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闻百科中,生物信息框是专门用于动植物、真菌、细菌等生物类[注 1]条目的信息框,可以简明直观地显示某一生物分类单元的基本信息。
如右图所示,条目小熊猫属中使用的信息框包含以下内容:
- 标题使用该生物的中文名,不使用英文名或拉丁名,如有俗名可在正文中列出,也可在此用括号列出其中一个。
- 该物种的典型图像。
- 很多物种有保护状况栏目,表明了这种生物继续生存下去的可能性。小熊猫的现状为“濒危”,说明其野生种群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绝灭的几率很高。对于受到威胁的物种,求闻百科通常采用《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受威胁物种列表。
- 生物信息框的中间部分详细列出目前被通常接受的该种生物或分类单元的科学分类,由一系列按分类阶元从高到低排列的分类单元组成。若某一分类单元的分类情况存在争论,那么求闻百科中所显示的分类应是目前仍被广泛接受的说法,不一定完全遵循最新的研究结果(分类可能会依照有关学术文献及各权威数据库来进行更新)。
- 分类单元框的左边列出了分类单元的等级,右边是名称。求闻百科的分类单元信息包含中文名以及拉丁化的学名。通常列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阶元[注 2],但为了更精细的分类,次级分类(域、亚门、总目、族等)也可列出。详见生物分类法。
- 以二名法或三名法书写的学名是目前被接受的物种的科学名称,用拉丁文,或者拉丁化的其他语言文字表示,它包括了属名和种加词。学名原则上能保证任何不同的生物都拥有不同的名称,亦即“Ailurus styani”用来表示中华小熊猫这一物种而不会产生歧义。现有《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国际动物命名法规》《国际原核生物命名法规》与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等国际法规及相关组织来规范生物的命名。详见学名。
- 学名之下的文字是命名人姓名(有时为缩写),后面的数字是学名发表的年份。若命名人及年份没有用括号括起来,说明该名称是由命名人在发表时采用的名称。若有括号,则表示该名称曾被修改过,如被分入另一个属。
- 除了以上这些基本信息,根据条目的资料多寡,生物信息框中还会有化石时期、下级分类、分布地图、异名、生物多样性等等更多信息。
应该强调的是,某种生物的科学分类是一种科学假说,可以被新的证据确认或推翻。分类学家可以在详细研究之后改变现有的分类。
求闻百科采用的生物分类系统
以下为求闻百科正在(或即将)采用的生物分类系统:
- 被子植物:APG IV系统
- 裸子植物:Christenhusz系统、杨永系统
- 广义蕨类[注 3]:Christenhusz系统、PPG I系统
- 真菌:Silar与Tedersoo系统
- 鸟类:鸟类全基因组测序分类系统(2014)
- 病毒:巴尔的摩病毒分类系统、ICTV分类法
其余未涉及类群则为根据现有论文资料、志书名录整理而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