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安理Bot留言 | 贡献2022年10月10日 (一) 09:55的版本 (replaced: 開 → 开 (2), 學 → 学 (2), 會 → 会, 長 → 长, 與 → 与 (2), 間 → 间 (2), 團 → 团, 語 → 语 (5), 風 → 风, 盡 → 尽, 將 → 将, 領 → 领, 陽 → 阳, 馬 → 马, 雲 → 云, 見 → 见, 來 → 来 (3), 義 → 义, 對 → 对, 動 → 动, 詞 → 词 (5), 號 → 号, 體 → 体 (2), 類 → 类, 帶 → 带, 為 → 为 (5), 於 → 于, 種 → 种 (3), 術 → 术, 眾 → 众, 標 → 标, 達 → 达, 實 → 实, 藝 → 艺, 並 → 并, 頭 → 头, 書 → 书, 認 → 认, 過 → 过, 現 → 现, 麗 → 丽, 當 → 当, 紅 → 红, 誌 → 志, 臘 → 腊, 陳 → 陈, 問 → 问, 許 → 许, 則 → 则 (2), 觀 → 观 (3), 猶 → 犹, 象徵 → 象征 (11), 鳥 → 鸟, 記 → 记, 「 → “ (5), 」 → ” (5), 顏 → 颜 (2), 辭 → 辞 (2), 鑑 → 鉴, 詩 → 诗…)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象征,是指以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间接表现抽象或其他事物的观念。对象征及象征性言语的使用,存在于所有的人类文化当中,是普世文化通则的一部分。

英语中的“象征”一词为symbol,源自古希腊语动词Symballein,意即“汇集”(To put together),其名词则是Symbolon。

在中文,象征是一种修辞法。但中文的“红颜”一词并非象征,而是“借代”为美丽的女子

象征与标志

  1.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不忘本(《古诗十九首》)
  2.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皇上的恩宠(王昌龄:《长信怨》)
  3.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任何一种抽象的观念、情感、看不见的事物,不直接予以指明,而透过某种社会大众所认可的意象为媒介,间接加以陈述的表达方式,名之为“象征”。

语言学艺术文学和其它领域,“象征”(Symbol)一词历史悠久,但定意却存在分歧。

象征(Symbol)与符号(Sign、Emblem)、隐喻(Metaphor)、或讽喻(Allegory)的意义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