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故宮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澳门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明故宮遺址

明故宮中軸線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所在江蘇省南京市
分類古遺址
時代
編號6-80
登錄2006年

明故宮,又稱南京故宮,是中國明朝初期的皇宮,位於江蘇省南京市。1956年,列為第一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初創

南京明故宮午門遺址

至正二十六年八月庚戌(1366年9月5日),當時自稱「吳王」、尚未稱帝的朱元璋劉基等人在應天(南京)為其新宮占卜宮址。同年十二月甲子(1367年1月17日),朱元璋親祀山川之神,告曰「予自乙未(1355年)渡江,丙申(1356年)駐師金陵,撫安黎庶,於今十有二年……茲欲立郊社,建宮宇於舊城之東、鐘山之陽。國祚綿長,惟山川氣運是從。」同時集諸地工匠、軍卒數萬人,開始為自己營建宮室,即「吳王新宮」[1][注 1]

吳王新宮選址在元集慶城(即南宋建康府城)東門之外、鐘山以南,原燕雀湖位置。吳元年九月癸卯(1367年10月23日)建成[2]。吳王新宮東西寬790米,南北長750米,有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文樓、武樓、乾清宮、坤寧宮、東西六宮等宮殿和奉天門等門闕,在四周設門四座,南為午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為玄武門[3]午門之前為雲集橋,過橋入午門為奉天門,左右為東西耳房,奉天門東西兩側偏門稱為左紅門、右紅門。宮殿四周圍以城牆,高二丈五尺(9.6米),頂寬二丈一尺五分(6.8米)。宮城由於處於原燕雀湖湖底泥土鬆軟地段,因此在地基中密設木樁,主要為杉木直徑16到36厘米,長度3到6米,最長者15米。木樁之間的間距一般是8到12厘米,最密處僅為2到4厘米。此外有些地段還以黃土、碎磚層層填實夯平[4]

奉天門內為正殿奉天殿,殿前左右為文樓,武樓。奉天殿後為華蓋殿,謹身殿。內廷之門為皇宮門,內為乾清宮、坤寧門、坤寧宮、宮左門、宮右門。中路兩側有「以次序列」的春和殿(東宮)、柔儀殿(西宮)及東西六宮。[5][注 2]

皇城之外東北側為太廟,供奉德祖懿祖熙祖仁祖神位,四祖各為一廟,外為都宮,稱作「四親廟」。宮城外西南側為社稷壇[2]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即位稱帝,建立明朝,以應天府為南京,開封為北京,並於次年在鳳陽興建中都城,與應天皇宮不同的是,中都宮殿將太廟與社稷壇設在宮城正門午門之前的左右兩側,並在宮城以外增築了一道「外禁垣」,即中都皇城。由於當時全國的人力物力全被集中於中都城池和宮殿的興建,因此應天宮殿的擴建工作終止。此後數年間只對已有宮殿進行了必要的維修,並將「吳王新宮」改名為「皇城」(其範圍即後來的明南京宮城)。[6]

洪武六年(1373年)四月,朱元璋開始增築應天「京師城」(南京城)與「內城」(即後來的南京皇城),並在皇城內開設文華堂、武英堂,以宋濂為教官,擇取年少聰明的國子監監生,與年幼諸王一同讀書。在左順門內建大本堂,「聚古今圖書」、「太子、諸王就讀其間,間作東宮視事之所」;奉天門前廣場西側為右順門,門內為當時尚未就藩的諸王的宮室。

洪武朝增建

洪武京城圖志記-皇城圖
南京明故宮午門城磚上的造匠戳記

洪武八年(1375年)九月,朱元璋放棄營建中都的計劃,集中力量修建京師應天城池與宮殿,下令「但求安固,不事華麗,凡雕飾奇巧,一切不用」。此次修建至洪武十年十月結束[注 3]

這次改建的內容包括:

  • 在午門左右增築兩闕,並開設左掖門、右掖門;
  • 將原處宮城斜偏的太廟與太社稷分別遷至午門闕前東西兩側;
  • 將奉天門左右的左紅門與右紅門改名為東角門和西角門;
  • 在奉天殿左右建中左門、中右門;
  • 在謹身殿左右建後左門、後右門;
  • 文華堂與武英堂改名為文華殿武英殿[7][注 4]
  • 原設於文華殿附近的大本堂被撤廢,其藏書之所改名「文淵閣」[8]
  • 重建奉先殿;
  • 應天內城正門命名為承天門,在承天門與午門之間增建端門。

此外,在洪武八年至十年的這次增建中,朱元璋還將洪武六年增築的應天內城改名為「外禁垣」,並將原先修建的皇城與外禁垣一併統稱為「皇城」,這一叫法一直持續到永樂初年營建北京宮殿。弘治年間修訂的《大明會典》中將南北兩京的宮城稱作「內皇城」,外禁垣為「外皇城」。嘉靖年間,開始稱北京宮城為「紫禁城」,但直至萬曆年間重新修訂《大明會典》,才正式將宮城和外禁垣區分開來,宮城改名叫「紫禁城」,外禁垣稱為「皇城」。

洪武八年改建後的皇城承天門、端門兩門均為城門式建築,但城台之上未建造城樓。皇城其他三門為北安門、東安門和西安門,規制亦相同。此外還在承天門之外修築了一座「外禁門」,稱為廣敬門。[9]為了加強宮城的防衛,還在宮城與外禁垣之間修築了一道「小禁垣」,北、東、西三面各開「上門」——北上門、北上東門、北上西門、東上門、東上北門、東上南門、西上門、西上北門、西上南門[10]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再次改建應天皇宮,工程內容包括[11]

  • 在宮城奉天門前修建內金水橋,皇城承天門前修建外金水橋;
  • 在承天門外增設宮牆,圍成T字形廣場;
  • 承天門前廣場東西修建長安左門與長安右門;
  • 承天門前廣場南端的「外禁門」廣敬門改名為洪武門,原應天「京師城」正門洪武門改名為正陽門
  • 承天門與端門城台之上各修建五間城樓建築;
  • 承天門前廣場修建左右千步廊;
  • 承天門前廣場東側建吏、戶、禮、兵、工五部衙門(南京刑部在皇城之北的太平門外),西側建五軍都督府

明南京宮殿的規模至此完備。

明初南京皇宮的各宮門及宮殿門匾由詹孟舉題寫[注 5]

明朝沿革及荒廢

南京明故宮奉天殿遺址

朱元璋在建設應天宮殿的時候注意了風水的問題,以紫金山的富貴山為靠山。但是由於選址的局限,內廷部分是在被填平的燕雀湖上建造的。雖然在施工時採用了打入木樁、巨石鋪底,以及用石灰三合土、碎磚、黃土打夯等方法加固地基,但日久之後仍然出現北部地基下沉的問題,宮殿地勢前高后低,風水不吉。此外內宮在下雨時容易形成內澇,排水不易,比如正德年間後宮興寧宮「前除積水幾尺」[12][注 6]。同時宮城位於南京城東偏,距離城外過近,尤其是紫金山居高臨下,俯瞰宮城,因此在戰時不易防衛。

建文二年(1400年)九月,京師皇城承天門失火,建文帝採納翰林院文學博士方孝孺的建議,改謹身殿為正心殿,午門改名為端門,端門改名為應門,承天門改名為皋門,正陽門改名為輅門[注 7]。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日,燕王朱棣率軍攻破應天,建文帝在宮中舉火,燒毀奉先殿,皇后馬氏自焚死,建文帝本人及其太子朱文奎則不知所終。明朝馬生龍所著《鳳凰台記事》稱「宮中陰溝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闊八尺,足行一人一馬,以備臨禍潛出。」朱棣登基稱帝後,下令在宮城西北隅重建奉先殿。

永樂元年二月辛未,朱棣下令修皇城蕭牆。永樂三年六月丁亥,傳旨拓展皇城西垣,將原西安門至楊吳城壕之間的地方納入皇城內,並改築皇城城牆、重建西安門。此後十餘年間,朱棣雖仍居於應天皇宮中,但同時下令升北平為北京,並改為行在所,準備遷都。永樂十八年(1420年),北京宮殿建成,次年朱棣遷都北京,此後南京宮殿不再使用,但仍作為留都宮殿,委派皇族和內臣管理。明宣宗時期,曾派人修葺南京宮殿[注 8]。此後在英宗景泰帝年間亦曾對其進行維修,例如正統十一年(1446年)十月「發民夫、工匠疏南京承天門金水河,修千步廊、午門外值宿板房」;景泰二年七月「命修南京皇城各門」等等。

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六月丙辰夜,南京皇宮謹身殿因擊發生火災,延燒至奉天殿和華蓋殿,將前三殿及文淵閣全部焚毀[13]。成化十六年下令「南京皇城內宮殿不許重修」,任其圮廢[注 9]。萬曆《大明會典》亦稱「凡南京皇城宮殿傾圯,累朝以來止行護守,不許修飭」[注 10][注 11]。但是此後在成化、正德年間均有修南京皇城的記錄,例如成化二十二年十二月「命修南京玄武門城樓」。正德年間,南京兵部尚書喬宇入宮遊歷,此時南京皇城尚存有太廟、午門五鳳樓、文華殿、太孫宮、東宮、興慶宮、大善殿、九五飛龍殿、望江樓、內花園、西宮、武英殿、棕殿、大庖廚、八寶庫、古今經籍庫、東華門、西華門等建築[<re.Match object; span=(1, 23), match='group= 1]嘉靖十四年四月壬寅,南京端門、奉天門傾圮,明世宗命欽天監擇日興工修復,遭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廷相反對,禮部尚書夏言也稱「南京皇城宮殿傾圯者多,累朝以來不許修飾。近日請臣往往奏欲葺理,此不知祖宗深意,非所以守成法而定民志也。」明世宗稱「乃已之命,以後勿得整修。著為令。」此後百餘年間,明廷放棄了對南京宮殿的修理[注 12]

由於長年荒廢,因此南京皇宮的殿宇宮門幾乎全部坍塌毀損,到萬曆初年,只有供奉列祖列宗神位的奉先殿,供奉太祖、成祖帝后御容的武英殿,為兩殿準備享祀供膳的大庖廚,積貯錢糧的承運庫,及事關觀瞻的東華門、東安門等曾在萬曆三年重建[注 13]。萬曆三年致仕的張瀚在其《松窗夢語》中記述南京宮殿荒蕪之貌,稱「……迨今唯覩城郭崔嵬,而宮闕荒蕪,殿閣止存武英、奉先,猶舊物也。」[14]天啟初年,太僕寺少卿徐卿伯括南京廢銅四十七萬餘斤輸北京,二十九萬八千餘斤留鑄錢,皆南京大內各宮的銅灶、銅溝等物[15]

堆放在南京明故宮奉天門遺址處的殿宇柱礎等石構件

南明修葺

崇禎十七年(1644年)五月初一戊子,由淮安向南逃難的福王朱由崧乘船自淮安抵達南京,自三山門(今南京水西門)登岸,祭拜孝陵後,從正陽門經東華門進入南京宮城,步行拜謁奉先殿,隨後自西華門出宮,以南京內守備府為行宮[16]。此時的南京明宮城內大多殿宇已因年久失修而坍毀無存,前三殿更是早在正統十四年便被燒毀。五月初三庚寅,朱由崧自大明門入內朝,行告天禮,隨後在武英殿就監國之位[注 14]。五月十五日壬寅,朱由崧在南京武英殿即位,宣佈翌年改元弘光,建立南明政權。[16]

朱由崧在位時期,以內宮監作為朝殿[注 15],並對南京宮殿進行了一些修復工作,比如為迎接嫡母鄒氏(仁壽皇太后)而下令修建「西宮之園」(即慈禧殿)[注 16],並整修或新建了午門、奉天門、奉先殿、興寧宮等建築[注 17][注 18]

  • 崇禎十七年五月初一戊子,騎馬自三山門環城而東,拜謁孝陵,隨後經朝陽門入東華門,謁奉先殿,出西華門,以南京內守備府為行宮。
  • 崇禎十七年五月初三庚寅,自大明門入大內,至武英殿行監國禮。
  • 崇禎十七年五月初三庚寅,移武英殿所奉二祖二後御容於奉先殿中。
  • 崇禎十七年五月十五壬寅,即皇帝位於武英殿
  • 崇禎十七年六月戊寅,改內宮監為朝殿,命肅朝班。
  • 崇禎十七年八月癸酉,命修西宮之西園第一所為皇太后宮。
  • 崇禎十七年十一月戊子,西宮慈禧殿成。
  •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甲申,御興寧宮。
  • 弘光元年正月甲午,修奉先殿及午門、左右掖門。
  • 弘光元年四月丁卯,選淑女於元暉殿。

清初至民國荒廢

清代江寧府府城地圖,江寧滿城在圖右側
南京明故宮東側護城河南端。遠處為原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資料陳列館,現為南京軍區檔案館

明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初九,清軍由多鐸率領渡過長江,翌日弘光帝出逃,五月十五日,南京守備官員開正陽門投降。五月十九日,宣佈從通濟門起至大中橋北河為界,此線以東通濟、正陽、朝陽、太平、神策、金川等六門之內為清軍兵營,居民被驅趕至城西城南居住。明皇城亦在此線以東。五月二十三日,多鐸從正陽門入城,居於南京內守備府中[17]

清朝南明後,改南京為江寧,將明皇城改為八旗駐防城,是為江寧滿城,設置將軍及都統二衙門於明故宮中。此後明故宮內殘存的宮殿被陸續拆毀,康熙年間,曾取明故宮石料雕件修建普陀山廟宇。由於明故宮已經成為廢墟,康熙乾隆二帝南巡駐蹕江寧時,均以江寧織造署行宮太平天國攻陷南京後,沒有使用靠近紫金山的明故宮作為宮殿選址,而是在城中另擇新址營建新宮,此間曾從明故宮拆去大量石料和磚瓦。至太平天國滅亡時,明故宮的宮殿和宮牆已基本無存。

中華民國時期,曾計劃以明故宮地區為中央行政區,但由於財力和戰爭的原因,該計劃沒有全部實現。1929年修建的中山東路從明故宮遺址中穿過,將其劃為南北兩部。1930年代,在明故宮北半部遺址範圍內修建了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資料陳列館、中央博物院(現南京博物院)和勵志社總部(今鐘山賓館)等幾處建築,明故宮遺址南部成為一處小型機場。明故宮機場亦是中國首座軍用機場。

明故宮大事年表

  • 1366年(至正二十六年)八月庚戌,明太祖命劉基等人卜地,做新宮於中山之陽[18]
  • 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吳元年)九月癸卯,新宮落成[18]
  • 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戊寅,明太祖自舊內遷居新宮[18]
  • 1369年(洪武元年)九月癸卯,下令建中都宮闕,如京師之制[18]
  • 1373年(洪武六年)辛未,命築京師內城(皇城),周圍二千五百七十一丈九尺[18]
  • 1375年(洪武八年)四月丁巳,罷中都役作;九月辛酉,詔改建大內宮殿[18]
  • 1377年(洪武十年)十月,改建大內宮殿成[18]
  • 1380年(洪武十三年)六月丙寅,雷震奉天門[18]
  • 1385年(洪武十八年)九月丙寅,置午門、端門、承天門、東上門、東中門、東安門、西上門、西中門、西安門、北上門、北中門、北安門門吏各四名[18]
  • 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五月辛丑,雷震玄武門、奉天門吻獸;六月癸卯,雷震洪武門吻獸[18]
  • 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建端門、承天門、東西長安門,建內外金水橋[18]
  • 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壬子,置皇城長安、東安、西安、北安四門倉,儲糧給守御軍士[18]
  •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乙酉,明太祖崩於西宮[18]
  • 1399年(建文元年),京師宮殿毀壞[19]
  • 1400年(建文二年)八月癸巳,承天門災;九月壬戌,方孝孺請改謹身殿為正心殿、午門為端門、承天門為皋門、正陽門為輅門,從之[19]
  • 1402年(建文四年/洪武三十五年)六月乙丑,靖難師入京城,建文帝舉火於奉先殿,不知所終;六月庚午命建文所改諸殿名、門名悉復舊名[19]
  • 1403年(永樂元年)二月辛未,修皇城蕭牆及衛士值廬[19]
  • 1405年(永樂三年)六月丁亥,拓西安門外地,改筑西華門外皇牆,並重建西安門[19]
  • 1406年(永樂四年)二月庚午,重建承天門[19]
  • 1409年(永樂七年)十一月丁亥,置皇城四門倉及長安門供用庫、東安門廚房[19]
  • 1414年(永樂十二年)正月,明太宗御午門觀燈[19]
  • 1421年(永樂十九年)正月,遷都北京[19]
  • 1425年(洪熙元年)四月癸卯,修南京皇城[20]
  • 1426年(宣德元年)二月丙寅,修理南京宮殿[21]
  • 1433年(宣德八年)十二月乙亥,修南京宮殿及門[21]
  • 1438年(正統三年)正月戊戌,修南京東安門倉[22]
  • 1442年(正統七年)正月庚午,南京西安門內失火,焚毀廊房及簿籍數以萬計[22]
  • 1443年(正統八年)七月辛未,雷震南京西角門吻獸[22]
  • 1446年(正統十一年)十月丁巳,發民夫、工匠疏南京承天門金水河,修千步廊、午門外值宿板房[22]
  • 1449年(正統十四年)六月丙辰夜,南京謹身殿因雷擊發生火災,延燒至奉天殿和華蓋殿,將前三殿及文淵閣全部焚毀[22]
  • 1451年(景泰二年)七月己酉,命修南京皇城各門[22]
  • 1460年(天順四年)四月庚戌,改造南京皇城外守衛值房百餘間;七月丙申,因久雨造成坍塌,命修南京皇牆及內外城垣[22]
  • 1463年(天順七年)正月丁酉,南京西安門木廠火災,延燒皇城城牆[22]
  • 1466年(成化二年)三月己酉,以南京皇城守備衛兵多老弱之人,武器均為朽鈍之物,承天門外東西牆下開為菜園、糞坑,命兵部大臣簡衛兵、修戎器,皇城內有敢開墾、污穢者治重罪[23]
  • 1467年(成化三年)四月庚子,修南京端門、承天門損壞樑柱;六月戊申,雷震南京午門城樓[23]
  • 1469年(成化五年)閏二月庚辰,修南京承天門[23]
  • 1485年(成化二十一年)四月,南京大風,拔太廟樹,摧大祀殿及皇城各門吻獸[23]
  • 1486年(成化二十二年)十二月戊戌,命修南京玄武門城樓[23]
  • 1488年(弘治元年)五月丙子,雷震南京洪武門吻獸;南京宮城內花園火災[24]
  • 1490年(弘治三年)七月壬子,驟雨壞午門西城牆[24]
  • 1494年(弘治七年)七月庚寅,南京大風,壞殿宇、城樓吻獸[24]
  • 1506年(正德元年)三月丁未,雷震南京東安門皇城脊瓦,命守備太監傅容等修葺[25]
  • 1517年(正德十二年)九月辛卯,因久雨坍塌,詔修南京太廟、孝陵明樓[25]
  • 1522年(嘉靖元年)七月己巳,南京暴風雨,郊社、陵寢、宮殿、城垣吻脊、欄楯皆壞,翌年命南京工部會同內外守備官修理[26]
  • 1525年(嘉靖四年)七月乙卯,雷震南京長安左門吻獸[26]
  • 1531年(嘉靖十年)八月壬午,雷震南京午門[26]
  • 1534年(嘉靖十三年)六月二十二日,南京太廟失火,燒毀前後殿、東西廡、神廚庫。此後南京太廟未被修復,而是建起圍垣,將其封閉起來,南京太廟的香火歸併到南京奉先殿祭祀[26]
  • 1535年(嘉靖十四年)四月壬寅,南京端門、奉天門傾圮,命欽天監擇日興工,以後勿得整修[26]
  • 1536年(嘉靖十五年)六月壬申,雷震南京西上門吻獸[26]
  • 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十月癸未,南京修理皇城興工[26]
  • 1578年(萬曆六年),雷震南京承天門左檐;十二月己亥,南京奉先、武英二殿及承天門工竣,賞禮部尚書陶承學等銀二十兩、紵絲二表裏,兵科給事中王良心、御史林應訓各升俸一級[27]
  • 1588年(萬曆十六年),雷震南京西安門[27]
  • 1612年(萬曆四十年),在南京皇宮前宗人府後立《疏通溝渠碑》,記述疏通皇宮溝渠以解皇城外水患之事[27]
  • 1623年(天啟三年),南京大內左傍宮火災[28]
  • 1626年(天啟六年)十月辛酉,南京西華門內土中埋存的舊木材起火自燃,水澆三日始滅[28]
  • 1634年(崇禎七年),南京大風,吹落皇城門匾[28]
  • 1641年(崇禎十四年),南京大內因竊賊盜銅,為滅跡而放火焚毀西宮[29]
  • 1644年(崇禎十七年),弘光帝在武英殿即位
  • 1645年(弘光元年),命修奉先殿、午門、慈禧宮等宮門殿宇。是年清兵陷南京,明亡
  • 1649年(順治六年),以明皇城為八旗駐防城,即江寧滿城

形制

明代南京皇城宮城復原圖

城門與城牆

南京明故宮午門,東側為民國時期被拆除的左闕遺蹟,下方門券為左掖門

宮城

午門內側的內金水橋遺蹟
  • 午門,通稱「午朝門」,是宮城的正門,上有城樓九間,左右有兩觀,上有闕樓。南京明故宮午門現存城台一座,城門五孔。左右兩闕在1924年因修建明故宮機場而被拆除
  • 東華門,現存城台一座,位於南京中山東路南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近
  • 西華門,現已無存,2001年發掘出門道遺址
  • 玄武門,別名厚載門,俗稱「後宰門」,現已無存,未進行考古發掘

小禁垣

所有城門皆無存

  • 北上門,在玄武門外
  • 北上東門,在玄武門外東側
  • 北上西門,在玄武門外西側
  • 東上門,在東華門外
  • 東上北門,在東華門外北側
  • 東上南門,在東華門外南側
  • 西上門,在西華門外
  • 西上北門,在西華門外北側
  • 西上南門,在西華門外南側

皇城(外禁垣)

南京明故宮東華門遺址

除西安門外皆無存

宮殿

前三殿

  • 奉天門,正殿前門。左為左紅門(後更名東角門),右為右紅門(後更名為西角門)。門外兩廡有左翼門、右翼門,南為內五龍橋。
  • 奉天殿,坐落於三台之上,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重檐廡殿頂。殿左為中左門,殿右為中右門。殿前為廣庭,東為文樓,西為武樓。
  • 華蓋殿,坐落於三台之上,奉天殿之後,面闊五間,進深五間。攢尖頂。
  • 謹身殿,坐落於三台之上,華蓋殿之後,面闊七間,進深五間。重檐歇山頂。殿左為後左門,殿右為後右門。

後宮

  • 乾清門,後宮正門,原名「皇宮門」,洪武十年改名。
  • 乾清宮,皇帝寢宮,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重檐廡殿頂。
  • 省躬殿,退朝燕處之殿,面闊五間,進深五間。該位置原為坤寧宮正門坤寧門[注 19]
  • 坤寧宮,皇后寢宮,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重檐廡殿頂
  • 坤寧門,後宮北門[注 20]

東西宮

明初在宮城東路建有八寶庫、古今經籍庫、文華殿、奉先殿、春和宮(東宮)、太孫宮。文華殿規制甚小,奉先殿規制則仿照太廟寢宮,設靈床、懸燈、木椅等。東宮、太孫宮各有寶座、龍床,床皆五彩雕鏤,宮前多植梅樹。宮城西路有興慶宮,內藏衣物、扇子千餘箱。又有大善殿,在小城之上,城下為宮城內河石樑。大善殿設六門,為明太祖覽讀之所,殿後有石假山,下假山為望江樓,樓後為九五飛龍殿,面闊九間,殿基座有天宮壁,內藏佛龕。九五飛龍殿後為內花園,園內有梅竹松柏及各色花卉,中央有亭,四面各有五色琉璃石台一座。內花園旁為西宮,為明太祖燕居之所,並駕崩於此。西宮前殿面闊五間,設寶座龍床,後殿亦面闊五間,中為沉香木寶座,兩旁內間有龍床,各含小床,可以周回。西宮左右廂房十四間,宮後為御用廚,爐灶以銅磚砌成。西宮左右又有十二院,每院宮殿三間,左右廂房八間,廚房三間。出西宮為鬃殿,鴟吻檐脊皆鬃所成,四周為格,凡四十壁。南為武英殿,旁為大庖,為祭祀時準備祭品之所[<re.Match object; span=(1, 23), match='group= 1]

太廟、太社稷

太廟在承天門內之東,廟前有石橋,門內有東西井亭。太廟丹陛三重,殿宇九間,中設靈位,面南一位,面東三位,面西三位。殿後為寢宮,各有靈床,床左右懸懸燈,床前素壁,壁前各設方木椅,椅上籍黃褥,褥上各設裳衣,椅麓設履[注 21]

現狀

明故宮南大殿遺址的仿建建築

明故宮現存午門、東華門、西安門門闕,以及金水河、內外金水橋(五龍橋)、柱礎、碑刻等建築遺蹟。午門兩闕已於民國時期拆除,城台上的木殿宇結構已毀,僅存柱礎。明故宮中路前三殿的位置被開闢為明故宮遺址公園,午門、金水橋、奉天門遺址周圍地區被開闢為午朝門公園。原明故宮的其他區域現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軍區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等單位佔據。

圖集

註釋

  1. 吳王舊宮位於原南唐宮城以南,內橋與清平橋之間,即元朝南台(御史台)的位置,在今水游城附近。吳王新宮建成後,朱元璋將舊邸後賜魏國公徐達為府第,徐達未敢接受,魏國公府蓋在吳王府南面目前瞻園東邊的位置
  2. 明初應天宮殿中,乾清宮和坤寧宮為相對獨立佈局,各設宮門,乾清宮前門稱「皇宮門」,坤寧宮前門稱「坤寧門」,宮垣之內另有內門。洪武十年改建南京皇宮時改變內廷宮殿佈局,將乾清、坤寧兩宮共處一庭,同建於一座「工」字形台基上,並將乾清宮前門改名為乾清門,將坤寧門移至坤寧宮之北(今御花園北門順貞門的位置),後又在乾清宮與坤寧宮之間修建省躬殿,即後來的交泰殿
  3. 明初劉崧《朝會紀事》所記洪武十年二月二十九日入朝時所見午門、奉天門、奉天殿:「……明日,監察御史權河南司官董哲,與浙江廉使余奎等又最後至。皆集於會同館,凡四十有九人。其始至,皆齋沭,具朝冠朝服,以次日早引奏如儀,行朝覲禮。至是,始齊同焉。前期,儀禮司正戒各道官率所屬入聽宣諭,乃二十九日早朝。既退,眾各常服,俟於闕門之西外。時中書丞相胡惟庸、大都督府官毛某、御史台左大夫汪廣洋、右大夫陳寧,皆先入,文武百官從之。既而司正引眾班,循闕右西側門以入奉天門,復由門之右掖進奉天殿下,敘列於丹墀之西以俟。俄而,中使趣召,知上已升殿矣。司正與序班導眾由殿右歷西階折而東行,遙望見金刺紋團鳳扇夾御座,正南面北位,乃循殿廷西南,遂班於正南,北面立。最在前者,廉使一人,次則副使四人,廣西僉事顏繼先、陝西僉事韓宜可等數人與經歷等四十四人,作重行立,又次其後。奉天殿新成,土木疏朴,未甃飾也。上冠通天冠,御白袍,負山字金漆素木屏風,據金椅,下施葦席焉。天顏清怡,玉音暢亮,宣諭丁寧,繼以戒敕。特命戶部尚書偰斯以官段四表裏賜余奎,賞其前在山東時實封言事剴切雲。宣諭畢,眾惶恐再拜叩首謝而退。又明日,為三月朔旦,司,正具戒入辭,眾復具朝冠服,隨序班先俟立於奉天殿之前墀。上既升御座,司正以聞,乃就位,贊拜。禮畢,趨退,由奉天門。未竟,有旨召復入,而前行者已出,赴儀禮司收服矣。後行者聞命,將復入,不可,乃亟出易服,仍群趨以入。時工匠方集殿墀,頗喧雜,上厭之,乃徐步出殿門。降庭陛以臨於丹墀,將坐,見臣等且還至,乃直南趨出奉天門,度金水橋。又趨午門以出,至御街中甬道而坐。百官衛士,環擁後先,而儀仗嚴肅特甚。眾俯伏,喘汗戰慄,不知所為。上始若色怒,久之,乃言曰:『若等知朕所以諭之意否乎?今天下太平,有司膺名秩食俸祿甚厚,而民隱未盡昭恤,使朕之耳目弗究於下者,非若等責歟?惟是新制,九年考績,若等其各還司,以糾以察,慎乃憲度,大者以聞可也。毋玩民事,毋干天紀,使後此能復見朕,則若等為奉職矣。』是日,聖訓諄復,視前日尤嚴切焉。拜辭禮畢,上將起,復立而申飭者再四。暨返駕,將入午門,忽返顧曰:『若等其偕來。』上既入,乃自東廡以登於觀,上遂入坐南殿,群臣登自西廡,遂列憩於殿之右掖,陳幾席焉。雲有旨賜膳。既而光祿寺設饌,酒三行,進膳畢。司正奏按察司官謝賜膳,敕免謝,乃退。詣中書省及府台以次辭謝而出。又明日,齎兵部符驗,出金川門,赴龍江驛,次第起船以歸,實是月之四日也。舟行凡十有九日,始達北平。追錄前所會憲官之爵里姓字為一帙,以識好會也。聖祖之親近外台、戒敕諄至如此,天下安得不治?然禮制近古,迥與今異,故錄之以備考雲。」
  4. 洪武十年六月,朱元璋下令「命群臣自今大小政事皆先啟皇太子處分,然後奏聞」,此後文華殿成為皇太子朱標「視朝」的正式場所,武英殿成為朱元璋的「便殿」以及齋宮(此前的齋宮在乾清宮西廡)
  5. 【明】謝肇淛五雜俎》卷七:「今國家誥敕及宮殿匾額皆用筆法極端楷者書之,謂之中書格,但取其莊嚴典重耳,其實俗惡不可耐也。洪武初,詹孟舉以此技鳴,南京宮殿省寺之署多出其手。」
  6. 宋代時適逢氣候變遷,南京一代為史上枯水期,秦淮河河道寬度驟減近半,玄武湖曾消失200餘年而被王安石「潟湖為田」,燕雀湖也不例外,隨着氣候緩和,地下水位不斷昇高,才出現地基下陷的問題。並非純粹的工程質量問題。
  7. 《鄭端簡公今言類編》,《萬曆野獲編》卷一所記更名時間為建文三年九月
  8. 明實錄》《宣宗章皇帝實錄》,洪熙元年七月:「行在工部尚書吳中奏南京修理宮殿」;宣德元年四月壬申:「遣工部郎中馮春往南京修理宮殿,工匠各給賞賜,至是春還。」
  9. 顧起元客座贅語》卷八·皇城:「萬曆中,少宰李公廷機曾議修大內承天門樓。余座師少宗伯葉公向高署工部事,以質於大司馬郝公傑。郝公以《會典》成化十六年有『南京皇城內宮殿不許重修』之例答之,遂止而不行。」
  10. 《大明會典》卷二〇八·「營繕清吏司」條:凡南京皇城宮殿傾圯,累朝以來止行護守,不許修飭。
  11. 《明實錄》《世宗肅皇帝實錄》,嘉靖十三年八月丁未:詔禮部尚書夏言至平台,賜之敕,令宣府示部衙門,集議南京建廟事宜。敕曰「……今北都立萬世之業,則當為萬世之圖,使其專一於此……南京皇城宮殿傾圯者多,累朝以來不許修飾,祖宗自有深意。」
  12. 【明】鄭曉《今言》卷三:「南京大內近多圯壞,以王廷相建言故也。今端門樓已毀,承天門樓將傾,數年之後當大壞。宗廟火,亦當復建,神所棲也。不知其神在彼乎,在此乎。故成王在鎬京,而文、武王廟豐及洛都皆有之。夏言九廟議誣甚」
  13. 《明神宗實錄》:萬曆三年正月已未,議修理南京內府門殿、庫藏。議者以為累朝明禁,無容輕議,惟奉先殿享祀列聖神位,武英殿奉太祖、成祖御容,大庖廚為進供日膳之所,及諸緊要庫藏所,宜及時修葺。於是南京工部尚書劉應節上言:「南京為祖宗創業根本重地。自成祖定鼎幽燕,南京大內,遂為虛設,禁令勿修,允其自壞。先朝深意,未易窺測。然臣等之愚謂有不必修者,有必不可不修者,似未可漫無分別,一概停止。如系內外出入之防者必修,外圍皇牆、內圍禁城是也;系享祀供膳之所者必修,奉先殿、武英殿、大庖廚是也;系錢糧積貯之所者必修,承運等庫是也;系官軍駐紮、官軍宿衛之處必修,光祿寺、尚寶司、六科、監局及宿衛等房是也,系臣民觀瞻之重者必修,東安、東華等門是也。今各衙門公署已經題修二殿,大庖各庫,見有今議,而獨東安、東華等門及宿衛處所,議者未及。恐傾頹日甚,一望丘墟,非所以肅觀瞻重根本也。但錢糧詘乏,工料難辦,或俟別項倒塌,重行拆卸,移取無用,以修有用,庶為兩得耳。」疏下工部。
  14. 《明季南略》卷二,錢海岳《南明史》本紀一。按南京皇城最南之門原名為洪武門,似於永樂、洪熙時改為大明門
  15. 錢海岳《南明史》本紀一:「(崇禎十七年六月)戊寅,改內宮監為朝殿,命肅朝班。
  16. 錢海岳《南明史》本紀一:「(崇禎十七年八月)癸酉,命修西宮之西園第一所為皇太后宮。」十一月戊子「西宮慈禧殿成。」
  17. 錢海岳《南明史》本紀一:崇禎十七年十二月甲申「御興寧宮」;弘光元年正月甲午「修奉先殿及午門、左右掖門」;弘光元年四月丁卯「選淑女於元暉殿」。《南明史》志二·禮:安宗即位,南京命工部大修奉先殿。崇禎十七年五月庚寅,移武英殿所奉二祖二後御容於殿中。
  18. 《明季南略》卷二:弘光元年正月十九日因「殿宇鼎新」推恩馬士英史可法王鐸王應熊何應瑞等輔臣;同年三月二十二日因「殿工落成」加恩史可法、馬士英、王鐸等人。
  19. 關於明初省躬殿是否存在,有多種說法。一般認為省躬殿是建文帝所建,《大政記》及《昭代典則》所記:「建文元年十二月,建文帝於南京乾清、坤寧二宮之間增建省躬殿,方孝孺《省躬殿銘》 稱「皇上嗣大寶位,清心恭已,喜怒不形……復於乾清、坤寧二宮間為退朝燕處之殿。」建文四年靖難師入金川門、建文帝焚毀後宮,明成祖重建乾清、坤寧二宮,但未重建省躬殿。傅熹年《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建築群佈局及建築設計方法研究》和茹競華《紫禁城總體規劃研究》等書認為,北京故宮的交泰殿建於嘉靖年間,原名中圓殿,嘉靖十四年七月落成後賜名交泰殿,後兩宮至此才變為後三宮;而明成祖營建北京宮殿時其規制仿南京,嘉靖以前北京皇宮無交泰殿,則南京皇宮的後宮區域也應為兩宮之制,無省躬殿。
  20. 明成祖營建北京宮殿時坤寧宮之後為北圍房,沒有開門的記錄,則南京宮殿也應與之相同。北京宮殿南北縱深長於南京宮殿,故坤寧宮之北還有內御苑,其北門稱坤寧門。嘉靖帝下令在北圍房正中開廣運門,嘉靖十四年改名坤寧門,而將原坤寧門改為順貞門
  21. 【明】黃省曾《五嶽山人集》卷第三十二《建業大內記》:「攝提格之歲如月八日,大司馬喬公奉天子明詔,道承天右門,左入太廟門。門左右皆樊松竹雜灌,門內唐左右位咸有井,井覆以亭。入左角門,過石樑,明庭上須彌座,座凡三重,皆可路。廟間九,檐際皆有網絲,中設靈座,面南一位,面東三位,面西三位,皆設靈衣。由右入觀寢室,室各有靈床,床左右懸懸燈,床前素壁,壁前各設方木椅,椅上籍黃褥,褥上各設裳衣,椅麓設履。入端門,又入午門,左角門進,轉西,道台麓,上五鳳城樓,是為兩觀。中之左右,洪武之鐘皷在焉。鐘下承塞以磚,垔前之左右,皆架瑣子革紙,鎧甲樓編,編繚絲為牕。日映其上,明麗炫目。循城之東,經八寶庫、古今經籍庫,東華門內觀太孫宮、東宮。宮前多梅。官各有寶座龍床,床皆五彩雕鏤,前階三梁以上,凡宮隔以衖壼。入文華門,殿制頗小。西觀奉先殿,殿亦有靈床,座如太廟寢室,以歲時薦享不在是,多塵。又觀興慶宮,宮前除積水幾尺,宮內藏衣扇等項,箱千餘,各系標牌,有彩金龍鳳紅箱七八座,列於中。又觀大善殿,殿在小城之上,由左門入,北轉上至南殿,殿有網絲。門凡六,雲聖祖覽讀之所。其後有石假山,下通石樑,石山鈎闌下山,循左而入,為望江樓,高際霄漢,已不可梯。樓後為九五飛龍殿,間凡九除,多萱草。底宮有天宮壁,藏佛龕。轉至內花園,中有亭,亭四面各有五色琉璃石台一座,可以登游。台峙玲瓏古石各五,中峻,次卑。台之兩涯各函石缸二,缸水清濁鬚眉。園內多梅、竹、松、栢,百卉俱足,晶瑩特異塵世。又觀西宮,戶柣以黑金為之,往往用焉。宮後有御用廚,灶為銅磚所迭。宮間五,中設沉香寶座,兩間門相對,門迭虎頭於楔上,各有龍床。床各含小床,可以周回。布席床面,朱華格眼,或剔地起突雲龍盤鳳。宮之前牕皆四斜,球文格眼,或龜背羅文迭勝,門紐皆絡膝紅金為之。左右廂宮凡十四。又左右翼十二院,院各宮三間,左右為房,房有壁廂八,朱金龍鳳為飾,皆左啟。傍屋三間,為廚,咸銅灶。廚北有小屋三間,廚前石□。宮除前又殿五間,中有沉香寶座,座端有金椅,左右有龍床。出宮是為鬃殿,鴟吻檐脊皆鬃所成,四周為格,凡四十壁,粘黃綾。又經武英殿至大庖。庖之祭器皆木色,咸朱,凡祭列於紅幾,几上咸刊定薦物品,位祭則攜幾以往。由西華門、西上門以出。大司馬授簡謹記所述」

參考文獻

  1. 《明實錄·太祖實錄》,台灣校勘本卷二一
  2. 2.0 2.1 《明實錄·太祖實錄》,台灣校勘本卷二五
  3. 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南京文物志》. 北京:方志出版社. 1997年. ISBN 7-80122-222-9, 第55–57頁
  4.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主編《中國古代建築技術史》
  5. 《明實錄·太祖實錄》,台灣校勘本卷二五;《明史》志四十四·輿服
  6. 《明實錄·太祖實錄》,台灣校勘本卷一〇〇
  7. 《明實錄·太祖實錄》,台灣校勘本卷一一三)
  8. 《明實錄·太祖實錄》,台灣校勘本卷一一〇
  9. 《明實錄·太祖實錄》,台灣校勘本卷四四
  10. 《明實錄·太祖實錄》,台灣校勘本卷一一五
  11. 《明實錄·太祖實錄》,台灣校勘本卷二二三
  12. 【明】黃省曾《五嶽山人集》卷第三十二《建業大內記》
  13. 《明實錄》《英宗睿皇帝實錄》正統十四年六月
  14. 【明】張瀚《松窗夢語》卷二·南遊記
  15. 【明】談遷《棗林雜俎》
  16. 16.0 16.1 《明季南略》卷二,錢海岳《南明史》本紀一
  17. 《明季南略》卷四
  18.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18.12 《明實錄·太祖實錄》
  1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明實錄·太宗實錄》
  20. 《明實錄·仁宗實錄》
  21. 21.0 21.1 《明實錄·宣宗實錄》
  22.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明實錄·英宗實錄》
  23. 23.0 23.1 23.2 23.3 23.4 《明實錄·憲宗實錄》
  24. 24.0 24.1 24.2 《明實錄·孝宗實錄》
  25. 25.0 25.1 《明實錄·武宗實錄》
  26.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明實錄·世宗實錄》
  27. 27.0 27.1 27.2 《明實錄·神宗實錄》
  28. 28.0 28.1 28.2 《明史·五行志》
  29. 談遷《棗林雜俎》

外部連結


引用錯誤:使用群組名稱 "<re.Match object; span=(1, 23), match='group=" 的 <ref> 標籤已存在,但查無對應的 <references group="<re.Match object; span=(1, 23), match='group="/>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