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饅頭
白色饅頭
別稱餑餑饃饃
類型麵包廣式點心
起源地中國
地區東亞
上菜溫度熱氣騰騰
主要成分麵粉
炸饅頭
金銀饅頭
手作饅頭

饅頭,中國傳統麵食,通常用以麵粉製成,將麵粉和按比例混合發酵後(或拌入內餡)制而成的食品。華北地區稱為餑餑關中中原江淮部分地區稱為饃,晉語、部分閩語地區也稱為饃饃等。通常是半球形、長方體,大小從直徑4公分左右到直徑15公分左右均有。其中,無餡的饅頭是多數中國北方人的主食。

歷史

漢朝時,由於磨已廣泛應用,蒸製的麵食也隨之流行於全中國各地,當時統稱為「餅」。

「饅頭」一詞最早見於西晉束廣微[1],又稱「蒸餅」[2][3]

「饅頭」一詞出自三國蜀漢諸葛亮[4]。當時諸葛亮率軍南渡瀘水以討孟獲。根據當地的習俗,大軍渡江之前必須以人頭祭祀河神。諸葛亮遂命人以白面裹肉蒸熟,代替人頭投入江中。諸葛亮將其命名為「蠻頭」,即蠻人之頭之意[5],江面原先浮癘瘴竟消散,大軍得以平安渡江,一說孤野會討吃討喝;又有一說,饅頭乃張飛征蜀時發明。唐朝以後,饅頭變小,稱「玉柱」、「灌漿」[6]、「饅役」[7]、「粳頭」[8]

在此之後無論有無餡心均統稱饅頭。直到北宋才出現包子這一稱呼,指代有餡的饅頭(用菜葉裹餡的菜包)[9],而饅頭一詞本身則逐漸變成無餡製品的統稱。現在蘇南及浙北地區,如上海、蘇州、杭州,仍將無論是否含有內餡的饅頭統稱為饅頭,例如肉為餡的稱為「肉饅頭」。[10]

香港酒家供應的饅頭體積比北方的小,屬於點心而非主食。

饅頭有「瞞頭」(欺瞞河神的人頭)之說法,無文獻可供考證。此詞可能衍生自《說郛》內文所載之文字:「食品饅頭本是蜀饌。世傳以為諸葛亮征南時其俗以人首祀神,孔明欲止其殺,教以肉麵二像人頭而為之。流傳作『饅』字。不知當時音義如何,適以『欺[瞞]』同音。」

分類

2007年12月20日,中國國家認監委國家質檢總局分管機構)發佈了國家標準《小麥粉饅頭(GB/T 21118-2007)》,其中將以小麥粉原料生產的饅頭,分為熱包裝饅頭和冷包裝饅頭兩大類。

食品安全的顧慮

長期食用在製作過程中添加有含膨脹劑的饅頭,由於可以沉積在大腦、肺臟、肝臟、骨骼、睪丸、子宮等中,累積到一定數量後可會產生慢性毒理作用。尤其是孕婦和發育中的兒童。

分佈

在中國、越南朝鮮半島日本皆有饅頭,形態各異。但在韓語中,漢字詞「만두」(漢字寫為「饅頭」)指的是小面糰,包括餃子餛飩小籠包等等。

逸聞

  • 《愛竹淡淡藪》[需要解釋]載:「宋趄有個叫孫琳的大夫,為宋寧宗淋病,就是用饅頭包大蒜淡豆豉,每日服3次,3日便病除,被人們視為神醫。」
  • 在中亞,饅頭(曼提)是指肉包。

參考文獻

  1. 《餅賦》:三春之初,陰陽交際,寒氣既消,溫不至熱,於時享宴,則曼頭宜設。
  2. 《晉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三《何曾傳》:「(何曾)性奢豪,務在華侈。帷帳車服,窮極綺麗,廚膳滋味,過於王者。每燕見,不食太官所設,帝輒命取其食。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食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
  3. 《名義考》:「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餅』,又曰『籠餅』,即今饅頭。」
  4. 《誠齋雜記》「孔明徵孟獲。人曰:蠻地多邪,用人首祭神,則出兵利。孔明雜以羊豕之內,以麵包之,以像人頭。此為饅頭之始。」
  5. 郎瑛《七修類稿》卷四十三:蠻地以人頭祭神,諸葛之徵孟獲,命以麵包肉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為饅頭也。
  6. 《匯苑詳註》:「玉柱、灌漿,皆饅頭之別稱也。」
  7. 吳自牧《夢粱錄》
  8. 陳梗《負暄野錄》「饅亦作梗」,書之「粳頭」
  9. 王栐《燕翼冶謀錄》「仁宗誕日,賜群臣包子。」包子下注「即饅頭別名。」、「今俗屑發酵,或有餡,或無餡,蒸食之者,都謂之饅頭。」
  10. 菜包占比超过肉馒头 苏州人吃包子口味紧跟时尚_【快资讯】. [2019-10-22].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