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望山摩崖造像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孔望山摩崖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所在江苏省连云港市
分类石窟寺
时代东汉
编号第三批第42项
登录1988年1月13日

孔望山摩崖造像,中国最早一处道、佛内容摩崖造像群,位于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南郊孔望山,雕造于东汉晚期,人物图像共有105尊,当中最体型最大最尊崇的是老子像与黄帝像,而佛教内容画像有“涅槃图”和“舍身饲虎图”等,反映东汉时黄老、浮屠合祀的风气和老子化胡的传说。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发现,对研究道教佛教早期发展史有重要意义[1]:352,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年代与位置

孔望山摩崖造像是中国最早一处道、佛内容摩崖造像群,雕造于东汉晚期,信立祥指出其年代下限为184年[1]:336、349-350巫鸿则将石刻时代确定为2世纪末至3世纪[3]:338。孔望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山的东北,是一座东西长约700米、高129米的孤立山丘,其东部今是一片平川,但三百年前还是大海。传说孔子曾登上此山丘东望大海,山丘因此而得名“孔望”。摩崖造像群位于孔望山南麓最西端,依山岩的自然形势雕刻而成[1]:336

人物与构图

孔望山摩崖造像的人物图像共有105尊,分布在东西长17米、高8米的山崖上,编号分别为X1—X105[1]:336

道教

孔望山摩崖造像中的黄帝像(X68)拓片

黄帝画像(X68)被配置在造像群的最高处,说明其身份甚高。像高1.14米,身着汉式衣冠,面部清癯,袖手盘坐,身前的平台上刻一圆形灯碗[1]:343、338老子画像(X66)配置在画像群的中心位置,被多组佛教内容的人物画像所环绕,是画像群中体型最大的人物,也是地位最尊崇的人物。像高1.48米,著汉式衣冠,头戴进贤冠,面庞瘦长,正面拱手而坐,脸向西呈半侧面状,身下前突的平台上,阴刻连花座和一圆形灯碗[1]:341、338。老子像东侧有一侍者或供养人,身着冠服,侧身面向老子而立,高度仅为老子的二份一。老子像西侧另有一胡人供养人,手持莲花。整个孔望山摩崖造像群就是以老子像为中心雕造出来的[1]:338-340关令尹喜画像(X1)位于群像西部,身着汉式冠服,头戴流行于中下级军吏的武冠大弁,双手捧盾,正面而立[1]:338、340-341

老子像下方和左下方共有三幅“论道图”,各刻于画龛之内。在老子像下方的一幅,画面上部及两侧刻有帷幛,幛下共刻有十位人物,其中两位中心人物围坐在尊案两侧,正在交谈。坐在尊案左边的人物为道家高士,身着冠服,双手前伸,正在高谈阔论,其后站立着两名戴帻的侍者。坐在尊案右边的人物为道教首领,头戴无翅纱冠,左手抚胸,右手作摆手状,似正激烈争辩,其右侧有六名或坐或立的侍者。孔望山摩崖画像东南部,尚有圆雕石象和石蟾蜍[1]:343、351。在汉代艺术中,蟾蜍和大象都是祥瑞动物[3]:339

佛教

孔望山摩崖造像有十二组佛教内容画像,按内容可分为佛传故事、佛像和供养人像三类。保存较好的佛传故事画像有两组:“涅槃图”和“舍身饲虎图”。涅槃图刻在老子像下方偏西,由57个人物像组成。释迦牟尼在画面中心半身侧卧,面部圆长,头有高肉髻,著圆领衣,身下有榻或毡,右手支颐,神态静谧安详。其他人物头像面型方圆,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均穿圆领衣,有的戴冠,有的梳髻,有的以花束发,有的剃头,均面向释迦牟尼像,呈悲哀之色。这幅涅槃图表现了弟子与信徒哀悼释迦牟尼涅槃的景象[1]:345舍身饲虎图配置在老子像的东侧,画像群的最东端,表现摩诃萨埵王子(释迦牟尼的前生)舍身饲虎的故事。摩诃萨埵王子侧卧,头戴三角形风帽,上身裸露,下着短裙,右手托颐,左腿弯曲搭在右腿之上。其腰部上方突起一块岩石,上有线刻的口、目,状似虎头;与虎头相连,有一延伸至摩诃萨埵王子头西部的狭长山石,像蹲伏的虎身[1]:339、345

关令尹喜像东侧有一佛像(X2),圆脸大耳,深目高鼻,头有高肉髻,身穿圆领长衫,右手在胸前五指疏开,掌心向外,乃施无畏印的手势,左手在胸前作握衣状[1]:346。另有几尊菩萨造像,如X3双腿交叠而坐,右手似施无畏印,造像X65手持一株莲花[3]:335-336。佛教人物像多头戴三角形风帽,身着窄袖长衫[1]:338

雕刻手法

孔望山摩崖画像的雕刻手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为剔地浅浮雕,绝大多数人物像都是用这种技法刻成的,在雕刻画像前先将石面打平,然后将物象轮廓线外剔地成平面,物象面呈边缘圆缓突起,物象细部如眉、目、口、鼻均用阴线刻出。孔望山画像群中的剔地浅浮雕人物像,如老子像和关令尹喜像,都比例准确,线条流畅,刀法洗练。第二种雕刻手法为阴线刻[1]:348,孔望山的阴线刻画像,人物众多,线条准确,刻画细腻。第三种雕刻手法是高浮雕,结合浅浮雕与圆雕技法,涅槃图中的释迦牟尼像,和舍身饲虎图中的虎头,都是用这种手法刻成。孔望山摩崖造像的雕刻技法,与东汉晚期的汉画像石完全一致[1]:349、336,线的表达方式是其最大的特点,这种表现技法直接来自汉代丧葬石刻技术,在孔望山这里,尽管工匠是在和一座山打交道,他们仍试将岩石浑圆的外形改变成平面,以便运用他们所熟悉的丧葬石刻技法[3]:331-332

宗教意义

孔望山摩崖造像应是太平道祭祀崇拜的神像[1]:338,石刻内容上属于道教,而佛像只是道教众神偶像的组成部分[3]:344,反映社会上流行合祀黄老、浮屠的风俗。老子像被多组佛教内容的人物画像所环绕,与老子化胡说有关。佛教徒杜撰出老子出关后,经西域到天竺,创立佛教的宗教神话。老子不仅是道教的教祖,也成了佛教的教祖[1]:350、341-342黄帝老子佛陀合祀,反映当时人们对佛教还缺乏了解,佛陀被看作是长生不老的仙人,佛教成为道教的一个流派,在社会上传播和受信奉。当中一些佛像高鼻深目,头戴有翅三角形风帽,是西北苦寒之地胡人的形象,而不是天竺人的特征,反映当时佛教刚刚传入中土,人们只知佛教来自夷狄,对天竺的气候和风土人情尚一无所知,主观地把释迦牟尼理解为苦寒之地的胡人[1]:349。造像表现的不是正统佛教观念,而只是吸纳了只鳞片甲的佛教元素[3]:339

考古学家指出,孔望山邻近原本有一座建于155年的东海庙[3]:341,祭祀东海之神。孔望山摩崖造像群,应是东汉时东海庙中的一处祭祀画像,摩崖前的平地即汉代祭坛所在[1]:351-352

参考文献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信立祥. 《漢代畫像石綜合研究》.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0. ISBN 9787501011780 (简体中文). 
  2. 〈國務院關於公佈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中国政府网. 2014-07-21 [2022-08-17] (简体中文). 
  3. 3.0 3.1 3.2 3.3 3.4 3.5 3.6 巫鸿. 《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 郑岩等译. 北京: 三联书店. 2005. ISBN 9787108052964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