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聯邦軍隊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澳门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俄羅斯聯邦軍隊
俄羅斯聯邦軍隊軍旗
俄羅斯聯邦軍隊軍徽
建立1992年5月7日
軍事部門Ground Forces 俄羅斯陸軍
Navy 俄羅斯海軍

Air Force 俄羅斯航空太空軍
Ground Forces 俄羅斯空降軍
俄羅斯戰略火箭軍

特種作戰部隊
領導
最高統帥弗拉基米爾·普京總統
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陸軍大將
總參謀長瓦連里·格拉西莫夫陸軍大將
陸軍司令奧列格·薩留科夫陸軍大將
海軍司令尼·阿·葉夫梅諾夫 海軍上將
空軍司令安德烈·尤金 空軍中將
軍力
服役年齡18歲—27歲
徵兵役期12個月
現役人數100萬人(2017年)[1]第3位
備役人數200萬人(2014年)[1]
軍費
預算845億美元(2015年) [2](第三)
佔GDP百分比4.8% [2]
工業
本國供應商
外國供應商
年出口
相關
歷史俄羅斯軍事史
俄羅斯軍銜史
蘇聯軍銜
軍銜俄羅斯軍銜
俄羅斯聯邦軍隊「星」型標誌
1992-2012俄國軍費

俄羅斯聯邦軍隊(俄語:Вооружённые Си́лы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是俄羅斯軍事力量最主要的部分,其前身主要是蘇聯軍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駐軍。1992年5月7日,由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簽署命令建立俄羅斯聯邦國防部,並命令俄羅斯聯邦政府接管俄羅斯境內的所有前蘇聯軍隊,俄羅斯聯邦軍隊正式成立。俄羅斯聯邦軍隊在中文語境中通常簡稱為「俄羅斯軍隊」或「俄軍」。俄羅斯軍隊的最高指揮官為俄羅斯聯邦總統,現任總統為弗拉基米爾·普京[3]。根據俄羅斯政府的定義,國家近衛軍邊防軍等不屬於國防部管轄的準軍事部隊並不屬於「軍隊」,而是定義為「其他類型軍隊」[4]。目前俄羅斯聯邦軍隊有102.7萬人[1],加上國家近衛軍邊防軍鐵道軍、聯邦通信和情報信息部隊後,俄羅斯軍事力量的總人數為201.9萬人[5]

組織體系

俄羅斯軍隊的總司令為俄羅斯總統俄羅斯聯邦國防部負責俄羅斯軍隊的日常行政管理運作,它下轄總參謀部、媒體與信息局、裝甲局火箭炮兵局等機構,總參謀部負責軍事訓練。在蘇聯時代,總參謀長曾是蘇軍事實上的和主要的指揮官,但是現在的總參謀長的角色已經減弱為國防部內分管軍事訓練的主官,國防部長則獲得對部隊更大的指揮權限。

俄羅斯聯邦國防部直屬的部隊如下:

另外,聯邦安全局控制的邊防軍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控制的國家近衛軍及其前身俄羅斯內衛部隊雖然不屬於俄軍,但也會參與武裝衝突。

指揮架構

1992年到2010年間,俄羅斯陸軍共分為6個軍區,即莫斯科軍區、列寧格勒軍區、北高加索軍區、普里沃爾日斯克-烏拉爾軍區、西伯利亞軍區和遠東軍區。海軍單位以相同方式編為4個艦隊及1個分艦隊。2010年,根據2008年軍事改革的要求,原有的6個軍區被整合為4個軍區(東部、中部、西部、南部),空軍及海軍部隊也受其管轄。另外在亞美尼亞還駐紮有第102軍事基地。該基地改編自原來的外高加索集群,似乎受南方軍區管理。

2010年時,俄軍在原有的4個軍區基礎上成立4個聯合戰略指揮部,負責指揮作戰。[6]2014年,北方艦隊獨立為北方聯合戰略指揮部。按地域劃分,這5個指揮部分別為:

軍事實力

俄羅斯軍隊劃分為5大軍種:陸軍海軍空天軍戰略火箭軍空降軍。在各軍種下,有許多獨立兵種,如隸屬於海軍海軍步兵海軍航空兵等。其中軍隊有113.48萬人[5]不包括後勤鐵道軍的5萬人[7]

陸軍

2005年紅場閱兵上的T-80主戰坦克.

經過2008年俄羅斯軍事改革俄羅斯陸軍由過去的「軍區—集團軍—師—團」指揮模式改為「軍區—集團軍—旅—營」的指揮模式。目前俄羅斯陸軍主要編為10個集團軍,另外還有若干直接由軍區指揮的旅。

軍區名稱及所轄集團軍 指揮部所在地
西部軍區 聖彼得堡
∟俄羅斯陸軍第6集團軍 阿卡拉多瓦
∟俄羅斯陸軍第20近衛集團軍 沃羅涅日
南部軍區 頓河畔羅斯托夫
∟俄羅斯陸軍第49集團軍 斯塔夫羅波爾[來源請求]
∟俄羅斯陸軍第58集團軍 弗拉季高加索
中央軍區 葉卡捷琳堡
∟俄羅斯陸軍第2近衛坦克集團軍 薩馬拉
∟俄羅斯陸軍第41集團軍 新西伯利亞
東部軍區 哈巴羅夫斯克(伯力)
∟俄羅斯陸軍第5集團軍 烏蘇里斯克(雙城子)
∟俄羅斯陸軍第29集團軍 赤塔
∟俄羅斯陸軍第35集團軍 別洛戈爾斯克
∟俄羅斯陸軍第36集團軍 烏蘭烏德

海軍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
俄羅斯海軍成立300周年紀念郵票

俄羅斯海軍劃分為四大艦隊和一支區艦隊;

另外,俄羅斯海軍之下亦轄有俄羅斯海軍步兵,相當於各國的海軍陸戰隊

空天軍

俄羅斯空天軍目前主要由航空部隊、航天部隊、導彈防禦部隊三部分組成。

俄羅斯空天軍的航空部隊指揮體制為「戰役司令部-空軍基地(旅)-大隊(團)」。俄羅斯空天軍的航空部隊目前有7個戰役司令部,其中第1空防司令部歸西部軍區指揮,第2空防司令部歸中央軍區指揮,第3空防司令部歸東部軍區指揮,第4空防司令部歸南部軍區指揮。俄羅斯空天軍的航天部隊負責宇宙飛船、人造衛星等航天方面的事務。俄羅斯空天軍的導彈防禦部隊負責導彈防禦工作。

空降軍

目前俄羅斯空降軍的人數為3.5萬人[8]

戰略火箭軍

目前俄羅斯戰略火箭軍大約配備有800枚各式導彈和3000多枚核彈頭,擁有俄羅斯60%以上的核武器[9]

核力量

圖-160核武轟炸機

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核武庫[10]。俄羅斯的陸基核彈頭隸屬戰略火箭兵,潛射彈道導彈則隸屬海軍,以及空軍負責以戰略轟炸機空投核彈。 俄羅斯的核彈以下列四種方式部署:

  1. 陸基發射井,如SS-18 撒旦彈道導彈。
  2. 陸基機動發射,如RS-24洲際彈道飛彈
  3. 潛基,如SS-NX-30
  4. 空軍空投核彈,如圖-160

俄羅斯軍事理論認為戰略核力量是最有效的手段對應大國或者軍事組織的大規模進攻(如北約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俄羅斯的核力量獲得了足夠的軍費保證。俄羅斯擁有約16,000枚核彈頭,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庫[11]。目前俄羅斯處於戰略值班狀態下的核彈頭正在持續削減。 但是在削減的基礎上,俄羅斯部署了新式的彈道導彈,比如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 這個型號的導彈可能會突破世界上現有的反彈道導彈防禦系統。此型導彈可從白楊-M運載工具上機動發射或從潛艇上發射[12],俄羅斯政府認為俄羅斯核力量可於遭受核攻擊後進行有效的反擊。

國際上普遍擔心前蘇聯或者俄羅斯核技術有可能因為管理不善等種種原因落入恐怖分子或激進軍官手中,用以威脅其他國家。美國國防部和其他西方國家曾於1990年代初期向俄羅斯提供提供經濟和技術,幫助俄羅斯維護和管理核技術。不少對俄羅斯友好的國家也提供了大量資金,去保持俄羅斯的軍事和安全情報系統的工作能力,以便能監控國際市場上的俄羅斯軍火交易。這些資金還用於有效的退役和銷毀一些核彈頭,及訓練俄羅斯的核技術人員和核安全人員。

人員配置

俄羅斯儀仗隊接待美國海軍上將米高·馬倫時軍隊列陣

截至到2005年,有33萬年輕人通過每年兩次的徵兵方式進入俄軍服役。根據現在的俄羅斯的法律,90%的俄羅斯年輕人並不需要服兵役[13]。在俄軍內部,從蘇聯時期就延續下來的老兵對新兵的欺凌現象十分嚴重。2007年3月,俄羅斯頒佈法令,將服役期限從24個月減少到18個月, 以暫時應對這一嚴重的欺凌現象[14]。從2008年1月1日起,俄軍的服役期會進一步減少到1年[14]

截至2005年,只有30%的俄軍人員屬於合同制志願兵。[15]俄軍計劃在2007年前將俄軍的人員組成結構調整為70%的合同制志願兵和30%的徵召式義務兵[15]。到2006年11月,俄軍共擁有約60支部隊擁有78000名合同制志願兵。[15]到2007年,俄羅斯國防部指定88支部隊為常備部隊,並且計劃將其全部志願兵化[15]。這些部隊包括大部分的空軍,海軍,核部隊,全部的空降軍部隊,海軍步兵部隊,大部分的摩托化步兵旅以及全部的特種部隊[15]。2009年,海軍所有的艦艇和潛艇部隊也將全面實施志願兵制。[15]俄軍中女兵數量比男兵少得多,但是仍然有超過92000名女性在俄軍中服役(2007)。[15]可以預見,未來的俄軍將是一支以合同制志願兵為主,徵召式義務兵為輔的軍隊[15]。俄軍保留有龐大的預備役人員以便在常備軍無法應付升級的衝突時進行緊急動員[16]

俄軍的軍銜也可以授予非俄羅斯公民,如獨聯體國家的公民[17]。非俄羅斯公民不能在俄國的一些精銳部隊或者一些特殊部門服役,但是卻有不少非俄羅斯公民通過在俄軍其他部隊服役獲得俄羅斯公民權的例子。特別的是,俄軍中仍然以前蘇聯時代的「同志」來稱呼其戰友以及上下級。

軍費與軍購

S-300飛彈出口型

俄軍軍費正以30%的比例逐個財政年度的上升,現在的俄軍軍費已經是過去6年的幾乎四倍。據俄羅斯財政部長阿列克謝·庫德林聲稱,這一軍費比例將維持到至少2010年[18]。俄羅斯政府2007年的軍費開支達約$324億美金,但是不少其他信息來源認為俄羅斯實際上的軍事開支遠不止俄羅斯官方公佈的數字[19][20]。有些消息指出,俄羅斯的軍費開支恐怕是高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21]。俄羅斯擁有前蘇聯70%的軍工企業。[22]由於財政撥款的缺乏,俄羅斯軍隊本身訂單的減少以及難以向民用品生產轉化,大量的俄羅斯軍工企業瀕於破產,難以為繼。不少軍工企業也開始私有化,也有不少軍工企業將其市場轉向國外市場,導致20世紀末與21世紀初大批俄軍裝備出現在戰場上。得益於石油和天然氣出口,俄羅斯的經濟明顯在復甦,加上國內市場購買力的逐漸增強,俄軍的現代化正在逐漸展開。俄羅斯政府計劃在2006-2015年間花費2000億美元,用於設計,製造和裝備新的武器和其他軍事裝備[23]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供應國。有消息認為俄羅斯的武器銷售份額佔了全球軍售的至少30%。[24][25]

現在俄軍存在的問題以及面臨的挑戰

阿瑪塔重型履帶通用平台的T-14戰車
俄軍用的AK-74M突擊步槍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着力於在原駐俄前蘇軍的基礎上建造一支精簡高效的俄羅斯聯邦軍隊。1993年發表的一種新的俄羅斯軍事理論,認為有必要將前蘇聯時期力爭的全球軍事影響力縮小為對俄羅斯周邊地區的區域性軍事影響力。在應對高強度的區域性衝突的背景下,這一理論認為俄軍應該更小型化,輕型化,高度機動化,更專業化以及更快速高效的部署能力。2005年,俄軍用於軍事採購的預算首次超過了對外銷售武器的收入,達到65億美元。2006年,俄軍軍費達到了90億美元。

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軍隊

弗拉基米爾·普京在2000年成為總統時,俄羅斯軍隊的狀況基本上還停留在蘇聯解體時的狀態。不少武器裝備已經比較老舊,不過仍然還是相對可靠的,比如AK-74突擊步槍以及SVD狙擊步槍,因此,這些武器近期內恐怕不會大規模的更新。腐敗在俄羅斯軍隊中也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在第一次車臣戰爭期間,俄軍沒有足夠軍費採購先進的軍事裝備,如卡莫夫Ka-50「黑鯊」攻擊直升機。因為空軍油料短缺,導致傘兵也得不到足夠的傘降訓練。普京總統對此有所認識,他認為俄軍已經成為「笨重且低效率的軍事機器」。因此,軍費以及其他安全防務費用在普京政府時期大幅度上升,甚至達到了政府財政預算的三分之一。[26]在普京執政之初,曾有計劃裁軍30%。普京也有打算理順和減少軍事指揮層級的施政計劃。

參見

註釋

  1. 「區艦隊」只是根據俄語語境翻譯的,事實上裏海區艦隊和其他四大艦隊是同級別的,並無隸屬關係,只是規模小得多。

參考文獻

引用

  1. 1.0 1.1 1.2 普京下令将俄罗斯武装力量人数提升至190万. [2017-03-30]. 
  2. 2.0 2.1 存档副本. [2013-02-18]. 
  3. Greg Austin & Alexey Muraviev, The Armed Forces of Russia in Asia, Tauris, 2000, p.130
  4. 俄罗斯联邦. [2016-11-25]. 
  5. 5.0 5.1 Указ Президента РФ от 1 января 2008 г. № 1 "О штатной численности Вооруженных Сил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RF Presidential Decree on 1 January 2008 № 1 "On the authorised strength of the Armed Forces"]. Garant.ru. 2008-02-06 [2016-03-01] (俄語). 
  6. New military command structure and outsourcing initiatives , THE ISCIP ANALYST (Russian Federation) An Analytical Review, Volume XVI, Number 13,
  7. 俄罗斯军情资料. [2016-11-25]. 
  8. 俄罗斯拟增加职业空降兵数量 未来数年翻一番. [2013-02-28]. 
  9. 风雨中的俄罗斯之盾——俄战略火箭兵. [2013-02-28]. 
  10. Status of Nuclear Powers and Their Nuclear Capabilities .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11. 存档副本. [2007-12-01]. 
  12. http://www.kremlin.ru. [2020-09-29].  外部連結存在於|title= (幫助)
  13. Recruitment. The Russian Ministry of Defence
  14. 14.0 14.1 History of Russian Armed Forces started with biggest military redeployment ever . Pravda Online.CSRC的Keir Giles對此課題之報告,〈這些士兵去哪了:俄羅斯的軍事計劃v.s.人口現實〉,可見於存档副本. [2016-11-25]. 。該報告探索某些此轉變之挑戰
  15.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The World Fact BookRussia CIA
  16. Recruitment 俄國國防部
  17. "Azeris attracted to serve in Russian army." BBC Worldwide Monitoring. (Originally in the Azerbaijani paper Echo.) March 14, 2005. (Via Lexis-Nexis, July 27, 2005).
  18. FBIS: Informatsionno-Analiticheskoye Agentstvo Marketing i Konsalting, 14 March 2006, 「Russia: Assessment, Adm Baltin Interview, Opinion Poll on State of Armed Forces」.
  19.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The Military Balance, previous editions
  20. GlobalSecurity.org : World Wide Military Expenditures. [2007-12-01]. 
  21. Keir Giles, Military Service in Russia: No New Model Army, CSRC, May 2007
  22. CHAPTER 2 - INVESTING IN RUSSIAN DEFENSE CONVERSION: OBSTACLES AND OPPORTUNITIES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fas.org
  23. Big rise in Russian military spending raises fears of new challenge to west . Guardian Unlimited
  24. US drives world military spending to record high . ABC News
  25. Kniazkov, Maxim, "Russia, France overtake U.S. as top arms sellers" National Post
  26. Goldman, Minton F. Global Studies: Russia, The Eurasian Republics, and Central/Eastern Europe, 10th Edition. McGraw-Hill/Dushkin, 2005, p. 47

來源

媒體報道
  • "How are the mighty fallen." 《經濟學人》. July 2nd-8th, 2005. pp. 45–46
  • "Russian Military Complains About 'Low Quality' of Recruits as Spring Draft Begins." 美聯社. April 1st, 2005. (Via Levis-Nexis).
  • "Russia Will Not Build Aircraft Carriers Till 2010." RIA Novosti. May 16, 2005. (Via Lexis-Nexis, July 27, 200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