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國

出自求聞百科
疏勒國
疏勒
約公元前200年-公元790年
公元第3世紀塔里木盆地(紫色部分為疏勒國)
公元第3世紀塔里木盆地(紫色部分為疏勒國)
首都喀什
常用語言坎恰基語 (塞語中的一種方言,屬東伊朗語
政府君主制
• 公元?到73年
• 公元73年到73年
兜題
• ?–?
• ?–?
臣槃
• 168–170
和得
歷史 
• Founded
約公元前200年
• 成為漢朝朝貢
公元127年
• 脫離北涼而獨立
公元460年
• 成為古突厥朝貢
約公元400年
• 脫離古突厥而獨立
630
• 成為唐朝附庸國
公元632年
• 為吐蕃征服
公元670年
• 為吐蕃征服
公元790年
繼承
吐蕃
今屬於中國
吉爾吉斯

疏勒國塔克拉瑪干(位於塔里木盆地之內)沙漠西緣,是古伊朗人建立的綠洲王國,是北部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地點,它所在的區域具有悠久的歷史,中國稱為西域,目前位於中國西北地區新疆。疏勒國首都設於喀什[1],喀什的水源來自一條同名的河流。喀什人如同鄰國于闐王國的人,使用塞語(也稱東部塞語),這種語言是東伊朗語中的一種。[2]疏勒國雖然從公元7世紀起是中國唐朝的附庸,但在8世紀後期被吐蕃征服,最終在新疆突厥化和伊斯蘭化時期被喀喇汗國併入。

古代疏勒國所在位置

歷史

最早提及疏勒是在西漢(約公元前120年)時,漢人因探索西部邊界所撰寫的文字記載。[3]公元127年,疏勒開始向東漢朝貢[3]公元168年,一位名為和得的人把當時由漢朝冊封的統治者(名字不詳)殺害之後,漢朝對疏勒宣戰,在公元170年攻楨中城,未成,而以退兵告終。[3]

到東漢結束時(公元220年),疏勒已征服楨中、莎車竭石、佉沙、西夜、和 依耐等城邦。[3]公元5世紀,疏勒國成為古突厥的附庸國。因為古突厥敗於中國唐朝,疏勒國在公元630年脫離古突厥獨立,。[3]公元632年,疏勒國在唐太宗征討西域諸國後,與各被征服的綠洲國家尊唐朝為宗主國。[4]一些資料指出,雖然這些綠洲國家有附庸國的名義,但唐朝是個寬鬆的宗主國。[5][6][7]疏勒在約公元640年到約790年之間,受安西大都護府管轄。[8]疏勒在公元649年至670年間是唐朝安西四鎮之一。[9]

公元670年,疏勒被吐蕃征服。公元673年,疏勒王國自稱為唐朝的附庸,[10]但直到公元692年才再被唐朝所征服。[11]

據稱,倭馬亞王朝屈底波·伊本·穆斯林曾在715年襲擊過喀什。[12][13]屬於東突厥的喀喇汗國在新疆突厥化和伊斯蘭化過程中把喀什併吞。根據《突厥語大詞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說法,在喀什周圍某些地區的人們,仍使用一些非突厥語,例如坎恰基語 (Kanchaki) 和粟特語[14]人們認為說坎恰基語的人屬於說塞語的族群。[15][16]一般認為塔里木盆地在11世紀結束之前在語言上已完全突厥語化。[17]

經濟

北部絲綢之路路線圖,喀什位於沿塔里木盆地南北兩條路線往東的起點。

疏勒國在北部絲綢之路之上,它的貿易主要是透過它東方的玉門關[18]和西方跨越帕米爾高原[19]來進行。

北部絲綢之路過喀什之後,往東行分為兩條,一條走塔里木盆地北部路線,從喀什經過阿克蘇龜茲庫爾勒,然後通過鐵門關焉耆交河吐魯番高昌、和哈密,到達瓜州(位於今日甘肅的酒泉)。另一條走塔里木盆地南部路線,從喀什,過莎車喀格勒克固瑪和田木尕拉尼雅且末若羌米蘭敦煌,再到瓜州

疏勒國君主列表

疏勒國(公元70年到788年)

  • Cheng (成) 70
  • Dou Ti (兜題) 72
  • Zhong (忠) 74
  • Cheng Da (成大) 84
  • An Guo (安國) 116
  • Yi Fu (遺腹) 125
  • Chen Pan (臣磐) 127
  • He De (和得) 168
  • A Mijue (阿彌厥) 605
  • Pei Chuo (裴綽) 618
  • Pei Amozhi (裴阿摩支) 627
  • Pei Yijian (裴夷健) 698
  • Pei Anding (裴安定) 728
  • Pei Guoliang (裴國良) 753
  • Pei Lengleng (裴冷冷) 784–789? / Tang general – Lu Yang (魯陽) 789

參見

參考資料

  1. Millward 2007:23
  2. Xavier Tremblay, "The Spread of Buddhism in Serindia: Buddhism Among Iranians, Tocharians and Turks before the 13th Century", in The Spread of Buddhism, eds Ann Heirman and Stephan Peter Bumbacker, Leiden: Koninklijke Brill, 2007, p. 77.
  3. 3.0 3.1 3.2 3.3 3.4 Su-il, Jeong. The Silk Road Encyclopedia. Seoul: Seoul Selection. ISBN 1624120768. 
  4. Wechsler, Howard J.; Twitchett, Dennis C. (1979). Denis C. Twitchett; John K. Fairbank,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3: Sui and T'ang China, 589–906, Part 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225–227. ISBN 978-0-521-21446-9.
  5. Whitfield 2004, p. 47.
  6. Twitchett 2000, pp. 116–118.
  7. Wechsler 1979, pp. 226–228.
  8. Millward, James A. (2007). Eurasian Crossroads: A History of Xinjiang (illustrated e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ISBN 0231139241, p. 30.
  9. Xue, p. 596-598.
  10. Wechsler 1979, p. 226.
  11. Beckwith, 36, 146.
  12. Michael Dillon. Xinjiang and the Expansion of Chinese Communist Power: Kashgar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Routledge. 2014-08-01: 7–. ISBN 978-1-317-64721-8. 
  13. Marshall Broomhall. Islam in China: A Neglected Problem. Morgan & Scott, Limited. 1910: 17–. 
  14. Scott Cameron Levi; Ron Sela. Islamic Central Asia: An Anthology of Historical Source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0: 72–. ISBN 0-253-35385-8. 
  15. Ahmad Hasan Dani; B. A. Litvinsky; Unesco.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The crossroads of civilizations, A.D. 250 to 750. UNESCO. 1996-01-01: 283–. ISBN 978-92-3-103211-0. 
  16. Ahmad Hasan Dani.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The crossroads of civilizations: A.D. 250 to 750. Motilal Banarsidass. 1999-01: 283–. ISBN 978-81-208-1540-7. 
  17. Akiner. Cultural Change & Continuity In. Routledge. 2013-10-28: 71–. ISBN 978-1-136-15034-0. 
  18. Bonavia, Judy (2004). The Silk Road From Xi』an to Kashgar. Revised by Christoph Baumer. 2004. Odyssey Publications.
  19. ''Silk Road, North China'', C.Michael Hogan, the Megalithic Portal, ed. A. Burnham. Megalithic.co.uk. [2009-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