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馬洪線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麥克馬洪線(英語:McMahon Line)是英屬印度及今印度單方面主張的其與中國西藏自治區(前西藏地方)的邊界。名稱以英國外交官亨利·麥克馬洪爵士命名,因為他主持1914年討論此邊界的西姆拉會議。其走向起自不丹和西藏交界處,大致沿分水嶺和山脊線至雲南獨龍江東南的伊素拉希山口,將傳統上被認為屬於西藏,約9萬平方公里領土(此為大致說法,不僅包括印度現時控制的地區,還包括緬甸控制的地區)非法劃給印度和緬甸。

1914年3月西姆拉會議進行期間,英屬印度外務秘書麥克馬洪在德里和西藏噶廈當局代表秘密換文,約定若英國可促使新成立不久的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准許西藏獨立,噶廈當局就將認可麥克馬洪線,此即《西姆拉條約》。[1][2]袁世凱政府電令中方代表陳貽範不承認麥克馬洪綫,因此西姆拉會議沒有產生中國作為締約方的協定。[3]西藏噶廈當局雖然簽訂該條約,但亦對麥克馬洪綫存在爭議。[4]

麥克馬洪線並不是一條畫在分水嶺上的邊界線,全線有7處被河流穿越,為中國與印度、緬甸的關係留下後患,由於各國對麥克馬洪線的理解不一,造成多次衝突,例如中緬之間產生獨龍江歸屬之爭,中印之間產生克節朗河流域歸屬之爭,以及中印緬三國交界是位於底福山口,還是塔廬山口之爭。總體而言,印度、緬甸都認為麥克馬洪線是既定的歷史疆界,而中國不承認其法律效力。

歷史

麥克馬洪線以南的達旺是一個商業重鎮,19世紀時為西藏噶廈政府所控制。為了確保商業利益,已經控制西藏周圍所有地區的英國與清朝及西藏政府簽訂多個條約,確保開放通商。1910至1912年,清朝與西藏噶廈當局關係惡化,清軍攻入西藏平叛,十三世達賴喇嘛逃亡印度,清廷將西藏由理藩院轉為內務府管轄。這一事件,以及隨後的辛亥革命及清朝的覆滅,使得英國擔心失去這一商業重鎮。1913年,西藏噶廈當局驅逐所有中國內地人,宣佈「獨立」,西藏局勢進一步複雜化。

1913年10月,西藏噶廈當局、英國中華民國北洋政府的代表在西姆拉舉行三方會談。西藏噶廈當局要求承認和保證其「獨立」,北洋政府則聲明西藏是中華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國以劃分外藏內藏的方案進行調和,並據此達成一個三方協議草案,草案地圖中同時畫出內藏與外藏及西藏與中國其他地方的邊界,並未畫出西藏與英屬印度的邊界,這些標繪在麥克馬洪爵士提供的地圖上界線籠統地被稱為麥克馬洪線。[5]

1936年印度測繪局的地圖,虛線為麥克馬洪線

英國政府在1914年後就不提麥克馬洪線,但是1935年植物學家F·金敦·沃德在西藏被捕事件導致英國政策變化。沃德未經噶廈當局批准由達旺進入西藏並被逮捕,並向當時訪問拉薩的駐錫金政務官弗雷德里克·威廉姆森抗議,沃德則稱噶廈當局在達旺的宗本允許他入境。英屬印度外事秘書歐拉夫‧卡羅因此下令蒐集關於邊界的檔案,重新發現了當年英國及噶廈當局秘密簽訂的麥克馬洪線。卡羅要求接替威廉姆森(在任上去世)的巴蒂上尉確認沃德是否越過地圖上的紅線(指麥克馬洪線)進入西藏,藏方則稱紅線並未改變,沃德遠遠越界。[5][6]

直至1947年印度獨立以及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個邊境問題一直都是懸而未決。

現狀

1959年11月7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麥克馬洪線西藏段稱為實際控制線。時至今日,雖然中國政府拒絕承認麥克馬洪線,但仍同意以此線為臨時邊界,要求印度巡邏隊不可越過,中國巡邏隊也不越過。中印兩國包括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在內的一系列爭端,都與麥克馬洪線有關,因此中印邊界亟待雙方共同勘定。

由於印度政府強烈要求全部爭議地區,結果由於這條邊界引致1962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國出兵佔領麥克馬洪線以南的地區,印度雖得到美國及蘇聯的支持,仍然戰敗。中國雖然在戰爭中勝出,卻單方面撤退到戰爭前的控制線,表示希望印度承認主權爭議並與中方開展邊界談判,以山峰的連線作為勘界標準,試圖重新劃界。但由於印度認定麥克馬洪線就是申索藏南地區的合法依據,因此再度佔領藏南。使印度得以繼續控制麥克馬洪線以南的地區。

中國與緬甸的邊界線北段,屬於麥克馬洪線向東的延伸,其論據是這段邊界與麥克馬洪線同屬於英國殖民當局單方面制訂的、沿分水嶺和山脊線劃定的邊界,傳統上被認為的中國領土包括今緬甸北部的野人山地區。1941年6月18日,重慶國民政府英國政府達成協議,雙方以麥克馬洪線走向為基礎另行劃定滇緬路南段中緬邊界。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延續國民政府的立場,將中英1941年條約線訂為中緬邊界,稱之為習慣邊界。今日中印實際控制線與此線走向比較相近,但並不重合,時常因為勢力的變化而往前或後退。

麥克馬洪線經過許多高寒、偏僻地帶,這些地方中印雙方都沒有駐軍,而是派遣巡邏隊定期交替巡邏。在一些雙方都巡邏到的過渡地帶,中印軍隊都會試圖留下標記以宣示主權[7],由修路或軍隊巡邏而引起的邊境對峙和衝突也時有發生[8]

參見

參考文獻

  1. "Convention Between Great Britain, China, and Tibet, Simla (1914)" , Tibet Justice Center . Retrieved 20 March 2009
  2. Sinha, Nirmal C. The Simla Convention 1914: A Chinese Puzzle[永久失效連結], p.12 (PDF page 8),Reproduced from the Presidency College Magazine: Diamond Jubilee Number (Calcutta 1974)
  3. 袁世凯三令捍卫西藏主权. 黑龍江新聞網. 2011-01-24 [2016-11-17] (簡體中文). 
  4. Tsering Shakya. The Dragon in the Land of Snows: 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Since 1947.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279. ISBN 978-0-231-11814-9.  (英文)
  5. 5.0 5.1 呂昭義; 吳雲宏; 楊曉慧. 《西姆拉条约》草案附图“红线”存疑. 《南亞研究》. 2006年, (第2期) [2018-11-06]. 
  6. Karunakar Gupta. The McMahon Line 1911-45: The British Legacy. The China Quarterl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ul. - Sep., 1971), (No. 47): 526–528. 
  7. 南方周末 - 【军事地理】穿越“麦克马洪线”的中国人. www.infzm.com. [2018-07-13]. 
  8. Porter on trek first spotted Chinese intruders at Bishing in Siang district - Times of India. The Times of India. [2018-07-13]. 

延伸閱讀

  • Alastair Lamb. The McMahon Line: A Study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India, China, and Tibet, 1904 to 1914. Routledge. 1966. ASIN B0000CN2GD.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