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教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天道教
天道教旗幟
韓語名稱
諺文천도교
漢字天道敎
文觀部式Cheondogyo
馬-賴式Ch'ŏndogyo

天道教韓語:천도교天道敎 Cheondogyo)是朝鮮半島的一個新興宗教朝鮮地區總部朝鮮天道教會中央指導委員會位於平壤韓國地區總部位於首爾天道教中央大教堂。天道教前身是19世紀中葉西學東進時期出現於朝鮮半島的東學教1906年由東學第三任教主孫秉熙改組為近代宗教。

天道教核心教理是「人乃天」。天道教認為天主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否定來世的存在,通過「輔國安民」、「布德天下」,「廣濟蒼生」,從而「後天開闢」一個萬物和諧、「同歸一體」的「地上天國」。

天道教是少數由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官方認可的宗教,該宗教在朝鮮亦有黨籍(天道教青友黨)。

歷史

創建

天道教教祖,東學創始人崔濟愚

天道教的前身是水雲大師崔濟愚創建的東學。19世紀中葉,以天主教為代表的西學東進,衝擊朝鮮傳統社會。水雲深感「儒道、佛道經過千年發展氣數已盡」,試圖尋求救世之道。1855年,一位自稱是金剛山和尚的神人將一本沒人讀得懂的天書轉交給水雲。水雲讀過後覺悟,閉門修行數年,於1860年5月25日(農曆4月5日)開創與西學相抗衡的東方之學——東學。此日後成為天道教「天日紀念日」,1860年則成為布德元年。[1][2][3][4]

東學除有反洋教、反侵略的性質外,還有倡導平等,反封建的性質。東學摒棄儒家「天命」的形而上學,認為人生來平等,主張「後天開闢地上天國」。在其《龍潭遺詞:教訓歌》中,水雲稱:「命運是神奇的事物。富貴之人以前也曾貧賤,貧賤之人今後也可能富貴」。因此自水雲開始傳教起,東學便遭到儒生和官府的非難與鎮壓,後被朝鮮朝廷定為與天主教一樣的邪教。預感自己有殉教的危險,水雲在1863年9月26日(農曆8月14日)將教主之位傳給自己的大弟子,遠親崔時亨,是為海月神師。1864年4月15日(農曆3月10日),水雲在大邱被慶尚道觀察使徐憲淳以左道惑民之罪處於極刑。[3][4][2][5]:483-484

隱道時期

1864年水雲殉教後,崔時亨為躲避官府隱身太白山。1880年,他在逃亡期間將教祖漢文遺文整理成冊以《東經大典》之名出版,次年又將韓文遺文以《龍潭遺詞》之名出版。1884年,朝鮮發生甲申政變後,政府對東學的鎮壓開始放鬆。東學信徒數量開始迅速增加[6][4]。1892年朝鮮政府解禁天主教後,東學教依然未被解禁。崔時亨數次領導教徒舉行為教祖申冤,為東學平反的請願運動,但都沒能成功。[4][7]:407

1894年1月10日(農曆2月15日),東學南接派領導人全琫准帶領數千農民在全羅道古阜郡起義,是為東學農民革命。驚恐的朝鮮封建統治者一方面向政府告急,請求援兵,另一方面與全琫准議和。雙方最終簽署《全州和約》。日本在得知朝鮮向清政府求援後藉機向朝鮮派兵,推翻閔妃集團,扶植以金弘集為首的親日內閣,炮轟清朝軍艦,引發中日甲午戰爭[8]:12-31[5]:485-489[7]:410-422。東學革命軍北上討伐日寇,但由於武器裝備落後,缺乏正規軍事訓練在公州敗北。全琫准在退卻途中因叛徒出賣被逮捕,後被處死[8]:32-39[5]:491-492。崔時亨亦遭到追官府追殺。1898年1月16日(農曆1897年12月24日),崔時亨將教主之位傳給大弟子孫秉熙,是為義庵聖師。同年,崔時亨因叛徒出賣被處死[3][6]

顯道時期

天道教中央大教堂

崔時亨殉教後,孫秉熙流亡日本。1904年,他組建進步會,發起甲辰改革運動。由於李容九等教徒變節,組建親日團體一進會,孫秉熙在1905年宣佈「教與會分離」,將東學改名為天道教。次年,孫秉熙返回朝鮮,將李容九等62名親日教徒開除教籍,頒佈《天道教大憲》,在漢城設立天道教總部,將天道教改組為近代宗教[3][6][9]。1908年1月18日,孫秉熙將教主之位傳給春庵上師朴寅浩[3]

孫秉熙回國後投身韓國獨立運動,倡導民族獨立。日本吞併朝鮮半島後,他在今首爾江北區牛耳洞修建了鳳凰閣,以鳳凰閣為據點布教,培養獨立運動骨幹[10][11]。1919年1月5日,孫秉熙號召朝鮮全國教徒進行為期49天的民族獨立祈禱[11]。2月8日,朝鮮留學生在東京朝鮮基督教青年會(韓國YMCA日本分會的前身)宣讀《二八獨立宣言》[12]。此後,孫秉熙開始聯合基督教佛教的領袖,以及進步青年共籌獨立運動計劃[13]。1919年3月1日,以孫秉熙為首的天道教與基督教、佛教宗教代表33人在漢城塔洞公園宣讀《獨立宣言書》,向世界宣佈韓國的獨立[3][6],開啟了韓國近現代史規模最大的全民性的反日救國運動——三一運動[14]。孫秉熙後被日本人逮捕。在獄中,他飽受磨難,後被保釋就醫,於1922年5月19日殉教[3]

三一運動被日本人鎮壓後,東道教繼續開展抗日救國運動。1920年,天道教青年會成立。青年會成立了開闢社,發行社刊《開闢》。天道教青年會發展迅速,1921年改名為天道教青年黨。天道教青年黨在青年、農民、婦女、兒童等社會各階層廣泛開展愛國啟蒙運動,成立了朝鮮情況研究所、自修大學、朝鮮農民社、婦人會、朝鮮少年聯合會等組織,發行了《彗星》、《學生》、《眾聲》、《農民雜誌》、《女性雜誌》、《大眾讀本》等宣揚新文化的刊物[15]。1938年,隨着日本侵華戰爭打的全面爆發,日本對朝鮮半島的軍事統治也愈演愈烈。朴寅浩號召天道教信徒發起祈禱日本軍國主義早日滅亡的戊寅滅倭祈禱運動。1940年4月3日,朴寅浩去世。此後,天道教教主改為每3年由信徒選舉產生[16]

教理

與其它大多數宗教不同,天道教否定來世的存在。教祖水雲大神師認為天堂地獄不是存在於相互分離的遙遠來世。天主是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人之初都是一樣的,並無社會階級上的差異[17]。每個人通過自身修行「侍天主」,就可以成為「君子」、「地上神仙」,從而「同歸一體」[18]。天道教第二任教主海月神師將水雲的「侍天主」發展成為「人是天」,「事人如天」,即像對待天主一樣對待人。到第三任教主義庵聖師時期,這種理念發展成為「人乃天」,天道教的核心教理[17][2]。不過天道教的「人乃天」並不是將人視為至高無上。天道教還有「三敬思想」,即敬天、敬人、敬物。天道教的「地上天國」是人與天,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17]

天道教的目的是通過「輔國安民」「佈德天下」「廣濟蒼生」解救民眾於混沌的現狀,通過「後天開闢」,創造一個萬物和諧、「同歸一體」的「地上天國」[18]

天道教經典

天道教教典籍主要有教祖水雲大神師崔濟愚所著文言文版的《東經大典》和韓文版的《龍潭遺詞[19],第二任教主海月神師崔時亨的《海月神師法說》和第三任教主義庵聖師孫秉熙的《義庵聖師法說》[3][6]

參考資料

  1. The Founding Spirit of Su-un Daesinsa. 天道教官網. [2020-06-05] (英語). 
  2. 2.0 2.1 2.2 金惠承. 东学思想和甲午农民运动的历史意义:韩国民族主义的民众化. 《北大史學》. 2007年 第1期. 
  3.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柳雪峰. 韩国天道教. 《當代韓國》. 1998年2期. 
  4. 4.0 4.1 4.2 4.3 戚其章. 朝鲜东学道和东学党起义. 《歷史教學》. 1989年3期. 
  5. 5.0 5.1 5.2 朱庭光 主編. 《外国历史大事集*近代部分*第三分册》.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7年3月. ISBN 978-7-5161-9653-3. 
  6. 6.0 6.1 6.2 6.3 6.4 朴正雄. 韩国东学的天人观研究. 《南京大學碩士論文》. 2013年. 
  7. 7.0 7.1 朴真奭; 姜孟山 朴文一 金光洙 高敬洙. 《朝鲜简史》. 延吉: 延邊大學出版社. 1997年. ISBN 7-5634-0990-4. 
  8. 8.0 8.1 陳顯泗; 楊昭全. 《朝鲜近代农民革命领袖全琫準》.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85年. 
  9. 朴昌昱. 朝鲜族的天道教及其哲学观. 《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2年4期. 
  10. 凤凰阁. 欣欣旅遊. [2020-05-31]. 
  11. 11.0 11.1 Euiam Sungsa and The Free Faith Era. 天道教官網. [2020-06-05] (英語). 
  12. 二八独立宣言纪念活动在东京举行. 韓聯社. 2019-02-08. 
  13. 唤醒韩民族独立精神的 孙秉熙. 韓聯社. [2020-06-05]. 
  14. 宋禎煥. 浅谈三一运动时期朝鲜工人阶级的状况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 《社會科學戰線》. 1991年2期. 
  15.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天道教官網. [2020-06-05] (英語). 
  16. Chunam Sangsa and The Cultural Movement Era. 天道教官網. [2020-06-05] (英語). 
  17. 17.0 17.1 17.2 Chondogyo viewed through the Core Doctrine. 天道教官網. [2020-06-05] (英語). 
  18. 18.0 18.1 Chondogyo viewed through its Religious Objective. 天道教官網. [2020-06-05] (英語). 
  19. 金京振. 论东学道的基本思想及其性质. 《黑龍江民族叢刊》. 1995.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