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德府

出自求聞百科
於 2023年3月23日 (四) 08:33 由 分类怪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参考文献:​清理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彰德府金朝時設置的,在今河南省河北省境。 金朝明昌三年(1192年)改相州置彰德府,治所安陽縣(今河南省安陽市境)。元朝至元初年,改為彰德路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復為府,共領一州:磁州(領武安縣涉縣),六縣:安陽縣臨漳縣湯陰縣林縣。轄境相當今河南省鶴壁、林州、湯陰、安陽及河北省涉縣、磁縣、臨漳、武安等市縣地[1]

清初沿襲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大名府內黃縣劃入,磁州歸屬廣平府。終清一朝,下領七縣:安陽縣、臨漳縣、湯陰縣、林縣、武安縣、涉縣、內黃縣,考評:沖,繁[2]。1913年,全國廢府,廢。

參考文獻

  1. ·張廷玉等,《明史》(卷42):「彰德府元彰德路,直隸中書省。洪武元年閏七月為府。十月屬河南分省。領州一,縣六。南距布政司三百六十里。」
  2. 清史稿·卷六十二·志三十七》◎地理九△河南彰德府:沖,繁。隸河北道。糧捕通判駐。清初沿明制,領州一,縣六。雍正中,割直隸大名之內黃來隸,以磁隸廣平......領縣七。安陽沖,繁,疲。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