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蒙古盟部旗列表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本表收入清朝蒙古部落。本表的簡表參見此處

概述

清朝蒙古分為內屬蒙古外藩蒙古。內屬蒙古各旗由朝廷任命官員治理,與內地的無異,如察哈爾、歸化城土默特、唐努烏梁海、阿爾泰烏梁海等。外藩蒙古各旗則由當地的世襲札薩克管理,處於半自治狀態。在外藩蒙古,以若干旗合為一,設正、副盟長,掌管會盟事宜,並對各旗札薩克進行監管。清朝蒙古的盟是監察機構,並非行政區

外藩蒙古又按其歸附清朝的先後分為內札薩克蒙古外札薩克蒙古。內札薩克蒙古即內蒙古,於天命康熙初年陸續歸附清朝,不但政治地位較高,還保留了一定的兵權。康熙中期以後陸續歸附的各部稱為外札薩克,無兵權,隸屬於當地的將軍、都統駐紮大臣(西套蒙古二旗除外)。外札薩克蒙古中的喀爾喀四部後來成為外蒙古

蒙古地區劃分為蒙古語ᠴᠢᠭᠤᠯᠭᠠᠨ西里爾字母чуулган)、蒙古語ᠬᠣᠰᠢᠭᠤ西里爾字母хошуу)、佐領蒙古語ᠰᠤᠮᠤ西里爾字母сум),將各游牧部落納入統一的行政體系之中。明清之際的蒙古原以部落(即元朝之投下,音譯為「愛馬」)為單位,部落首領為「部長」(鄂拓克)或「汗」。後金皇太極時代,依照八旗的形式,將蒙古部落編為旗分,畫設旗界。隨著蒙古諸旗管轄牧地的固定,旗逐漸成為整個蒙古地區的基層行政單位,並沿用至今。旗下設「佐領」,即蘇木

 
 
 
 
 
 
 
 
 
 
 
理藩院(理藩部)
 
 
 
 
 
 
 
 
 
 
 
 
 
 
 
 
 
 
 
 
 
 
 
 
 
 
 
 
 
 
 
 
 
 
 
 
 
 
 
 
 
 
 
 
 
 
 
 
 
 
 
駐紮大臣
 
 
 
 
 
 
 
 
 
 
 
 
 
 
 
 
 
 
 
 
 
 
 
 
 
 
 
 
 
 
 
 
 
 
 
 
 
 
 
 
 
 
 
 
 
 
 
 
 
 
 
 
 
 
 
 
 
 
 
 
 
 
 
 
 
 
 
 
 
 
 
 
 
 
 
 
 
 
 
 
 
 
 
 
 
 
 
 
 
 
 
西套二旗
 
 
 
 
 
 
 
 
 
 
 
 
 
 
 
 
 
 
 
 
 
 
 
 
 
 
 
 
 
 
 
 


蒙古各盟、部、旗

內蒙古

內蒙古即內札薩克蒙古內札薩克,始於清太宗時編旗。至乾隆初年,共有二十五部,編為五十一旗[1]。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裁撤由歸化城蒙古部落世襲的歸化城都統一職,歸化城土默特部落二旗遂為內屬部落,改由綏遠城將軍管轄[2][3]。此後,內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設六盟,至清末(宣統二年)不改。

哲里木盟

哲里木盟四部,共十旗,會盟於科爾沁右翼中旗境內之哲里木。

卓索圖盟

卓索圖盟二部,共五旗,會盟於土默特右翼旗境內之卓索圖。與昭烏達盟統屬於熱河都統

昭烏達盟

昭烏達盟八部,共十一旗,會盟於翁牛特左翼旗境內之昭烏達。與卓索圖盟統屬於熱河都統。

錫林郭勒盟

錫林郭勒盟五部,共十旗,會盟於阿巴噶左翼旗、阿巴哈納爾左翼旗境內之錫林河。蒙古語稱河為「郭勒」,故名錫林郭勒。

烏蘭察布盟

烏蘭察布盟四部,共六旗,會盟於四子部落旗境內之烏蘭察布山,受綏遠城將軍節制。

伊克昭盟

伊克昭盟一部,共七旗,受綏遠城將軍節制。

歸化城土默特

歸化城土默特,天聰六年(1632年)歸附。天聰九年(1635年)編為左、右翼二旗,置歸化城都統二人,由土默特蒙古世襲。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改派京官管理。雍正元年(1723年)恢復歸化城都統舊制。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裁撤歸化城都統一職,改由綏遠城將軍直接管轄。歸化城土默特在行政上同時隸屬於山西省歸化城、和林格爾托克托清水河薩拉齊五個直隸廳[10]

西套蒙古

西套蒙古二旗,又稱套西二旗,不設盟。

外蒙古(喀爾喀)

1820年 外蒙古

外蒙古,又稱外喀爾喀、外四盟蒙古,即外札薩克蒙古喀爾喀部的主體,包括附牧於喀爾喀的額魯特部和輝特部,不包括科布多和唐努烏梁海。順治十二年(1655年),分喀爾喀三汗所屬部落為八個札薩克,以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墨爾根諾顏索諾木、車臣汗巴布、丹津喇嘛為左翼;以札薩克圖汗諾布爾、和托輝特部琿台吉俄木布額爾德尼之子額璘沁、車臣濟多爾濟、昆都侖陀音丹巴為右翼[9]。康熙三十年(1691年),準噶爾部噶爾丹入侵喀爾喀,喀爾喀三部潰敗,舉族遷入內蒙古並上表內附。清聖祖於多倫淖爾召見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及三汗,舉行盟會,將其部衆安置於烏珠穆沁、蘇尼特部落之地。乃命理藩院置土謝圖汗部車臣汗部札薩克圖汗部,編旗列隊。雍正九年(1731年)分土謝圖汗部置賽音諾顏部,自此漠北外喀爾喀分為四部。乾隆中期以後,土謝圖汗部、車臣汗部隸屬於庫倫辦事大臣;賽音諾顏部、札薩克圖汗部隸屬於烏里雅蘇台將軍

喀爾喀後路汗阿林盟

土謝圖汗部,康熙三十年(1691年)置,原為喀爾喀左翼土謝圖汗札薩克旗。次年(1692年)五月,定為喀爾喀北路,編為十七旗[11]

土謝圖汗旗境內的光顯寺(額爾德尼召)

雍正九年(1731年),析土謝圖汗部西十九旗置賽音諾顏部。土謝圖汗部改稱喀爾喀後路。會盟於土拉河以南之汗山(今烏蘭巴托南),滿語稱山為「阿林」,故稱汗阿林盟。至乾隆年間分為二十旗:

  • 土謝圖汗旗[12]
  • 土謝圖汗部右翼左旗
  • 土謝圖汗部中右旗
  • 土謝圖汗部左翼中旗
  • 土謝圖汗部中旗
  • 土謝圖汗部左翼前旗
  • 土謝圖汗部右翼右旗
  • 土謝圖汗部右翼左末旗
  • 土謝圖汗部左翼末旗,以上九旗為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置
  • 土謝圖汗部左翼後旗,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置
  • 土謝圖汗部中左翼末旗,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置
  • 土謝圖汗部右翼右末次旗,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置
  • 土謝圖汗部左翼右末旗,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置
  • 土謝圖汗部左翼左中末旗,康熙五十年(1711年)置
  • 土謝圖汗部中右末旗,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置
  • 土謝圖汗部中次旗,,康熙五十八年置
  • 土謝圖汗部右翼左後旗,雍正八年(1730年)置
  • 土謝圖汗部右翼右末旗,雍正九年置
  • 土謝圖汗部左翼中左旗,雍正十年置
  • 土謝圖汗部中左旗,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置

喀爾喀中路齊齊爾里克盟

喀爾喀中路賽音諾顏部,一作三音諾顏部,原隷屬於土謝圖汗部。雍正九年(1731年)因策凌征準噶爾有功,授「大札薩克」。善巴、策凌一族的土謝圖汗部右翼中旗、中左末旗、右翼右後旗、中前旗、中左旗、中末旗、右翼中左旗、右翼末旗、右翼前旗、中後旗、左翼左旗、左翼右旗、左翼左末旗、右翼中末旗、右翼左末旗、右翼中右旗、右翼後旗、中後末旗、中右翼末旗共十九旗由土謝圖汗部析出,置賽音諾顏部。乾隆年間,賽音諾顏部增至二十二旗,與游牧於此的額魯特部二旗,共二十四旗會盟於齊齊爾里克,稱齊齊爾里克盟

  • 賽音諾顏旗(原土謝圖汗部右翼中旗)
  • 賽音諾顏部右翼右後旗
  • 賽音諾顏部中左旗
  • 賽音諾顏部中前旗
  • 賽音諾顏部中末旗
  • 賽音諾顏部右翼前旗
  • 賽音諾顏部左翼左旗
  • 賽音諾顏部右翼末旗
  • 賽音諾顏部右翼後旗
  • 賽音諾顏部左翼右旗,以上十旗為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置
  • 賽音諾顏部左翼左末旗,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置
  • 賽音諾顏部右翼中右旗,康熙三十五年置
  • 賽音諾顏部中右翼末旗,康熙三十五年置
  • 賽音諾顏部右翼左末旗,康熙三十六年置
  • 賽音諾顏部右翼中左旗,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置
  • 賽音諾顏部中後末旗,康熙四十八年置
  • 賽音諾顏部中後旗,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置
  • 賽音諾顏部右翼中末旗,康熙五十一年置
  • 賽音諾顏部中左末旗,康熙六十年(1721年)置,即額駙策凌所領之旗。以上十九旗原屬土謝圖汗部。
  • 賽音諾顏部右末旗,乾隆三年(1738年)置
  • 賽音諾顏部中右旗,乾隆十六年(1751年)置
  • 賽音諾顏部左翼中旗,乾隆二十四年(1759)置[12]
額魯特部二旗

漠北的額魯特部二旗,出自西域準噶爾部,由康熙年間內附的準噶爾部落編成,附牧於土謝圖汗部地界。乾隆二十六年(1762年)由土謝圖汗部改隸賽音諾顏部。[12]

  • 額魯特旗(額魯特貝子旗),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置,封巴圖爾琿台吉之孫丹濟拉為札薩克輔國公,附土謝圖汗部游牧。[12]
  • 額魯特前旗,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授巴圖爾琿台吉之從曾孫阿喇布坦為札薩克郡王,置一旗,附土謝圖汗部游牧。雍正四年(1726年)增置一旗,七年(1729年)二旗合併。[12]

喀爾喀東路克魯倫巴爾和屯盟

喀爾喀東路車臣汗部,康熙三十年(1691年)置。次年(1692年)編為十二旗[13]。乾隆年間增至二十三旗。該部會盟於克魯倫河巴拉斯城,稱克魯倫巴爾和屯盟

  • 車臣汗部中旗(車臣汗旗)
  • 車臣汗部左翼中旗
  • 車臣汗部右翼中旗
  • 車臣汗部中左旗
  • 車臣汗部中右旗
  • 車臣汗部中前旗
  • 車臣汗部中後旗
  • 車臣汗部中下旗(車臣汗部中末旗)
  • 車臣汗部左翼前旗
  • 車臣汗部左翼後旗
  • 車臣汗部右翼前旗(《平定朔漠方略》無此旗)
  • 車臣汗部右翼後旗,以上十一旗皆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置
  • 車臣汗部中末次旗,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置
  • 車臣汗部中左前旗,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置
  • 車臣汗部中右後旗,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置
  • 車臣汗部左翼左旗,康熙四十年(1701年)置
  • 車臣汗部左翼右旗,康熙四十年(1701年)置
  • 車臣汗部右翼左旗,康熙四十年(1701年)置
  • 車臣汗部左翼後末旗,康熙五十年(1711年)置
  • 車臣汗部右翼中右旗,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置
  • 車臣汗部右翼中左旗,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置
  • 車臣汗部中末右旗,乾隆十四年(1749年)置
  • 車臣汗部右翼中前旗,乾隆二十年(1755年)置

喀爾喀西路札克畢拉色欽畢都爾諾爾盟

喀爾喀西路札薩克圖汗部,康熙三十年(1691年)置。次年編為九旗[14]。雍正十年(1732年)因罪削策妄扎布札薩克圖汗爵位,以其叔之子、右翼左旗札薩克格哷克延丕勒襲札薩克圖汗位,兼管札薩克圖汗旗與右翼左旗,視為一旗。乾隆年間增至十八旗,與所附輝特部一旗,共十九旗,會盟於札克河源頭之畢都爾諾爾,稱札克畢拉色欽畢都爾諾爾盟

  • 札薩克圖汗部中旗(札薩克圖汗旗)
  • 札薩克圖汗部左翼左旗[15]
  • 札薩克圖汗部左翼右旗(《平定朔漠方略》無此旗)
  • 札薩克圖汗部右翼左旗
  • 札薩克圖汗部右翼右旗
  • 札薩克圖汗部左翼前旗
  • 札薩克圖汗部右翼前旗
  • 札薩克圖汗部左翼後旗
  • 札薩克圖汗部右翼後旗,以上九旗皆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置
  • 札薩克圖汗部中左翼左旗,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置
  • 札薩克圖汗部右翼後末旗,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置
  • 札薩克圖汗部中右翼末次旗,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置
  • 札薩克圖汗部中右翼末旗,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置
  • 札薩克圖汗部右翼右末旗,雍正二年(1724年)置
  • 札薩克圖汗部左翼後末旗,雍正四年(1726年)置
  • 札薩克圖汗部左翼中旗,雍正六年(1728年)置
  • 札薩克圖汗部中右翼左旗,乾隆二十年(1755年)置
  • 札薩克圖汗部中左翼右旗,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置
  • 札薩克圖汗部中左翼末旗,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置
輝特部一旗

漠北的輝特部設一旗,附牧於札薩克圖汗部地界。

  • 輝特旗,羅布藏後裔。乾隆三十年(1765年)置,授輝特台吉拉克沁噶喇為札薩克一等台吉,附札薩克圖汗部游牧[16]

唐努烏梁海

唐努烏梁海為烏梁海人。原屬喀爾喀右翼和托輝特部札薩克俄木布額爾德尼。唐努烏梁海為內屬部落,不屬於外蒙古(喀爾喀部落)。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授俄木布額爾德尼之子額林沁羅卜藏為札薩克,領和托輝特部。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和托輝特貝勒青袞雜卜發動撤驛之變,旋即被平定。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開始將唐努烏梁海編為佐領。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頒「唐努烏梁海四旗總管之印」。凡五旗,四十八佐領,視同蒙古部落。隸屬於烏里雅蘇台將軍。乾隆三十九年(1765年)至清末,由唐努旗總管兼任唐努烏梁海各旗總管,掌唐努烏梁海四旗總管之印。同治七年(1868年),根據《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和《烏里雅蘇台界約》,原屬克木齊克旗的阿穆哈河流域劃歸俄羅斯。同治十一年(1872年)、光緒二十五年(1900年),清廷先後頒給庫布蘇庫勒諾爾旗、克木齊克旗印信,二旗遂不再由唐努旗總管管轄。

科布多

道路右側為科布多參贊大臣衙門遺址

科布多各部統屬於科布多參贊大臣,統轄杜爾伯特部及阿爾泰山一帶各部落。

杜爾伯特部

杜爾伯特部 (綽羅斯氏),乾隆十八年(1753年)內附,次年(1754年)編為十四旗。乾隆二十年(1755年)設左、右兩翼賽音濟雅哈圖盟,會盟之例一如外蒙古。

  • 杜爾伯特左翼 十一旗(賽音濟雅哈圖左翼盟)
    • 特古斯庫魯克達賴汗旗(杜爾伯特汗旗)
    • 杜爾伯特左翼中旗
    • 杜爾伯特左翼中左旗
    • 杜爾伯特左翼中前旗
    • 杜爾伯特左翼中後旗
    • 杜爾伯特左翼中上旗
    • 杜爾伯特左翼中下旗
    • 杜爾伯特左翼中前左旗
    • 杜爾伯特左翼中前右旗
    • 杜爾伯特左翼中後左旗
    • 杜爾伯特左翼中後右旗
File:萬樹園賜宴圖.jpg
乾隆皇帝在避暑山莊宴請前來歸降的杜爾伯特部首領
  • 杜爾伯特右翼 三旗(賽音濟雅哈圖右翼盟)
    • 杜爾伯特右翼前旗
    • 杜爾伯特右翼前右旗
    • 杜爾伯特右翼中右旗
  • 輝特部 二旗

札哈沁部

  • 札哈沁部 二旗
    • 札哈沁總管旗,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置
    • 札哈沁三等信勇公旗(札哈沁公旗),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設佐領,嘉慶五年(1800年)增置[19]

科布多額魯特部

明阿特部

阿爾泰烏梁海

  • 阿爾泰烏梁海七旗,乾隆十九年(1754年)置[20]光緒三十二年末(1907年)改屬阿爾泰[21]
    • 阿爾泰烏梁海左翼副都統旗
    • 阿爾泰烏梁海左翼散秩大臣旗
    • 阿爾泰烏梁海左翼總管旗二
    • 阿爾泰烏梁海右翼散秩大臣旗
    • 阿爾泰烏梁海右翼總管旗二

阿爾泰淖爾烏梁海

新土爾扈特部

新和碩特部

  • 新和碩特部一旗,游牧於阿爾泰山南路布爾干河一帶(今屬蒙古國布爾根縣)。原附屬於新土爾扈特左旗,編為半個佐領。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分出,嘉慶元年(1796年)置札薩克旗。1907年改屬阿爾泰。

蒙古各游牧喇嘛部落

青海蒙古各部

青海蒙古各部有時統稱為「青海額魯特」。雍正二年(1724年),平定和碩特台吉羅卜藏丹津叛亂。次年(1725年)編青海蒙古各部為二十七旗,置青海辦事大臣管轄青海地方,並主持蒙古各部會盟,不設盟長。雍正九年(1731年)增置二旗。嘉慶十一年(1816年)裁撤一旗,餘二十八旗。道光三年(1823年)分青海黃河以北之蒙古二十四旗為左、右翼二盟。[22]

青海和碩特部

青海輝特部

青海綽羅斯部

青海土爾扈特部

青海喀爾喀部

青海游牧喇嘛部落

新疆蒙古各部

新疆蒙古各部落統於伊犁將軍,原不置札薩克旗。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渥巴錫率俄羅斯所屬土爾扈特、和碩特等部歸降。清廷於新疆伊犁塔爾巴哈台喀喇沙爾庫爾喀喇烏蘇等地劃給牧地,置舊土爾扈特中路和碩特二部。

舊土爾扈特部

舊土爾扈特部十旗,分為南、北、東、西四路,即四路烏訥恩素珠克圖盟

  • 南路烏訥恩素珠克圖盟,統南路舊土爾扈特部四旗,又稱「珠勒都斯土爾扈特」,游牧於珠勒都斯河流域(今新疆和靜縣北部)一帶。皆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置。
    • 南路舊土爾扈特旗(卓哩克圖汗旗)
    • 南路舊土爾扈特中旗
    • 南路舊土爾扈特右旗
    • 南路舊土爾扈特左旗
  • 北路烏訥恩素珠克圖盟,統北路舊土爾扈特部三旗,又稱「霍博克薩里土爾扈特」,游牧於霍博克薩里(和布克賽爾縣)一帶。
    • 北路舊土爾扈特旗,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置
    • 北路舊土爾扈特右旗,乾隆四十年(1775年)置
    • 北路舊土爾扈特左旗,乾隆四十年置
  • 東路烏訥恩素珠克圖盟,統東路舊土爾扈特部二旗,又稱「濟爾哈朗土爾扈特」,游牧於新疆鞏乃斯河喀什河流域。皆為乾隆三十六年置。
    • 東路舊土爾扈特右旗
    • 東路舊土爾扈特左旗
  • 西路烏訥恩素珠克圖盟,統西路舊土爾扈特部一旗,又稱「精土爾扈特」、「晶河土爾扈特」,游牧於晶河(今精河)一帶。
    • 西路舊土爾扈特旗,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置

中路和碩特部

  • 中路和碩特部四旗,自為一盟,稱巴圖塞特奇勒圖盟。游牧於今新疆和靜縣一帶。
    • 中路和碩特中旗,乾隆三十六年置
    • 中路和碩特中右旗,乾隆三十六年置
    • 中路和碩特中左旗,乾隆四十年(1775年)置
    • 中路和碩特多羅貝勒旗,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置,嘉慶二年(1797年)裁撤[24]

黑龍江蒙古部落

黑龍江蒙古額魯特部札薩克由西北地區遷入,統屬於黑龍江將軍

  • 黑龍江額魯特部一旗,出自準噶爾部,由新疆徙至黑龍江游牧。

西藏蒙古各部

西藏蒙古各部由駐藏大臣管轄。

達木蒙古

  • 達木蒙古八旗,原屬和碩特部。置佐領八人,不設總管,直屬於駐藏大臣。

霍爾三十九族

據《清史稿》兵志記載,三十九族有:納書克貢巴族、畢魯族、琫盆族、達格魯族、拉克族、色爾札族、札嘛爾族、阿札克族、上阿札克族、下阿札克族、伙爾川木桑族、伙爾札麻蘇他爾族、伙爾札麻蘇他爾、只多族、瓦拉族、伙爾族、麻魯族、寧塔、尼札爾、參麻布瑪、尼牙木札族、利松麻巴族、勒達克族、多麻巴族、羊巴族、依戎伙爾族、伙爾族、彭他麻族、伙爾拉賽族、上剛噶魯族、下剛噶魯族、瓊布拉克魯族、噶魯族、色爾札族、上多爾樹族、下多爾樹族、三札族、三納拉巴族、朴族。[25]

三十九族土司為:瓊布噶魯、瓊布巴爾查、瓊布納克魯、勒納伙爾、色里瓊扎尼查爾、色里瓊扎參嘛布瑪、色里瓊扎嘛嚕、木朱特羊巴、布米特勒達克、木朱特尼牙木查、木朱特利松嘛吧、木朱特多嘛巴、勒遠伙爾、依戎伙爾移他瑪、查楚和爾孫提瑪爾、巴爾達山木多川目桑、嘛拉布希嘛弄、窩柱特只多、窩柱特娃拉、彭楚克伙爾、彭楚克彭他瑪爾、彭楚克拉寨、盆索納克書達格魯克、沁體牙岡納克書畢魯、盆沙尼牙固納克書色爾查、巴爾達穆納克喜奔盆、納格沙拉克書拉克什、洛克納克書貢巴、三渣、三納拉巴、撲旅、上阿扎克、下阿扎克、白獵扎嘛爾、上岡噶魯、下岡噶魯、上奪爾樹、下奪爾樹。[26]

八旗蒙古

八旗察哈爾

  • 八旗察哈爾康熙十四年(1675年),額哲之孫布爾尼起兵反叛,兩個月後敗亡,察哈爾汗族遂絕嗣。此後朝廷將察哈爾部眾編入八旗蒙古,各旗設總管,游牧於宣化大同邊外。乾隆以前,八旗察哈爾屬於在京八旗,只是不駐防內地,而是游牧於口外,稱為「八旗游牧察哈爾」(意為八旗在察哈爾游牧者)。其牧地「東至克什克騰界,西至歸化城土默特界,南至太僕寺牧厰及山西邊界,北至蘇尼特及四子部落界」[28],屬於八旗蒙古所有,不是自己的領地。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置察哈爾都統統轄八旗察哈爾,不再隸屬於京旗。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間,朝廷徵調部分八旗察哈爾兵丁征戍伊犁,成為伊犁伊犁察哈爾八旗。到了乾隆後期,編入八旗察哈爾的外來兵丁人口已經超過察哈爾本部人口,有來自茂明安、巴爾虎、蘇尼特、喀爾喀、準噶爾、土爾扈特等部的流散人口。其中以來自準噶爾部的人口(如達什達瓦屬部)最多。
    • 鑲黃旗察哈爾
    • 正黃旗察哈爾
    • 鑲紅旗察哈爾
    • 正紅旗察哈爾
    • 鑲白旗察哈爾
    • 正白旗察哈爾
    • 鑲藍旗察哈爾
    • 正藍旗察哈爾

新疆駐防八旗

新疆伊犁所屬察哈爾、額魯特,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各定為左右翼、八旗。左右翼各置總管一人,統屬於伊犁將軍。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定塔爾巴哈台所屬額魯特部為一旗。[29]

  • 伊犁察哈爾八旗
    • 左翼四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
    • 右翼四旗:正黃旗、鑲藍旗、正紅旗、鑲紅旗
  • 伊犁額魯特八旗
    • 左翼上三旗: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
    • 右翼下五旗: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正紅旗、鑲紅旗
  • 塔爾巴哈台額魯特旗

黑龍江駐防呼倫貝爾各旗

  • 呼倫貝爾駐防巴爾虎部,原屬喀爾喀車臣汗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之後漸次遷至黑龍江境內。
    • 陳巴爾虎二旗,雍正十年(1732年)置,屬於布特哈八旗,駐防於呼倫貝爾城北。
      • 正藍旗索倫
      • 鑲白旗索倫
    • 新巴爾虎八旗,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駐防於呼倫湖貝爾湖一帶。左右翼各設總管一員。各旗設副總管一員,不設總管。
      • 鑲黃旗新巴爾虎
      • 正黃旗新巴爾虎
      • 正藍旗新巴爾虎
      • 鑲白旗新巴爾虎
      • 鑲藍旗新巴爾虎
      • 正紅旗新巴爾虎
      • 鑲紅旗新巴爾虎
      • 正白旗新巴爾虎
  • 黑龍江杜爾伯特部(綽羅斯氏),原屬科布多杜爾伯特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二等台吉博東齊、布圖庫率領從額爾齊斯河流域徙牧呼倫貝爾,編入駐防八旗,並未像其他部落一樣編設佐領,隸屬於呼倫貝爾副都統[30]

參考文獻

引用

  1. 嘉慶《一統志》外藩蒙古統部:「蓋奉正朔、隸版圖者,部落二十有五,為旗五十有一。」
  2. 光緒《會典事例》卷九百七十六理藩院設官內蒙古部落官制
  3. 嘉慶《一統志》歸化城土默特
  4. 內蒙古各旗建置年代多無明確記載。以下置旗年份,除另註明者外,以嘉慶《大清一統志》所載授世襲札薩克並掌旗時間為準。
  5. 據《清史稿》藩部傳。光緒《會典事例》雲崇德九年(1642年)封札薩克,疑「元年」誤作「九年」。
  6. 《清史稿》地理志
  7. 7.0 7.1 7.2 7.3 7.4 光緒《會典事例》卷九百六十七理藩院封爵內札薩克一
  8. 8.0 8.1 8.2 8.3 光緒《會典事例》卷九百六十八理藩院封爵內札薩克二
  9. 9.0 9.1 9.2 《清史稿》藩部傳
  10. 光緒《會典事例》卷九百六十三理藩院疆理
  11. 《平定朔漠方略》卷十二
  12. 12.0 12.1 12.2 12.3 12.4 以下置年見光緒《會典事例》卷九百六十九理藩院封爵外札薩克一
  13. 《平定朔漠方略》卷十二載車臣汗部編為十一旗,無右翼前旗,據光緒《會典事例》卷九百七十及嘉慶《一統志》補出。
  14. 《平定朔漠方略》卷十二載八旗,無左翼右旗。據光緒《會典事例》卷九百七十及嘉慶《一統志》補出
  15. 《平定朔漠方略》:「扎薩克郡王色稜阿海管西路左翼左軍事。」光緒《會典事例》載,乾隆二十一年始置札薩克。
  16. 光緒《會典事例》卷九百七十理藩院封爵外札薩克二
  17. 樊明方,《清朝對唐努烏梁海地區的管轄》,載於《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6年第2期
  18. 以上見嘉慶《一統志》烏里雅蘇台統部
  19. 《清史稿》藩部傳。嘉慶《一統志》、《中國歷史地圖集》失載此旗。
  20. 光緒《會典事例》卷九百七十六理藩院設官
  21. 《清史稿》卷五百二十四藩部傳七:「十二月,是部七旗劃隸阿爾泰。」
  22. 光緒《會典事例》卷九百八十三理藩院會盟
  23. 23.0 23.1 23.2 光緒《會典事例》卷九百七十一理藩院封爵外札薩克三
  24. 光緒《會典事例》卷九百七十二理藩院封爵外札薩克四
  25. 其中有重複者。
  26. 《清史稿》卷五百二十五藩部傳
  27. 《清朝藩部研究》,133頁
  28. 清朝通志》卷三十一地理略
  29. 光緒《會典事例》卷九百七十七理藩院設官
  30. 佟佳江. 清史稿订误. 中華書局. 2013: 186. ISBN 9787101092974. 

來源

  • 《親征平定朔漠方略》,中國藏學出版社影印殿本
  • 欽定皇朝通志》,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影印乾隆殿本
  • 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
  • 光緒《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影印光緒殿本
  • 清史稿》,中華書局點校本
  • 譚其驤 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 祁韻士 著,張穆 改定,包文漢 整理,1987,《清朝藩部要略稿本》,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 張文江,2001,《清朝藩部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