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朦胧诗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争议最多、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诗歌流派。所谓朦胧诗,即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象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隐示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主题多义莫明等特征[1]

朦胧派诗歌普遍使用以意象表达思想内容的手法,反映对社会和人性的追求和反思。主流观点认为,朦胧诗是个人主义对文化单一与平均化现象的反思。朦胧诗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朦胧诗派的诗人,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面对理想破灭的迷茫现实,既有信念失衡、欲超越现实而无法超越的无奈,又有引导社会的激情,采用现代主义的艺术思路、感觉方式和传达技巧来作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的朦胧抒情[1]

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主要有北岛顾城江河杨炼舒婷。由于1978年12月创办于北京的诗刊《今天》的影响,朦胧派又称“今天派”。

诗潮背景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新诗创作进入新时期,此时的诗坛致力于恢复“十七年文学”的诗歌传统。1979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四五”天安门事件彻底平反,开启了80年代的新诗潮。当时的诗坛出现了不少诗群、诗派,如:“归来者”诗群、干预生活诗群、新边塞诗诗群和东海诗群、女性诗人诗群以及朦胧诗派。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诗歌流派并非相互独立,而是互有影响的,如北岛舒婷等朦胧诗派诗人亦属于干预生活诗群。

朦胧诗可追溯至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主要是以70年代中期青年诗人食指(郭路生)、芒克(姜世伟)、多多(栗世征)、根子北岛等人为代表的白洋淀诗派。他们的诗歌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直至《今天》杂志的创办,这些青年诗人才有了探索新诗的阵地。1980年,《诗刊》以青春笔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青年诗人的探索诗作和探索宣言。

名称由来

论战

1980年《诗刊》第8期发表的署名章明的文章《令人气闷的朦胧》,该文以诗人杜运燮的一首诗《秋》为切入点。此前《秋》发表在《诗刊》1980年1期上:

章明认为此诗用语让人感到稀奇、别扭,致人思想紊乱。他评价此类诗晦涩、怪僻,并将此类诗体命名为“朦胧体”,朦胧诗因此得名。

肯定

反对朦胧诗的臧克家(1933年)

论战中对朦胧诗持肯定态度的学者,以谢冕孙绍振徐敬亚为代表。他们分别写了《在新的崛起面前》、《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崛起的诗群》等文,因文章均有“崛起” 字样,故有“三个崛起论者”之称。
谢冕在文中对新诗的探索和创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认为朦胧诗人不拘一格,大胆借鉴西方现代诗歌的表现形式,写出了充满新意的诗篇。数月后孙绍振发表了《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一文支持谢冕的看法,同时又表达对朦胧诗达到“新的美学原则的高度”的观点。他提出这次新诗潮"是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这是一种“新的美学原则”(“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号筒,也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不是直接去赞美生活,而是追求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来表现自我。
徐敬亚于1983年发表《崛起的诗群》,从理论层面上阐述了朦胧诗的诗学内涵,尤其是它的现代主义倾向,从形式到内容把朦胧诗的艺术主张系统化,肯定了朦胧诗的价值。

否定

论战中否定的另一方以丁力郑伯农程代熙等为代表。他们以历史传统和现实政治的视角观,指责朦胧诗是畸形文学、艺术怪胎。老一代诗人艾青臧克家对朦胧诗和“崛起论”基本上也持一种批评的态度。反对者甚至视之为“逆流”,是“资产阶级沉渣泛起”、“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宣言书”。亦有诸多批评家和诗人既肯定了朦胧诗所具有的探索精神及取得的成就,但亦指出其不足之处,主要集中在传统与创新、现代主义、美学原则及懂与不懂等几个方面。

诗刊《今天》

今天》是1978年由北岛与芒克创刊的民间诗歌刊物,地点在北京,该刊是朦胧诗派汇集的所在。由于《今天》发表了一批优秀的朦胧诗作品,所以也有人将朦胧派诗歌称为今天派

代表诗人

前期诗人

北岛

北岛 ,原名赵振开。北岛的诗歌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作品里观察人的价值的全面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北岛诗歌的显著特征,在于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 创作于1976年天安门“四五运动”期间的短诗《回答》,是第一首公开发表的“朦胧诗”作品。

舒婷

舒婷,原名龚佩瑜。其诗集《双桅船》是朦胧诗的代表作品。 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风格却迥异于同时代的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人,同时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

舒婷诗歌意象明丽、思维缜密,特有女性的细腻和敏感。如她对爱的细腻感受,以及对人生的苦难的体悟,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

《致橡树》是舒婷亦是朦胧诗的代表作。

顾城

顾城,作家顾工之子,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顾城在文革前即开始诗歌创作,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其诗作《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

后期诗人

海子

海子,原名查海生。海子1982年开始进行诗歌创作,曾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特别奖、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从1993年起,北大每年举行诗歌节,以纪念海子。他常被引用的诗句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被人们传诵得最多的诗篇,同时也是被人们误读得最多的一首诗[2]。此诗被中国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收录。

西川

西川,本名刘军。从1980年代开始从事诗歌创作,曾参加《倾向》、《现代汉诗》等职诗歌刊物的编辑工作。西川是知识分子写作诗群的代表人之一,其作品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西川师承卡夫卡博尔赫斯的现代文学传统[3],其诗歌诗宽容、开放、具有散文化倾向。他的寓言故事形式及箴言经文的语句形成了向纯粹古典的回归与审美自主的精神和写作原创的理念。西川对海子诗歌的传播亦有重要贡献 。

评价

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迥异于中国新诗传统的美学原则,其核心精神就是在“文革”专制主义下迷失、绝望而痛苦的一代对人的反思,对人的自我价值的现代确认,对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心灵自由与解放的追求。作为一种审美追求,他们既致力于自我抒情,也致力于社会抒情,但最终是让二者统一在人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上[1]

朦胧诗人在强烈的自我意绪中显示着介入社会生活、为民族立言的抒情积极性。他们由于有文革十年的社会动荡经历和上山下乡的个人遭际,因此总是倾向于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劫难结合起来审视生活。时代氛围的明暗变化,促使这批年轻人感悟到必须从个性独立与人性解放、人道平等的角度契入社会政治生活,以此去把握诗歌的真实世界[1]

朦胧诗持续时间并不长久,在第三代诗群兴起后,朦胧诗开始走向衰落。而随着第三代诗人的诸多变故,80年代的新诗潮也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参考资料

  1. 1.0 1.1 1.2 1.3 朱栋霖 朱晓进 龙泉明. 中国现代文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1-11203-8. 
  2. 怀念海子
  3. 舒建华. 《作家们的作家——博尔赫斯》. 《南方周末》(2000.6.30). 
  • 朱栋霖 朱晓进 龙泉明. 中国现代文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1-11203-8. 
  • 怀念海子
  • 舒建华. 《作家们的作家——博尔赫斯》. 《南方周末》(2000.6.30).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