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

出自求聞百科
高行健
高行健,2012年攝於盧森堡市
出生 (1940-01-04) 1940年1月4日84歲)
中國江西省贛縣
職業劇作家
國籍中國(1940年-1997年)
 法國(1997年-)
母校北京外國語大學
金陵中學
創作時期1982年-1999年
獎項

高行健(1940年1月4日),江西贛州出生,法籍華裔劇作家小說家畫家、戲劇和電影導演、攝影家,1980年代末前往歐洲,現為法國公民。因「為中文小說和藝術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而榮獲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他亦是翻譯家,尤著於翻譯塞繆爾·貝克特歐仁·尤內斯庫的作品。

生平

童年

江西贛州出生,解放戰爭結束後,全家搬到南京。父親是一名銀行職員,母親為基督教青年會成員,做過抗日劇團的演員。在母親的影響下,高行健對戲劇、寫作產生了興趣,從小就有繪畫的愛好。

少年

  • 1950年,高行健全家搬到南京
  • 1952年,高行健就讀於江蘇省南京市第十中學(今南京市金陵中學),這所中學以前是一個教會學校,能夠接觸到許多的西方翻譯來的著作。另外高行健師從畫家鄆宗嬴先生學畫素描水彩油畫以及泥塑。對這段時光,高行健回憶到:「我的底子是在那打下的。我的中學生活完全像是生活在夢裡」。

成年

作品

戲劇

  • 《絕對信號》(與劉會遠合作),實驗劇作
1982年,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
1992年,在台灣上演。
  • 《車站》,實驗劇作
1983年,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
1984年,在南斯拉夫上演;
1986年,在香港第四線劇社演出;
1988年,在英國上演;
1992年,在奧地利上演;
1999年,在日本上演。
  • 《野人》,大型劇作
1985年,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
1988年,在德國漢堡上演;
1990年,在香港上演。
  • 《高行健戲劇集》,戲劇集
1985年,由群眾出版社出版,收錄了《絕對信號》、《車站》、《獨白》(獨角戲)、《野人》,以及現代折子戲四篇:《模仿者》、《躲雨》、《行路難》、《喀巴拉山口》。
  • 《彼岸》,實驗劇作
1986年,在文學刊物《十月》發表;
1990年,在台灣上演;
1994年,瑞典皇家劇院出版瑞典文版劇作選《彼岸》,譯者馬悅然
1995年,香港演藝學院,高行健執導。
  • 《躲雨》
1987年,在瑞典上演。
  • 《冥城》,舞劇
1988年,在香港上演。
  • 《聲聲慢變奏》,舞劇
1989年,在美國上演。
  • 《逃亡》,劇作
1990年,在《今天》第一期發表,同年在瑞典皇家劇院首演;
1992年,在德國波蘭上演;
1994年,在法國上演。
1997年,在日本非洲貝寧科特迪瓦上演。
  • 《生死界》,劇作
1991年,在《今天》第二期發表;
1992年,由法國文化部贊助,在巴黎圓環劇院首演,後參加"阿維農戲劇節";
1994年,分別在澳大利亞悉尼意大利"當代世界戲劇節"上演,高行健執導;
1996年,在波蘭上演;
1996年,在美國上演,高行健執導。
  • 《山海經傳》
1992年,由香港天地圖書公司出版。
2013年6月28日,在台北首演。
  • 《對話與反詰》,劇作
1992年,在《今天》第二期發表,法文版也同時發表;
1992年,在維也納首演,高行健執導;
1995年,在巴黎莫里哀劇院上演,高行健執導;
1999年,在巴黎再度上演,高行健執導。
  • 《周未四重奏》,劇作
1996年,由香港新世紀出版社出版。
  • 《夜遊神》
1999年,在法國阿維農戲劇節首演。
  • 《八月雪》,現代禪劇、京劇
2000年,由台灣聯經出版社出版;
2002年12月19日,在台北首演。

小說及論著

1990年,由台灣聯經出版社出版。
1992年,瑞典文版出版,譯者為馬悅然
1995年,法文版出版,譯者為杜特萊
2000年,英文版出版,譯者陳順妍
1999年,由台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
2000年,法文版出版,譯者為杜特萊
  • 《給我老爺買魚竿》,小說集
1989年,由台灣聯合文學出版社出版。
  • 《有隻鴿子叫紅唇兒》,中短篇小說集
1984年,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收錄了《有隻鴿子叫紅唇兒》、《寒夜的星辰》。
  • 《沒有主義》,文藝論文集
1996年,由香港天地圖地公司出版。
  • 《現代小說技巧初探》,文藝論著
1981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 《對一種現代戲劇的追求》,戲劇論文集
1988年,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 《高行健戲劇六種》
1995年,由台灣帝教出版社出版。
  • 《高行健·2000年文庫-當代中國文庫精讀》
1999年,由香港明報出版社出版。

評價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新聞公報中指出,高行健的長篇巨著《靈山》是一部「無以倫比的罕見文學傑作,也是一部朝聖小說」。劉再復說「它揭示了中國文化鮮為人知的一面」。

除了西方的讚譽,華人文壇對高行健亦有極高評價。著名作家董橋表示,高行健的作品極具創意,永遠不會重複自己,視野廣闊,氣勢不凡,成就是世界級。

曾經翻譯過高行健數個英語劇本的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教授方梓勳,指高氏作品著重人性描述,帶有個人主義色彩,有時亦會摻入佛學和禪的思想。戲劇方面,方教授認為故事性不強,但因為充滿人性,容易令觀眾投入。他估計,這可能並非高行健的本意,但觀眾會有同感。

台灣的王吉隆則認為,高行健的作品很有民族性,他將西方現代文學技巧和東方精神融為一爐,並用自己獨特的藝術方式詮釋出來。

參考文獻

引用

書籍
  • 高行健,《現代小說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出版,1981年
  • 王蒙、高行健 等,《意識流小說》,時代文藝出版社,1988年,ISBN 7-5387-0111-7
  • 《亡命精英其人其事》,中國青年出版社,1991年,ISBN 7-5006-0684-2
期刊文章
論文
  • 羅菁,《高行健之戲劇──理論與實踐》,2006年
  • 羅菁,《「神人的沒落」──論高行健〈山海經傳〉的矛盾與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