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第一次世界大战

顺时针方向,从最上方起:西线战壕、英军的坦克穿越兴登堡防线、在加里波利之战水雷击沉的皇家海军战列舰、佩带防毒面具使用机枪的军队;信天翁D.III双翼战斗机
日期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4年3个月又2周)
地点
欧洲、非洲、中东、太平洋群岛、中国山东及南北美洲海岸
结果

协约国胜利

参战方

协约国
 法国
 大英帝国
 俄罗斯帝国(1914–17)
 塞尔维亚王国
 黑山王国
 比利时
 大日本帝国
 意大利王国(1915–18)
葡萄牙 葡萄牙(1916–18)
 罗马尼亚王国(1916–18)
汉志王国(1916–18)
 美国(1917–18)
 希腊王国(1917–18)
北洋政府 中华民国(1917–18)
泰国 暹罗(1917–18)

及其他

同盟国
 德意志帝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
 保加利亚王国(1915–18)

及其他
指挥官与领导者

协约国指挥官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乔治·克列孟梭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雷蒙·普恩加莱
大英帝国 乔治五世
大英帝国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
大英帝国 大卫·劳合·乔治
意大利王国(1861年—1946年) 维托里奥·奥兰多
意大利王国(1861年—1946年)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
美国 伍德罗·威尔逊
日本帝国 嘉仁
俄罗斯帝国 尼古拉二世
塞尔维亚王国 (近代) 彼得一世
罗马尼亚王国 斐迪南一世

及其他

同盟国指挥官
德意志帝国 威廉二世
奥匈帝国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奥匈帝国 卡尔一世
奥斯曼帝国 穆罕默德五世
奥斯曼帝国 穆罕默德六世
奥斯曼帝国 三帕夏
保加利亚王国 斐迪南一世

及其他
兵力

俄罗斯帝国 12,000,000
大英帝国 8,841,541[1][注 9]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8,660,000[注 10]
意大利王国(1861年—1946年) 5,615,140
美国 4,743,826
罗马尼亚王国 1,234,000
日本帝国 800,000
塞尔维亚王国 (近代) 707,343
比利时 380,000
希腊王国 250,000
黑山王国 50,000

总计:42,959,850[2]

德意志帝国 13,250,000
奥匈帝国 7,800,000
奥斯曼帝国 2,998,321
保加利亚王国 1,200,000

总计:25,248,321[2]
伤亡与损失
士兵阵亡:
5,525,000
士兵受伤:
12,831,500
士兵失踪:
4,121,000
总计:
22,477,500人阵亡、受伤或失踪
详情
士兵阵亡
4,386,000
士兵受伤:
8,388,000
士兵失踪:
3,629,000
总计:
16,403,000人阵亡、受伤或失踪
详情
1915年时,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势力分布图,图里同盟国标示为红色,协约国标示为绿色,中立国标示为黄色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一次大战,或称欧战;英语: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法语: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德语:Erster Weltkrieg;俄语:Перв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是一场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发生在欧洲的大战。在欧洲列强互相牵扯下,战火最终遍及至全球,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被卷入这场战争中。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于欧洲大陆,故20世纪早期的中文文献经常称为“欧战”[3]

战争过程主要发生在同盟国协约国之间。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属于同盟国阵营。英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中国等则属于协约国阵营。战争的导火索是发生于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罗斯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包括塞尔维亚对奥匈和保加利亚作战的巴尔干战线,奥斯曼帝国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帝国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帝国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线最为惨烈。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约6,500万人参战,约2,000万人受伤,超过1,600万人丧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严重的人口及经济损失,估计损失约1,700亿美元(当时币值),除美洲与亚洲外,欧洲各国均受到重创,特别是战败国如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还要面对巨额赔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祸根。

背景

极端民族主义

15世纪以来,居住着许多塞尔维亚人的波斯尼亚省一直是鄂图曼帝国的领土,塞尔维亚在十九世纪初从奥斯曼帝国取得自治,成立塞尔维亚公国后,一直希望将波斯尼亚省并入塞尔维亚公国之内。

1875年,发生波斯尼亚危机,最后内乱蔓延至保加利亚及引起俄罗斯介入奥匈帝国亦趁机占领波斯尼亚。至1878年讨论巴尔干半岛危机的柏林会议中,虽正式承认塞尔维亚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但却同时承认奥匈帝国拥有对波斯尼亚的管治权。至1908年,奥匈帝国趁奥斯曼帝国发生内乱正式吞并波斯尼亚,这引起塞尔维亚人强烈的仇奥情绪。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族学生普林西普在波士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开枪打死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是青年波斯尼亚成员,这个组织目标是南斯拉夫的统一和从奥匈帝国统治下独立出来。萨拉热窝暗杀事件引起一系列强烈反应,最终演变成全面战争。奥匈帝国发出通牒,要求塞尔维亚采取行动惩罚肇事者,而后奥匈帝国认为塞尔维亚没有满足要求,进而对塞尔维亚宣战。在泛斯拉夫主义泛日耳曼主义所造成的敌对结盟关系以及种种集体协定防御条约和复杂性的国际结盟关系,使得数周内主要的欧洲列强纷纷加入战争。一战最本质的原因不是斐迪南大公被刺杀,但是这是一个战争正当性的借口。

在一次大战前英国垄断原材料市场,当时的印度、澳大利亚甚至世界1/4的人口都在大英帝国殖民地贸易体系之内。而美国有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而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当时德国和日本国内市场狭小而无法发展,最终便选择扩张。

自由贸易理论的观点认为,如果在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实行无条件的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取消管制和关税,就不会有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一战前使用古典金本位制,英镑是当时的世界货币,直到一战结束后英国因为巨大战争开支而黄金外流,最终英镑遭到挤兑,使得美元逐渐取代英镑的霸权。

普法战争

直至十九世纪中叶,德意志地区仍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由数十个大小不一的日耳曼人小邦国组成的“德意志邦联”,分裂造成德国国内市场经济无法发展(因为各邦关卡、课税重重,商品无法自由流通),在欧洲大陆也无法与其他列强鼎立,故其中的最具实力的第二大邦普鲁士为了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进而与奥地利、法国等列强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便领导日耳曼邦联,于1870年奥托·冯·俾斯麦诱发德国开战并击败法国。在这场战争中法国大败,御驾亲征的法皇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大获全胜,后乘势率各邦国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德意志帝国

法国战败后,被逼签下普鲁士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所开出条件非常苛刻的和约:《法兰克福条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普军在收齐赔款前,可驻军于法国。此外,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的登基大典于法国的凡尔赛宫举行,这大大羞辱了法国,挑起德法两国之仇恨。战后法国复仇主义盛行,亦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另一主因。

巴尔干半岛

自十五世纪以来,巴尔干半岛向来一直由奥斯曼帝国统治,但自十八世纪末奥斯曼帝国开始衰落,在巴尔干半岛内各个民族纷纷争取独立,加上巴尔干半岛位处欧亚交界,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引起欧洲各国介入半岛内的事务,故被称为“欧洲火药桶”。1878年柏林会议后,多个巴尔干半岛国家取得独立,各新兴小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两次巴尔干战争,并使得奥匈和俄罗斯间的矛盾激化,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伏笔。

奥匈和俄罗斯向来友好,但因巴尔干半岛的利益冲突令至关系恶化,在1877年,俄罗斯因支持保加利亚独立而向奥斯曼帝国开战,协助保加利亚独立,但战后召开讨论巴尔干问题的柏林会议,亲俄的保加利亚版图大大被削;而奥匈帝国则从奥斯曼帝国手中取得黑塞哥维纳、波斯尼亚的管理权,这令俄罗斯大为惊慌,俄罗斯之后试图以支持塞尔维亚来对抗奥匈帝国的扩张。此后,奥俄的冲突又不断加深,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之一。

同盟对立

德国(蓝色)和奥匈(红色)组成的德奥同盟同盟国的前身

普法战争后,德国总理奥托·冯·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引至德国两面受敌,因此采取结盟政策,以孤立法国。他本来让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及沙俄帝国结成三帝同盟,可是后来在1878年柏林会议上,俄罗斯因巴尔干半岛问题,而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在奥俄无法相容的情况下,1879年10月德国选择与奥匈在维也纳缔结秘密的德奥同盟。此外意大利王国在争夺北非突尼西亚失败,让法国在1881年兼并该地。为了争取支援,意大利、德国和奥匈帝国于1882年5月在维也纳签订了《同盟条约》,是为三国同盟

俄罗斯得知德奥两国签订德奥同盟后,十分不满。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保持与俄罗斯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再保险条约》,德国保证除非俄罗斯主动攻击奥匈,否则德国在任何情况下都在俄罗斯与第三国的战争中保持中立。可是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后,新任德皇威廉二世不想维持俾斯麦定下的再保险条约,任由条约终止,而选择只与奥匈为盟。法国为打破外交上的孤立,趁德俄关系恶化时向俄罗斯提供资本,实现其工业化后,在1894年与俄国结下军事同盟,是为法俄同盟,于是欧陆出现德奥与法俄两个敌对阵营。

英国拿破仑战争胜利后,恢复其称为“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不与欧陆国家建立长期的联盟关系。至十九世纪末,英国鉴于法国在埃及、俄国在巴尔干日益扩张,威胁英帝国前往远东的贸易航道,故在1887年2月12日和意大利组成《地中海协定》,互相保证维持地中海亚德里亚海黑海的现状,而意大利则支持英国在埃及的行动。在德国首相俾斯麦支持下,奥匈及西班牙均加入协定,是为《第一次地中海协定》,同年十二月,英、奥、意三国商定共同维持近东现状,对抗俄罗斯对奥斯曼帝国之影响,是为《第二次地中海协定》,不过两次协定没有明确规定英国承担具体的军事义务,故英国并未放弃其光荣孤立,威胁英国的制海权,英国才着手在欧陆寻求盟友。1904年英国终与法国签订《英法协约》,但此协定并非军事同盟,而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定;相对于德奥同盟或法俄同盟,其合作无疑较为松散。不过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中,此协定充分反映出英法坚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此后法国鼓励英国与俄罗斯结盟,但英国对俄罗斯戒心不亚于德国,直至日俄战争俄罗斯被日本打败,英国才放下对俄的戒心,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其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协约》。同年,法国、英国和俄国有感德国在奥斯曼帝国的扩张,是以组成三国协约

欧洲从此分为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阵营,因此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最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遇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争夺殖民地

自十八世纪起,工业革命引起经济及工业化发展,并促使当时各国政府争夺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应地及市场。20世纪初,帝国主义逐渐兴起。在俾斯麦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初立,故对殖民地的争夺较少参与。后来,国内商人势力兴起,便要求德国政府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麦辞职后,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实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势力范围。此举触犯老牌殖民大国英国法国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和法国的既得利益亦有所冲突,这使得两大阵营的矛盾加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发加大。

军备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于1900年制订海军法,将海军规模加大扩充,英国为保持海上力量优势以维持安全,在1905年开始建造无畏舰,并在1907年德国开始建造无畏舰时以二对一海军政策,即保持自身无畏舰数为德方之两倍以相应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后,更联同法俄两国实施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在北海、法国在地中海、俄国在波罗的海分别对付德奥两国海军。

而在陆军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国常备军由42万扩充至87万;法国则由50万扩充至81万;俄罗斯也计划由80万增加到230万,最后虽未达标,但其陆军也达到了140万,乃全欧之冠,不过其素质十分低下,无法和德法两国陆军相比;奥匈的军队由47万扩张至85万,步兵素质一般,但重炮部队素质优秀;意大利由20万扩张至35万,但是无论步兵和炮兵素质皆不及德法;最后美国也响应欧洲的紧张局势,把军队数由34,000人扩张至16万。

世界列强在1914年的海军力量
国家 人员 战列舰 吨位
俄罗斯 54,000 18 589,490
法国 68,000 32 941,525
英国 209,000 62 2,346,613
意大利 不详 17 401,283
美国 不详 37 1,009,184
日本 不详 17 679,438
合计 >331,000 183 5,967,553
德国 79,000 44 1,149,863
奥匈 16,000 8 266,598
土耳其 不详 5 103,309
合计 >95,000 57 1,519,770
来源:Ferguson 1999 p 85

战前危机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5年法国向摩洛哥提出改革方案,企图将之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然而摩洛哥深感法国侵略的压力,欲援引德国抗衡法国。当时德国对摩洛哥虎视眈眈,怀有野心,法国士气不振,德国又欲试探英法协约的合作程度,而且此时国际环境对其有利。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访摩洛哥北部重要港口丹吉尔时,宣称将会保护摩洛哥的独立及其领土完整,使德国与欲在摩洛哥扩张的法国关系变得紧张,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6年1月16日欧洲列强在阿尔赫西拉斯举行会议,并达成决议,承认摩洛哥的独立,但由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负责摩洛哥的警务,法国得以控制摩洛哥的海关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发生反苏丹的部落起义,法国趁机派兵攻占摩洛哥首都非斯。德国则要求法国割让部分法属刚果作为补偿,并于该年7月1日以保护本国商人为借口,出动豹号炮舰驶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尔,战争一触即发,这次行动被历史学者称为“豹的跳跃”。英国因忌惮德国挑战其海上霸权,因此支援法国,态度强硬。7月9日法德两国开始谈判,最后在11月4日达成协议。德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地位,并把喀麦隆北部部分领土让与法国(今乍得南部);法国则把法属赤道非洲辖下的法属刚果中南部(今刚果共和国北部)及邻近地区转让给德国,以作赔偿。1912年3月30日得到德国之同意后,法国与摩洛哥两国签订非斯条约,摩洛哥正式沦为法国的被保护国

德国与英、法两国在这两次摩洛哥危机里结怨更深,而德皇更扬言不会再退让,这使战争危机益加大。

波斯尼亚危机

奥斯曼帝国在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统治下,改革成效不大,一群年轻军官以“团结进步委员会”的名义组织起来,提倡君主立宪,他们的活动又被人称为“青年土耳其运动”;1908年驻马其顿奥斯曼军队兵变,要求哈米德立即推行宪政及改革,最终苏丹被迫下台,使奥斯曼帝国局势不稳。加上巴尔干各国早对奥斯曼剩余的欧洲领土存有扩张的野心,局势危急,于是奥匈与俄罗斯达成协议,透过召开会议商讨早在1878年柏林会议后已由奥匈托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二省的问题,奥匈则承诺协助俄罗斯修改柏林条约,让俄罗斯可以自由出入博普鲁斯-达达尼尔海峡,以换取俄罗斯支持奥匈吞并波黑两省,但最终奥匈单方面采取吞并行动,将与俄罗斯的协议废弃。1908年10月6日,奥匈以保护侨民为理由,吞并波黑两省,从而激起想认为波黑两省是其领土的塞尔维亚之强烈反奥情绪。塞尔维亚渴望统治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但奥匈吞并波黑令其希望幻灭,因而反对此行动。然而,包括塞尔维亚传统盟友俄罗斯在内的其他欧洲大国,并未协助塞尔维亚,塞尔维亚视吞并一事为屈辱,但形势不利下塞尔维亚亦唯有接受波黑被奥匈吞并,却种下两次巴尔干半岛战争的祸根;塞尔维亚西进之路已封,唯有一心南下才可突破;而奥匈公然吞并奥斯曼帝国的领土而奥斯曼却无力阻止,亦加强巴尔干各国对奥斯曼的轻蔑,促成日后巴尔干半岛各国组成同盟,侵占奥斯曼在巴尔干半岛的剩余领土,激发两次巴尔干战争。此次危机,以及后来两次巴尔干战争,也被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预演。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蒙特内哥罗(黑山)组成巴尔干同盟,联合攻打奥斯曼帝国。10月18日巴尔干同盟与奥斯曼帝国爆发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果奥斯曼帝国大败,1913年5月30日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条约》,宣布放弃除伊斯坦布尔附近领土以外所有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地;保加利亚则取得马其顿

塞尔维亚原先可取得阿尔巴尼亚,从而取得通往亚德里亚海的出海口,但由于奥匈不希望它实力大增,威胁其多民族帝国之安全,遂在会议上鼓吹在该处建立一独立国家,阿尔巴尼亚因而立国。但奥塞两国之间的嫌隙却因此事而扩大,以致巴尔干同盟出现分裂。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保加利亚表示被不公平对待,所以攻打塞尔维亚,开始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门特尼哥罗与希腊结盟,预备进攻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其后亦加入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奥斯曼帝国亦对保加利亚宣战,结果保加利亚战败。8月10日各参战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加北部由罗马尼亚取得;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尔达尔马其顿(其边界与今北马其顿共和国相近)划归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划归保加利亚;爱琴海马其顿划归希腊。这引来奥匈的不满,因为塞尔维亚在这两次巴尔干战争中获得的利益太大,领土亦增加了一倍,威胁奥匈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而在巴尔干战争中战败的奥斯曼及保加利亚,为向塞尔维亚报复,倒向德奥阵营。俄罗斯则借由塞尔维亚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结果与奥匈帝国的冲突加深,使得大战一触即发。

萨拉热窝暗杀事件

1914年6月28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波斯尼亚首都萨拉热窝视察时,六名南斯拉夫主义组织青年波斯尼亚的刺客(分别是茨维特科·波波维奇加夫里洛·普林西普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巴希奇内德利科·查布林诺维奇特里夫科·格拉贝日瓦索·丘布里洛维奇)试图使用“塞尔维亚黑手党”提供的武器暗杀斐迪南大公。六名刺客埋伏在大公的必经之路上,暗杀开始后首先查布林诺维奇向大公投掷了一枚手榴弹,但是没能砸中大公的车辆,爆炸的手榴弹伤到了不少路边的群众,也让其他五人暂时失去了对大公动手的机会。

一个小时后,在大公去医院看望前一次袭击中受伤者的路上,马车转错了方向,走到了普林西普面前,普林西普枪杀了斐迪南大公和大公的妻子苏菲。大公的伯父,奥匈帝国的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对暗杀又震惊又愤怒。虽然奥国的调查显示,并未有塞尔维亚的政府官员涉入其中[4]。暗杀约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并列出一些违反其宪法,干涉其主权的要求(塞尔维亚政府要和奥匈政府合作,压制一切的反奥行动及检控萨拉热窝事件的涉案人士)。尽管塞尔维亚表示,除了两条违反宪法及影响主权的条款,将接受其他所有条款。然而,奥匈帝国执意开战,在得到德国的支援后,7月23日发出最后通牒,并在未回复塞国的回应后[5],于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尔维亚,这件事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导火线。

战事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但在7月31日才下达军事总动员的命令,实际执行则是第二天(该电报的发布日期在战争爆发后的橙皮书中修改为7月26日,且内容也被修改成[全军总动员令已签署],而法国的黄皮书则插入一段虚构的公报,公报发布于7月31日,称俄国的命令是[奥匈帝国进行全面动员的结果],同时[也是德国在六天内持续暗中进行动员措施的结果.........])。7月24日,俄国开始进行军事准备,7月29日俄国参谋部长签署局部动员令,并在同日午夜时分在俄皇认可下发出,但由于参谋部表明执行局部动员在技术上的困难,于7月30日下午六点又修改为全军总动员,以确保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力。7月25日,德国开时注意到俄国军事动员的迹象并开始招回休假中的情报局Ⅲ b(负责军事情报与反间谍工作)的情报人员,同时开始对法国、俄国派出“旅行者”以进行情报收集,7月28日,德军参谋本部在统整“旅行者”发回的资料后确认俄国开时局部动员,但规模不明,德威讷伊等其他军区,动员令尚未下达。但可以确定的是,德国边境地区的边防部队也正在备战。也许关于[战前准备期]的声明,是针对整座帝国而发出。[6],7月31日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在12小时内取消总动员,俄国对此通牒置之不理,8月1日德国进而向俄国宣战;并向法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德俄发生战争时保持中立,但法国并没有回复。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即日德军攻占了中立国卢森堡,准备入侵比利时和法国。8月2日,德国为避开德法边境的法国守军,向比利时发出最后通牒[7],并于8月4日入侵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时施里芬计划),取道比利时进攻法国;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又为了维护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确保比利时的中立,于是向德国宣战[8][9][10][11]。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

西方战线

战壕里作战的士兵

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6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俄国。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洛林两省的第十七号计划。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

施里芬计划的失败

施里芬计划的最主要目的为先使用大量优势兵力向西击败法国然后再掉头往东对付俄国,然而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却害怕德军在东线战线上没有足够兵力应付俄国。故此,他决定于西线调派多一些兵力到东线上应付俄军,此决定令德军于西线的进攻上遇到更多困难。

德军进攻

为迅速取得西线胜利,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决定采取施里芬计划,西线德军不强攻驻有重兵防卫的德法边境,反而欲取道卢森堡及比利时攻击法国后方。1914年8月2日德国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4日清晨德军对比利时不宣而战。然而,比利时的抵抗出乎德军预期,比军在早期的抵抗迟滞了德军的进攻,至8月20日时,德军才成功大致攻占比利时全境(安特卫普要到10月10日才投降)、并开进布鲁塞尔、同时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12]。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失守,被逼后撤。9月3日德军已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逼撤退至波尔多。9月5-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由于德军进展过快、补给难以跟上,法军又及时重整战力,使得结果是法国和英国联军获胜,被称为“马恩河奇迹”[13]。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埃纳河一线,战斗开始演变为阵地战。接着,双方爆发奔向海边的运动战(奔向大海),结果受限于运输等因素,双方平分秋色[14]。德军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却始终不能包围法国的战线。随后双方再爆发第一次伊珀尔战役,由于英军的坚强抵抗和法国快速驰援,成功阻挡了德军的攻势,德军无法取得重大成果、英法联军亦也缺乏力量推进[15],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

战事僵持

1915年春季,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方战线,发动香槟阿图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该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使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结果1915年的西面战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人,德军亦死伤61万人,但战事仍然胶着。当中,俄罗斯曾应许至少派遣50万人到法国,但直到1916年只派了一万六千名应留在国内先受训的士兵。[16]导致双方战士僵持局面未能改变。

圣诞节休战

圣诞节休战泛指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平安夜或圣诞节中,德国与英国或是德国与法国军队间一些短暂且非官方的休战,而狭义的圣诞节休战是指从1914年圣诞节延伸到1915年年初的那段时间,德英军队于各自驻扎的西线所发生的休战行为。此外在1915年德法军队之间也有一场圣诞节休战,而类似的情节也在1916年复活节的东线战场发生过。 1916年2月,东面战线的压力稍微降低,德军主力再次移师西线,与法军爆发凡尔登会战。结果在激战7个多月后,德军仍不能攻取凡尔登。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英军虽然在这场战争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变为胶着对峙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美国参战

1917年4月6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宣布与德国断交的情景

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

1915年5月1日,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从美国驶往到英国,尽管德国已经宣布会发动无限制潜艇战击沉任何英国船只,然而由于卢西塔尼亚号的航速较高,没有人认为它能被德国的潜艇追上。在5月7日,德国潜艇发现了卢西塔尼亚号并利用鱼雷把其击沉,由于邮轮上有一大部分的乘客为美国人,美国人民的反德情绪被激起。

齐默曼电报

1917年2月3日因德国使用无限制潜艇战,使美国多艘船只被击沉,美国与德国断交。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破获的齐默曼电报,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墨西哥取回美墨战争后割让给美国的失地,于是美国以此为根据,于4月6日向德国宣战。

1917年4月法军于西线开展春季攻势,与德军在兰斯苏瓦松之间进行会战,历时共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万人后却仍未有进展,引起法国士兵的骚动,并导致该次战役的策划者、上任不足半年的法军总司令罗贝尔·尼维勒将军被革职。战事再度胶着,而法军因内部骚动,无力防御,只得由英军负责西线防御。在该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到达欧洲,英军于是再在西线猛攻,但在损失100多万人后,仍然无法改变战事的胶着状态。

最后进攻

1917年11月东方战线因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并退出战争而结束,德军立即集中于西线,意图在美军到达欧洲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败英法两国,以扭转局势。1918年3月-7月德军接连于西线发动5次大规模的攻势,头两次攻势在损兵14万后仍无所获。而美军则已到达欧洲,使协约国兵力大增。该年5月底,德军发动第三次攻势,这次成功突破法军的防线进逼至距巴黎仅37公里之地,但并不能歼灭英法联军的主力,而己方则损失13万人。在6月9日-6月13日这5天德军发动第四次攻势,企图将德军在亚眠马恩河的两个突出点接连起来,以集中兵力攻击巴黎,但并未能成功。7月15日德军死心不息,发动第五次攻势,但在损失15个师后,一无所获,己方军力反而消耗殆尽,只得撤退至兴登堡防线,从此只能作消极防御。

东方战线

俄国动员

1914年7月28日奥匈因为德国向其开出的“空白支票”,自信心大增,与塞尔维亚断交并对其宣战。俄国则宣布全国总动员,以支援塞尔维亚与奥匈帝国战斗,这引起德国的不满,而两国之间的互相敌视关系也埋下伏线。8月1日德国以俄国拒绝停止全国总动员为借口向俄国宣战,并同时在西线进侵比利时。8月4日英国视比利时为其自身安全的关键,因此对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德俄交战

俄军乘德军在开战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线之际,在东线向德军发起进攻。8月17日,俄军第一集团军进入东普鲁士,并于8月21日跨过东普鲁士南方边境,逼向德国首都柏林[17],德军被迫从西线调兵回援。德国援军行动迅速,很快便抵达东线,并于科穆辛森林附近消灭数万名俄军,使得东线战局发展受到德军控制。9月11日俄国的第1集团军再度被击败,德军进逼至俄国境内,俄军损失共25万余人及大量的军需物资,史称坦能堡会战[18]。在南线方面,俄军开始时在加里西亚布科维纳屡次击败奥匈帝国的军队,但德国随后对奥匈提供支援,结果到12月中旬,东线战事亦进入胶着状态。

1915年德军因为西线的马恩河会战失败,决定先集中兵力击溃俄国,迫使俄国停战,从而结束东线战事,并且避免继续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东线于是变成主要战场。同年5月德奥联军以18个师和2,000余门大炮,分兵两路进击俄军,并计划将俄军逼至“波兰口袋”内歼灭。双方交战8个多月,德军攻占普热梅希尔莱姆堡伊万哥罗德华沙布列斯特维尔纽斯里加,并逼使俄军撤退至从里加湾德涅斯特河一线,俄军共损失170多万人。此役,德军虽然大胜,但己方损失亦极大,且未消灭俄军主力,而尼古拉二世亦乘机罢免皇叔尼古拉大公的俄军总司令职位。之后,由沙皇顺从其母亲之意只取总司令而自为之,却一无所成;即使如次,德国将领尤伦堡(Eulenburg)伯爵在该年12月派人媾和,尼古拉二世拒之不理。[19]

俄军反击

1916年春季,俄国调集3个方面军共200万人向德奥联军发动反攻,在激战一轮后,双方各损失百万兵力,但俄军兵力较多,因此逼退德奥联军,并乘胜攻进加里西亚东部地区,史称布鲁西洛夫攻势(布鲁西洛夫为当时的俄军总参谋长)。此战令奥匈帝国损失惨重,超过40万人被俘,德军亦伤亡数十万。南佛罗里达大学教授格雷登·汤斯多(Graydon Tunstall)将1916年的布鲁西洛夫攻势称为一次大战以来奥匈帝国最大的危机及协约国阵营最大的胜仗。

俄国退出

带领布尔什维克发动十月革命列宁

俄国本身为农奴制的经济体系,经不起东线持续的战事,结果其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失业率骤增,军火补给困难,士兵极度厌战。1916年冬季,俄国内部各种矛盾加剧,莫斯科的罢工人数更达至百万人以上,结果俄国二月革命在1917年3月8日爆发,令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亚历山大·克伦斯基领导的临时政府仍然继续战争。虽在1917年7月3日兹博罗夫(Zboroff)之役,捷克与俄国联军攻袭甚猛;[20]但最终又被德奥联军击败。德奥两国在1917年10月14日在原俄国所占领的波兰地方设立一个摄政院,言明波兰不隶属两国以弭平两国原本对该地的野心。[21]

俄国工人及民忍受不了无止尽的战争和贫困,在1917年11月(儒略历10月),由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承诺再次举行全国大选,并领导十月革命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然后在大选失利之后,使用暴力手段决议建立苏维埃政府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即苏维埃俄国。列宁其后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苏俄并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此后,德军继续推进俄国所放弃的领土。于1918年4月2日击溃不承认芬兰独立宣言的共产党人;同年,也陆续承认波罗的海国家独立并迫使乌克兰议和。[22]直到德国停战为止,波罗的海国家、白俄罗斯西部及乌克兰为德国势力范围,有德军驻守在这些国家。

南方战线

巴尔干战场

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从东西两路进攻,很快就击败塞尔维亚。两国瓜分塞尔维亚,而塞尔维亚抵抗力量经海路到达阿尔巴尼亚和希腊,并在英国的帮助下继续抵抗。

奥斯曼土耳其战场

俄罗斯一向是奥斯曼帝国传统敌人,过去奥斯曼帝国采取联英抗俄的外交政策。但1907年英俄修好及结盟后,奥斯曼帝国开始怀疑英国会否继续协助自己抗俄。此时,德国为了在近东牵制俄国,于是答应向奥斯曼帝国提供一亿法郎的贷款,以换取其参战。于是奥斯曼帝国于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参战(对协约国的圣战),并与俄国在高加索发生战斗。俄军初战不利,但于1915年1月发动反攻,奥斯曼帝国的第9集团军被歼灭,共损失约70,000多人。

1914年奥斯曼帝国在德国的帮助下进攻波斯卡扎尔王朝(现伊朗),试图切断俄国和英属印度的联系。该战役一直持续到1918年,以土耳其的失败告终。

协约国军队为了解除俄罗斯在高加索被奥斯曼帝国牵制的困局,以及打通黑海补给线,决定联合进攻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所在的黑海海峡。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战爆发。协约国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登陆达达尼尔海峡南端的加里波利半岛。双方在加里波利半岛交战11个月,共约13.1万人死亡,26.2万人受伤,结果协约国军队无法攻破同盟国的防线,被逼撤退。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在奥斯曼帝国东部的美索不达米亚(今天的伊拉克),英军的进展则顺利许多。虽然在库特战役(1915年底到1916年春)中英军受挫,但在1917年3月英军攻克巴格达

中东伊拉克叙利亚巴勒斯坦等阿拉伯人为主要人口的地区,早在十五世纪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及统治,虽然土耳其人也信奉伊斯兰教,但是与阿拉伯人并非是同一民族。1916年6月阿拉伯发生反抗土耳其的民族起义,英国少校劳伦斯协助阿拉伯人组织游击战,配合英国从埃及派遣的东征军队,最终攻克大马士革

阿拉伯半岛虽盛产石油,不过油田在一战时期尚未被发现,因此未成为重要的战略据点。

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1915年5月23日,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达尔马提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宣战。同时圣马力诺亦派志愿军以及战地医疗队协助意大利。意军虽然实力较弱,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但却成功拖住奥匈帝国40个师的兵力,缓解了俄法的压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并出兵30万,配合德奥联军攻击塞尔维亚,结果同盟国很快便占领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政府及军队被逼撤退至希腊科孚岛

罗马尼亚参战

1916年8月,罗马尼亚向同盟国宣战。德奥和保加利亚联军于是决定攻取罗马尼亚,以夺取石油和粮食补给。结果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奥保军队占领大部分的罗马尼亚国土。

海上战争

虽然英德两国在战前争建无畏舰,但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却只有一次大规模的舰队主力决战,德军少数部署在海外殖民地的巡洋舰队在开战的头一年即遭数量上占有优势的英国海军的肃清(虽然其中不乏如轻巡洋舰埃姆登号这样成功的通商破坏舰),德国公海舰队也被英国海军封锁在波罗的海内。1916年德国海军意图突破封锁,随即爆发英德海军间唯一的舰队决战——日德兰海战。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主力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战略上的胜利。

而另一方面,德国在战争初期主要依靠潜艇战阻止他国对英国的物资援助,但因为美国抗议而一度中止。但当德国海军情势越来越差,国内的经济亦日趋恶化时,德国在1917年1月决定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即凡是在英国水域的船只,不论是敌方或是中立国的,都有可能被德国潜艇击沉,这大大影响美国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国商船被击沉的纪录,因此德美关系恶化,美国开始有对德国宣战的意图,在齐默曼电报事件后,美国正式对德国宣战。结果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反而招致强大的美国参战。

世界大战

日本出兵

青岛战役中一队德国守军

日本自从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分别打败大清帝国俄罗斯帝国后,欲在中国及西太平洋获得更多利益。战争开展后,日本以英日同盟为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里投向协约国,向同盟国宣战,于是在1914年8月23日向德国宣战,成为欧洲以外首个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家。日本参战后,发动青岛战役,11月攻占德国在亚洲最大军港青岛

拉丁美洲诸国参战

在美国参战后,拉丁美洲诸国亦跟随美国向同盟国宣战,结果使这场战争的范围再度扩大。但这些国家大多在名义上参战,并未实际投入战争。

中华民国参战

段祺瑞统治下的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为了获取利益,投向比较有利的协约国一方,于1917年3月14日与德国断交,于8月14日对德奥宣战[23]。北洋政府趁机派军警收回了天津德租界天津奥租界汉口德租界。虽然中华民国并未直接派兵参与,北洋政府还是通过官方与非官方渠道组织数十万华工前往欧洲战场为协约国担负后勤任务。在西线的华工被英法联军编成正规的中国劳工旅,总人数超过14万;在东线为俄国服务的华工在组织上则相对更为松散,但总人数也至少有20万。十月革命爆发后,很大一部分华工受困于动荡政局无法回国,一些人甚至加入布尔什维克参加俄国内战。协约国决定干涉俄国内战后,北洋政府亦出兵加入干涉内战的协约国部队。除此之外,北洋政府在一战尾声占领了外蒙古

大战结束

德国盟友停战

虽然俄罗斯在1917年11月退出战争,德国再不用东西两面受敌,但德国的各盟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及奥匈帝国却因持续作战,致使经济崩溃或国内各民族发生起义,结果无力再战,在1918年9月开始相继向协约国求和。

保加利亚王国

最初与协约国达成停战协议的是保加利亚,在协约国于瓦尔达尔攻势的成功推进入保加利亚占领下的瓦尔达尔马其顿后,保加利亚沙皇斐迪南一世被迫退位,保国政府于1918年9月29日签订萨罗尼卡停战协定

奥斯曼帝国

尽管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奥斯曼帝国与英国及其阿拉伯盟友的战争以失利告终,但奥斯曼帝国从俄国内战中趁机控制了南高加索令军方高层认为战争仍可取胜。直至保加利亚停战,首都伊斯坦布尔失去了掩护,迫使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六世于1918年10月30日签订了穆兹罗斯停战协定。

奥匈帝国

B&W newspapers
1918年11月4日美国媒体报导奥匈帝国战败解体

11月首周,奥皇卡尔一世接受美国的十四点协议让境内的民族自立国家并建立联邦制帝国,随后各民族自行独立建国致使奥匈帝国解体。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于10月19日率先独立、之后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巴纳特共和国匈牙利民主共和国和波士尼亚独立,其间意大利趁机反攻占领了属奥地利本土的特伦提诺-上阿迪杰和和伊斯特拉半岛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签订了维拉朱斯蒂停战协定后随即崩溃。

德国停战

1918年8月至11月间,协约国发动“百日攻势”,德军再损失15万人、大炮2,000余门及机枪13,000余挺。连续的军事失利使德国国内动荡加剧。1918年9月兴登堡元帅建议在德国议会提出要“结束战争”。但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却仍不死心,意图利用剩余的海军舰只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决战。结果德国水兵因不愿送死,在基尔港发生哗变,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及全国。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发生德国十一月革命社会民主党领袖菲利普·谢德曼宣布建立共和国、宰相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为了维持国内稳定,宣布废除威廉二世的德意志皇帝与普鲁士国王封号,威廉二世本人退位后则于11月10日流亡荷兰

由于国内情势混乱,德军在11月11日与法国求和,与法国签订康边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巴黎和会

战后各国于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议,称为“巴黎和平会议”(简称巴黎和会)。会议的重大决定由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乔治·克列孟梭主持。威尔逊总统主张宽大对待德国,在英国立场方面,他亦主张公平和不太苛刻的对待德国。原因是德国和英国之间有不少经济活动交流,站在利益方面,英美都主张不严惩德国。受创最重的法国则急于复仇,主张严惩德国。最后诸国与德签订的议和条约《凡尔赛和约》,因应法国的要求而加入极其苛刻的条款,向德国强加巨大的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但同时间,并未处置德皇威廉二世、兴登堡元帅、鲁登道夫将军等决策者。 而赔款过重的凡尔赛和约反而为20年后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火种。

其他和约

战胜国与其他战败国亦分别签署条件苛刻的和约,战胜国与奥匈帝国的奥地利部分签署《圣日耳曼条约》,奥匈帝国被划分为多个民族国家;与保加利亚签署《讷伊条约》,保加利亚失去爱琴海出海口,并须赔款4亿4,500万美元;与匈牙利签署《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领土大幅减少;与奥斯曼帝国签署《色佛尔条约》,彻底瓜分鄂图曼土耳其的领土。后来的土耳其共和国只剩下伊斯坦布尔、其附近小部分领土及安那托利亚的部分。

以《凡尔赛和约》及其他各个和约所构成的战后欧洲及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后称凡尔赛体系,对战后欧洲及国际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影响

一次大战战场上开始出现坦克和机枪的实用化,影响20世纪战争机械化的潮流。

英镑霸权遭到美元削弱

一战最本质的原因不是表面上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遇刺,但这是一个战争正当性的借口,一次大战前英国垄断原材料市场,当时的印度、澳大利亚甚至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在大英帝国殖民地贸易体系之内,而美国有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而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当时德国和日本国内市场狭小而无法发展,最终选择扩张。自由贸易理论的观点认为如果在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实行无条件的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取消管制和关税就不会有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一战前当时处于古典金本位制,英镑是当时世界货币到一战结束后英国因为巨大战争开支而黄金外流,最终英镑遭到挤兑而无法兑换黄金,而美元逐渐取代英镑的霸权。1922年热那亚协议英国试图建立外汇储备,进入虚金本位制也就是金汇兑本位制,纸币的数量远远高过黄金,最终引发的信贷扩张引发1929年大萧条,而在这之前美国透过道威斯计划扬计划将德国央行资产转换成美元。

民族国家

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这四个大帝国覆灭。而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匈牙利伊拉克[24]等。

欧洲衰退,美日兴起

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削减,而其经济亦因战争而大受影响,出现严重衰退,从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给美国。这场大战也削弱了法、意、德;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转移到纽约日本也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占领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胶州湾山东半岛[25]

共产主义兴起

大战期间,俄国发生无产阶级革命,使世界上出现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国家,即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简称苏维埃俄国。从此共产主义世界各国扩展势力范围,至1922年苏俄收复西乌克兰,由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签署《苏联成立条约》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世界各地相继建立共产主义政党共产主义政权,直至冷战结束为止告一段落。

德国复仇

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悉数推给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苛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还被解除武装,德国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且不许拥有空军。但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其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本土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造成德国货币疯狂贬值,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因而引发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德国人为摆脱《凡尔赛条约》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种种因素配合以及德国在希特勒纳粹党的领导下,终于爆发规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华民国是战胜国。北洋政府虽然因此停止对战败的德国奥匈帝国庚子赔款,并在巴黎和会中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但遭受列强拒绝。《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华民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由于山东问题,北京的青年学生及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并使得之后中华民国政府在6月28日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此运动对近代中国迄今之政治、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甚大,此后北洋军阀政府失去民心而垮台[26]。此外也因为五四运动而使中国共产党崛起,某种程度上也半直接与半间接地埋下日后的两次国共内战的种子。

军人待遇

一战美军士兵每人每日薪金为1美元,另加海外生活补助金0.25元(25)。后来由于1930年代的大萧条,退伍军人、家属与其他有关团体,向美国政府要求即时索取补助金不果,而导致1932年美国军方介入的流血补助金进军事件

国际联盟

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伤亡与物资损失巨大,英法等战胜国于是在1920年1月发起一个用以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的组织,是为国际联盟(简称国联)。由于美国没有参加,国联被英法操控。然而,国联却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主义的侵略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

女性地位

在大战期间参战国内大量男性均直接参与前线战争,导致国内劳动力大减,生产军需品、武器、后勤支援等的职位大部分皆由女性接替,使妇女的重要性提高。在战后1920年代日本的妇女运动、1920年美国给予妇女选举权,至1928年英国亦给予妇女选举权等事件显示妇女的地位得以重视,女权运动亦在此时兴起。

文学艺术

第一次世界大战颠覆、摧毁了旧有欧洲社会和文化秩序, 人们开始怀疑逻辑、理性以及浪漫主义美学等资产阶级价值观,达达主义就此诞生。 达达主义的精神内核在于反对旧世界的秩序,追求非理性,无意义,偶然和混乱。其影响力遍及艺术,文学,政治主张和社会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造就以海明威T·S·艾略特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文学家,他们的文学作品及个人结局(海明威最终选择自杀)都反映出这场战争给人类所造成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以战争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也在此时问世,主要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如海明威的《战地春梦》和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

相关电影

相关游戏

统计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里交战双方军民的死亡人数的比例,协约国士兵占36%,协约国平民占20%;同盟国士兵与平民各占22%。请注意战争里平民大多是死于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注释

  1. 美国未批准巴黎和会的任何条约。
  2. 保加利亚于1915年10月14日加入同盟国。
  3. 美国于1917年12月7日对奥匈帝国宣战。
  4. 奥地利被认为是奥匈帝国的继承国之一。
  5. 美国于1917年4月6日对德国宣战。
  6. 匈牙利被认为是奥匈帝国的继承国之一。
  7. 奥斯曼帝国于1914年8月2日同德国达成秘密同盟协定,并于1914年10月29日作为同盟国一方参战。
  8. 原先计划通过色佛尔条约结束协约国与奥斯曼帝国战事,但奥斯曼帝国从未批准之。在土耳其独立战争后,协约国同奥斯曼帝国继承国土耳其共和国就洛桑条约达成协议。
  9. 仅包括大英帝国
  10. 仅包括法国本土法国殖民地

参考文献

引用

  1. British Army statistics of the Great War. 1914-1918.net. [2011-12-13]. 
  2. 2.0 2.1 Tucker & Roberts 2005,第273页
  3. 1915年1月20日《大中华》月刊创刊号上,梁启超发表专栏文章《欧战㿷测之一:欧战之动因》,讲评第一次世界大战。1936年中华书局将梁启超“欧战蠡测专栏文章”合为《欧洲战役史论》。
  4. Liddell, Hart.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麦田出版. 2014: 57. ISBN 978-986-344-118-2. 
  5. Liddell, Hart.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麦田出版. 2014: 60–61. ISBN 978-986-344-118-2. 
  6. 梦游者:1914年欧洲如何邁向战争之路(The Sleepwalkers: How Europe Went to War in 1914). Penguin. 2012 年 9 月 27 日. ISBN 9780061146664. 
  7. Liddell, Hart.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麦田出版. 2014: 70–71. ISBN 978-986-344-118-2. 
  8. Crowe 2001,第4–5页.
  9. Dell, Pamela. A World War I Timeline (Smithsonian War Timelines Series). Capstone. 2013: 10–12. ISBN 978-1-4765-4159-4. 
  10. Willmott 2003,第29页.
  11. Daily Mirror Headlines: The Declaration of War, Published 4 August 1914. BBC. [2010-02-09]. 
  12. Liddell, Hart.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麦田出版. 2014: 114–115. ISBN 978-986-344-118-2. 
  13. Liddell, Hart.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麦田出版. 2014: 124–127. ISBN 978-986-344-118-2. 
  14. Liddell, Hart.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麦田出版. 2014: 130–134. ISBN 978-986-344-118-2. 
  15. Liddell, Hart.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麦田出版. 2014: 135–136. ISBN 978-986-344-118-2. 
  16. 马萨里克著、郎醒石译. 马塞克建国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8年06月: 158. ISBN 978-7-215-11475-3. 
  17. Liddell, Hart.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麦田出版. 2014: 137. ISBN 978-986-344-118-2. 
  18. Liddell, Hart.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麦田出版. 2014: 139–141. ISBN 978-986-344-118-2. 
  19. 马萨里克著、郎醒石译. 马塞克建国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8年06月: 159~160. ISBN 978-7-215-11475-3. 
  20. 马萨里克著、郎醒石译. 马塞克建国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8年06月: 182. ISBN 978-7-215-11475-3. 
  21. 马萨里克著、郎醒石译. 马塞克建国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8年06月: 182、283~4. ISBN 978-7-215-11475-3. 
  22. 马萨里克著、郎醒石译. 马塞克建国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8年06月: 236. ISBN 978-7-215-11475-3. 
  23. 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上海三联书店
  24. 中东在战后为英法所分别占领,但在不久后便让各国独立。
  25. 因此诱发不满巴黎和会列强私相授受的把山东的权益由德国转交给日本的五四运动,反对北洋政府,要求徐世昌下台。爆发大规模罢课、罢工运动等。
  26. http://54.china1840-1949.net.cn/wsjj.html 五四运动纪念馆,也可参阅各相关书籍

来源

书籍

外部链接

动图及视频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