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梵语कर्मन्罗马化:karman巴利语kamma,音译羯磨羯摩),是印度宗教一个普遍的观念。印度传统宗教包括印度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都有业力的观念,业力是组成有情因果关系、因果报应的原因。业力是指个人过去、现在的行为所引发的结果的集合,业力的结果会主导现在及将来的经历,所以,个人的生命经历及与他人的遭遇其实是受自己的想法、念头、行为去影响。因此,个人有为自己生命负责的必要和责任。而业力也是主导有情众生轮回六趣的原因,所以业力会影响现今世的结果,还会一直地影响至未来世。

词义

按《汉译巴利语词典》,kamma 意为:业、行为、作业、家业、羯磨、仪式。按梵语 karman,语根 kr,有作、为、行之意。karman,是“作事、作者、作之力”之意,此语之用法并未只局限于业的意思,而是也被用于广泛的意思。根据《大毘婆沙论》,业有五义:一、作用,二、持法式,三、分别果,四、行动,五、造作。[1]

  1. 作用:是指与善恶或道德无关的普通作用。如数论派的五业根[2](也译五作根)之业,是指手的抓取、足的步行、口的发音、大小便的排泄、本能的生殖行为等[3],佛教认为这是与报应无关的单纯作用。
  2. 持法式:是指佛教所谓的“羯磨”,即戒律的仪式作法。
  3. 分别果:就是分别可爱与不可爱的业果;可解释为由善恶而感得果报的业,会有令得果报的一种力量。
  4. 行动:业这个词的本义是动作、行为,如在胜论学派中,将业进一步细分为:取、舍、屈、申、行[4],现代常翻译为:向上运动、向下运动,收缩运动、伸展运动、方向不定运动。
  5. 造作:就是意业的能动性,能造作语业作用与身业行动。

karman 关于表示行为之语,另外还有从 car(行、实行)之语根所形成的 caraṇa、carya(巴cariya)、carita 等语。 caraṇa 是如来十号 vidyā-caraṇa-sampanna(明行具足者)之一的“行”,这是实践之意。carya 是 brahma-carya(梵行)的行,也有实践修行之意。 carita 是 Buddha-carita(佛所行)的所行,有行状、经历之意。这些都有实践的意思,不太能看出含有因果关系的业之意义,因此,与业之意义有关之语,从car所造者为少,从 kṛ 之语根所造者为多。

总之,karman 是有具体力的行为,可将它看成是指业能感果的具体力。karman 一语,与从 car 语根所产生,只有行为、实践之意的 caraṇa、carya、carita 等语的不同。[5]

历史

业作为自然哲学概念[6],起源难以追溯,最早可以被追溯到吠陀宗教时期(约在公元前1500年至前500年间)。

印度教业力观

印度教认为,业力是自然、非个人、形而上的法则,不是惩罚或奖赏,人都没有改变这个法则的能力。业力观是构成印度教理想主义中的主要部分,印度教中,业力是解释邪恶问题的主要方向,而和佛教耆那教不同,印度教中的神对于业力有特定角色。

佛教业力观

佛教认为,业既是行造做的果[7],又是再次遇到缘境时产生行的因。按造作划分,业分三种:身业、口业、意业[8];按果报划分,业分四种:黑黑异熟业、白白异熟业、黑白异熟业、非黑非白无异熟业[9]

有论师认为,佛教的业是道德因果规律,轮回是其必然结果,佛教的业与轮回相互关联,它们是互为因,互为果的[10]。业报学说以论述因缘果报的因果论为代表。业及业报只限于阐述某种心智现象,并非指业所衍生的具体事物(那是缘而非业)。业即是行为[11]

依业世界转,依业众生住,依业有情缚,如辐附车轮。依业得荣誉,依业被束缚,依业而毁损,依业而为虐。晓知业生诸种果,何言世间本无业[12]。依不同的业力,有情众生出生高低、贵贱,世事的得失、善恶、毁誉、苦乐不等。而佛陀与阿罗汉的业则是无记业,没带来果报的。做十种严重程度的恶行,所造之业称十恶业,例如常常说别人坏话,所以就造了口恶业。相反所造则称之为十善业

参看

注释与引用

  1. 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问:何故名业?业有何义?答:由三义故,说名为业,一、作用故,二、持法式故,三、分别果故。
    • 作用故者,谓:即作用,说名为业。
    • 持法式者,谓:能任持七众法式。
    • 分别果者,谓:能分别爱、非爱果。……
    复有说者:由三义故,说名为业,一、有作用故,二、有行动故,三、有造作故。
    • 有作用者,即是语业,如是评论,我当如是,如是所作。
    • 有行动者,即是身业,虽实无动,如往余方。
    • 有造作者,即是意业,造作前二。
    由此义故,说名为业。”
    “思、虑何差别?答:思者业,虑者慧,是谓差别。复次、思是造作相,虑是观察相。复次、能分别爱、非爱果,令无杂乱,是思相;能分别诸法自相、共相,令无疑惑,是虑相。”
  2. 大毘婆沙论》:“如是外道所说五业,谓:举、下、屈、申、行为第五;或语、手、足、大、小门五。”
  3. 姚卫群编译《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数论颂》:知根是眼、耳、鼻、舌、皮。口、手、足、排泄器官、生殖器官被称为作根……言语、执拿、移动、排泄、生殖是五(作根的作用)。佛教将这些归属为与业或报完全无关的无覆无记(纯粹的无记)。
  4. 玄奘译《胜宗十句义论》:“业句义云何?谓:五种业,名业句义。何者为五?一、取业,二、舍业,三、屈业,四、申业,五、行业。
    • 取业云何?谓:上、下、方、分、虚空等处,极微等合离因,依一实,名取业。
    • 舍业云何?谓:上、下、方、分、虚空等处,极微等离合因,依一实,名舍业。
    • 屈业云何?谓:于大长实,依附一实,近处有合,远近处离合因,是名屈业。
    • 申业云何?谓:于大长实,依附一实,近处有离,远近处合离因,是名申业。
    • 行业云何?谓:一切质碍实和合,依一实,合离因,名行业。”
  5. 水野弘元著《佛教教理研究·业》
  6. 徐梵澄译《大林间奥义书·第一分·第六婆罗门书》:“唯然,此世界三重,名、色、业是也。其属于名者:所谓语言者,名之颂赞也;盖一切名皆起乎是。是即其三曼也,盖于一切名而皆等平。是其祈祷,盖支持一切名也。其次属于色者:所谓眼者,其颂赞也;盖一切色皆起乎是。是即三曼也,盖于一切色而皆等平。是其祈祷,盖支持一切色也。其次属于业者:所谓身者,其颂赞也;盖一切业皆起乎是。是即三曼也,盖于一切业而皆等平。是其祈祷,盖支持一切业也。是虽三重也,然而为一,即“自我”也。自我虽一,即是此三。是即永生,而为真实所掩。生命(气息),永生也;名色,真实也。以斯二者而生命隐矣。”
  7. 《阿含部·分别善恶报应经》:尔时佛告长者言:“汝应善听!一切有情造种种业,起种种惑。众生业有黑白,果报乃分善恶,黑业三涂受报,白业定感人天。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世有一类补特伽罗。造有损害身语意行。彼造有损害身语意行已。积集增长有损害法。彼积集增长有损害法已。感得有损害自体。彼感得有损害自体已。生有损害世间。彼生有损害世间已。触有损害触。彼触有损害触已。受有损害受。一向不可爱。一向不可乐。一向不可喜。一向不可意。
  8. 《中阿含业相应品·思经》: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故作业,我说彼必受其报,或现世受,或后世受;若不故作业,我说此不必受报。于中,身故作三业,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口有四业,意有三业,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
  9.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四业者。一黑黑异熟业。二白白异熟业。三黑白异熟业。四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
  10. 《佛陀与佛法》那难陀长老著,释学愚译
  11. 陈义孝编,竺摩法师鉴定,《佛学常见辞汇》
  12. 《殊胜论》P.65。

参考资料

  • 林朝成、郭朝顺著,《佛学槪论》,三民书局,362-395页,2000年,ISBN 9571431036
  • 《佛陀与佛法》,Narada Mahathera 著,释学愚法师 译,1996年:全文全文全文
  • 《觉悟之路》,Narada Mahathera 著,释学愚法师 译,2009年:繁体存档)、简体存档

更多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