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zhī[1]上古汉语拟音(郑张尚芳):/*ŋod *kje/。又译禺氏yúzhī禺知、月支、苑支)为前7世纪至公元1世纪一个民族名称。始见于先秦史籍,早期以游牧为生,从事玉器贸易,住在今中国的甘肃西部和新疆东部一带,并经常与匈奴发生冲突,到后来被匈奴攻击,一分为二:西迁至伊犁的,被称为大月氏;居留于中国甘肃青海祁连山西北麓一带的,被称为小月氏。这时,月氏开始发展,慢慢具有国家的雏型。由于大月氏位处于丝绸之路,控制着东西贸易,使它慢慢变得强大。

名称

关于“月氏”的读音,自五十年代以来,中、小学历史课本一直写为“⺼氏”,并标注音为ròu zhī(肉支)。而据考证,月氏的“月”字旧写作“⺼”,是以讹传讹的结果,是误读。《说文解字》中“月”与“⺼(肉)”是形似而不同的两个部首,但常被混淆。

辞海》已经将“月氏”读音纠正为yuè zhī;中华民国教育部字典则以yuè zhī为主音,ròu zhī和rù zhī为又见音。

月氏国在先秦史籍中早就见诸记载,即《逸周书》和《管子》中所记载的“禺氏”国。禺、月是同一外来语音的不同译写,上古汉语拟音(郑张尚芳)中,禺为*ŋo,月为*ŋod,与“肉”(上古汉语拟音:*njuɡ)相差甚远。

西方历史学者一般认为,古希腊文献中的吐火罗人ΤοχάριοιTókharoi)即是指月氏[2][3],吐火罗人在公元前2世纪征服了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也有主张月氏为塞种[4]

历史

蒙古历史
蒙古历史
蒙古历史系列条目
汉族地区 外蒙古地区
战国时期
前476年–前221年
匈奴 东胡

前221–前207
两汉
前202–220
南匈奴 北匈奴 鲜卑
鲜卑 丁零
魏晋南北朝
220–589
柔然 高车

581–619
突厥汗国 铁勒

618–907
东突厥
薛延陀部
单于都护府·安北都护府
后突厥汗国
回鹘汗国
五代十国
907–979
契丹 阻卜 黠戛斯

960–1279
克烈 乃蛮
蒙兀
蒙古帝国

1271–1368
岭北行省

1368–1644
北元 瓦剌
鞑靼(东蒙古)
喀尔喀蒙古

1644–1912
清代蒙古
内属·外藩·乌里雅
中华民国
1912–1949
蒙古地方自治
伪“大蒙古国”
中华人民
共和国
1949至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蒙古国
文化 · 地理
泛蒙古主义

关于月氏/月支的来源,中外史学家看法颇不一致。欧洲学者也在西方古文献中搜求相当于月氏的记录,异说不下六、七种。关于月氏的族属,中国古籍如《魏略》称其为西羌,《旧唐书》称其为。近百余年来,学术界更加异说纷纭:有藏族说、突厥说、印欧语系说、波斯说等。由于他们没有文字,而且月氏本身的记录亦不齐全,现时我们要了解他们,只能透过中国史书里的片面记录。而我们从中国史书里所知道的,月氏居于约当今甘肃省张掖以西直到敦煌河西走廊一带。大约远在战国初期,月氏部落便在这一带过着游牧生活。

秦末民变时期,月氏实力强大,与蒙古高原东部的东胡部落从两方面胁迫游牧于戈壁沙漠南部和阴山一带的匈奴,匈奴曾送人质于月氏。末,匈奴质子自月氏逃回,杀父自立为冒顿单于,约在前205—前202年间举兵攻月氏,月氏败。可能从这时起,月氏便开始弃河西走廊而向西迁徙。前177年或前176年,冒顿单于再次击败月氏。

据冒顿单于于前174年致汉文帝刘恒书中说:“故罚右贤王,使至西方求月氏击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力强,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定之。楼兰乌孙乌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已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北州以定。”月氏这次败后,更西迁到准噶尔盆地。(前162年),匈奴老上单于又破月氏,月氏乃更向西迁移到伊犁河流域。当月氏离弃河西时,有一小部分越祁连山,“保南山羌,号小月氏”。这部分月氏人日后长期留住该地,与青海西羌人杂居。

伊犁河流域原久为塞族(塞迦)所居住。《汉书·张骞传》:“月氏已为匈奴所破,西击塞王。塞王南走远徙,月氏居其地。”斯基泰即古波斯碑铭上的Sacae(Sakas)或古希腊文献所记录的斯基泰人。月氏既击走,塞族便向西南迁徙,跨过锡尔河,到达河中地区粟特地方。

原已移住在天山北麓并服属匈奴乌孙,在其王昆莫的统领下,“西攻破大月氏”,迫使大月氏像之前的塞人一样离弃伊犁地区向西南迁徙,而乌孙便从此占领了他们的地方。这次迁徙的年代约在前139年—前129年间。有一部分未能西徙的,便和留下来的塞人一样,仍留住原地,服属于乌孙,所以《汉书》上有乌孙国内“有塞种、大月氏种”的记录。

前2世纪,大月氏从河西走廊出走“塞地”,后又为乌孙所逐,南下吐火罗斯坦,远涉北天竺国,今天的巴基斯坦的贾特人就是他们与印度—塞人的后裔。唐朝于阗王族“尉迟氏”,宋朝西夏大姓“讹氏”,甘青藏族“洼扎”和“吾合扎”等氏族,都是“月氏”或“兀者”之后裔,月氏民族遍布河西中亚南亚的格局,是在一个漫长的时期中,通过多次的迁徙活动形成的。

分支

大月氏

秦朝时,月氏部落散布在今敦煌酒泉一带

小月氏

另一部分月氏人则往东南迁至今日中国甘肃青海的祁连山西北麓一带,被汉朝人称为小月氏。由于当时的甘肃和青海为匈奴所占据,这一班居住在匈奴人中间的月氏人,与匈奴部落杂居,被称为匈奴别部卢水胡。其中在397年沮渠家族推北凉汉官段业为主,在现甘肃地区建立北凉。后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立为北凉主。后被拓跋鲜卑人北魏所灭。

现代考证

月氏族系,现代学者有三种主流假说,分别为藏缅语族,高加索印欧人假说与突厥假说三种。

《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月氏“被服饮食言语略与同”,说明月氏的语言很可能属于藏缅语族。中华民国学者姚大中认为,月氏源自氐羌,为古代羌族,在西迁与当地原始印欧人族群通婚后,具备了高加索人种的外貌[5]。在河西走廊未有出土高加索人种的人类遗骨也在考古学上给此说提供了支持,即和乌孙一样,月氏也是在西迁后被高加索人种同化而只保留了少部分蒙古人种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余太山考证,认为古代少昊部落西迁后成为允姓之戎,为塞种先祖,塞种建立了月氏与贵霜王朝等国家。由部分考古人类学证据,他认为塞种与吐火罗人相同,皆源于原始印欧人[4][6]。他进一步推论中国古代源自黄帝的各部落皆可能具有原始印欧人血统[7]。因此余太山支持高加索印欧人假说,但是此说没有得到河西走廊和中原地区的考古学支持。根据前苏联与蒙古的考古研究,考古学家韩康信认为西迁后的月氏在基因与体质上接近于高加索人种,混有少许蒙古人种特征[8]

支援月氏源自突厥人种的主要学者为白鸟库吉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资料

  1. 昭武城的月氏人
  2. Adams, Douglas Q. Tocharian Historical Phonology and Morphology. 1988: 2–4. ISBN 978-0-940490-71-0. 
  3. Tocharian Online: Series Introduction , Todd B. Krause and Jonathan Slocum,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4. 4.0 4.1 余太山《塞种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页138-141。
  5. 姚大中《古代北西中国》,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出版。
  6. 余太山,〈贵霜的族名、族源和族属〉,发表于《文史》第38辑,1994年。
  7. 余太山《古族新考》,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出版。
  8. 韩康信〈塞、乌孙、匈奴和突厥之种族人类学特征〉,收入《西域研究》1992年第2期。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