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峽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繁体转换模式
出自求聞百科
台灣海峽
位置 中國大陸台灣島之間
海洋 南海東海太平洋
面積 80,000平方公里
平均深度 50米
最大深度 1773米
連接陸地 中國大陸台灣島
海域管轄 中國(兩岸)
公海(中央)
溝通海域 南海東海南部
成因 地殼斷陷
走向 東北—西南方向
台灣海峽

台灣海峽(簡稱台海)指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台灣島之間的海峽[1][2]。為北東—南西走向,長約370公里。海峽北窄南寬,北口寬約200公里;南口寬約410公里,平均寬度180公里。最窄處在台灣省桃園市觀音區白沙岬與福建平潭海壇島之間,約130公里。以大陸架為主,其水深(岩床最大深度)為70米[2]。總面積約8萬平方公里。

北以台灣最北端之新北市三貂角經釣漁台列嶼之黃尾嶼與浙江省玉環島連線,南則是以台灣省屏東縣鵝鑾鼻經東沙島與廣東省汕尾連線為界。海域上的島嶼,除靠近福建的沿海大陸島外,尚有澎湖群島屏東縣小琉球

地理學上,台灣海峽為東海西太平洋的一部分。由於位於東海南海之間,為東洋海洋史上貿易路線的重要水道[3],又因其位於亞洲太平洋之間,為近代地緣政治戰略要點之一。

形成

早在6億年以前古生代晚期造山運動開始時,在台灣海峽地區出現「台灣灘」,這是海峽中的最淺處,深度僅20米。更新世後期冰河期開始,海水退去,海峽深度下降了130—180米,變成陸地,並與大陸相連接。大量古人類、古動物從大陸經過成為陸地的台灣海峽遷徙至台灣。

20世紀70年代,在台灣北港地區的石油勘探中,發現菊石化石,這是中生代標準化石,由此證明,在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期間,兩岸間雖然許多地方已經出現海水,但主要還是陸地。台灣海峽位置上的地殼運動沒有停止。到1.92億年前的中生代侏羅紀和白堊紀之間,兩岸間發生劇烈的地殼運動,此時台灣開始成為陸地,地質史上台灣稱之為「南澳運動」(即由大南澳片岩演變為大理石),大陸稱之為「燕山運動」。

海峽最初的形成開始於白堊紀古新世時期,也就是在5400萬年以前,台灣中部地區開始被水淹,中間成為淺海,開始成為海峽。在始新世早期的地殼運動中,台灣開始「太平運動」,大陸開始「茅山運動」,兩岸陸地連成一片。直到第四紀更新世時期,華南地區的花崗岩被沙化,岩石中的石英雲母被沖積到台灣海峽中的低部地區,今天台灣北部和中部地區大量開採,成為新竹玻璃工業的重要原料。

第四紀冰河時期(1800萬年—6000年之間)以來,大海進入海進期,海水面上升有100—130米,形成了今天的海平面,台灣海峽開始形成。自此開始,兩岸間的來往由陸地轉為海上。

海峽水域

台灣海峽最窄處是福建省平潭島與新竹商港之間,直線距離130公里(81英里);最寬處是屏東縣貓鼻頭到福建省東山島澳角,直線距離410公里(250英里)。海域面積為80,000平方公里,是台灣島近海中最大的海峽[4]

台灣海峽水深各處相差很大,雖然平均水深不足50公尺(160英尺),但是,海峽南部斷續分布與中國大陸之間的一片砂質淺灘的水深最淺,小於30公尺(98英尺);東南部的大陸坡則水深超過1,000公尺(3,300英尺)[4]

台灣海峽自然環境複雜,水域內多有淺灘、溝谷、海島礁石;河流入海口和海灣也很多,水團和海水流系多,漁場和水產資源也很豐富。台灣海峽以風大,浪大,流速大著稱[4]

台灣海峽海流存在明顯季節變化,冬季以從北向南的沿岸流為主,夏季以由南向北的暖水以及從太平洋進入的黑潮支流為主[4]

氣候

台灣海峽季風交替明顯,頻繁的偏北風非常強勁。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冬季以東北風為主;6-8月夏季以西南風為主。

每年強烈的颱風伴隨暴雨,造成潮水位變化劇烈,對沿岸侵蝕很強烈,故海峽兩岸的沙灘地形崎嶇。

參考文獻

  1. C. Reid Nichols; Robert G. Williams. Encyclopedia of Marine Science. Infobase Publishing. 2009-01-01: 298–. ISBN 978-1-4381-1881-9. 
  2. 2.0 2.1 T. Ichiye. Ocean Hydrodynamics of the Japan and East China Seas. Elsevier. 2000-04-01: 301–. ISBN 978-0-08-087077-9. 
  3. Angela Schottenhammer. Trading Networks in Early Modern East Asia. Otto Harrassowitz Verlag. 2010-12-31: 208–. ISBN 978-3-447-06227-5. 
  4. 4.0 4.1 4.2 4.3 石謙; 蔡愛智. 闽中-台中古通道的地貌环境:兼议“东山陆桥”的通行条件. 科技導報. 2008-08-18, 26 (22): 75-79.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