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桐礦區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3年9月11日 (一) 01:54 由 BXHS-bot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南桐礦區
市轄區
地名出處南桐煤礦
概覽
國家 中國
隸屬行政區四川省重慶市
區劃類別市轄區
區劃代碼510216[1][a]
建置時間1955年8月16日
撤銷時間1993年4月
毗鄰綦江縣南川縣桐梓縣
其它
時區UTC+8(東八區
電話區號+86 (0)811
車牌首號川B

各項數據均為1992年撤區前統計數據

重慶市南桐礦區,中國四川省重慶市曾經下轄的一個市轄區,1955年1月21日獲國務院批覆設立[b],1993年4月更名為重慶市萬盛區。今隸屬於重慶市綦江區

沿革

行政區劃

重慶市南桐礦區在四川、貴州兩省交界處,下轄原四川省南川縣的萬盛、鄧家、大埡、腰子、叢林、簸箕、松林等7個鄉,綦江縣的青年、金靈、建設等3個鄉及貴州省桐梓縣的第十區全區平壩、興文、中朝、青林、上壩、板遼、天橋、茶園、大壩、林、廟壩、民權、桃子、營寨、王家壩、景星、青山等17個鄉共27個鄉。礦區人民委員會設在萬盛[b]

自然地理

氣候

重慶南桐礦區(1966-1985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數據來源:重慶市南桐礦區志(2002年版)[2]:81-85

人口

南桐礦區成立前,因位於兩省三縣交界,人口稀少,至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國民政府建立南桐煤礦後人口開始增加。1955年南桐礦區成立時,全區共有24924戶,121619人。至1985年,全區共有55259戶,239225人[2]:97-98

經濟

1949年,全區社會總產值為1256萬元(1980年不變價),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佔比為69.5:22.5:8。經過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1955年南桐礦區成立時,全區社會總產值為3398萬元(1980年不變價),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佔比為39.8:53.8:6.1。三年困難時期,區內工農業產值發生下滑。「文化大革命」時期,區內農業產值停滯不前,工業產值發展迅速,1976年文革結束時,全區社會總產值為13010萬元(1980年不變價),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佔比為17.8:74.2:7.9。改革開放後,社會經濟發展迅速。1985年,全區社會總產值為22872萬元(1980年不變價),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佔比為13.8:80.1:6.1[2]:317-318

地方領導

註釋

  1. 萬盛區重慶市直轄前後分別為510216與500110,今綦江區為500110。
  2. 2.0 2.1 1955年1月21日,(55)國政常字第6號文。
  3. 中共南桐礦區臨委較之前的南桐礦區委,還代管了南桐礦務局、南桐煤礦、東林煤礦、三江鋼鐵廠等重慶市屬以上企業黨組織。
  4. 1970年3月前名為中共重慶市南桐礦區核心小組組長。

參考資料

  1. 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截止1992年12月3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9-02-17]. 
  2.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重慶市萬盛區人民政府. 重庆市南桐矿区志. 重慶: 重慶出版社. 2002年8月. ISBN 7-5366-5949-0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