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竹亞科
日本京都嵐山竹林中的孟宗竹Phyllostachys edulis
生物分類法 編輯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門: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演化支 鴨跖草類植物 Commelinids
目: 禾本目 Poales
科: 禾本科 Poaceae
演化支 BOP類群 BOP
亞科: 竹亞科 Bambusoideae
Luerss., 1893
模式屬
簕竹屬
Bambusa
Schreb., 1789
總族

 竹亞科分佈

(英語:Bamboo)又稱竹子,是一種常綠多年生開花植物的通稱,屬於禾本目禾本科的竹亞科(學名Bambusoideae)。和其他草類植物一樣,竹子的莖的節間區域通常是中空的,橫截面中的維管束散佈在整個莖中,沒有雙子葉木質部也不存在。

竹的根莖依賴系統獨特,因此世界上許多生長最快的植物都屬於柱子。竹不經生長速度快,而且對土地容忍度好,因此竹子非常適合造林、碳封存和減緩氣候變化。

竹子用途廣泛,在南亞東南亞東亞擁有重要的經濟和文化意義,常常用作建築材料、食物來源和原材料,同時也用於藝術中,如竹畫和竹工,在中國與梅、蘭、菊統稱為「花中四君子」,同時與梅、松並稱為「歲寒三友」。與木材一樣,竹是一種天然複合材料,具有高強度重量比,可用於結構。竹子的強度重量比與木材相似,其強度通常與堅固的軟木或硬木相似。

分佈

竹子主要分佈在北緯46度至南緯47度之間的熱帶亞熱帶溫帶地區。世界上除了南極洲歐洲大陸以外,其他各大洲均可發現第四紀冰期以來的鄉土竹種。亞洲分佈最為豐富,其次為非洲和拉丁美洲,北美和大洋洲很少[1]

亞太竹區

亞太竹區為世界最大竹區,橫跨整個東亞。南至南緯42度的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北部,北至北緯51度的庫頁島中部,東至太平洋諸島,西至印度西南部。中國多地、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都有幾個地方性種群。竹子約50多屬,900多種。既有叢生竹,又有散生竹,前者約佔3/5,後者約佔2/5,其中有經濟價值的約有100多種。

美洲竹區

美洲竹區從阿根廷南部的南緯47°和智利中部,穿過南美熱帶雨林,到厄瓜多爾安第斯山脈附近4,300米。,北至北緯40度的美國東部,共有18個屬,270多種。

非洲竹區

非洲竹區竹子分佈範圍較小,南起南緯22度莫桑比克南部,北至北緯16度蘇丹東部。

特徵

竹為多年生植物,但不具備年輪,因而與一般人所認知的不同,竹子是一種巨大的「草」,大都具有地下根狀莖。通常通過地下匍匐的根莖成片生長。也可以通過開花結籽繁衍。節明顯,各節生芽,地下莖各節的芽可萌發成地下橫走的竹鞭或地上的竹竿。竿節上的芽常形成各節的分枝。分枝上的葉為營養葉,批針形,具短柄。有一些種類的竹筍可以食用。

竹鞭

在某些地區,也有叢生的竹子,其地下莖形成多節的假鞭,節上無芽無根,由頂芽出土成稈,整個植株叢狀生長分佈,典型的如鳳尾竹、慈竹、麻竹和孝順竹。一般生長於水熱條件比較充足的區域。

竹子也是世界上生長速度最快的植物,有些竹地上部分的空心莖每天可長40厘米,完全成長後的高度可達35─40米[來源請求]。竹生長快速的原因是其稈與枝條均分節,莖尖有頂端分生組織且各節有居間分生組織,故當其他植物只有頂端的分生組織在生長時,竹子卻每節都在同時生長;由居間分生組織發展的生長,稱為「節間生長」。但是,隨着竹的不斷長大,竹節外面包裹的鞘(即「稈」)就會脫落,竹的寬度就停止生長了,但其內部的組織生長充實依然在不斷進行中。

栽培與繁殖

多採用分株埋枝移鞭播種法繁殖。竹鞭萌芽力與叢生性都很強,早春發芽前剪斷竹鞭,連同竹竿分別栽種,當年夏季就可長出新竹。而竹子開花後的種子也可以播種。

栽種竹子宜選背風向陽、潮濕的環境。竹子生長快,生長量大,對水肥要求高,要求有充足的水濕,但亦要排水良好。要求土質深厚肥沃,富含有機質和礦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常見的庭院栽種有毛竹、鳳尾竹、淡竹、旱園竹、剛竹等。

分類

在禾本科之中,本亞科是早熟禾亞科姐妹群,兩者再與稻亞科組成單系群BOP類群,與PACMAD類群並列為禾本科的兩大演化支[2][3]

本亞科與其它禾本科亞科的關係如下:

內部分類

由於生長特性,竹並不經常開花,外形又非常相似,所以過去竹的分類是根據竹筍外包的箬殼來區別分類的。但是箬殼的性狀並不穩定,所以,在許多時候會引致歧義,使一些竹種群之間的界限無法唯一性的定論。[4]直到有分子基因遺傳研究學的發展,竹的分類才逐一釐清[5]

基本上竹亞科可以分成三個族:簕竹族黍竺族青籬竹族。簕竹族主要是分佈於熱帶與亞熱帶的木本型竹子,同為木本的青籬竹族則主要為分佈於溫帶地區,而草本的黍竺族又可以與簕竹族組成一個單系群。彼此的關係如下(Sungkaew等,2009[6]):

文化意義

孔子的學生子路將自己比作南山的竹子,削尖後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意思是資質很好。《孔子家語》曰:「山南之竹,不搏自直,斬而為箭,射而達」。《記嶺南竹》:「嶺南人,當有愧於竹。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一日不可無此君也耶!」王徽之居空屋中,便令種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7]。《舊唐書·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王勃《慈竹賦》:「如母子之鈎帶,似閨門之悌友;恐獨秀而成危,每群居而自守。」蘇東坡稱「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8],又《墨君堂記》贊竹云:「風雪凌厲,以觀其操;崖石犖确,以致其節。得志,遂茂而不驕;不得志,瘁瘦而不辱。群居不倚,獨立不懼。」。王丹桂的《秦樓月·詠竹》:「性貞潔,柔枝嫩葉堪圖寫。堪圖寫,四時常伴,草堂風月。孤高勁節天然別,虛心永永無凋謝。無凋謝,綠陰搖曳,瑞音清絕。」

中國畫花鳥畫裏,、竹、四君子是重要題材,各代表一些美德。北宋畫家文同畫的竹子遠近聞名。

中國成語裏多有提到竹子的:青梅竹馬勢如破竹胸有成竹。竹、一起被稱為「歲寒三友」。竹子的空心,被中國文人引申為「虛心」,白居易《養竹記》說:「竹心空,空以體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用虛受者」;竹子的竹節,被引申為「氣節」;竹子的耐寒長青,被視為「不屈」[9];竹子的高挺,被視為「昂然」;竹子的清秀俊逸,被引申為「君子」。

傳說在鞭炮發明之前,人們以燃燒竹子發出的爆裂響聲來驅逐邪祟,所以有竹報平安(竹爆平安)這句成語,表示趨吉避凶。

中國民間傳說竹子的生日為曆五月十三日,又稱竹醉日


竹樹開花

竹子開花
開花的 Phyllostachys Glauca '雲竹'
竹子是野外貓熊的主要食物,占其食物總量的99%

不論是中國或印度,都有竹子開花就會帶來災禍的傳說。中國過往經常說「竹樹開花,必有大災」,而印度亦有「竹樹開花,饑荒發生」的傳說。

竹一旦開花,鄰近的竹亦會相繼開花,造成大片竹林死亡,對一些以竹為主食的動物,勢必造成毀滅性的損害。

另一方面,竹米(竹的種子)亦是齧齒類動物的優良食物。科學家曾計算過,在印度東北部50年一度的竹樹開花周期發生時,老鼠的數量會激增4倍。突然增加的鼠量使村莊所儲存的糧食急速的被消耗,導致饑荒的發生[10]。所以,亦有說法指饑荒的發生只是因為齧齒類動物的突然增生,而非因為天災。

至於那一種說法為真,現時還未有定論。

竹子開花的週期頗長,通常為數十年到上百年不等,大部分竹類開的花皆為枯草般的色澤,形如稻穗狀。少數已知的如高黎貢山針麻竹Cephalostachyum scandens)則有鮮豔的紅色花。[11]

用途

File:三峽區歷史文物館內藏鐘元興竹篩.jpg
竹篩(三峽區歷史文物館藏)

竹子四季長青,用途廣泛。在庭院中,是不可缺少的點綴假山水榭的植物。桂林灕江旁廣植鳳尾竹,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安吉大竹海蜀南竹海贛南竹海是中國有名的竹海景觀。

由於竹子生長快,近幾年為環保考量,有大量家具改用竹子製造。竹子也可製作工藝品、樂器等。

竹青是去火清涼的中藥材。將新鮮竹片放在火上烘烤得到的汁液被稱為竹瀝,用於治療咳嗽化痰竹筍是常見的美食。竹子的種子被稱為竹米,因為不易得,所以是珍貴的美食。[來源請求]

近年,將竹材用工程化方法,經物理和化學作用製成的竹纖維,被用作紡織品,做成毛巾和衣物等。

將竹材通過烘培,製成竹炭,被用在許多場合,包括去除環境氣味,以及特殊風味食品。竹炭經過粉碎和活化製成的活性炭,有很好的吸附和淨化作用,被用在汽車和家居,以及污水處理等。

竹也常用於建造棚架搭棚)、作為建材掃帚日用品

在日本及韓國,有人會用之配以海鹽、黃土等,以類似煉鋼的方法,加工成青竹鹽(或稱竹鹽),作為調味料、甚至加進個人衛生用品之中,竹鹽牙膏就是當中較知名的產物。據稱有消炎抗菌、防敏抗蛀、保持牙齦膠原、以預防牙齦退化及牙周病的效果。[來源請求]

著名觀賞性竹種有金錢竹剛竹淡竹斑竹箭竹方竹孟宗竹綠竹刺竹長枝竹麻竹桂竹紫竹鳳尾竹等等。

參考文獻

  1. 康喜信胡永紅等. 上海竹种图志.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1-07: 1 [2016-01-19]. ISBN 9787313071415. 
  2. Soreng, R.J., Peterson, P.M., Romaschenko, K., Davidse, G., Zulonga, F.O., Judziewicz, T.S., Filgueiras, T.S., Davis, J.I. & Morrone, O. 2015. A worldwide 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the Poaceae (Gramineae).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53: 117–137. doi:10.1111/jse.12150 Fulltext PDF.
  3. Soreng,R.J., Davidse, G., Peterson, P.M., Zuloaga, F.O., Judziewicz, E.J., Filgueiras, T.S., O. Morrone, O. & Komaschenko, K. (2012) World-wide 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Poaceae (Gramineae). Available on line Poaceae. Accessed 6 Sept. 2013.
  4. 陳守良; 賈良志. 中国竹谱 Chinese Bamboos. 科學出版社. 1988. 
  5. 溫太輝. 中国竹亚科的几个分类问题. 《竹子研究彙刊》. 1986, 2 [2018-02-28]. 
  6. Sarawood Sungkaew; Chris M. A. Stapleton, Nicolas Salamin, Trevor R. Hodkinson. Non-monophyly of the woody bamboos (Bambuseae; Poaceae): a multi-gene region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Bambusoideae s.s.. 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 2009, 122 (1). doi:10.1007/s10265-008-0192-6.  [永久失效連結]
  7. 《晉書·王徽之傳》
  8. 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9. 鄭板橋《鄭板橋集·補遺》讚揚竹子:「蓋竹之體,瘦勁孤高,枝枝傲雪,節節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氣凌雲,不為俗屈。」
  10. Discovery Channel,(2006年),《竹子開花的惡兆》,動物星球頻道
  11. 云南竹网. [2007-03-10]. 

引用錯誤:在 <references> 中定義的 <ref> 標籤設定 name 屬性為 "Gratani et al.",但在前文中並未使用。
引用錯誤:在 <references> 中定義的 <ref> 標籤設定 name 屬性為 "耿伯介",但在前文中並未使用。
引用錯誤:在 <references> 中定義的 <ref> 標籤設定 name 屬性為 "易同培",但在前文中並未使用。

引用錯誤:在 <references> 中定義的 <ref> 標籤設定 name 屬性為 "郭起榮",但在前文中並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