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中縣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資中縣
概覽
國家 中國
隸屬行政區四川省內江市
區劃類別
區劃代碼511025
政府駐地重龍鎮
現任縣委書記張偉
現任縣長林雙全
鄉級行政區33
- 31
- 2
- 街道0
地理
其它
時區UTC+8北京時間
郵政編碼641200
電話區號+86 (0)832

資中縣中國四川省內江市所轄的一個。 因其縣城座落在沱江中段,而沱江又因的兒子「資」協助大禹治理沱江水患而稱其為資江(或資水),故名為資中。總面積1734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131萬人。轄區內交通便利,中國鐵路總公司成渝鐵路、成渝公路、G93 成渝高速公路穿越全境。

歷史

古為巴國屬地。

  • 前135年(西漢建元六年),設置資中縣,治所在今資陽縣。
  • 561-565年(北周保定 (宇文邕)年間),析置磐石縣,縣址在今之資中縣北門外兩路口一帶。
  • 553年(西魏廢帝三年),設資州,州所在資陽。
  • 587年(開皇七年),資州州治由資陽遷到磐石縣。轄資陽、磐石、清溪、內江、月山、龍山、銀山、丹山八縣。
  • 607年(隋大業三年),改資州為資陽郡,郡治仍在磐石縣。
  • 618年(武德元年),罷資陽郡,復置資州,州治仍在磐石縣。
  • 明代廢路改府,省州改縣,成都路改成都府,資州改為資縣,屬中書省成都府。
  • 1727年(雍正五年)又升資縣為資州直隸州,轄資陽、內江、井研、仁壽。
  • 1914年改資州為資中專署,專員公署設在資中,轄資陽、簡陽、資中、內江、榮縣、井研、仁壽、威遠八縣。
  • 1949年12月5日成立資中縣人民政府,屬資中專區,仍轄資中、內江、榮縣等八縣。
  • 1950年改為內江專區,專署遷至內江,資中仍為縣制。

地理

  • 資中位於東經104°27′至105°07′,北緯29°34′至30°02′,地處四川盆地「腹心」,位於成渝兩地之間、沱江中段。東鄰內江東興區安岳縣,南接威遠縣,西連仁壽縣,北靠資陽市
  • 全縣屬亞熱帶濕潤氣候,春早夏長,年均氣溫17.4℃,年均降雨量1007.7毫米,境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全國商品糧、生豬、水果、特種水產基地。
  • 資中自古以來就為川中商貿中心和物資集散地。

行政區劃

資中縣下轄22個[1]

重龍鎮歸德鎮魚溪鎮鐵佛鎮球溪鎮龍結鎮羅泉鎮發輪鎮銀山鎮太平鎮水南鎮新橋鎮明心寺鎮雙河鎮公民鎮龍江鎮雙龍鎮高樓鎮陳家鎮孟塘鎮馬鞍鎮獅子鎮

人口

全縣總人口131萬人,有少數民族27個,人口2351人。其中未識別民族22人。分布在全縣33個鄉鎮,居住較多有公民、水南、歸德、球溪、龍結、明心寺等鄉鎮。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有:彝族481人、回族208人、苗族212人、白族207人、藏族218人、傣族213人、其餘100人左右。

交通

經濟

資中工業是以初級產品開採加工等傳統產業為主的基礎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的產值所占比重很小,工業產品的技術含量不高,結構也不盡合理,化工產品和建材產品是資中縣的支柱產品,有四川銀山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省重龍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中型骨幹企業。

主要特產為塔羅科血橙鯰魚枇杷冬尖,均為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旅遊

資中是成渝沿線唯一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旅遊資源不僅豐富,而且兼具文化氣息。資中縣主要景點有:

  • 重龍山,位於資中縣城的東北隅,一山飛峙,登山一望,江城景致,歷歷可數。山上有永慶寺、山門石坊及文命誕敷木牌樓、天王殿、八角亭、天池、大雄殿、內城牆、重龍閣、喚魚池、摩岩造像、君子泉、壽音閣等景點。
  • 白雲山,位於資中縣城西南20公里10萬畝森林區,白雲山雄踞於林區內,有108個山巒。山連山,林接林,巍峨蒼翠,景色青幽。山上分為八大景區:竹影泉香、深谷聞鶯、一路順風、林海浮鯨、石徑摩天、雲端觀海、潭邊照影、翠湖泛舟。
  • 文廟、武廟: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廟是四川省保存最好的兩廟之一,始建於北宋雍熙年間,占地7034平方米,建築面積2191平方米。武廟,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全廟面南背北,由朝貢殿、鐘樓、鼓樓、大殿、武星殿、三義祠、廂房等組成。
  • 羅泉鎮、鐵佛鎮是省級歷史文化古鎮。另外還有清代一條街、東嶽廟、唐明渡雙塔、甘露寺、大東門城樓、龍江湖、九龍峽、羅漢洞等景區、景點。趙逵駱成驤兩位資中狀元應了「川東川北多勇士,川西川南多文才」。
  • 清代一條街
  • 白雲山

文物保護單位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資中文廟和武廟鹽神廟重龍山摩崖造像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處:甘露寺永慶寺及木牌坊建春門及城牆寧國寺唐明渡雙塔資中王家祠新正街民居資中南華宮興禪寺羅泉劉家大院壽音閣羅泉鍾氏宗祠趙雄墓龍水縣城遺址重龍天主堂羅泉會議會址宏仁醫院秦家岩摩崖造像西岩摩崖造像

科教

近年來,資中教育事業得到較快發展。2003年,全縣擁有中小學334所,其中省示範高中1所,市示範高中2所,縣示範高中2所,一般普通高中6所,省重點職中1所,一般職中3所,單設初中3所,鎮鄉中心學校29所,完全小學91所;社會力量辦高中1所,完全小學2所;村小181所;公辦幼兒園12所。全縣有中小學教職工9016人,中小學生199015人。2006年高考本科上線2799人。

人物

資中縣的歷史悠久,從北宋至清末,兩人金榜奪魁,214人進士及第,220人考試中舉。蘊育了天文學家、政治家孔子之師萇弘朝四大辭賦家之一的王褒,西漢通儒董鈞,唐朝詩人羊士諤經濟學家李鼎祚朝狀元趙逵史學家范祖禹、「龍斗」宰相趙雄、著名詞作家李石儒學泰斗黃澤,明朝「鐵面御史」周冕文淵閣大學士趙貞吉,清末狀元駱成鑲等等,都是土生土長的資中人。

在資中生活過或者學習成長的更有:辛亥革命大將軍喻培倫,「炸彈大王」楊禹昌魯迅時期的文學驍將林如稷國畫大師張大千,新聞巨子范長江,著名作家鄭拾風,第一位登上南極的中國女科學家李華梅,等等。

中學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