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保守主義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澳门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新保守主義是政治思想、動向及運動的一種,出現於20世紀70年代[1],因不滿新左派的改革所產生的政治思想。

簡介

新保守主義活躍年代為1980年代朗奴·列根總統時期至2010年代。主要主張有民間保守力量、政府不干預市場經濟自由競爭,主張自由貿易、推行減稅、削減社會福利、反對積極平權措施小政府主義等。其它主張有:反對多元文化主義、強調愛國主義、以主動進行對外戰爭來制裁恐怖份子等,新保守主義主導共和黨主流政治50多年,直至2020年代。

新保守主義在1960年代的美國開始出現,並於1970年代成型,共和黨在理查德·尼克森後成為主要推崇黨派,在已故總統朗奴·列根、前任總統老布殊小布殊執政期間,在外交政策上均推崇「新保守主義」,已故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在外交政策上也屬於新保守主義。

新保守主義之所以稱之為「新」,是有以下兩個原因。第一,當時提出這種主義的是具自由主義社會主義背景者,不少均是首度接觸保守主義;第二,新保守主義較為曲解現時的保守社會政治思維,這種主義是從不少二戰後的知識根源中導出,包括文藝批判及社會科學。新保守主義把一切知識意識形態化。[2]新保守主義與舊保守主義相比,舊保守主義有貿易保護主義孤立主義的傳統,新保守主義則帶有干涉主義和國際主義的色彩。

新保守主義者主要來自內心充滿幻滅感的自由主義者和左派人士[1],而且,他們的思想大多淵源自列奧·施特勞斯的影響。[2]正如其代表人物歐文·克里斯托所言,「新保守主義者就是一個自由主義者,為現實所蒙蔽的自由主義者。」

新保守主義者在產生初期,普遍認為民主黨在不現實的國內改革和和平外交理念方面,已經往左翼走得太遠了。新保守主義者尤其反對總統林登·約翰遜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推行的「偉大社會」(Great Society),該運動旨在消除美國的貧困與犯罪率。但有自由派人士認為,「偉大社會運動」從未有過任何實現的機會,因為越戰消耗了大部分的國家財政。而新保守主義者認為,「偉大社會運動」運作得很糟糕,許多項目沒有任何實際成果。城市變得更亂,教育標準下滑,醫療補助驚人地昂貴,並產生了一個依賴福利的貧困階層,人們缺乏工作的動力。新保守主義者談論的,是這些用意良好的自由主義計劃所產生的消極的「看不見的後果」。有一點特別地令新保守主義者憤怒,即「積極的歧視性政策」(平權法案)似乎給少數民族在工作方面以更優惠的待遇,有時甚至超過了訓練有素的白人。新保守主義者還特別詬病「積極的歧視性政策」在學術職位的分配方面,新自由主義者、白人、男性教授有時不得不與非洲裔拉美裔和高學歷女性共同爭奪教職,因而可能有逆向歧視的出現。[1]

許多新保守主義者對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道德相對主義感到恐懼及厭惡。這些簡單化的概念,比如「感覺好的就是對的」、「凡事取決於你自己的觀點」、「多元文化主義」,把許多原自由派人士變成了新保守主義者。具有反諷意味的是,一些新保守主義者是此前希望通過強調論點、文化的相對性來拓寬學生視野的大學教授。結果卻是,學生變得比啟蒙前更加空虛。[1]

第43任美國總統喬治·W·布殊和剛取得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共和黨初選提名資格的參議員約翰·麥肯2008年3月5日在白宮會面。兩人在2000年代均為共和黨和新保守主義的代表。

小布殊當政時期中,有着較高地位的新保守主義者普遍擁護伊拉克戰爭,他們認為,戰爭既是為了保衛美國利益,也可以把穆斯林世界拉入自由世界陣營,以消除恐怖主義的威脅。許多傳統上的共和黨舊保守主義者,雖然普遍有孤立主義的傳統,亦不喜歡遠隔大洋的「十字軍東征」式的反恐戰爭,也與新保守主義者在此問題上取得部分的一致。[1]約翰·麥肯也是共和黨的主要新保守主義者派系代表。因為共和黨和小布殊政府2000年代發動的多場對外戰爭,使新保守主義在國內逐漸不受歡迎。

新保守主義在2010年代具右翼民粹主義色彩的茶黨運動崛起後影響力逐步減少,在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唐納德·特朗普參選並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後,不少新保守主義者強烈反對特朗普,部分成為「Never Trump」(不要特朗普)成員,並改為支持民主黨的希拉里·克林頓。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部分共和黨的新保守主義者如約翰·波頓選擇加入特朗普政府,但不少過去在共和黨的新保守主義者則繼續強烈反對特朗普。

參考文獻

引用

  1. 1.0 1.1 1.2 1.3 1.4 《Political Science》第12版,Michael G. Roskin著,PEARSON出版,ISBN:9780205075942
  2. 2.0 2.1 黃宗智《連接經驗與理論:建立中國的現代學術》

來源

  • 《Political Science》第12版,Michael G. Roskin著,PEARSON出版,ISBN 9780205075942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