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陕西易俗社正表演的秦腔剧目
秦腔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甘肃省秦剧团,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分类传统戏剧
序号160
编号项目IV-16
登录2006年

秦腔发源于1807年的清朝陕西[1]是汉语中原官话戏曲曲种。秦腔特色是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象梆子声)和乱弹,而梆子腔属所谓四大声腔。陕西历史上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戏曲先后被冠称“秦腔”,历史更悠久的那一种在后来易名“汉调二簧”,汉调二簧与本条目的秦腔毫无关系。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全国的戏曲社广受批斗,秦腔大受打击,如今残存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老年人口。

历史

年代考证

目前对秦腔的断代的共识,源自程砚秋在1950年代实地访谈秦腔艺人而得出的结论。程砚秋写道:“1780年前的秦腔,和1807年后的秦腔,虽然都是叫秦腔,但是并非一种秦腔,也就是说,有两种戏剧,前后都曾盛行于西北,于是都被称作秦腔。”[1]枣文寿基于程砚秋的证据,进一步指出“后秦腔即现今流行西北地区的梆子秦腔;而前秦腔则被当地称作汉调二黄、 土二黄”。[1]另外,有些学者昩于把几种不同的陕西戏曲都当作是一种秦腔,而得出秦腔源自秦朝的谬论,此说的代表人是1949年王绍猷《秦腔记闻》:“秦腔形成于,精进于,昌明于,完整于,成熟于,广播于”。[1]

发展史

康熙年间,陕西泾阳张鼎望写出《秦腔论》,此时的秦腔早已发展成熟。到乾隆年间,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轰动京师,直接影响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1912年北洋政府成立,易俗社亦成立于西安,专演秦腔,锐意改革,推出众多新剧,并吸收京剧等剧种的方法,唱腔从高亢激昂而趋于柔和清丽。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全国的戏曲社广受批斗,秦腔大受打击,如今残存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老年人口。

标准音

秦腔标准音是来自西安近郊泾阳县三原县高陵县一带。[2]

特点

秦腔唱腔分欢音、苦音两种,前者表现欢快、喜悦情绪,后者抒发悲愤、凄凉情感。板式有慢板、二六、代板、起板、尖板、滚板及花腔,其中拖腔尤富特色。主奏乐器为板胡,发音尖细而清脆。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唱戏吼起来”被誉为关中八大怪之一。角色行当分为四(老生、须生、小生、幼生)、六(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二(大净、毛净)、一,计十三门,又称“十三头网子”。

著名演员

经典剧目

被记录过的秦腔剧目超过10000本,居中国300多剧种之首,但因时代久远,佚散颇多。据现在统计约3000至4000部,完整剧目不过2000千多部,多取才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以及描写中国革命时期的现代戏。

经典电影剧目

参考资料

  1. 1.0 1.1 1.2 1.3 郭红军. 建国以来秦腔源流研究述评 (PDF). 《当代戏剧》 (西安: 陕西省戏剧家协会). 2007, (1): 33-35. 
  2. 陕西建立方言数据库 海选方言发音人. 腾讯新闻——转自华商报. 2015-06-22.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