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干族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台湾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东干族
дунгане
حُوِ ذَو
回族

哈薩克江波耳州的东干族姑娘一個傳統的回族家庭
總人口
15萬
分佈地區
 吉爾吉斯(2016年)67,000
 哈薩克(2016年)63,000
 烏茲別克(2016年)10,000
 俄羅斯(2016年)8,000
語言
东干語俄語哈薩克語吉爾吉斯語
宗教信仰
伊斯蘭教
相關族群
回族
东干族
东干語名稱
东干語 Хуэйзў
小兒經حُوِ ذَو
羅馬化Huejzw
漢字回族
俄語名稱
俄語 Дунгане
羅馬化 Dungane

东干族(俄語:дунгане Dungane,也稱Tungani),指遷移到中亞的中國甘肅陝西回族後裔。1942年蘇聯以「东干」一詞,正式為這支民族命名。該民族人認為自己與中國的回族同源,稱呼自己為回族东干語Хуэйзў羅馬化:Huejzw),而东干族是他稱。

东干族大多數現時散播在吉爾吉斯楚河州哈薩克江波耳州。也有一些东干社區在吉爾吉斯伊塞克湖州二道溝鄉Ырдык)、奧什州[1]。主要信奉伊斯蘭教,為多個前蘇聯加盟國的民族成員,人口約15萬(2016年)[2],在各中亞國家屬少數民族。其中在哈薩克有6.3萬人(2016年),低於該國人口的0.1%,在哈國民族排名第11位。吉爾吉斯有6.7萬人(2016年),占其國家人口的1.1%,上升至各民族人數第4位。烏茲別克有1萬多人(2016年),由於移民和異族通婚等因素,烏茲別克的东干人有所減少。俄羅斯有約8千人(2016年),主要是中亞國家的东干人移民增加。

族名

「东干」一詞源自突厥語qurup qalghan(意為「定居者」)或donan(意為「回來」),是突厥人塔吉克人與俄羅斯人對中亞地區與中國境內回族的稱呼。亦有學者指出东干為「東岸子」的突厥語音譯,當陝甘回民進入新疆後,他們向當地人介紹:「我們是東岸子人」[3],從此东干成為這個回族分支的稱呼(也有敦煌潼關之意)。但在陝甘回變之前數百年,中亞的塔吉克人和突厥人已經開始用「东干」一詞稱呼中國境內的回族。例如,17世紀來自中亞布哈拉白山派宗教首領瑪木特·玉素布就曾經告知其門徒要讓明朝境內的「东干族」皈依蘇菲派。因此將「东干」與「東岸」或「東甘」等同的說法並不被大陸學界廣泛認可,但卻是俄國法定的小數民族之一。

歷史

19世紀,「东干」一詞被俄羅斯人借用,1830年代,英國與德國開始用「东干」稱呼新疆回族。1835年,歐洲人James Prinsep記錄他們生活於中國的韃靼里亞(新疆)。1837年,俄國人在奧倫堡見到他們的商隊。鄂圖曼帝國時代的歷史學家Abdul Aziz將东干族分為中國境內的东干族以及定居在俄屬突厥斯坦(原蘇聯中亞地區)和中屬突厥斯坦(新疆)的东干族,並提到东干族在北京擁有17座清真寺。

中國回族主要分兩批抵達俄國。這些回族人於1924年被蘇聯認定為「东干人」。[4]

第一次遷移是1862至1878年間同治陝甘回變的結果;失敗後,穆斯林隊伍中的三支於1877年嚴冬越過天山進入俄國境內。第一支吐魯番隊伍在馬大人(又被稱作馬大老爺)的領導下進入俄國西北部。這一支難民共約1000人,最終抵達奧什。第二支甘肅隊伍取道狄道州,由阿訇阿爺老人(即馬元,东干人稱為「大師傅」「狄道阿爺」或「尤素福哈吉」[5])帶領,1878年春1130人遷居到離普爾熱瓦爾斯克9英里遠的一個小村子伊爾迪克。第三支來自陝西,由白彥虎帶領,共3314人,遷居離托克馬克8公里遠的卡拉庫努孜[4]

第二次遷移是於1881年2月12日《聖彼得堡條約》簽訂後,根據該條約中的一款,回族維吾爾族可以選擇留在伊犁地區,也可以選擇遷移到俄國。這些遷居的回族多數遷居到了現今的索克魯克鄉(Sokuluk,即哨葫蘆鄉)。[4]

兩次遷徙近萬餘人。經過百多年融合,這批回族人的後代已成為多個中亞國家的民族一員。

2020年2月,哈薩克人與东干人在哈薩克吉爾吉斯接壤的科爾代發生了衝突。在衝突中有10人喪生,多人受傷。汽車和房屋被焚毀,衝突中還有人使用步槍射擊。約20,000人逃往鄰國吉爾吉斯 [6]

語言

东干族在古代使用一種由波斯語詞彙、語法和部分突厥語詞彙融合的波斯語變種,稱為「法爾西」(即波斯語),語言詞彙中帶有大量的突厥語(主要是受到中亞的哈薩克語、吉爾吉斯語、維吾爾語的影響)和俄羅斯語(前蘇聯統一使用俄羅斯語作為官方語言)詞彙。後因外界客觀條件限制,法爾西僅限於族內使用,對外用漢語陝西方言、甘肅方言夾雜波斯語詞彙的「东干語」,在清朝時已演變成帶波斯詞彙的漢語陝西方言。遷至中亞後,由於受到俄羅斯語言文化的影響,現在大部分东干人都兼通夾帶大量波斯語和突厥語詞彙的俄羅斯語。但由於1930年东干文的創做,东干語作為一種語言被固定下來,成為唯一使用並音系統的漢語系社群,現時东干語與普通話基本共通,與陝西方言差別只有口音問題。

傳媒

米糧川鄉,吉爾吉斯楚河州之一個东干族鄉,圖為米糧川的一座清真寺

东干族早在1930年代已擁有自己的報紙。1932年3月6日东干人創辦首份东干文報紙《東方火星報》,1965年時為紀念十月革命50周年,報紙易名為《十月的旗》,以周報形式發行,1986年再易名為《蘇聯回族報》,1991年蘇聯解體後,變成今天的《中亞回民報》,書寫時仍以斯拉夫字母作為拼音文字。

宗教

他們多數被歸類於遜尼派穆斯林(由於回族遵循正統哈乃斐派教法),但其生活方式仍顯現出許多波斯文化什葉派的特徵。除此之外,他們當中也有不少什葉派教徒(蘇菲派門宦,尤以哲合忍耶為眾)。

名人

參見

參考文獻

  1. 馬通. 第十三章 吉尔吉斯草原上的东干族穆斯林文化. 丝绸之路上的穆斯林文化. 寧夏人民出版社. 2000 [2014-08-25]. ISBN 7227021157. 
  2. 走近东干人:东干人口15万 主要分布于楚河两岸. 中國新聞網. 2016-11-08 [2017-11-29]. 
  3. 王國傑. 中亚东干族族名族源考. 人文雜誌. 1997, (01期): 82–86. 
  4. 4.0 4.1 4.2 葛維達. 卡拉库努孜:回族在俄国的早期定居点. 西北民族研究. 
  5. 劉寶軍. 风烟缭绕二道沟. 回族文學. 2013年, (2013年第05期). 
  6. Kazakhstan clashes kill 10 people and injure at least 40 others. euronews. 2020-02-09 [2020-02-10]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