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愛沙尼亞共和國
Eesti Vabariik愛沙尼亞語
愛沙尼亞國徽
國徽
國歌:
愛沙尼亞的位置(深綠色) – 歐洲(綠色及灰色) – 歐盟(綠色)  —  [圖例放大]
愛沙尼亞的位置(深綠色

– 歐洲綠色及灰色
– 歐盟綠色)  —  [圖例放大]

首都
及最大城市
塔林1
59°26′14″N 24°44′43″E / 59.43722°N 24.74528°E / 59.43722; 24.74528
官方語言愛沙尼亞語2
認可的地方語言
族群(2016年[1]
政府議會共和制
• 總統
阿拉爾·卡里斯
• 總理
卡婭·卡拉斯
立法機構國會
獨立史
1917年4月12日
1918年2月24日
1920年2月2日
1940年6月14日–1991年9月6日
1991年8月20日
• 加入歐洲聯盟
2004年5月1日
面積
• 總計
45,227[2]平方公里(第132名4
• 水域率
4.45%%
人口
• 2016年估計
1,315,944[3]第154名
• 2011年普查
1,294,455[4]
• 密度
28/平方公里(第188名
GDPPPP2021年估計
• 總計
528.13億美元[5]第113名
• 人均
39,726美元[5]第37名
GDP(國際匯率)2021年估計
• 總計
351.87億美元[5]第102名
• 人均
26,470美元[5]第37名
吉尼係數 0.329[6](2013年)
人類發展指數 0.873[7](2018年)
極高 · 第30名
貨幣歐元(€)(EUR
時區UTC+2歐洲東部時間
UTC+3歐洲東部夏令時間
行駛方位靠右
電話區號+372
ISO 3166碼EE
網際網路頂級域.ee5
  1. 最高法院及一個政府部門位於塔爾圖
  2. 根據憲法,愛沙尼亞語為唯一官方語言[8]南部縣亦使用沃羅語塞托語東維魯縣及塔林部分地區亦使用俄語。
  3. 包括5.4%的沃羅族及0.93%的塞托族[9]
  4. 根據1920年愛沙尼亞-俄羅斯《塔爾圖和約》為47,549平方公里(18,359平方英里)。今日剩餘的2,323平方公里(897平方英里)屬俄羅斯,包括前佩瑟里縣及納爾瓦河對岸(包括伊萬哥羅德[10]佩喬雷仍屬俄羅斯。
  5. 亦使用.eu,同其他歐盟成員國共用。

愛沙尼亞共和國愛沙尼亞語Eesti Vabariik),通稱愛沙尼亞愛沙尼亞語Eesti[ˈeːsʲti] 關於這個音頻文件 聆聽),波羅的海國家之一,首都及全國最大城市為塔林。愛沙尼亞位於歐洲東北部,其國土由大陸部分和波羅的海中的2222個島嶼組成,西向波羅的海,北向芬蘭灣,東臨楚德湖,南面和東面分別同拉脫維亞俄羅斯接壤,總面積45,227平方公里,為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該國主體民族愛沙尼亞人屬於波羅的芬蘭人[11]。該國目前是北歐理事會歐洲聯盟歐元區申根區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成員國,為世界高收入經濟體之一。

歷史

愛沙尼亞地區的史前先民是屬於芬蘭-烏戈爾人的愛沙尼亞人。至1227年,愛沙尼亞漸被丹麥日耳曼人利窩尼亞騎士團(持劍騎士團)征服,基督教因而進入。自此以後,愛沙尼亞多次由北歐各列強統治,其中包括丹麥-挪威瑞典帝國波蘭立陶宛聯邦

18世紀被俄羅斯沙皇國吞併,俄國十月革命之後獨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再次被蘇聯吞併。1991年,愛沙尼亞再次恢復獨立。

愛沙尼亞的現代國名(Eesti)來源於古斯堪地那維亞人,他們稱那些住在東斯堪地那維亞的部族們為esti。在公元98年,塔西佗在他的著作《日耳曼尼亞志》中用了一個稍微不同的詞「aestii」來形容愛沙尼亞。愛沙尼亞人自己廣泛運用「Eesti」來稱這個國家,該名稱不早於19世紀。[12]

第一次獨立

庫雷薩雷境內的主教城堡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的1918年2月25日,愛沙尼亞的德裔居民在德林斯漢森男爵(Baron Dellingshansen)領導下發動暴動,請求德國軍隊進入愛沙尼亞。根據1918年3月3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蘇俄)與德意志帝國簽訂的布列斯特和約,蘇俄將芬蘭、愛斯特蘭(愛沙尼亞)、里夫蘭(立窩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烏克蘭地區割讓給德國,蘇俄紅軍和俄國赤衛隊從這些領土上撤出。之後德國曾試圖在被蘇俄割讓的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地區建立一個從屬於德意志帝國的波羅的聯合公國,以梅克倫堡阿道夫·弗里德里希公爵為元首。

1918年11月,德國爆發十一月革命,隨後於11月11日宣布投降。蘇俄藉機宣布廢除《布列斯特和約》,試圖收回割讓給德國的領土。在這種情況下,愛沙尼亞於1918年11月28日宣布獨立,國內的德裔居民及部份德軍組建了志願軍團,和新組建的愛沙尼亞軍隊一道抵抗蘇俄紅軍和赤衛隊的進攻。1919年2月1日,曾經率兵參加芬蘭內戰的德國將軍呂迪格·馮·德·戈爾茨率領由德國軍人組成的「自由軍團」(Freikorps)前往愛沙尼亞援戰,最終令蘇俄政府在1920年2月2日與愛沙尼亞簽署《塔爾圖和約》,蘇俄「無保留地承認愛沙尼亞國的獨立,並自動地永遠放棄俄國……對愛沙尼亞人民和領土所持有的主權權利」。

被蘇聯吞併

1939年8月23日,納粹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和蘇聯外長莫洛托夫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條約的秘密附件中,兩國劃分了在波蘭和波羅的海的勢力範圍:「如果對於……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芬蘭立陶宛所屬的土地進行領土和政治上的重新安排,立陶宛的北部邊界應成為德國和蘇聯勢力範圍的邊界……如果對於屬于波蘭的土地進行領土和政治上的重新安排,德國和蘇聯的勢力範圍大體上應為納累夫河、維斯瓦河和桑河為界」。

根據這一秘密附件,蘇聯於9月25日與愛沙尼亞開始談判,9月28日與其簽訂條約,取得了在戰爭期間占領某些港口和軍事設施、並在有關地區駐軍的權利。1940年6月16日,蘇聯向愛沙尼亞提出所謂「保證實施互助條約和防止反蘇挑釁行為」的要求,隨後出兵占領了愛沙尼亞全境,逮捕其政府官員,廢除憲法,建立了共產黨政府。1941年6月14日,愛沙尼亞被蘇聯吞併,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是為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蘇聯的占領和吞併沒有得到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承認,美國還凍結了愛沙尼亞國家銀行存放在美國的黃金儲備。

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3個星期後即占領了愛沙尼亞全境。愛沙尼亞人視德國軍隊為「解放者」,並與其展開合作,在武裝親衛隊中還成立了一個愛沙尼亞師。1944年9月德軍從愛沙尼亞撤退時,蘇聯再度佔領愛沙尼亞,原愛沙尼亞共和國總理約里·烏爾洛特斯宣布成為總統(原總統康斯坦丁·帕茨已於1940年被蘇聯逮捕),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組建了流亡政府,該政府一直延續到199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愛沙尼亞損失了22萬人,相當於戰前人口的1/5。有8萬人流亡到西方。

由於愛沙尼亞人與德國合作,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遭到蘇聯的強烈報復。蘇聯紅軍轟炸了塔林和納爾瓦等城市,造成大量平民傷亡。蘇聯重新占領愛沙尼亞後還進行了大規模的逮捕和處決。反抗蘇聯占領的愛沙尼亞游擊隊「森林兄弟」一直戰鬥到1948年(立陶宛、西烏克蘭的類似游擊隊戰鬥至1950年代),最後一名游擊隊員在1978年才被逮捕。

被蘇聯吞併後愛沙尼亞的領土變動

為了報復愛沙尼亞人參與蘇德戰爭,蘇聯還調整了該加盟共和國的邊界,把一部分領土轉給了俄羅斯。從1949年5月起,蘇聯開始向西伯利亞流放愛沙尼亞人,並遷入俄羅斯人,以改變該共和國的人口構成。至1952年,愛沙尼亞人在該共和國內的比例已從1941年的90%下降至48%。

史達林去世後,蘇聯對愛沙尼亞的控制有所放鬆。從1950年代後期開始,愛沙尼亞人被允許與外國聯繫,1960年開通了塔林至赫爾辛基的輪渡。在愛沙尼亞可以接收到芬蘭的電視節目,但電視要經過特殊改造。戈巴契夫時代,對愛沙尼亞的控制進一步放鬆,該國開始出現持不同政見的政治團體及政黨,例如愛沙尼亞人民陣線、綠黨、愛沙尼亞民族獨立黨等。1988年11月16日,愛沙尼亞最高蘇維埃通過了關於共和國享有獨立於蘇聯的主權的聲明,1989年1月通過了將愛沙尼亞語定為官方語言的法令,同年2月24日恢復了第一共和國時期的藍黑白三色國旗,8月和11月通過了新的選舉法。1989年8月23日,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發起了「波羅的海之路」人鏈,紀念三國同在二戰中被蘇聯非法佔領,追求恢復獨立。

第二次獨立

1990年2月24日,愛沙尼亞公民經選舉產生了成員為464人(包括1940年後被流放的愛沙尼亞人代表35人)組成的愛沙尼亞國會。同年3月選舉產生的新一屆愛沙尼亞最高蘇維埃宣布恢復愛沙尼亞主權,並進入獨立前的「過渡時期」。該年5月,最高蘇維埃宣布恢復「愛沙尼亞共和國」的國號,並且規定只有經該蘇維埃批准通過的法律才可在愛沙尼亞施行。

1991年8月19日蘇聯發生8·19政變,愛沙尼亞於8月20日宣布獨立。最高蘇維埃主席阿諾德·呂特爾指示正在芬蘭訪問的外交部長,在得到政府特別指令前留在那裡,以便必要時建立流亡政府俄羅斯聯邦於8月26日發表聲明,承認波羅的海三國和其他加盟共和國的獨立要求,並且特別指明俄羅斯對三國放棄要求修改邊界的權利。

八一九政變失敗後,蘇聯國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9月6日決定承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三國的獨立,並委託蘇聯外交部發表聲明,支持這三個共和國加入聯合國和以平等的成員身份參加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愛沙尼亞領土上的俄羅斯軍隊於1994年全部撤出,愛沙尼亞於2004年加入了歐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2007年12月21日成為申根公約會員國。

2006年9月23日,經過兩階段的總統選舉,托馬斯·亨德里克·伊爾韋斯當選。[13]

地理

愛沙尼亞最北點:普雷卡裏海岬

愛沙尼亞位於東經21.5與28.1度、北緯57.3與59.5度之間,波羅的海東岸,總面積為45227平方公里,海拔平均只有50米。自然資源匱乏,油頁岩石灰岩為主要礦產,森林遍布國土的47%。愛沙尼亞境內有1400個湖泊(大多數都較小,最大的為楚德湖,面積為3555平方公里),沼澤眾多,海岸線長達3794公里,有許多海灣、海峽和島嶼。其中島嶼大約有1500個,最大的兩個自立成縣(即薩雷縣希烏縣);海拔一般不足100米,最高點海拔317米。

溫帶闊葉林氣候;年降水量600-700毫米,較濕潤。

政治

愛沙尼亞法院建築物泰尼(塔林

國家元首總統,每五年由議會選出,行政機構為內閣,由1名由總統提名的總理和14名部長組成。內閣成員由議會批准,總統任命。

愛沙尼亞議會為愛沙尼亞的最高立法機構,由101個議席組成。議員由選民直接選出,任期為4年。

愛沙尼亞最高法院為愛沙尼亞的最高司法機構,由17名法官組成,法官主席由總統提名,議會指派,任期為終生。

愛沙尼亞的武裝部隊為愛沙尼亞國防軍

外交

愛沙尼亞目前尚未與三個聯合國成員國建交,分別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不丹葉門

愛沙尼亞是歐盟27國中,除法國以外,另一個在外交上至今未正式承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愛沙尼亞只承認大韓民國政府為朝鮮半島的唯一合法政府,並在2020年末在韓國首爾設立常駐大使館。[14]

中國關係

愛沙尼亞與中華民國曾在1937年12月21日建立公使級外交關係。1940年8月6日,因蘇聯吞併而中止。

 中國關係

愛沙尼亞於1991年9月11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行政區劃

自2017年起的愛沙尼亞縣份區劃
50 km

愛沙尼亞是一個具有單層地方政府機構的單一制國家。地方政府自主管理地方事務。自2017年行政改革後,愛沙尼亞共有79個地方政府,包括15個城市和64個鄉村型市鎮。城市型市鎮和鄉村型市鎮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若干市鎮組成為一個縣,縣是中央政府的行政單位。地方政府的代議機構是市鎮議會,每四年直選一次。市鎮議會任命由市長領導的地方市鎮政府。為了進一步的地方分治,市鎮可以劃分為權力有限的市區。現在只有塔林希烏馬劃分了這樣的市區[15]

除了縣和市鎮等行政單位之外,市鎮由不同類型的聚居點組成:村莊、小鎮、集鎮和非獨立市。一般來說村莊是人口稀少的鄉村地區或者少於300人的密集鄉村地區。小鎮、集鎮和非獨立市則是人口密集的城區,小鎮和集鎮一般至少有300人以上,非獨立市則至少有1000人以上。[15]

愛沙尼亞的15個縣(或稱為「省」)分別是:

愛沙尼亞語原名 中文譯名 中國駐愛使館網站譯名
Harju maakondHarjumaa 哈爾尤縣 哈留省
Hiiu maakondHiiumaa 希烏縣 希尤省
Ida-Viru maakondIda-Virumaa 東維魯縣 依達-維魯省
Järva maakondJärvamaa 耶爾瓦縣 雅爾瓦省
Jõgeva maakondJõgevamaa 約格瓦縣 耶蓋瓦省
Lääne maakondLäänemaa 萊內縣 里亞內省
Lääne-Viru maakondLääne-Virumaa 西維魯縣 里亞內-維魯省
Pärnu maakondPärnumaa 派爾努縣 帕爾努省
Põlva maakondPõlvamaa 珀爾瓦縣 貝爾瓦省
Rapla maakondRaplamaa 拉普拉縣 拉普拉省
Saare maakondSaaremaa 薩雷縣 薩列省
Tartu maakondTartumaa 塔爾圖縣 塔爾圖省
Valga maakondValgamaa 瓦爾加縣 瓦爾加省
Viljandi maakondViljandimaa 維爾揚迪縣 維良地省
Võru maakondVõrumaa 沃魯縣 維魯省

經濟

1999年發行的波羅的海之路十週年紀念郵票,中為愛沙尼亞

世界銀行將愛沙尼亞列為高收入國家。由於其高速增長的經濟,愛沙尼亞經常被稱作「波羅的海之虎」。1929年,愛沙尼亞建立了一種穩定的貨幣——愛沙尼亞克朗。該貨幣由中央銀行——愛沙尼亞銀行發行。貿易集中於當地市場和西歐,尤其是德英兩國。商務活動中僅有3%是與俄羅斯進行的。二戰以前,愛沙尼亞是個農業國。其生產的黃油、牛奶和奶酪在西歐市場聲名卓著。在1940年蘇聯的首次強行吞併跟後來二戰中納粹德國和蘇聯相繼占領削弱了愛沙尼亞的經濟。戰後,社會主義化使愛沙尼亞的經濟和工業融入到蘇聯的中央計劃經濟體制之中。

1999年,愛沙尼亞經濟遭受自1991年獨立以來最嚴峻的危機,主要原因為受到1998年8月的俄羅斯金融危機影響。愛沙尼亞於1999年9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仍在為能源供應、電信、鐵道等國營單位進行私有化。愛沙尼亞於2004年5月1日加入歐盟。目前愛沙尼亞經濟發展迅速,資訊科技發達。不少芬蘭公司將部分運營部門搬入愛沙尼亞,促進經濟發展。

2011年1月1日,愛沙尼亞正式加入歐元區,成為歐元區第17個國家[16]

資源

愛沙尼亞天然資源包含油頁岩、石灰石,還有覆蓋47%領土的森林(直至2017年,森林覆蓋面積已經增加到51%)。除了油頁岩和石灰石,愛沙尼亞還有很多磷礦、瀝青鈾礦和花崗岩。近年,由於在納爾瓦電廠的老化,於2016年前如沒有進行改造便要關閉,公眾爭論是否要建造一座核電廠以確保能源供應。

人口和宗教

塔林聖奧拉夫教堂

根據人口統計網站的統計顯示,愛沙尼亞共和國截至2020年3月5日的總人口有1,291,232人[17]。比上次愛沙尼亞官方統計數據下降了一些,出現了負增長狀態。總人口中,男性60.3萬人,占比46.4%,女性68.8萬人,占比53.6%。愛沙尼亞族占68.7%,俄羅斯族占24.8%,其他民族占4.9%,不明國籍人口占1.5%。人口的年齡構成上,與第一次普查時相比,兒童(0-14歲)占比由18%下降至15%,65歲以上老年人口由15%上升至18%,勞動人口(15-65歲)比例與上一次持平,占67%。此次人口普查的起止日期為2011年12月31日至2012年3月31日。

愛沙尼亞官方語言為愛沙尼亞語,與芬蘭語有很密切的聯繫。俄語也是重要語言。在愛沙尼亞較大的城鎮裡,英語知識相當普及[18]。多數俄羅斯族人也通愛沙尼亞語,從2007年起,俄語學校也逐步增加愛沙尼亞語課程。德語也很常用[12]

愛沙尼亞人宗教信仰不強烈,不到1/3的人口信教,其中大多數為基督新教路德宗。俄羅斯人信仰正教會。源於古代拜物教的宗教傳統也有一定的保留。

教育

gray stucco building three story building with gray slate hip roof, central portico and pediment
塔爾圖大學是北歐最古老的大學之一,也是愛沙尼亞排名最高的大學。

愛沙尼亞正規教育的歷史可追溯到13和14世紀,當第一所修道院教堂學校成立時[19]。愛沙尼亞語的第一本啟蒙讀本出版於1575年。最古老的大學是塔爾圖大學,由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在1632年建立。在1919年,大學課程第一次以愛沙尼亞語教學。

愛沙尼亞今天的教育分為普通、職業和業餘愛好。教育制度基於四個層次:學前教育、基礎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20]。建立了廣泛的學校網絡和配套的教育機構。愛沙尼亞教育體系由國立、市立、公立和私立機構組成。愛沙尼亞目前有589所學校[21]

根據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愛沙尼亞中學學生的表現水平是世界上最高的:2010年,該國的教育體系質素排名第13名,遠高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平均水平[22]。此外,大約89%25至64歲的愛沙尼亞成年人相當於高中學歷,這是工業化世界中最高的比率之一[23]

愛沙尼亞學術高等教育分為三個等級:學士、碩士和博士研究。在某些專業(基礎醫學研究、獸醫、藥學、牙醫、建築工程師和課堂教師課程)中,學士和碩士的等級被整合為一個單元[24]。愛沙尼亞公立大學比應用高等教育機構有更多的自主權。除了組織大學的學術生活外,大學還可以制定新的課程、制定錄取條款和條件、批准預算、批准發展計劃、選舉校長、以及就資產事宜作出有限決定。愛沙尼亞有數量適中的公立和私立大學。最大的公立大學是塔爾圖大學塔林理工大學塔林大學、愛沙尼亞生命科學大學(Estonian University of Life Sciences)、愛沙尼亞藝術學院(Estonian Academy of Arts);最大的私立大學是愛沙尼亞商學院(Estonian Business School)。

高等學校

參考文獻

  1. Rahvaarv rahvuse järgi, 1. jaanuar, aasta. Statistics Estonia. [2016-06-10]. 
  2. Minifacts About Estonia 2017. [2017-07-19]. 
  3. Statistics Estonia. Stat.ee. 2016-05-04 [2016-05-04].  (Estimate as of 4 May 2016)
  4. PHC 2011 RESULTS. Statistics Estonia. [2016-01-26]. 
  5. 5.0 5.1 5.2 5.3 Estonia.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2021-04 [2021-06-09]. 
  6. Gini coefficient of equivalised disposable income (source: SILC). Eurostat Data Explorer. [2014-01-05]. 
  7.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1]. 
  8. Constitution of the Republic of Estonia , 6th article
  9. Võrokesed ees, setod järel . postimees.ee (13 July 2012).
  10. Territorial changes of the Baltic states: Soviet territorial changes against Estonia after World War II
  11. Estonian Republic. [2011-07-21]. .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Republic of Estonia (in Estonian)
  12. 12.0 12.1 《走進愛沙尼亞》愛沙尼亞駐華大使館《使館商社貿易快訊》雜誌社 編(2008)
  13. 存档副本. [2006-09-24]. 
  14. DPRK Diplomatic Relations.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N NORTH KOREA. 2011-08-22 [2011-10-01] (英語). 
  15. 15.0 15.1 Local Governments. Estonian Ministry of Finance. 2019-11-01 [2020-04-13] (英語). 
  16. 爱沙尼亚正式加入欧元区. [2012-02-24]. 
  17. 存档副本. [2020-05-03]. 
  18. 《波羅的海三國史》凱文·奧納康isbn 978-7-5000-8241-5
  19. Ajaloost: Koolihariduse algusest. University of Tartu. 2010-03-24 [2013-10-14] (愛沙尼亞語). 
  20. Haridus- ja Teadusministeerium. Hm.ee. [2010-12-23]. 
  21. Koolide, huvikoolide, koolieelsete lasteasutuste kontaktandmed. [2009-09-17]. . Estonian Education Infosystem, (in Estonian)
  22. Eelnõu algtekst (30.05.2001). [2015-03-27]. 
  23. OECD Better Life Index. [2015-03-27]. 
  24. National summary sheets on education systems in Europe and ongoing reforms: Estonia. Eurydice. 2009-02 [2009-09-1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