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劇(客家)

出自求聞百科

漢劇(也稱廣東漢劇、閩西漢劇)是一種傳統客家戲劇,舊稱「亂彈」、「外江戲」和「興梅漢戲」,被譽為「南國牡丹」,是廣東省的三大劇種之一,也是客家人喜聞樂見的藝術品種之一。該劇種主要流行於粵東閩西贛南等地部分客家地區,演繹以中原地區的古調為準,發音近似於現在的普通話[1]

簡介

漢劇,原名「外江戲」或「興梅漢戲」,又稱「亂彈」,在晚清被諸多舉人士紳崇為雅樂。

1933年,汕頭公益國樂社出版社刊《公益社樂劇月刊》,主要介紹外江戲劇目、漢樂曲調、潮州音樂等相關資訊[2]。作為刊物主編的埔籍學者錢熱儲,在內文《漢劇提綱》中,提及此劇種似有創自漢口之可能,遂倡議並將其定名作「漢劇」[3]


歷史

其源流始祖說法不一,有稱「來自徽班[4]、「源於湖北漢劇[5]、或是「秦戲班底」等等。但據現有資料記載和考證,當數與湖南祁陽戲(亦稱「楚南戲」)關係密切。

漢劇的歷史可追溯到清朝。清光緒年間至中華民國前期,外江戲在潮州的上流社會唄崇為雅樂。自三慶徽班進京為乾隆祝壽後,講官話的戲劇在廣東受到官府器重,也為士紳文人所推崇。普通百姓認為看官戲是有身份的象徵,故稱之為「雅樂」,受到平民的追捧。廣州地區和潮汕地區普通話基礎差,且各有地方戲劇,如粵劇和潮劇,官戲則因此在這些地方式微。而梅州地區則官話較為普及,百姓亦把官戲看作一種知識追求,因此漢劇重心逐漸轉移到梅州。[6]

漢劇《借牛》情景

1950年代末,漢劇又按分布地區不同,逐漸分成「廣東漢劇」和「閩西漢劇」兩大類,領奏的胡琴(主弦)均為頭弦,都屬於板式變化豐富的皮黃劇種。

流傳範圍

經典劇目

  • 《百里奚認妻》
  • 《齊王求將》

知名演員

參考資料

  1. 广东汉剧“南国牡丹”. 戲劇網. 2009年12月4日 [2019-09-02]. 
  2. 鄭志偉. 潮乐百年大事记(第1至50条). [永久失效連結]
  3. 陳韓星. 第四章 外江戏(广东汉剧)(1). 
  4. 上海藝術研究所、中國戲劇家協會上海分會 (編).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 一版三印.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5年2月3日: 第217頁 [1981年9月]. 
  5. 丘煌、羅恆報. 广东汉剧不是源于徽班而是源于湖北汉剧. 
  6. 胡旭紅. 客家文化. 梅州: 嘉應音像出版社. 201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