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达尔攻势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瓦尔达尔攻势
马其顿战役巴尔干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位于多伊兰湖的保加利亚电话站,摄于1917年3月
日期1918年9月15日-29日
地点
结果

协约国取得决定性胜利

参战方
指挥官与领导者
参战单位

德意志帝国 肖尔茨集团军群

东方联军

兵力
  • 保加利亚王国 2个集团军
  • 500门火炮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3个师
  • 822门火炮
  • 塞尔维亚王国 (近代) 2个军
  • 希腊王国 6个师
  •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4个师
  • 意大利王国(1861年—1946年) 1个师
伤亡与损失
  • 保加利亚王国 伤亡情况不明
  • 77,000人被俘
  • 损失500门火炮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3,449
  • 塞尔维亚王国 (近代) 3,215
  •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4,589
  • 希腊王国 5,295
  • 意大利王国(1861年—1946年) 747
  • 合计: 伤亡17,295 [3]

瓦尔达尔攻势保加利亚语Офанзива при Варда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它发生在1918年9月15日至29日之间,是巴尔干战役的最后阶段。1918年9月15日,一支由塞尔维亚、法国和希腊军队组成的东方联军对保加利亚在多布罗平原(Dobro Pole)控制的阵地发起了进攻,多布罗平原当时是塞尔维亚(今北马其顿)的一部分。这次进攻和前期的炮火准备对保加利亚军队的士气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最终导致其崩溃。

9月18日,协约国再次发动进攻,袭击了保加利亚在多伊兰湖附近的阵地。尽管保加利亚人有效地利用机枪和炮火,成功地阻滞了协约国军在多伊兰地区的推进,但由于多布罗平原前线的崩溃,保加利亚不得不撤出了多伊兰。随后,协约国军继续追击德军第11集团军和保加利亚第1集团军,同时向瓦尔达尔马其顿纵深推进。到9月29日,协约国军占领了前斯科普里司令部,使第11集团军残部处于危险之中。

而后,保加利亚爆发了反君主主义的拉多米尔叛乱,迫使保加利亚签署了萨洛尼卡停战协定并退出战争。根据该协定,第11集团军全军投降,保加利亚和德国的战俘人数达到77,000人,并向协约国军移交了500门火炮。保加利亚退出战争改变了战争态势,对同盟国产生了不利影响。9月30日中午,停火协议生效,马其顿战役宣告结束。

背景

在斯克拉(Skra)被俘的保加利亚战俘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遇刺,促使奥匈帝国塞尔维亚宣战。欧洲所有主要国家很快都卷入到这场冲突之中,同盟国协约国两大阵营对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4][5][6]

塞尔维亚在1915年秋季的塞尔维亚战役中战败,促使法国和英国从加里波利调派兵力前往希腊马其顿。协约国在此开辟了新的战线,以支持塞尔维亚残余军队攻克瓦尔达尔马其顿[7]

1916年8月17日,保加利亚发起斯特鲁马攻势入侵希腊,轻而易举地征服了斯特鲁马以东的所有希腊领土,这一成果得益于亲德的君士坦丁国王对希腊军队的不抵抗命令。但是,对于自由党政治家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的许多支持者来说,交出刚刚在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艰难赢得的领土是不可接受的。在协约国的协助下,他们发动政变,夺取了塞萨洛尼基和希腊马其顿的大部分地区,导致了国家分裂(National Schism)。到了1917年6月,韦尼泽洛斯派完全控制了希腊,随即向同盟国正式宣战,加入了在巴尔干前线作战的东方联军。希腊的参战,以及同年春季得到的24个师的增援,为协约国创造了战略优势。[8]

1918年5月30日,协约国军向重兵把守的斯克拉突出部发起进攻,标志着斯克拉-迪-莱根战役(battle of Skra-di-Legen)的开始。利用重炮的掩护,法国-希腊部队迅速推进,攻克了斯克拉及其周围的防御工事系统。希腊阵亡434-440人,失踪154-164人,受伤1974-2220人,法国阵亡或受伤约150人。共有1,782名同盟国士兵被俘,其中包括少量在保加利亚部队服役的德国工兵和炮兵专家;大量军事装备也落入协约国手中。由于保加利亚士兵拒绝作战,保加利亚反攻斯克拉的计划未能实现。希腊和法国的媒体都利用这个机会大肆宣扬希腊军队的战果,对希腊的动员工作产生了有利的影响。[9][10][11]

斯克拉的陷落导致保加利亚总理瓦西里·拉多斯拉沃夫于1918年6月21日辞职。接替他的亚历山大·马利诺夫与英国进行了秘密谈判,提出保加利亚退出战争的条件,即保加利亚完全保留东马其顿。然而,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拒绝了这一提议,他向希腊驻伦敦大使伊奥尼斯·根纳季乌斯(Ioannis Gennadius)保证,英国不会做出任何有损希腊利益的决定。[12]

1918年7月下旬,保加利亚总司令尼古拉·哲科夫(Nikola Zhekov)给德国元帅保罗·冯·兴登堡发送了一封关于协约国发动攻势的电报,并详细说明了保加利亚无力充分保卫瓦尔达尔(Vardar)前线部分的情况。哲科夫在电报中请求德国立即增援巴尔干前线,并暗示奥匈帝国也应当加强其在阿尔巴尼亚的阵地。8月17日,兴登堡承诺一旦其他战线的局势允许,将向保加利亚提供支援。然而,兴登堡对保加利亚的支持并不积极,这从他在9月初将驻扎在马其顿的最后一个猎兵营调回德国的行为中可见一斑。[13]

在协约国部队即将对保加利亚阵地采取行动的前夕,保加利亚人根据逃亡战俘提供的情报,预测了协约国可能在奥赫里德湖以西的蒙纳斯提尔、多布罗平原或哈曼等地发动攻势。因此,8月27日,驻扎在多布罗平原的保加利亚第2师和第3师接到了紧急准备的命令,因为新的证据显示协约国计划对多布罗平原进行正面进攻,并对哈曼进行二次进攻。到了9月7日,多布罗平原前线得到了1个机枪连、6个营和10门重型榴弹炮的增援。尽管弗里德里希·冯·肖尔茨将军表示这些防御措施使得前线的防御变得可行,但他没有充分考虑到保加利亚参谋长尼古拉·哲科夫(Nikola Zhekov)的离职和随后由格奥尔基·托多罗夫接替的情况,以及保加利亚部队普遍存在的不服从命令和擅离职守的现象。此外,由于口粮不足和疲劳,保加利亚军队士气低落。[14]

在协约国发动进攻的前一天,路易·弗朗谢·德斯佩雷将军制定了行动的最终计划。该计划的第一阶段主要涉及法国和塞尔维亚联合进攻保加利亚第2师和第3师的阵地,旨在突破多布罗平原地区的前线,同时对瓦尔达尔河上的保加利亚补给线构成威胁。多布罗峰,海拔1,875米,是该地区的制高点,为守军提供了良好的观察点,并且周围设有完善的战壕系统。然而,由于其地形崎岖,无法使用轮式运输。尽管多布罗峰的地势相对较低,不像其他前线地区的山脉那样陡峭,海拔达到2,000米,但它仍然是一个战略要地。[15][16]

在计划的第二阶段中,一支由英国、法国和希腊组成的联军将在瓦尔达尔河和多伊兰湖之间对保加利亚第1集团军发起攻击,阻止他们在该地区建立新的防御阵地。东方集团军的初步攻势将使其能够在其他部队的支援下,首先向普里莱普(Prilep)、迪斯马(Disma)和博兰(Borran)推进。同时,一支英希军队将对贝拉西卡山发起进攻,占领鲁佩尔山口。在此之前,多伊兰地区已经遭受过两次协约国的大规模攻势,分别是第一次多伊兰战役(1916年8月)和第二次多伊兰战役(1917年4月至5月)。这两次战役都以保加利亚的决定性胜利告终,迫使协约国军将行动限制在小规模突袭和火力骚扰上。在1916年至1918年7月间,弗拉基米尔·瓦佐夫将军亲自监督了保加利亚对多伊兰周围防御阵地的大规模整顿。该地区被划分为两个14千米的防区,由山地师和第9步兵师驻守。保加利亚在距离敌人战壕2公里的地方建立了战斗安全前哨,并加强了对杜布山和卡拉特佩山(Dub and Kala Tepe mountains)的防御。与多布罗波勒类似,防御工事由一系列相互支撑的战壕组成,内设观察哨、机枪阵地和火炮。[16][17][18]

根据德斯佩雷的预计,东方集团军将穿越德米尔希萨尔(Demir Hisar)、鲁佩尔(Rupel)、佩特里奇(Petrici)、布拉古萨(Blagusa)、格拉代茨(Gradec)、什蒂普(Štip)和贝莱萨(Belessa)等城镇,最终夺取斯科普里。同时,驻扎在卡察尼亚(Katsania)和泰托沃(Tetovo)的部队将阻止保加利亚人的侧翼机动,而主力部队将扩大在什蒂普和普里莱普的突破口。如果多布罗平原和茨纳(Tzena)之间的战线崩溃,保加利亚第1集团军和德国第11集团军将可能被彻底歼灭,或在不太有利的情况下撤退到克尔纳(Crna)河沿岸的新防线。为了阻止同盟国军有组织的撤退,必须对格拉德斯科(Gradsko)、德伦普兰尼纳(Dren Planina)和维索卡(Visoka)发动快速、深入腹地的进攻。[19][20]

攻势

多布罗平原战役

在克尔纳河中洗澡的德国士兵,摄于1918年

1918年9月14日上午8时,协约国部队动用了566门大炮对同盟国阵地进行炮击,同时出动飞机轰炸阵地,并袭击了正向科兹亚克(Kozjak)行进的卡车纵队(250辆卡车组成)。同一天,肖尔茨向兴登堡发送电报:[21]

......所有迹象都表明,敌人的进攻目标将是瓦尔达尔两侧的第11集团军以及多布罗平原......[22]

在9月14日和15日夜间,法国和塞尔维亚的侦察队报告说炮击对隔离战壕的铁丝网造成了足够的破坏。由于缺乏必要的车辆和驮马,保加利亚最高统帅部没有试图发动破坏性进攻。炮击虽然并未造成大量伤亡,但严重打击了保加利亚军队的士气。[21]

9月15日清晨5:30,法军第122师和第17(殖民地)师向索科尔(Sokol)、多布罗平原、克拉维茨基卡梅内(Kravitski Kamene)和克拉维察(Kravitsa)发起进攻,塞尔维亚的舒马迪亚师(Shumadia Division)则袭击了卡梅内和韦特尼克。希腊的群岛师(Archipelago Division)、第3师第4师帕纳吉奥蒂斯·加加利迪斯的指挥下充当了塞军和法军之间的纽带,但未直接参与战斗。攻势立即在保加利亚部队中引发了大规模溃退;剩余的步兵和炮兵中队已无法坚守阵地。在战斗过程中,第122师分成两个纵队,伤亡惨重。左纵队于早上6:30成功到达距离索科尔50米的位置,在当天结束时攻克多布罗峰。右纵队于下午16时冲过一段200米的崎岖地带后,占领了多布罗平原。第17师于上午7时占领了克拉维察,消灭了残余的抵抗力量。[23][24][25]

两个法国-希腊团试图猛攻兹博尔斯科,但在随后的反击中被击退。希腊部队随后集中力量攻打苏尼察,苏尼察的失陷在保加利亚后方打开了一个缺口,使周围的部队望风而逃。舒马迪亚师的士兵利用分散的悬崖峭壁作为掩护,艰难地攻占了维特尼克、卡梅内和附近山脉的西部。下午16时,塞尔维亚第1集团军对索科尔的进攻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直到当晚晚些时候的一次进攻才控制了山顶。随后,两个法国师奉命留在原地,而塞尔维亚的蒂莫克师(Timok Division)和南斯拉夫师(Yugoslav Division)则继续向前推进。当天结束时,保加利亚已损失了12000名参战士兵中的约40%-50%(其中3000名被俘、2689名阵亡)和158门火炮中的50门。协约国则伤亡约1700名法国士兵和200名塞尔维亚士兵。[23][26][27][28][29]

9月16日上午,塞军成功占领了科兹亚克山和戈洛比洛峰。与此同时,希腊第35团渡过波罗伊河(Poroi river),并向托波列茨(Topolets)进军,与塞军会合。在上午11时,法希联军对兹博尔斯科发起了第二次进攻,但遭到了猛烈的炮火和机枪扫射,导致这次进攻被击退。希腊部队损失了158人,法军的损失也大致相同。在夜间,日沃金·米希奇的第1集团军和东方集团军对格拉格尼察防御区发起夜袭,成功压制了守军。第1师集群(1st Division Group)在蒂莫克师的配合下,进入了布拉霍沃(Brahovo)以北的波罗伊河阵地。到9月16日夜晚,前线的突破口已扩大到25千米宽和7千米长。与此同时,协约国军指挥部命令其空军继续攻击瓦尔达尔河上的所有桥梁。[23][30]

9月17日凌晨4时,第1师集群的希腊部队突袭了普雷斯拉普山(mount Preslap),这是保加利亚炮兵的重要阵地。希腊部队迅速从戈洛比洛(Golo Bilo)下山,开始徒手攀爬普雷斯拉普的悬崖。普雷斯拉普的守军被迫放弃阵地,向东撤退。失去了炮火掩护的兹博尔斯科部队也跟随友军撤退。随后,蒂莫克师攻克了托波莱茨,并继续向斯图德纳沃达(Studena Voda)和普雷斯拉普推进,而莫拉瓦师(Morava Division)和南斯拉夫师则攻克了库茨科夫卡梅内(Koutskov Kamene)。同时,德里纳师(Drina Division)和多瑙河师(Danube Division)攻占了格列格什尼察以及波尔齐斯塔峰(Poltsista peak)和贝西斯特萨峰(Besistsa peak),但在梅利尼察(Melinitsa)停住了脚步。[31][32]

到了9月18日,法国第11殖民地师和希腊第6团占领了北马其顿的佐维克(Zovik)、斯塔拉维纳(Staravina)和塞布伦(Cebren)等村庄,并向克尔纳河(Crna River)上的塞布伦修道院桥逼近。协约国的空袭摧毁了拉齐姆贝伊(Razim Bey)以北的另一座桥梁。保加利亚军队未能有效阻止协约国军的攻势,被迫丢弃了伤员和大量军事装备。到当天结束时,协约国部队已推进了15千米。在进入敌方领土的同时,协约国部队还夺取了一些战略要地,这将使他们能够继续向瓦尔达尔马其顿纵深推进。[23][33]

多伊兰战役

9月16日,协约国部队对瓦尔达尔和多伊兰之间的保加利亚阵地发起了炮击,总共动用了232门火炮和24门榴弹炮。保加利亚进行了反击,炮火对峙持续了两天。在9月17日至18日夜间,保加利亚阵地遭到了九枚毒气弹的袭击。然而,由于新的防毒面具及时运抵,并且守军接受了充分的训练,这次袭击并未产生重大影响。[34]

9月18日清晨5时,英军第12军对保加利亚第9师实施了钳形攻势。同时,希腊色雷斯师(Serres Division)和英军第83旅向西面的保加利亚阵地发起攻击,并俘虏了许多士兵。在东北方向,克里特师(Crete Division)和第28师在清除了保加利亚前哨防线后,向湖泊和贝拉西卡(Belasica)之间推进。尽管第26师攻占了保加利亚的一些防卫哨所,但很快被猛烈的炮火和反击击退,失去了阵地。直到上午7时20分,色雷斯师才在侧翼取得了有限的进展,但由于伤亡惨重,无力继续推荐。与此同时,第22师占领了两条中央堑壕线,但是在保加利亚第3旅集中炮火和机枪火力的攻击下,协约国部队被击退,到当天结束时,协约国部队又回到了出发点,英军第67旅损失了65%的士兵。[35][36][37][38]

9月19日凌晨4时,在经过一夜的猛烈炮击后,进攻行动恢复。英军第77旅和第65旅、法军祖阿夫第2团(2/2nd Zouaves regiment)[39] 以及希腊的色雷斯师和第14师参与了此次行动。经过五个小时的激战,协约国部队成功攻克了多伊兰镇、卡拉特佩山和特顿山(Teton Hill),但是皮普岭(Pip Ridge)和杜布山(mount Dub)仍在保加利亚人手中。交战结束后,由于后备兵力不足,协约国部队未能在多伊兰地区采取任何进一步的进攻行动。在这场战斗中,保加利亚共有518人阵亡,998人受伤,1210人被俘。希腊共有503人阵亡,2286人受伤,615人失踪。英国的伤亡人数为3871人。[36][37][40][41][42]

后续行动

9月20日,法国第17和第122殖民地师与塞尔维亚第1集团军联合行动,一同渡过了克尔纳河。在多布罗平原取得突破的消息促使多伊兰的守军放弃了阵地,匆忙撤退以保卫家园,防止协约国的进一步占领。9月21日,协约国观察到保加利亚阵地上的火光和弹药库爆炸,意识到了保加利亚军队的撤退。英国第12军立即发起追击。塞尔维亚先头部队逼近克里沃拉克(Krivolak),在保加利亚防线中打开了突破口,迫使保加利亚第1集团军和德国第11集团军向阿尔巴尼亚撤退。保加利亚第2集团军则向科斯图里诺山口进发,避免与协约国直接交战。[43][44][45]

9月22日下午17:30,意大利第35师在埃内斯托·蒙贝里将军的指挥下加入了攻势,从德军第302师手中夺取了1050高地据点,并俘虏了150人。随着协约国部队继续向普里莱普推进,卡纳特拉奇(Kanatlarci)、莫纳斯提尔-普里莱普公路(Monastir–Prilep road)沿线、切皮克(Cepik)、卡拉巴克(Kalabak)和托波尔卡尼(Topolčani)也发生了战斗。9月23日下午14时,路易·弗朗谢·德斯佩雷将军宣布修改最初的作战计划,意大利部队被命令攻击基切沃(Kičevo),旨在阻止驻扎在莫纳斯提尔(Monastir)的敌军到达乌斯库布(Uskub)的铁路枢纽,而法国第11殖民地师的任务是确保普里莱普的安全。半小时后,法军进入普里莱普,并向东面进军,向什蒂普(Štip)、韦莱斯(Veles)、布罗德(Brod)进军,并穿过佩里斯特里(Peristeri)山脉。[45][46]

9月24日,保加利亚步兵在炮兵的支援下阻止了意大利骑兵在克鲁舍沃(Kruševo)和布钦桥(Buchin bridge)之间的推进。下午17:00,意大利-塞尔维亚联军攻克斯捷潘奇(Stepanci)。9月25日,西西里旅(Sicilia Brigade)在法国第11殖民地师的增援下占领了克鲁舍沃和周围的山峰。法国第30师和第156师分别占领了普雷瓦莱茨(Prevaletz)和德尔维尼克(Drvenik)。同盟国最高指挥部将乌斯库布作为其在瓦尔达尔马其顿部队的集结点,并打算随后派遣德国、奥匈部队增援。同一天,9月25日,一队先前从多布罗平原逃出的保加利亚部队抵达库斯坦迪尔(Kyustendil),他们洗劫了这座城市,并迫使保加利亚最高指挥部溃逃。大批撤退的保加利亚叛军随后向拉多米尔铁路中心集结,该中心距离首都索非亚仅48km。9月26日晚,意大利骑兵从一支萨克森步兵部队手中夺取了戈洛兹尼察(Goloznica),随后进入德雷诺沃,并在那里得到了保加利亚人从韦莱斯撤退的情报。9月27日,保加利亚农业联盟领导人控制了这些部队,并宣布成立保加利亚共和国。次日,约4000-5000名起义军逼近索非亚,这就是后来的拉多米尔叛乱[43][47][48][49][50]

塞尔维亚第2集团军在攻占什蒂普后,又进入了韦莱斯、科查纳(Kochana)和格莱纳(Grlena)。同盟国在乌斯库布有6个半营的守备部队、4辆装甲列车和4个炮兵连,分别驻守在城南的山脉和卡普兰湖以北的阵地。9月27-28日期间,法国殖民地第1和第4团成功绕过了保加利亚部队之间20公里的缺口。9月29日凌晨4时,法国将军弗朗索瓦·莱昂·儒伊诺·甘贝塔(François Léon Jouinot-Gambetta)制定了攻势最后阶段的计划,即进攻乌斯库布。进攻在一小时后发起,法国殖民地轻骑兵部队利用浓雾向沃德纳山(mount Vodna)推进,但在遭遇猛烈抵抗后被迫重新集结。第1殖民地团在瓦尔达尔河建立了一个桥头堡,而第4殖民地团夺取了利西奇(Lisici)村。上午9时,法国殖民地轻骑兵部队占领了沃德纳,随后转向卡尔坎德伦(Kalkandelen)公路。第1殖民地团加入轻骑兵部队的行动,用机枪向撤退的德国第61军扫射,造成大量伤亡。上午11:00时,法军进入乌斯库布,俘虏了220名保加利亚士兵和139名德国士兵,同时还缴获了5门火炮和大量军械。[45][51]

影响

位于斯科普里的法军公墓

在这种混乱的局势下,保加利亚代表团抵达塞萨洛尼基,寻求停战。9月29日,德斯佩雷将军批准了保加利亚人提出的《萨洛尼卡停战协定》,这标志着战争态势逐渐倒向协约国。随后,9月30日中午,停火协议正式生效,标志着马其顿战役的结束。根据条约内容,德军第11集团军全体投降,协约国俘获77,000名士兵和500门火炮。10月2日,保加利亚军队平定了拉多米尔叛乱,沙皇斐迪南一世在次日退位并流亡国外。[47][52][53]

德皇威廉二世在给保加利亚沙皇斐迪南一世的电报中说到:“太可耻了!62,000名塞尔维亚人决定了战争的胜负”。[54][55] 1918年9月29日,德国最高陆军司令部向德皇威廉二世帝国首相格奥尔格·冯·赫特林伯爵提交了报告,认为德国正面临毫无希望的军事形势。[56]

在此背景下,英国和希腊军队向东推进,目标是奥斯曼帝国的欧洲部分,而法国和塞尔维亚军队则继续北上。英军逼近伊斯坦布尔,由于没有部队能够阻止其推进,奥斯曼帝国政府于10月26日请求停战,签订了穆德罗斯停战协定。在塞尔维亚,被称为“绝望的弗兰基(Desperate Frankie)”的德斯佩雷指挥部队继续推进,塞尔维亚-法国联军重新占领了塞尔维亚,击败了在尼什附近试图阻挡他们前进的德军。11月3日,奥匈帝国在意大利前线被迫签署了停战协定,结束了那里的战争。11月10日,德斯佩雷的部队渡过多瑙河,准备进入匈牙利腹地。应法国将军的要求,匈牙利政府领导人米哈里·卡洛里伯爵来到贝尔格莱德,签署了另一份停战协定。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协约国在多个战线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57]

参见

注释

  1. 德军第11集团军军主要由保加利亚师组成。[1]
  2. 塞尔维亚集团军为军级规模编制[2]

参考文献

引用

  1. Korsun 1939,第95页.
  2. Thomas & Babac 2001,第12-13页.
  3. Omiridis Skylitzes 1961,第224页.
  4. Albertini 1953,第36页.
  5. Fischer 1967,第73页.
  6. Willmott 2003,第11–15页.
  7. Hall 2010,第48–50页.
  8. Falls 1996a,第152–184, 208–230, 348–362页.
  9. Geramanis 1980,第89页.
  10. Villari 1922,第196–198页.
  11. Omiridis Skylitzes 1961,第38–44页.
  12. Vaidis 1979,第258–262页.
  13. Omiridis Skylitzes 1961,第111页.
  14. Omiridis Skylitzes 1961,第111–112页.
  15. Omiridis Skylitzes 1961,第7–8, 89, 112–113页.
  16. 16.0 16.1 Geramanis 1980,第129页.
  17. Omiridis Skylitzes 1961,第112–113页.
  18. Ivanov 2000,第59–64, 68–72页.
  19. Omiridis Skylitzes 1961,第113页.
  20. Geramanis 1980,第130页.
  21. 21.0 21.1 Omiridis Skylitzes 1961,第114–115页.
  22. Omiridis Skylitzes 1961,第125页.
  23. 23.0 23.1 23.2 23.3 Korsun 1939,第98页.
  24. Omiridis Skylitzes 1961,第114–115, 125, 117页.
  25. Hall 2010,第130页.
  26. Omiridis Skylitzes 1961,第115–116, 126, 118–119页.
  27. Villari 1922,第226页.
  28. Coates Ulrichsen 2014,第95页.
  29. Ivanov 2000,第37页.
  30. Omiridis Skylitzes 1961,第118–119, 120–122页.
  31. Omiridis Skylitzes 1961,第122–123页.
  32. Villari 1922,第227–228页.
  33. Omiridis Skylitzes 1961,第116–117页.
  34. Ivanov 2000,第86–87页.
  35. Wakefield & Moody 2004,第210–216页.
  36. 36.0 36.1 Ivanov 2000,第88–97页.
  37. 37.0 37.1 Villari 1922,第231–234页.
  38. Wakefield & Moody 2004,第201页.
  39. Historique du 2e Régiment Bis de Marche de Zouaves. [16 March 2014]. 
  40. Omiridis Skylitzes 1961,第222页.
  41. Nedev 1923,第227页.
  42. Wakefield & Moody 2004,第206, 211–217页.
  43. 43.0 43.1 Omiridis Skylitzes 1961,第124–125页.
  44. Villari 1922,第233–235页.
  45. 45.0 45.1 45.2 Korsun 1939,第100–104页.
  46. Villari 1922,第235–238页.
  47. 47.0 47.1 Falls 1996b,第246–253页.
  48. Korsun 1939,第100–108页.
  49. Ivanov 2000,第92页.
  50. Wakefield & Moody 2004,第221页.
  51. Villari 1922,第238–241页.
  52. Korsun 1939,第105–108页.
  53. Doughty 2005,第491页.
  54. The Battle of Dobro Polje – The Forgotten Balkan Skirmish That Ended WW1. Militaryhistorynow.com. [2019-11-21]. 
  55. The Germans Could no Longer Keep up the Fight. historycollection.co. 22 February 2017 [2019-11-21]. 
  56. Axelrod 2018,第260页.
  57. Falls 1996b,第254–279页.

来源

  • Axelrod, Alan. How America Won World War I. Rowman & Littlefield. 2018. ISBN 978-1493031924. 
  • Albertini, Luigi. Origins of the War of 1914 II.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3. OCLC 168712. 
  • Coates Ulrichsen, Kristian. The First World War in the Middle East. London: Hurst. 2014. ISBN 978-1849042741. 
  • Doughty, R. A. Pyrrhic Victory: French Strategy and Operations in the Great War. Cambridge, MA: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2005. ISBN 0-674-01880-X. 
  • Falls, Cyril. Military Operations Macedonia: From the Outbreak of War to the Spring of 1917. History of the Great War Based on Official Documents by Direction of the Historical Section of the Committee of Imperial Defence I Imperial War Museum and Battery Press. London: HMSO. 1996a [1933]. ISBN 0-89839-242-X. 
  • Falls, Cyril. Military Operations Macedonia: From the Spring of 1917 to the End of the War. History of the Great War Based on Official Documents by Direction of the Historical Section of the Committee of Imperial Defence II Imperial War Museum and Battery Press. Nashville, TN: HMSO. 1996b [1935]. ISBN 0-89839-243-8. 
  • Fischer, Fritz. Germany's Aims in the First World War. New York: W. W. Norton. 1967. ISBN 978-0-393-09798-6. 
  • Geramanis, Athanasios. Πολεμική Ιστορία Νεωτέρας Ελλάδος: Επιχειρήσεις εν Μακεδονία κατά τον Α' παγκόσμιον πόλεμον 1915–1918 [Military History of Modern Greece Operations in Macedonia During WWI 1915–1918] IV. Athens: Kefallinos. 1980 (希腊语). 
  • Hall, Richard. Balkan Breakthrough: The Battle of Dobro Pole 1918.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0-253-35452-5. 
  • Ivanov, Ivaylo 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ulgarian Senior Military Leadership in World War I: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Bulgarian Army Operations at Dobro Pole and Doiran in 1918 (PDF) (学位论文). 2000 [13 November 2015]. 
  • Korsun, Nikolay. Балканский фронт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 1914–1918 гг. [Balkan Front of the World War 1914–1918]. Moscow: Boenizdat. 1939. OCLC 7970969 (俄语). 
  • Nedev, Nikola. Дойранската епопея 1915–1918 [The Doiran Epopee 1915–1918]. Sofia: Armeiski voenno-izdatelski fond. 1923. ISBN 978-954-8247-05-4 (保加利亚语). 
  • Omiridis Skylitzes, Aristeidis. Ο Ελληνικός Στρατός κατά τον Πρώτον Παγκόσμιον Πόλεμον, Τόμος Δεύτερος, Η Συμμετοχή της Ελλάδος εις τον Πόλεμον 1918 [Hellenic Army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1914–1918: Hellenic Participation in the War 1918] II. Athens: Hellenic Army History Department. 1961 (希腊语). 
  • Thomas, Nigel; Babac, Dusan. Armies in the Balkans 1914-18. Osprey Publishing. 2001. ISBN 1-84176-194-X. 
  • Vaidis, Theodoros. Η Βιβλος του Ελευθεριου Βενιζελου:Ιστορια της Νεωτερας Ελλαδος, 1917–1922 [The Bible of Eleftherios Venizelos: History of Modern Greece, 1917–1922] IV. Athens: Smyrniotakis. 1979 (希腊语). 
  • Villari, Luigi. The Macedonian Campaign. London: T. Fisher Unwin. 1922. OCLC 6388448. 
  • Wakefield, Alan; Moody, Simon. Under the Devil's Eye: Britain's Forgotten Army at Salonika 1915–1918. London: The History Press. 2004. ISBN 978-0750935371. 
  • Willmott, H.P. World War I. New York: Dorling Kindersley. 2003. ISBN 0-7894-9627-5. OCLC 5254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