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浙江省委員會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江左梅郎對話 | 貢獻於2022年8月24日 (三) 21:10所做的修訂

中國共產黨浙江省委員會


格言口號

為人民服務

第十四屆
(2017年6月至今)
現任委員
書記 袁家軍
副書記(2) 王浩黃建發
常委(12) 袁家軍
王浩
黃建發
劉捷
許羅德
彭佳學
王成
陳奕君
劉小濤
徐文光
邱啟文
王綱
秘書長 暨軍民
機構概況
上級機構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浙江省代表大會
機構類型 中國共產黨浙江省省級地方領導機構
行政級別 正省級
授權法源 中國共產黨章程
本級紀檢機構 中國共產黨浙江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常設機構 中國共產黨浙江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會
聯絡方式
中共浙江省委辦公廳
 實際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省府路8號
 電話號碼 +571 8705 1114

中國共產黨浙江省委員會,簡稱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委,是中國共產黨在浙江省的領導機關。

中共浙江省委成立於1927年,現任省委書記是袁家軍

歷史

成立初期

1927年4月下旬,中國共產黨在武漢召開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浙江省趙濟猛王家謨等人出席了大會,會後決定在江蘇、浙江、湖北等省成立省委。1927年5-6月間,中共浙江省委正式成立,書記:莊文恭;組織部:張叔平;宣傳部:趙濟猛;農民部:卓蘭芳;工人部:張叔平(兼);婦女部:鄔因明。1927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組織部被敵人破壞,張叔平被捕,搜去關於調查四一二政變中黨員被捕、遇害、失蹤等統計資料。隨後,秘書馬吉良也被捕。張叔平被捕後,組織部主任即由王家謨擔任。工人部主任,八月下旬始由陳之一擔任。1927年7月24日,王家謨代表中共浙江省委署名的《七月份報告書》,向中共中央報告了省委成立後的組織情況:當時各縣、市委先後成立者,只三處;其他各縣有黨的組織者,本來有三十二縣;現在七縣同志被捕光或逃亡,只剩二十五縣。省委本身尚屬健全,分組織、宣傳、農民、工人、婦女五部與秘書處,唯組織部及秘書處負責人已被捕。各縣、市委則因活動分子正在變更。同年8月,莊文恭上海向鄧中夏(當時鄧為中央代表,駐在上海)匯報省委成立後的工作和張叔平馬吉良兩人的被捕情況。

1927年8月24日,莊文恭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寫信,要求辭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職務[1]。同一天裏,莊文恭還與鄧中夏聯名向中共中央提交了一份《浙江省委書記和各部委名單》。自莊文恭辭職問題離杭赴滬後,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由王家謨代理。不久,中共浙江省委婦女部主任鄔因明辭職,婦運工作由常委負責。這時,浙江省委常委由王家謨(組織、代理書記)、趙濟猛(宣傳)、陳之一(職工)、卓蘭芳(農民)四人組成。

1927年9月下旬,中共中央派張秋人來浙接替莊文恭的工作。因八七會議期間中共江蘇省委機關被國民政府破獲,陳延年被捕犧牲,中共中央經過研究,決定調鄧中夏擔任江蘇省委書記,故鄧未曾來浙江。9月27日,中央改派王若飛來浙改組。當日晚上,召開了在杭活動分子大會,改選浙江省委,會議推定陳之一、章松壽、林居等三同志為主席團,中央特派員王若飛作了政治報告,莊文恭要組織部王亦政代為報告浙江黨務及過去工作。王亦政在報告中陳述浙江省委的不健全,黨的組織渙散和機會主義病,活動人材的缺乏,黨的經費的困難,工作很少成績可言等。當晚選出正式委員十一人:張秋人江少懷林居陳之一王家謨卓蘭芳石愛雲卓愷澤沈樂山貝介夫羅家駒。候補委員五人:俞伯良駱林沈資田章松壽梁茂康。九月二十八日,省委召開全體委員會議,作了分工,書記兼宣傳部:張秋人;組織部:王家謨;農民部:卓蘭芳;職委:陳之一;婦女部:石愛雲;秘書長:江少懷;軍事部:貝介夫。常務委員由張秋人、王家謨、陳之一、貝介夫、卓蘭芳五人組成[2]

1927年9月28日,張秋人去三潭印月,被黃埔軍校學生發覺而遭逮捕(張秋人曾在黃埔軍校擔任過政治教官)。1928年2月8日,張秋人被殺害。張秋人被捕當日下午,中共浙江省委召開緊急會議,決定:一、省委負責人,請中央即派人來,未派來前由陳之一兼代;二、農民部工作,卓蘭芳未來前,由王家謨同志兼理。為了集中黨的領導,省委在這一時期里,將全省劃分為十一個市委或縣委。到九月份,建立正式縣、市委的有杭州、寧波、湖州、紹興、嘉興、建德、奉化七處;建立臨時縣委的計有永康、武義、諸暨、寧海、蘭溪、蕭山、海寧等七處;建立獨支的有金華、義烏、海門、臨海、溫州、衢州、江山、東陽、富陽等處。

張秋人被捕不久,中共浙江省委軍事部長貝介夫組織「紅色恐怖隊」,胡友生擔任隊長,貝介夫任指揮,負責暗殺與發動絲廠大罷工。但紅色恐怖隊大量成員被捕殺害,其中包括省委王家謨、省委特派員周定、鄭敬衡、省委宣傳部長趙濟猛、軍事部長貝介夫等。此外,沈樂山、項志成、曹阿堂、葛漢臣、趙濟猛、樊仲甫、胡友生等,均經浙江省特種刑事法庭判決殺害。1927年12月,杭州黨組織第二次遭到破壞,縣委委員多數被捕。1928年3月,寧波又被捕去同志十人。前後被捕已死難者二十五人,在獄同志約計三百人[2]

1928年3月14日至16日,中共浙江省委在上海召開省委擴大會議,聽取了中央代表周恩來所作的全國政治狀況報告,討論了當前浙江政治狀況及黨的政治任務、組織問題,通過了《關於改造黨的組織決議案》等決議,改組了省委:夏曦任書記,張松生邵亦民卓蘭芳為常委,張靜三龍大道卓阿德俞伯良、梅電龍、任旭為委員,陳兆龍為候補委員。4月1日,中共浙江省委機關由寧波遷回杭州。5月,由於夏曦赴莫斯科參加中國共產黨第六屆全國代表大會而離開浙江,中共中央對浙江省委成員作了調整充實,決定由卓蘭芳任省委書記,同時增補李碩勛龍大道、張靜三、曹曉時為常委,陳兆龍為委員。由於卓蘭芳在浙西兼任特委書記,一時不能到任,由龍大道代理省委書記職務。5月底,卓蘭芳到職任省委書記。10月,卓蘭芳提出辭職,省委書記由李碩勛代理,卓蘭芳、曹曉時、張靜三、龍大道、劉峻山、周志康、徐英先後為常委,陳兆龍為委員。劉峻山任宣傳委員會書記兼秘書長,李碩勛任軍事委員會書記,周志康任職工運動委員會書記。

1928年11月,中共浙江省委第五十次會議決定,擬於12月底召開黨的代表大會,並通過了新的省委組成名單,於11月20日呈報中共中央審批。中共中央於12月8日致信省委,指出:根據浙江的工作情況,不必召開黨代會;對省委提出的新的省委名單,批准正式委員9人,候補委員6人;省委書記由中央指派,在中央未派來之前,由省委在9位常務委員中選一很好的工人同志為代理書記。12月29日,省委對中央批覆的2名候補常委和3名候補委員,後有調整,候補常委錢中祿陳高設調整為候補委員;候補委員鄭馨俞阿炳遞補為候補常委;撤銷壽松濤候補委員職務委。組成人員為:常委李碩勛、卓蘭芳、周志康、徐英,候補常委劉峻山康平、鄭馨、俞阿炳,候補委員嚴汝清、邱福祥、王金姆、錢設;書記待中央指派[3]

1929年1月16日,中共浙江省委召開擴大會議,通過了政治、組織、職運、農運4個決議案,並改組了省委,徐英任書記,徐英外出巡視期間書記職務由羅學瓚代理;康平、周志康為常委,卓蘭芳、李碩勛為委員。省委擴大會議後,書記徐英及部分省委領導到各地巡視,羅學瓚康平、李碩勛、卓蘭芳4人在杭州主持省委機關工作。2月,增補邵桂根、王金姆、鄭馨為常委。李碩勛、卓蘭芳、鄭馨先後任秘書長,李碩勛兼任組織部部長,羅學瓚任宣傳部部長,周志康任職工運動委員會書記,康平任軍事委員會書記兼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3月,卓蘭芳、李碩勛、周志康離職[3]

由於中共浙江省委機關屢遭破壞,無法統一領導全省工作,中共中央認為有必要改變這種組織形式。1929年4月,中共中央召集中共浙江省委領導成員及各重要地域的負責人到上海,舉行浙江工作會議。4月17日,浙江工作會議作出了《浙江問題決議案》,「決定暫時取消省委,加緊直達地方的巡視工作,劃分六個中心縣委,直屬中央」;六個中心縣委分別為杭州、寧波、永嘉、台州、湖州、蘭溪。浙江省各縣的黨組織,分別由六個中心縣委就近負責聯繫和指導;中央給浙北、浙東、浙西各派一名巡視員。浙江工作會議後,中共浙江省委即給各縣委、各特支發了指示信,宣佈「現時浙江省委自本月份起即停止職務」[3][4]

抗日戰爭時期

在國共合作抗日的新形勢下,,成立統一的中共浙江省委已是十分必要和非常緊迫。1938年5月初,劉英隨同曾山去南昌向東南分局請示今後浙江的工作後回到平陽。5月7日,在平陽縣北港鳳臥鄉玉清岩村召開會議,根據東南分局的指示,決定撤銷閩浙邊臨時省委和浙江省工委,成立中共浙江臨時省委。臨時省委書記劉英,常委汪光煥謝文清賴大超顧玉良,委員龍躍林輝山張麒麟陳昌會(後叛變),組織部部長謝文清,宣傳部部長汪光煥,青年部部長賴大超,職工運動委員會負責人顧玉良,統戰部部長由劉英兼任,吳毓任副部長,婦女部部長施月琴

1938年5月,浙江臨時省委分別建立了浙南、處屬、台屬、寧紹和金衢5個特委,加強對全省黨的工作的領導。浙南特委加強和充實了領導成員,並擴大了轄區,龍躍仍任書記:處屬特委由浙西南特委改建,書記張麒麟:台屬特委由台州臨工委改建,書記宿士平(後劉清揚鄭丹甫):寧紹特委由省委常委顧玉良兼任書記(後楊思一),金衢特委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汪光煥兼任特委書記(後林一心王明揚)。同年9月,經中共中央批准,浙江臨時省委轉為正式省委,劉英任書記。

這也是時隔近10年,中央恢復了浙江省委建制。同年11月成立了文化工作委員會,駱耕漠任書記。為開闢浙西淪陷區的工作,於1939年2月建立了浙西特委,書記顧玉良。後因省委與浙西特委工作聯繫不便,浙西特委受浙江省委和東南局雙重領導[5]

解放戰爭時期

渡江戰役之前,第三野戰軍前敵委員會於1949年2月中旬在第七兵團駐地蘇北賈汪召開師以上幹部會議。會議決定:渡江戰役發起後,由第三野戰軍第一副政委譚震林、第七兵團司令員王建安率第七兵團負責接管浙江,同時決定成立中共浙江省籌(准)備委員會。同月,中共浙江省籌(准)備委員會在安徽蚌埠成立,譚震林任書記、譚啟龍任副書記,楊思一黃知真李豐平陳洪張雨帆劉格平(未到職)為委員。

根據渡江戰役總前委的部署,譚震林統一指揮第七、九兵團渡江作戰,譚啟龍負責籌備接管浙江的組織實施。渡江前後,籌(准)委會多次召開會議,研究籌(准)委會本身的分工與領導機關的建立、準備工作的部署、全省行政區的劃分、杭州市軍管會和省委的組織機構,以及做好接受南下幹部的組織準備和各部門幹部的配備方案等。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6]。4日晚上,譚震林與第七兵團司令員王建安、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姬鵬飛等人進駐杭州。5月5日晚上,譚啟龍率領一部分南下幹部到達杭州,與譚震林等會合。至此,中共浙江省籌(准)備委員會的使命宣告結束,籌(准)備委員會隨即撤銷。

1949年5月6日,新的中共浙江省委員會宣佈建立。省委委員有譚震林、譚啟龍、王建安、姬鵬飛、楊思一、沙文漢林楓龍躍,書記譚震林,副書記譚啟龍。5月26日,中共中央正式批准浙江省委由譚震林等8人組成。6月2日,省委將中央的決定下達各地委、市委。中共浙江省委受中共中央和華東局雙重領導。6月2日,中共中央華東局、渡江戰役總前委電令第七兵團黨委兼浙江軍區黨委。黨委常委由譚啟龍、王建安、姬鵬飛、李迎希王必成丁秋生組成,譚啟龍兼書記,王建安代書記。

建國之後

1950年3月,中央軍委對第七兵團兼浙江軍區黨委領導成員作了調整,譚震林、張愛萍、譚啟龍、王必成、丁秋生、趙俊為黨委常委,譚震林兼任第一書記,張愛萍任第二書記。1952年6月,第七兵團番號撤銷後,改為浙江軍區黨委[7]

職責

根據《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主要實行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承擔下列職能[8]

  1. 對本地區重大問題作出決策。
  2. 通過法定程序使黨組織的主張成為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或者其他政令。
  3. 加強對本地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話語權。
  4. 按照幹部管理權限任免和管理幹部,向地方國家機關、政協組織、人民團體、國有企事業單位等推薦重要幹部。
  5. 支持和保證人大、政府、政協、法院、檢察院、人民團體等依法依章程獨立負責、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發揮這些組織中黨組的領導核心作用。
  6. 加強對本地區群團工作和統一戰線工作的領導。
  7. 動員、組織所屬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團結帶領群眾實現黨的目標任務。

機構設置

根據《浙江省機構改革方案》,中國共產黨浙江省委員會設置工作機關16個,工作機關管理的機關2個。中共浙江省委設置下列機構[9]

職能部門

(省委組織部掛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作委員會、省公務員局牌子。省委宣傳部掛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省新聞出版局(省版權局)、省電影局牌子。省委統一戰線工作部掛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牌子。)

辦事機構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掛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辦公室牌子。省委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省委辦公廳。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省司法廳。省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掛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牌子。省委財經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掛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牌子。省委審計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省審計廳。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設在省教育廳。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農業農村廳。省委台灣工作辦公室掛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牌子。)

派出機關

(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與省教育廳合署辦公,不計入機構限額。)

直屬事業單位

(省委黨校掛浙江行政學院牌子。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掛《浙江日報》社牌子。浙江社會主義學院掛浙江中華文化學院牌子。省檔案館掛省檔案局牌子。)

工作機關管理的機關

(省委機要局掛省國家密碼管理局牌子。省委保密委員會辦公室掛省國家保密局牌子。)

歷屆組成人員

常務委員會

第十三屆省委(2012年6月-2017年6月)
第十四屆省委(2017年6月-2022年6月)
第十五屆省委(2022年6月至今)[10]

歷屆負責人

姓名 籍貫 在任時間 曾任最高職務 備註
譚震林 湖南攸縣 1949年5月-1952年9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國務院副總理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
1983年9月30日在北京逝世
譚啟龍 江西永新 1952年9月-1954年8月 中顧委委員
中共四川省顧委主任
第一書記
2003年1月22日在濟南逝世
江 華 湖南江華 1954年8月-1967年1月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中顧委常委
1956年7月以後稱第一書記
1999年12月24日在杭州逝世
龍 潛 江西永新 1967年1月-1967年8月 濟南軍區政治委員
開國少將
軍管會主任
1992年12月13日在南京逝世
南 萍 山東長山 1967年8月-1973年5月 中共第九屆中央委員
少將
初期至1970年8月為軍管會主任,1970年8月至1971年1月
為黨的核心小組組長,之後為第一書記
1989年2月18日在杭州逝世
譚啟龍 江西永新 1973年5月-1977年2月 中顧委委員
中共四川省顧委主任
第一書記
2003年1月22日在濟南逝世
鐵 瑛 河南南樂 1977年2月-1983年3月 中顧委委員
中共浙江省顧委主任
第一書記
2009年2月6日在杭州逝世
王 芳 山東新泰 1983年3月-1987年3月 國務委員
公安部部長
2009年11月4日在杭州逝世
薛 駒 山西運城 1987年3月-1988年12月 中共浙江省顧委主任、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
李澤民 四川蒼溪 1988年12月-1998年9月 浙江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曾任遼寧省委副書記兼瀋陽市委書記
張德江 遼寧台安 1998年9月-2002年11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曾任吉林省委書記、廣東省委書記、國務院副總理、重慶市委書記
習近平 陝西富平 2002年11月-2007年3月 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中央軍委主席
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習仲勛之子
趙洪祝 內蒙古寧城 2007年3月-2012年11月 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
曾任中央紀委常委
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
夏寶龍 天津 2012年12月-2017年4月 現任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全國政協副主席
全國政協秘書長
車 俊 安徽巢湖 2017年4月-2020年8月 浙江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袁家軍 吉林通化 2020年9月- 現任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參考文獻

  1. 中央檔案館編. 浙江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省委文件 1926年-1927年. 中央檔案館. 1986.07: 131–135. 
  2. 2.0 2.1 中共象山縣委黨史辦公室編. 半岛英魂:王家谟纪念文集.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6.10: 368. ISBN 978-7-5073-2216-3. 
  3. 3.0 3.1 3.2 《浙江省中國共產黨志》編纂委員會編. 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志.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05: 92–94. ISBN 978-7-213-03500-5. 
  4. 浙江革命歷史檔案選編. 浙江省檔案館編 , 編. 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543. ISBN 7-213-00245-7. 
  5. 高三山. 中共浙江省委黨史研究室 , 編. 中国共产党浙江历史 1921-1949 第1卷.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1: 300-302. ISBN 978-7-5098-1126-9. 
  6. 《浙江省新聞志》編纂委員會. 浙江省新闻志.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347. ISBN 7-213-03515-0. 
  7. 中共浙江省委黨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浙江历史 第2卷 1949-1978 上.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1: 2-7. ISBN 978-7-5098-1131-3. 
  8. 中共中央. 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北京. [2020-12-02] (簡體中文). 
  9. 質量雲. 总汇:31个省份机构改革方案全部获批(图表). 搜狐網新聞. 北京. [2019-06-12]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10.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五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务委员会委员名单. 杭州日報. [2022-08-24].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