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穀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香港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御穀農田

雜穀(millets)是指一些具有小粒種子的穀類作物,在全世界廣泛種植作為糧食飼料. 它們並不是生物學分類概念,而是農學分類。它們的共同之處是屬於禾本科(有個別例外)、種子小、種植在困難的生長環境如易旱的土地。在東亞,已經種植了約一萬年。[1]

在中國,「雜糧」是一個不同的概念,指除了小麥、稻米、玉米、大豆以外的糧食,包括薯類、其它穀類、雜豆。而「小雜糧」是指不包含薯類的雜糧。雜穀即對應於中國糧食分類中的"其它穀類",包括禾本科作物如大麥、黑麥、燕麥、黑小麥、穀子、高粱、糜子等,以及屬於蓼科的蕎麥。

雜榖物種

成熟的(糜子)

大多數品種的雜穀屬於禾本科黍亞科。少數如穇子苔麩屬於虎尾草亞科.

  1. 禾本科雜穀類
  2. 不屬於禾本科的擬穀類

最常見種植的雜榖是[2]御穀小米穇子高粱

歷史

尼泊爾的穇子農田.

特殊的一類考古學家被稱作植物考古學家(palaeoethnobotanists),根據在考古現場發現的相對豐富的碳化穀粒的定年,可以推斷在史前種植雜榖比種植稻子、小麥更早[3],特別是在東亞。史前中國、印度、朝鮮的新石器時代居民的食物是雜穀而不是稻子。小米(「稷」)與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最重要的作物。

在河北省磁山遺址的窖藏坑中發現的榖殼化石與生物化學成分被測定為公元前8300–6700年[1],距今超過了一萬年。一同出土的還有相應的種植榖類所需的陶器、石器工具。

磁山遺址出土的小米被定年為公元前6500年[1]

在青海省喇家遺址出土了4000年前的由小米與黍米磨粉做的一碗保存較好的麵條。[4][5]

生產

世界雜榖生產
2005年雜榖出產
雜榖生產國 — 2009年
國家 產量() 註釋
 印度 8,810,000
 尼日利亞 4,884,890
 尼日爾 2,677,860
 馬里 1,390,410
 中國 1,225,579
 布基納法索 970,927
 烏干達 841,000
 塞內加爾 810,121
 乍得 708,695 Im
 蘇丹 630,000
 埃塞俄比亞 560,030
 World 26,702,5359 A
無符號 = 官方數據, Im = FAO的估計數據, A = 包括各種數據

數據源: 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Department: The Statistical Division

當前用途

食用

在世界上的乾旱與半乾旱地區,雜榖是重要的食物來源,保留着傳統的烹飪風格。在西印度,高粱被用作雜榖磨粉製作薄餅已有數百年。而在南印度,穇子磨粉被用來製作薄餅。

雜榖熬粥是俄羅斯、德國、中國的烹飪傳統。俄羅斯烹飪在熬雜榖粥時有甜風味(在快結束前加入牛奶和糖)或者不甜風味(加入肉和蔬菜燉)。在中國,熬雜榖粥時經常加入豆子、甜馬鈴薯、不同類型的南瓜;雜榖熬湯用於輔助哺乳期的母親催奶與分娩後的康復。在德國,偏好甜味的雜榖粥,在水沸騰時加入蘋果,冷卻時加入蜂蜜。

對於不耐受麵筋的人(乳糜瀉),可以把某些不含麵筋的雜榖作為小麥粉的替代。

雜榖也用作飼料。

酒精飲料

雜榖也是傳統重要釀酒原料。在中國,高粱是釀造白酒的原料。

製作麵包

雜榖一般不含麵筋,因此不適合發酵製作麵包,除非添加麵粉或黃原膠。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Lu H, Zhang J, Liu KB, Wu N, Li Y, Zhou K, Ye M, Zhang T, Zhang H, Yang X, Shen L, Xu D, Li Q. (2009). Earliest domestication of common millet (Panicum miliaceum) in East Asia extended to 10,000 years ago.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6: 7367–7372 PubMed
  2. Annex II: Relative importance of millet species, 1992-94. The World Sorghum and Millet Economies: Facts, Trends and Outlook.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96 [2011-12-31]. ISBN 92-5-103861-9. 
  3. Tarannum Manjul. Millets older than wheat, rice: Archaeologists. Lucknow Newsline. 2006-01-21 [2008-04-14]. 
  4. Oldest noodles unearthed in China. BBC News. 2005-10-12 [2011-12-31]. 
  5. 青海喇家遗址出土4000年前的面条. 新華社. 2005年11月9日 [2011年12月31日]. 
  • Crawford, Gary W. Paleoethnobotany of the Kameda Peninsula. Ann Arbor: Museum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3. ISBN 0932206956. 
  • Crawford, Gary W. Prehistoric Plant Domestication in East Asia. Cowan C.W., Watson P.J (編).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Washingto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92: 117–132. ISBN 0874749905. 
  • Crawford, Gary W. and Gyoung-Ah Lee. Agricultural Origins in the Korean Peninsula. Antiquity. 2003, 77 (295): 87–9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