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教寺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興教寺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所在 中國陝西省西安市
分類古建築
時代唐朝
編號1-67
登錄1961年

興教寺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杜曲鎮少陵原,是一座漢傳佛教寺院,也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寺廟內有唐朝玄奘法師及其弟子的舍利塔。

簡介

興教寺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城南20公里處,坐落於少陵原畔。興教寺初建於唐朝總章二年(669年),是為遷葬大唐高僧三藏法師的靈骨所建,全稱「大唐護國興教寺」, 位居唐長安城樊川八大寺之首,唯識宗(亦稱法相宗)祖庭。[1]664年,玄奘法師圓寂後,葬於白鹿原唐高宗二年(669年),又改葬在樊川風棲塬,並興建了五層靈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肅宗題寫了「興教」二字,自此取名興教寺。[2]

唐朝末年以後,歷代多次重建。清朝同治年間,寺殿全部毀於兵火,僅存興教寺塔(又稱玄奘墓塔)以及玄奘的弟子窺基圓測的墓塔,合稱「慈恩三塔」。[1][3]民國時期,該寺重建。[4]1939年,蔣介石為紀念其母親而重修興教寺。[5]從1939年至1942年,國民政府要員曾先後捐資修建興教寺,其中除了蔣介石,還有白崇禧馬鴻逵等人。[6]

興教寺寺內藏有明朝銅佛像、緬甸玉佛像各一尊,以及歷代經卷數千冊。[2]1953年春,周恩來陪同印度總理尼赫魯到興教寺瞻仰玄奘墓塔。1954年至1956年,緬甸總理吳努、尼泊爾文化部長乾達先後來興教寺瞻仰玄奘墓塔。興教寺也成為中國同東南亞各國友好往來的紐帶。[5]

文化大革命」期間,興教寺被迫停止宗教活動,但興教寺的建築仍保存下來。

1983年4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轉《國務院宗教事務局關於確定漢族地區佛道教全國重點寺觀的報告》,將興教寺等寺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3]自1980年代起,經過興教寺的僧團的努力,在各方信眾的捐款支持下,逐步建起了興慈樓、方丈樓、齋堂、僧舍等建築,使興教寺的宗教活動場所功能逐步恢復完善。[7]

參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