索被審判後絞死,同時大批共和國的支持者流亡海外成為難民。對於這個只有6年壽命的斯洛伐克共和國,不同陣營的人看法完全相反:蘇聯社會主義陣營稱其為「偽政權」。而不少斯洛伐克人認為它是合法政權,是被蘇聯的強權消滅了。

斯洛伐克被捷克合併後,實行社會主義政策,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開始一黨執政。從1969年起,斯洛伐克成為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一個加盟共和國

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發生民主變革——天鵝絨革命,實行多黨議會民主制。之後,斯洛伐克的分離傾向日益明顯,1992年通過全民公投,1993年1月1日斯洛伐克宣布脫離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史稱「天鵝絨分離」。

2003年5月17日至18日斯洛伐克舉行全民公投,92.45%的公民支持加入歐洲聯盟。420萬選民中只有52.15%參加投票。2004年3月29日斯洛伐克加入北約,2004年5月1日加入歐盟

2004年4月3日的總統選舉中在首輪選舉中,沒有任何候選人獲得50%的最低投票率,在第二輪選舉中伊萬·加什帕羅維奇以60%的選票獲勝。在2004年舉行的歐洲議會的選舉中只有16.66%的選民參加了投票。

2006年6月17日,新一屆國會選舉結果揭曉,方向黨獲得29.14%的選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斯洛伐克民主基督教同盟,獲得18.35%的選票;接下來是斯洛伐克民族黨,獲得11.73%的選票。[5]7月4日,斯洛伐克總統加什帕羅維奇正式任命方向黨主席羅伯特·菲喬為新政府總理。方向黨與斯洛伐克民族黨和爭取民主斯洛伐克運動組建聯合政府。[6]

2009年3月21日的總統選舉,在首輪選舉中,爭取連任的總統伊萬·加什帕羅維奇獲得46.7%的選票,領先於其他候選人。但沒有任何候選人獲得50%的最低投票率,在第二輪選舉中伊萬·加什帕羅維奇贏得55.53%的選票,擊敗對手拉迪喬娃(得票44.47%)成功連任。

2019年3月16日的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中,查普托娃得票率40.57%,排名第一。由於13位候選人得票均未過半,她與排名第二、獲得18.66%選票的馬羅什·謝夫喬維奇進入第二輪。[7]2019年3月30日舉行的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查普托娃以58.40%的得票率當選斯洛伐克總統,成為斯洛伐克首位女性總統。她在6月15日宣誓就職。

政治

斯洛伐克議會
斯洛伐克總統府

斯洛伐克實行多黨議會民主制總統是國家元首,由國民直接選舉,任期五年,最多可連任兩屆。現任總統為蘇珊娜·查普托娃

內閣負責人是總理,擁有最高的行政權,一般為議會中最大黨或最大的政治聯盟的黨魁,由總統任命。內閣的其他成員由總理提名,總統任命。

斯洛伐克的最高立法機關是一個一院制的議會──斯洛伐克共和國國家議會,共有150名議員,任期四年,由國民按比例選出。斯洛伐克的最高法院是憲法法院(Ústavný súd),決定涉及憲法的訴訟。它的13個大法官由總統在一份由議會提交的名單中任命。

地理

布拉提斯拉瓦
斯洛伐克地形圖
High Tatras山渡假聖地纜車
國立劇院

斯洛伐克的中部和北部是屬於喀爾巴阡山脈塔特拉山,這裡是良好的冬季滑雪地區,幽谷深湖風景優美。斯洛伐克的最高峰格爾拉赫峰海拔2655米,也在這裡。南部有小片平原。流經斯洛伐克的最大的河流是多瑙河

溫帶大陸性氣候,年降水量500~700毫米。

行政區劃

斯洛伐克分八個地區(kraj),每個地區以其首府命名,其下分區(okres),現在一共有79個區。重要城市有首都布拉提斯拉瓦科希策日利納尼特拉等等。

地區 斯洛伐克語 首府 2011年人口
布拉提斯拉瓦州 Bratislavský kraj 布拉提斯拉瓦 602,436
特爾納瓦州 Trnavský kraj 特爾納瓦 554,741
尼特拉州 Nitriansky kraj 尼特拉 689,867
特倫欽州 Trenčiansky kraj 特倫欽 594,328
日利納州 Žilinský kraj 日利納 688,851
班斯卡·比斯特理察州 Banskobystrický kraj 班斯卡-比斯特里察 660,563
普雷紹夫州 Prešovský kraj 普雷紹夫 814,527
科希策州 Košický kraj 科希策 791,723

人口和宗教

斯洛伐克最大的民族是屬於斯拉夫人的斯洛伐克人,占總人口的80.7%,最大的少數民族是匈牙利人,占8.5%,主要集中在南部和東部。其他有羅姆人(2%),吉普賽人(1.7%)、等。猶太人從戰前的12萬到今天只剩下約2300人。

斯洛伐克的憲法保障宗教自由,65%的公民信仰天主教,7%信仰新教

斯洛伐克的官方語言是斯洛伐克語,屬於斯拉夫語族。在南部匈牙利語也很常用。

斯洛伐克人非常喜歡石竹花玫瑰花,認為它們是幸福的象徵,並視其為「國花」。


經濟

斯洛伐克中央銀行

斯洛伐克成功地完成了從計劃經濟自由市場經濟的改革。祖林達政府在2001年起為穩定總體經濟而進行結構改革。主要的企業私有化過程已經完成,幾乎整個金融界現在在外資掌握下,外資投資不斷擴大。儘管其主要出口市場於2000年後經濟蕭條,但斯洛伐克的經濟發展超過預計。

2002年,斯洛伐克國民所得提高促進了國內需求的增高,克服了出口增長的減低,使得整個經濟達到從1998年以來最高的成長率(4.4%)。2003年出口恢復,克服了國內消費的緊縮,使得國家經濟成長4.2%。2001年的失業率達19.8%,祖林達政府2002年上台後採取的劇烈的改革使失業率降低,2004年6月降低為13.9%。2000年的通貨膨脹率是12.0%,2002年降到3.3%,2003和2004年又有所增長。

2009年1月1日,斯洛伐克正式加入歐元區,成為歐元區第16個國家。

交通

文化

節日

日期 中文名稱 斯洛伐克語名稱 注釋
1月1日 新年暨國慶節 Deň vzniku Slovenskej republiky 紀念1993年1月1日建國
1月6日 顯現日(東正教聖誕節前日) Zjavenie Pána (Traja králi a vianočný sviatok pravoslávnych kresťaňov) 宗教節日
3月或4月 受難日 Veľký piatok 宗教節日
3月或4月 復活節 Veľkonočný pondelok 宗教節日
5月1日 勞動節 Sviatok práce
5月8日 戰勝法西斯日 Deň víťazstva nad fašizmom 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7月5日 聖啟祿及聖默道日 Sviatok svätého Cyrila a Metoda 宗教節日,紀念863年兩個將基督教傳給斯拉夫人的聖者的到來
8月29日 斯洛伐克民族起義紀念日 Výročie SNP 紀念1944年反希特勒的起義
9月1日(1992) 斯洛伐克共和國憲法日 Deň Ústavy Slovenskej republiky 紀念1992年憲法通過
9月15日 斯洛伐克主保七苦聖母瞻禮日 Sviatok Panny Márie Sedembolestnej, patrónky Slovenska 宗教節日,聖母七苦紀念,聖母七苦是斯洛伐克的主保
11月1日 諸聖日 Sviatok všetkých svätých 宗教節日
11月17日(1989/1939) 自由和民主日 Deň boja za slobodu a demokraciu 紀念1939年學生反希特勒的遊行和1989年在布拉格發生的遊行,捷克斯洛伐克「天鵝絨革命」的開始
12月24日 聖誕前夕 Štedrý deň 宗教節日
12月25日 聖誕日 1. sviatok vianočný 宗教節日
12月26日 聖誕日次日 2. sviatok vianočný 宗教節日

參見

參考文獻

  1. Wells, John C., Longman Pronunciation Dictionary 3rd, Longman, 2008, ISBN 978-1-4058-8118-0 
  2. Roach, Peter, Cambridge 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 18t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ISBN 978-0-521-15253-2 
  3. Dixon-Kennedy, Mike. Encyclopedia of Russian & Slavic myth and legend. ABC-CLIO. 1998: 375. ISBN 978-1-57607-130-4. 
  4. Karl Julius Schröer, Die deutschen Mundarten des ungrischen Berglandes (1864)
  5. 斯洛伐克方向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新華網. 2006年6月18日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6. 菲乔出任斯洛伐克新政府总理. 新華網. 2006年7月5日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7. 斯洛伐克总统选举将举行第二轮角逐. 新華網. 新華社. 2019-03-17 [2019-03-2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