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英租界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3年7月24日 (一) 09:36 由 Njzjzbot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机器人:更改已重定向的分类 在华各国租界在华各国家或地区租界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福建歷史系列條目

史前福建
 曇石山文化
 七閩 · 古閩人 · 閩越人
閩越 334 BC – 111 BC

 閩中郡 222 BC – 209 BC
兩漢
 揚州刺史部
  會稽郡
孫吳
 揚州
  會稽郡
   會稽南部都尉
  建安郡
兩晉、南朝
 揚州
 江州
 陳氏政權 550 – 564
  閩州 557 – 564
 豐州
  建安郡
  晉安郡
  南安郡
隋唐
 江南道
 嶺南道
 江南東道
 福建道
  建州
  泉州 (711年前)
  閩州
  福州
  武榮州
  泉州 (711年後)
  漳州
  汀州
  長樂郡
  建安郡
  清源郡
  漳浦郡
  臨汀郡
 福建觀察使
 威武軍王氏政權893 – 909
909 – 945
  福州
  長樂府 932 – 945
  泉州
  漳州
  汀州
  建州
  鎮安軍 941
  鎮武軍 941 – 943
  鏞州
  鐔州
943 – 945
  建州
  鏞州
  鐔州
威武軍李仁達政權945 – 947
清源軍 949 – 978
  泉州
  南州
  漳州
南唐
  永安軍 945 – 956
  忠義軍 956 – 976
吳越
  威武軍 947 – 951,977 – 978
  彰武軍 951 – 977
兩宋
 福建路 985 – 1278
  福州
  建州
  泉州
  漳州
  汀州
  南劍州
  邵武軍
  興化軍
  建寧軍
  建寧府
  福安府
  興安州

 泉州行宣慰司
 福建等處行中書省
  泉州分省
  建寧分省
  興化分省
 泉州行中書省
 江西等處行中書省
  福建道宣慰司
 江浙等處行中書省
 福建平海等處行中書省
 福建江西等處行中書省
亦思巴奚政權 1357 – 1366

 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1376 – 1646
南明
 隆武政權 1645 – 1646
 明鄭政權 1646 – 1680

 福建省 1647 – 1911
耿精忠政權 1674 – 1676
廈門英租界 1852 – 1930
鼓浪嶼公共租界 1902 – 1943
中華民國時期
 福建省 1912 – 1949
 閩南護法區 1918 – 1920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閩西蘇區 1930 – 1932
 福建省 1932 – 1935
 閩浙贛省 1932 – 1935
 閩東蘇區 1934 – 1937
中華共和國 1933 – 1934
 福州特別市
 廈門特別市
 閩海省
 興泉省
 龍汀省
 延建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至今
 福建省

廈門英租界是近代中國7個在華英租界之一(另外6個是上海英租界(1863年與上海美租界合併成為上海公共租界)、天津英租界漢口英租界鎮江英租界廣州英租界九江英租界),也是廈門的2個租界之一(另一個是鼓浪嶼公共租界)。

根據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廈門成為最先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廈門的鼓浪嶼島被英軍占領到1845年,撤軍之後,英國於1852年在廈門市本島(鷺島)沿內港海岸獲得了一塊灘地興建英國租界,後來成為廈門市的繁華區。1930年被國民政府收回。

參考