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仁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小仓由菜對話 | 貢獻於2022年8月9日 (二) 20:24所做的修訂 (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2), 內 → 内, 國 → 国 (3), 開 → 开, 學 → 学, 與 → 与 (4), 軍 → 军 (8), 間 → 间, 師 → 师, 漢 → 汉, 無 → 无 (4), 關 → 关 (8), 將 → 将 (6), 領 → 领, 劉 → 刘 (2), 陽 → 阳 (2), 馬 → 马 (2), 應 → 应, 廣 → 广 (2), 見 → 见, 來 → 来, 孫 → 孙, 義 → 义, 傳 → 传 (2), 帶 → 带 (2), 為 → 为 (7), 於 → 于 (5), 輕 → 轻 (2), 標 → 标, 敗 → 败, 後 → 后 (4), 覺 → 觉, 書 → 书 (2), 級 → 级, 臨 → 临, 順 → 顺, 認 → 认, 過 → 过 (2), 進 → 进, 個 → 个, 戰 → 战 (2), 們 → 们, 圍 → 围, 絕 → 绝, 當 → 当, 遊 → 游, 讓 → 让, 駐 → 驻, 復 → 复, 吳 → 吴 (8), 寫 → 写 (2), 訊 → 讯, 視 → 视, 時 → 时 (3), 讀 → 读, 殺 → 杀 (…)

士仁(?—?),字君義,一作傅士仁幽州廣陽人(今北京市),三國時期蜀漢孫吳人物。史書上一般都記載其姓名為士仁,然而《三國志·蜀志·關羽傳》有一個地方寫成傅士仁,《三國演義》乃至《資治通鑑》的一些章節亦將其記為傅士仁,但學者多認為是史書傳鈔過程的謬誤。

生平

士仁本為蜀將,駐紮於公安,由於和關羽不和,和麋芳認為關羽輕視自己。219年,關羽北伐(樊城之戰),麋芳、士仁因為未能供給足夠軍需,關羽揚言回師後將二人治罪,二人心感畏懼。當時關羽正於樊城圍攻曹將曹仁,與麋芳一同倒戈,迎接吳軍入主荊州

士仁原本拒守城池不出,呂蒙派虞翻前往游說,士仁也拒絕接見。虞翻寫信給士仁,告誡士仁吳軍之所以能輕易兵臨公安、一路上未被斥候察覺、無烽火警訊,那是因為吳軍早就有內應了,如今呂蒙將逕取南郡,士仁獨守孤城,進退皆無生路。士仁讀過信之後,涕泣出降。呂蒙派兵接管公安,帶士仁去給麋芳看,麋芳於是開城投降。

評價

  • 楊戲:「古之奔臣,禮有來逼,怨興司官,不顧大德。靡有匡救,倍成奔北,自絕於人,作笑二國。」(《三國志·鄧張宗楊傳第十五》)
  • 李贄:「傅士仁真反也,罪不容誅。」「若傅士仁,孟達,則反國之賊也,罪不容誅矣。」(匯評三國志演義)

藝術形象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記載士仁的名字為傅士仁。傅士仁慫恿麋芳降吳,讓呂蒙順利佔領荊州,使關羽無後退之路,間接害得關羽兵敗將亡。後來夷陵之戰時,劉備大軍征吳,傅士仁與麋芳亦是其復仇目標,蜀軍勢如破竹,聲勢大振時,二人聽到軍心有變,知道有軍士打算殺掉他們二人,於是趁夜殺死馬忠,帶著其首級重新投奔蜀國,希望求得赦免。但劉備無意饒恕,遂將傅士仁與麋芳一同斬首。

石像

四川有「諸葛雙忠祠」紀念蜀漢末年在綿竹關戰死的諸葛瞻及其子諸葛尚,為四川重要蜀漢遺址之一。祠內有「蜀漢三叛」士仁、麋芳與郝普的石雕跪像,與諸葛瞻父子形成強烈對比。

影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